重点班,普通班,适合自己的班才是最好的班

笔者系一线高中教师,教过重点班,也教过普通班。在此愿从高中教师的视角,解读重点班与普通班之优劣,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两个层次的高中班级,做出合适的选择。

重点班,普通班,适合自己的班才是最好的班

进入高中阶段后,家长和学生都对重点班趋之若鹜,而对普通班避之不及。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重点班是好班,只要进入重点班,就能取得优异成绩,就能迈开“成大器”的步伐;而普遍认为普通班是差班,一旦误入普通班,便与优异成绩失之交臂,失去了光明的前途。

其实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重点班是优秀班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并非进入重点班,就自然会优秀,也并非落入普通班就无法成才。

重点班的优势在于,师资力量整体强大。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习惯良好,接受力强,学习基础较好且比较均衡。

重点班学生实行强强组合,带来三个好处:一是便于授课。因学习基础整齐,老师授课会显得更加流畅洒脱,不必担心有人听得懂、有人听不懂。二是因学生接受力快,可以加快上课节奏,从而腾挪更多的时间,落实巩固知识点,提高知识掌握的熟练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放大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形成了强大有序的竞争环境,周围的参照物都比较优秀,必然促使学生向优秀靠近。稍有松懈,便有可能落后,甚至落后很远。而且,较好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必将互相影响,互相效仿,形成良性互动。

重点班,普通班,适合自己的班才是最好的班

而就普通班来说,教师的整体实力相对差一些,一些欠经验、欠方法、欠态度的老师,肯定都是搭配在普通班的教师队伍中,让他们在普通班的教学中锻炼、磨合和成长,不断对自己进行修正和完善。但这并不是说普通班的老师全都一钱不值,仍然有一些教学实力与重点班老师相当的老师,但因为年龄、性别、性格、个人意愿等原因,留在普通班教学。

普通班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有好有坏,学习态度、上进精神、理想信念等都不在同一层面上。这种班级现实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授课难度大,面对三六九等的学生,老师无法全面照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背景,最终只得采取救大丢小的策略,从而使教学效果不可避免地出现顾此失彼的尴尬。二是学生的竞争不充分,学生在班级内可以找到比自己强大的榜样作为参照,并努力向榜样靠近;也可以找到比自己弱小的样本作为参照,从而形成放任懈怠自己的理由。而这一点,既是普通班的劣势,也是普通班的优势。

重点班,普通班,适合自己的班才是最好的班

鉴于以上原因,家长和学生都应该辩证地看待重点班和普通班。

如果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条件都比较好,包括智力条件、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进心等都比较出色,这种学生进入重点班,成长空间会更大,更有利于他们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但仍然有少数进入重点班的学生,因不适应重点班的教学节奏或教学方式,成绩慢慢滑落,最终如温水煮青蛙一样,闷死在重点班里。

至于对那些本身学习基础不牢固,或者某些方面的学习条件有缺陷的学生,家长则大可不必绞尽脑汁让他们进入重点班,更不必为没有进入重点班而失落。因为这种学生一旦进入重点班,极有可能跟不上重点班的教学节奏,最终导致成绩落后,久而久之,甚至会落后很远。如果形成这种局面,学生的学习信心会很快消失殆尽。无论做人做事,丧失了信心,就丧失了原动力,后果不堪设想。

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放在普通班,只要具备足够的上进心,优者可以在班级领跑,其他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能在班级内找到相应的竞争对手,都能找到战胜别人的感觉,成为相对的“赢家”,从而让自己永远充满信心,永远奔跑在上进的路上。而如果把这些学生放在重点班,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永远是差生,漫漫学海,暗无天日。在一条看不到希望的路上负辱前行,任何人都会产生放弃的念头,所以,此时学生投笔“裸奔”,只做撞钟的和尚,一点都不奇怪

重点班,普通班,适合自己的班才是最好的班

分享笔者所在学校的两个实例吧:

1、2013年,该校一位教师的女儿,中考成绩比当年高一普通班录取线多20几分,但比重点班录取线少60多分。由于本校教师子女可以任意选班,所以家长当仁不让地选了重点班。该生学生进入重点班,每次考试成绩都理所当然地排名倒数第一。一学期结束后,该生称既无学习的脸面,也无学习的信心,哭闹着坚决要逃离重点班。该生最终选择去了普通班。三年毕业后,她仍然上了重本线。

2、2016年,当地某要害部门领导的儿子,中考成绩刚好踩在当年的高一普通班录取线上,但因为其父亲出面说情,根据该校规定,除本校教师子女外,所有说情的学生都不能进入重点班。于是学校将该生安排到实验班。就读不到三个月,该生反复强调听不懂课,每次月考基本倒数第一。最后家长再次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将其转入该校普通班就读。后来收到反馈说,孩子转班经过短暂适应后,考试成绩终于能够战胜部分学生,于是重新找回了信心和动力,继续勇往直前。

这是两个特殊的案例,最后都如愿地调换了班级。而一般的学生,中途是不允许调换班级的。试想,一旦选错班级,遭遇类似尴尬,还真有可能误了终生。

由此,重点班不是天堂,普通班也不是地狱。重点班的大门不会向每个学生敞开,也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重点班。普通班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恶劣,绝对不是误人子弟的场所。什么班级是最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班级是最好,能够不断激发自己努力向上的班级是最好。一句话,适合自己的班级才是最好的班级。无论多漂亮的鞋,只要穿着蹩脚,都不是值得拥有的鞋

重点班,普通班,适合自己的班才是最好的班

大部分高中学校之所以要分重点班和普通班,一是因为大学录取本身有层次之分,有优劣之别,高中分层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对接大学的录取模式。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条件各异,分类培养,能够更充分地挖掘各类学生的潜力,照顾学生的个性,使教学的切入点和培养的方向更精准,从而提高培养效率。

很多人很关心重点班和普通班最终的成才比对情况。笔者不妨列举一些相关数据吧。

这些年,笔者所在学校一般有高三学生2000人左右,三个重点班的学生总计不超过150人,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总计不超过100人,其余全是普通班学生。而全校高考重本上线人数每年在1200人左右,其中985、211院校学生共计在400至500人之间。三个重点班的学生都能上重本线,但上985、211院校的重点班学生不超过100人,其余300多名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实验班和普通班,而且还先后在普通班分别产生了一个清华和一个北大学生。至于普通班超过重点班成绩的学生更是大有人在。

以上数据表明,重点班的学生并非都成了“大器”,普通班的学生也并非都一事无成。

当然,学校的整体实力不同,重点班和普通班的成效也不一样。有些实力较差的学校,可能重点班也难于产生一个重本学生,更别说普通班了。

一直以来,高中学校的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似乎引发了一些家校矛盾,也引发了一些家长的猜测,甚至让不少家长和学生为之遗憾和失落。其实,揭开其神秘面纱后,家长和学生理应坦然面对,清醒理解。不以去重点班而喜,也不以去普通班而悲。不排除有跌落普通班而误了前程的学生,但也绝对不排除有没去重点班反而是一种幸运的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