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我們喝茶,如果就是為了解渴,那就不能說是品茶,品茶是要講究一些的。講究些什麼?這裡面學問就大了去了。凡是自稱為茶客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陸羽先生所著的《茶經》,這本書作為中國流傳最廣,傳世時間最長的一本茶學著作,裡面就提到了唐朝茶葉的製作方法,今天東臺就和大家來聊聊這段歷史。方便以後諸君喝茶時,有故事可講,碰上小白,馬上會對你作高山仰止之狀。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採茶姑娘

先帶各位讀者老爺太太看看原文: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唐朝的時候,大家所用的年曆制度,就是農曆,而不是公元歷。採茶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春季,二月、三月、四月之間,相當於公元歷的大概三、四、五月之間,之所以有兩三個月的差異,估計是因為各地的溫度不一樣,茶葉的生長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有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差異,而且根據茶種的不同,有些要嫩芽,比如“毛尖”,就肯定需要採摘得早。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毛尖

有些需要茶葉葉片肥大,採摘得時間久晚一些,比如“巖茶”,有些地方的“鐵觀音”甚至還能採秋茶。這個時間差就是根據需要來確定,諸君瞭解一個大概就行,有些人說“明前茶”比“雨前茶”好,也是針對某一些茶種而言,不能說所有茶種都是這樣。(明前茶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之前採摘的茶葉,雨前茶是指穀雨之前採摘的茶葉)。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茶葉中像竹筍一樣的,生長在爛石沃土之間,東臺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什麼是爛石沃土,這裡就不囉嗦了。大概這些茶樹的長度離地只有幾寸高,就像紫薇、蕨菜剛開始生長的樣子,最適合帶一點點露水去採摘。很多讀者朋友可能就很疑惑了,這麼嫩小的茶樹,離地幾寸?東臺負責的說,還真就是這樣的茶樹,人家大一點的還看不上,認為這種小茶樹上的嫩芽,才是最好的。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茶之芽者,發於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這一段,說的就是採摘茶葉的芽了,選那些像灌木叢一樣的茶樹,選其中長得挺拔,光照比較充足的來採摘。東臺補充一下,嫩芽,是完全沒有舒展開的茶葉,行話說的“箭”、“筍”。芽,就舒展開了一些,但沒有完全展開的葉子,行話說“槍”,那些完全舒展開了的葉片,就叫“旗”,一槍一旗,就是一個茶葉的單獨個體上,一片芽,一片葉的意思。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如上圖,如果採茶人摘了最上面兩片最嫩的葉子,就是一槍一旗,現在人選擇那種像竹筍一樣的茶葉的,已經非常少了,這一點還是不要苛求,有這種就很好了,哈哈。我們再來看看採摘的天氣: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採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這一段文字就很有意思了,有幾個知識點。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採茶的那一天,下雨是不能採摘的,怕茶葉淋溼了以後,一是有水味,而是茶葉容易敗壞。晴天有云也最好不要採摘,一是怕突然下雨,二是光照不足,茶葉經過一夜的露水溼氣之後,葉片裡的水味還是很重。必須是天晴的時候採摘。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採摘回來以後,通過甑來蒸熟茶葉,然後再將茶葉搗爛,再把茶葉拍實做成茶餅,中間留下一個空洞,用竹條穿起來,用文火慢慢的烘焙,使茶葉裡的水分充分的乾燥,為什麼要慢慢的烘焙呢?大家想啊,如果火力大了,茶餅的外面很乾燥,裡面卻是溼潤的,容易發黴敗壞。如果長時間猛火烘焙,那麼幹燥過分了,外面的茶葉就碳化了,等於就廢了。

茶經第八:唐朝製茶工藝流程,每天瞭解多一點,喝茶就有話題聊!

現在中間有個空洞的茶餅很少看見了,普洱茶的中間留了個凹坑,大致就是沿襲的這個意思。等到茶餅充分乾燥好了以後,就用容器包裝起來,存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茶葉就算製作好了。

今天為大家帶來唐朝製茶工序的介紹,就聊到這裡,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我,陸續給大家分享更多原創茶文化的文章,天氣寒冷,東臺趕緊泡點熱茶暖暖腸肚去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