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德邦優速百世……混戰“大包裹”,2018終成大件快遞元年?

隨著安能快遞轉型「大包裹」,至此,零擔領域的頭部玩家再聚首。大包裹遇到了一個不好的年景,但是遇到了一個好時代。

來源 | 運聯傳媒(ID:tucmedia),作者 | 賈藝超

安能德邦優速百世……混戰“大包裹”,2018終成大件快遞元年?

「2019年,安能將在大包裹領域持續投資4個億,對標德邦快遞從新出發!」11月底,安能首席運營官、執行總裁祝建輝在內部發出這樣的通知。至此,零擔快運領域的頭部玩家們基本都進入到了「大包裹」的戰場,這個市場開始變得熱鬧起來。

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以數字命名的,如330、350、360等代表公斤段的產品。它們彷彿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頭來。雖說「大包裹」一詞由來已久,但卻成為了2018年物流行業的一大熱詞。

市場規模未來5年或超萬億

「大包裹」這一市場的出現,最初實際上是優速快遞為了尋求差異化發展,避開與一線快遞的正面交鋒而提出的。

當時,在快遞市場有順風系、通達系之說,於是優速快遞董事長餘聯兵想自己是不是可以獨創「優速系」這一派系。因此,優速快遞於2015年從快遞、快運領域中開發出一個細分市場,謀求轉型。

所以,從優速大包裹的定位上來看,其市場規模大概有兩個驅動因素:

1)零擔產品的細分。從大包裹的公斤段來看,目前參與者普遍的產品定位在3-60kg之間,百世快運快運大到180kg,壹米滴答可以達到150kg。據業內人士透露,大包裹市場有一部分實際上是從傳統零擔裡硬切出來的。

熟悉這些公司的人可以發現,百世快運之前有惠心件產品,安能物流之前有 mini 小包產品。同時,在餘聯兵看來,未來整車、零擔物流碎片化趨勢會越明顯,一票多件,一件幾公斤乃至幾十公斤的貨物會越來越多。

因此,今年8月優速快遞對外宣佈:優速快遞將用「一票多件」的方式,將330大包裹快遞單票升級至500kg,並向社會承諾提供免費送貨上樓、免費上門收貨等快遞服務;同時在優速330限時達覆蓋區域內,單票500kg範圍內的一票多件,還可享受「限時未達,運費最高全退還」的服務保障。

2)電商大件的滲透。這也是目前行業參與者們看到的一個普遍趨勢。根據貝恩諮詢發佈的數據預測,大家電、家裝等品類到2020年的電商渠道滲透率將分別達到55%、25%。受益於大件電商滲透率提升,大件快遞市場5~30kg增速將達到25%,30~100kg公斤段增速將達到20%。

今年的雙十一就表現出這一明顯趨勢。從2135億元的銷售額中,天貓整理了一份「億元俱樂部」品牌名單,這份名單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大件快遞會在這兩年掀起一波高潮。

今年,共有237個品牌步入這個「億元俱樂部」,較2017年的167個增長了41.9%;其中家居家電品牌83家,而去年是64家,從中可以看到,家居家電品牌在電商平臺越來越活躍。同時我們發現,這83個品牌中有48個是家居品牌,數量比肩滲透率較高的家電、數碼電子領域。這也透露出家居家電滲透率在提升,滲透速度在加快。(運聯傳媒:tucmedia)

因此,餘聯兵預測,未來五年,大包裹市場規模一定會達萬億。

綜合上述兩點,再來看德邦快遞今年發佈的半年報數據,其中顯示快遞件量 1.74 億票,同比增長 54.40%;快遞收入 44.55 億元,同比增長 58.65%,高於快遞行業整體收入增速;而零擔優勢業務貨量同比增長 8.12%。而這些數據誕生於德邦快遞改名之前。

可以猜想的是,改名之後受「大件快遞」戰略影響,德邦快遞業務或許還會有更明顯的增長。今年雙十一期間,其大件快遞單一產品收入即超過1億元。可見,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拎出來單做的細分領域。

行業參與者各具特色

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細分產品,明確進入「大包裹」這一市場。而從他們的切入契機來看,也各有特色,有的可以從市場格局的角度去看,像是被迫轉型;有的可以從參與者的基因來看,是帶有大件快遞的某些特色。

從目前業內參與者來看,大致可以看到以下幾個特點:

1)二三線快遞謀求轉型。

大包裹,本身就是優速在轉型期所開闢的一塊細分市場。近兩年來,二三線快遞的日子不好過,快遞行業集中度指數CR8已經從2016年的76.7,上升到了目前的81.4。對於本身已在快遞領域廝殺多年的品牌如天天、全峰等,都在2017年紛紛賣身,而後從零擔快運領域跨界的德邦、安能快遞更是難以應對市場格局的挑戰。

德邦2018年半年報中數據顯示,上半年德邦快遞業務量為1.74億票;據透露,安能快遞發展至今,日均快件量達到154萬票,但相較於一線快遞企業差距巨大,迫切需要轉型。

2)一線快遞跨界快運的推力。

2016年8月,中通快運起網,董事長賴建法表示,其中推動中通快運起網的一個重大因素就是製造業、B2B 業務、大家居家電等對於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整體服務有需求。

在中通快運、韻達快運起網早期,基本都是以電商大件為契機。申通快運起網前,甚至將產品公斤段分離。按照當時調整後的政策,申通禁止攬收單件50公斤(不含)以上快件,如有違規將予重罰。這一舉措,其意就在將大件與快遞產品分離,而後與快捷快遞展開快運網絡的搭建。

因為「通達系」本身就擁有處理電商件的資源與經驗。但目前他們尚處於跨界初期,還沒有將大包裹的市場細分開來。

3)傳統零擔產品的細分。

正如前面所說,在「大包裹」一詞出現之前,傳統的零擔企業就已經劃分出類似的產品,百世快運有惠心件,安能又有mini 小包,壹米滴答有壹米小件和滴答到門等,德邦在做快遞業務之初也是定位3-30公斤。這個通達系快遞不願做的小眾市場,對於零擔快運企業來說是一塊肥肉,也是一個有操作經驗的市場。

4)傳統品牌商、渠道商的轉型。

業內普遍認為,大包裹市場的驅動力來自電商大件。而過去的品牌商自有的企業物流,也在向物流企業轉變,渠道商們也在自建物流,比如海爾日日順、TCL 速必達以及蘇寧物流。當電商大件市場起來後,他們希望將自己的專業度共享給更多的品牌和渠道。(運聯傳媒:tucmedia)

近年來,日日順連續包攬雙十一大件物流第一單,並建成國內首個大件物流智能倉,在流程、模式、管理、技術等方面發力,打造系統化的大件物流解決能力。

整個大件市場正在熱鬧起來,參與者們更是各有特色。無論是從市場遠景還是市場格局上,都印證了百世快運總經理柳濤那句話:「現在的大件市場有點像三五年前的快遞。」

不同的是,過去這幾年,這些大玩家們在各自領域的發展,基本上已打下相對成熟的基礎。因此,這個市場的成型應該會相對更快一些。

靠服務質量打造核心競爭力

從目前大包裹市場上的表現來看,逐漸呈現出玩家眾多、同質化競爭的特點。那麼,這個市場到底該怎麼打?

首先,來看大包裹的利潤點。對於德邦快遞來講,據其內部人員透露,快遞業務的利潤點並沒有零擔高。一方面,其研發投入大幅增長185.1%,分攤下來,成本高;另一方面,在定價上,德邦快遞的定價較傳統零擔低。

在原色諮詢丁偉強看來,由於快遞的網絡、票件量等門檻都要比零擔更高,因此快遞企業往上走會比較容易,而零擔企業往下切會比較難。

對於其他快運企業來講,過去的幾年裡,零擔快運領域的競爭進入白熱化,他們的價格基本是德邦的5折,因此大件快遞或許有提升利潤的作用。據百世集團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百世快運業務量較去年同比提升23.5%,而據內部人士透露,其中電商大件較年初的增幅超過50%。同時財報顯示,電商大件的增長使得毛利潤率同比改善9.6個百分點,達到4.6%。

同質化競爭導致虧損,是零擔市場的一大特點。這是前車之鑑。「大包裹」市場對於部分企業來說,可以起到縮減虧損的作用。

其次,現階段正值資本寒冬。像過去一樣利用資本推手去推規模的打法,不可行了,一旦資金鍊跟不上就將面臨崩盤的局面。目前,對於企業來講凜冬將至,一方面資本只會雪中送炭,錢會流向頭部;另一方面,資本同樣是真缺錢。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的玩家對市場牌面都有很清醒的認知。

前段時間,餘聯兵在朋友圈發表了自己對貨量、成本、質量的親身感受。在他看來,只求量,不控成本(沒有利潤),就不會有提升質量的路。

今年以來,各大快運企業紛紛在服務質量上下重注:

1)完善網絡覆蓋。壹米滴答、百世快運都在打造全覆蓋的末端網絡,百世快運甚至喊出「快遞能到,快運就必須要到!」的口號。

2)加大技術投入。據德邦快遞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德邦快遞在技術投入方面的投入增幅達185.1%。其他企業在技術投入方面也有諸多表現,百世快運大力普及電子面單,優速更是成立了技術公司。

3)增強末端服務能力。對於「大包裹」來說,上樓是大難題,各大企業的上樓公斤段從40-50kg 不等,因此企業在末端開始配備上樓機等設備,並且採用了派費激勵政策。優速採用首重派費+續重派費方式;安能則是 以包倉五折優惠的價格讓利網點,降低網點發貨成本,並大幅提高派送員派費,同時所有一線城市原直營門店區域,由總部建立派送部全面直派。

一方面,零擔領域的前車之鑑,外加資本寒冬的外部環境,使得「大包裹」市場像過去的零擔市場一樣,靠燒錢起規模的路子變得比較難走;另一方面,各大企業多年的發展已經打下一定的根基,並且清晰地認知到靠質量取勝。

應該說,大包裹遇到了一個不好的年景,但是遇到了一個好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