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投資關注這四個問題 有利穩住你的“錢袋子”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8年,受國內金融去槓桿和海外貿易爭端的影響,不少人嚐到了資產縮水的味道。A股方面,大盤拾級而下,上證指數最低跌至2480點,中小投資者在股市中損失巨大,不少質押公司股票換現金的大股東也度日如年;快速上漲的房價也在2018年停下了腳步,未來的房價並不被人們所看好;P2P網貸爆雷聲不斷,高收益、低風險和高流動性的神話破滅了,留給投資者的是難以追回本金的苦澀;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最穩妥的理財方式也顯現出風險的一面,讓不少“入門級”的投資者望而卻步……2018年即將過去,2019年我們怎麼打理自己的“錢袋子”?來聽聽專家有什麼建議吧!

專業報告“展望”2019金融形勢

重慶某國有行個金業務部高級主管張琦表示,從總體市場環境看2019年是復甦的一年。“之前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了《中國銀行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中就提到過,2019年中國金融發展面臨的環境依舊複雜,全球經濟復甦勢頭放緩,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對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形成擾動。但隨著‘六穩’政策(‘穩就業’‘穩外貿’‘穩投資’‘穩金融’‘穩外資’‘穩預期’)落地見效,金融供給偏緊局面將得到糾偏,M2和社融增速低位企穩,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有望提高。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貨幣市場利率或將進一步下探。股市正在企穩並有望反彈,全年將呈現‘前高後低’的復甦行情。”

“展望2019年金融形勢,《報告》提出,股市將在波動中夯實底部,市場情緒將有所修復。《報告》稱,經過長時間震盪下行後,當前A股底部已出現。展望2019年,A股大概率呈現前平後高的走勢。一是‘六穩’政策效果將逐漸顯現,經濟在前期承壓後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企穩,有利於促進股市探底回升;二是市場情緒將有所修復,隨著宏觀調控力度更加精準、信號更加明晰,未來市場預期將趨於穩定;三是流動性將逐季改善,隨著紓解股權質押風險政策逐步落實,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等多方積極參與,民營企業流動性將有所好轉。”

2019年普通投資者要關注這四個問題

2019年普通投資者要關注什麼國家政策和市場“風向標”呢?張琦表示,投資者們可以從4個方面來關注2019年的投資方向:一是關注個稅改革,2019年,個稅改革全面實施,個稅由原來的分類徵收,改成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徵收模式。其中工薪收入、勞務收入、稿費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等4項將按綜合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在提高個稅起徵點的同時,調整了稅級和稅率。此外,新的《個人所得稅法》還規定了6類專項附加扣除,如果能用足扣除政策,老百姓將大幅度降低繳納個稅的金額。本次個稅改革,最顯著的改變是增加了年度匯繳清算的內容。因此,每個人都要關心自己繳納個稅的情況,保留相關的憑證,為年度匯繳清算做好準備。

二是要適應銀行理財產品的變化,2018年,資產管理新規正式實施,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這意味著以前閉著眼睛就可以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現在也可能會出現虧損。不過,儘管產品發生改變,但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並沒有大幅度提高,多數仍然屬於低風險產品。

因此,在選擇產品時,投資者可以按照理財產品的期限、業績比較基準等指標進行選擇,適當關注一下資金的投向問題,如果主要投向銀行存款、短期債券、票據等產品,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不大,仍可以大膽投資;如果有部分資金投向股票型基金或可轉債,則風險會有所增加,有虧損的可能,投資時需要格外謹慎。

三是股市探底,2018年,股市表現不佳,尤其是11月——12月初,股市幾乎創下了近10年來最差的年度表現。從股市的歷史上看,上證指數年度跌幅超過20%的共有4次,1994年年度跌幅22.3%,此後一年又跌了14.3%;2001年上證指數下跌20.6%,次年又跌了17.5%;2008年是股市年度跌幅最大的一年,全年下跌65.4%,次年大幅反彈,上漲80%;2011年,股市下跌21.7%,2012年則出現了3.2%的微幅反彈。2018年的跌幅類似1994年、2001年和2012年,如果歷史經驗仍起作用,那麼2019年股市整體也很難有多好表現。我個人認為,2019年出現市場底的可能性較大。而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來說,2019年可以適當加大對股市的投資,不懼風險,提前佈局,才能在新的牛市中賺到可觀的收益。

四是關注樓市調控,在國家一番政策落地後,瘋漲的房價終於放慢了上漲的腳步,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房價下跌的情況。對於剛性購房者而言,2019年是可以考慮購房的年份,一方面市場處於冷凍期,購房的議價空間較大;另一方面,可挑選的房源較多,可以安安心心地選擇自己滿意的房子。

在房貸利率方面,目前大多數銀行的首套房房貸利率是按基準利率執行,少數有5%的優惠,也有些銀行會上浮。假設按基準利率4.9%,30年期100萬元的房貸,每月需要還款5300元;如果房貸利率打9折,則每月還款將降低到5000元,下降約6%左右。另外,個稅改革提高了老百姓的稅後收入,增加了購房能力,如出現有利於購房的政策應及時把握購房時機。

兩類投資者 可選擇不同的投資渠道

對於2019年的投資建議,張琦表示可將投資者簡單劃分為兩類“激進型投資者”和“保守型投資者”這兩類人群有不同的投資方式和領域。

“對於激進型投資者來說,股票仍是可以選擇的。雖說2018年股票表現不佳,但是經過這一整年的下挫,A股已經處於底部區間位置了,上漲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大家在買進的時候,切記要控制自己的投機心理,應當選擇業績口碑前景俱佳的上市公司佈局長線為宜,否則像ST長生一般,你就會明白其中的痛苦。”

“另外,一些風險較高的互聯網理財也可以適當選擇,它最吸引投資者的地方莫過於它比較高的收益率了,但是互聯網理財也有它的缺點,就是監管還不是很到位。以前就發生過騙子公司利用高額回報吸引客戶注資以後攜款潛逃的事件,所以投資者在進行互聯網理財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警惕心,超過市場標準太多的理財收益率就別去看了。投資理財的時候也切記不可貪心,本金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國債是你的首選。在銀行理財收益下行的環境下,國債以其安全性、收益也比較不錯的特質受到一批人的青睞。不過要注意的是,憑證式國債要去櫃檯購買,電子記賬式國債要提前去銀行開通國債專用賬戶。

此外,大額存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之前理財市場頗為搶眼的銀行理財、貨基寶寶的收益在2018年被砍了不少,而大額存單的收益卻依舊堅挺,相比國債有限的銷售額度來說,大額存單的額度又很充足,各個銀行都有發售,購買難度很低,加上它保本保息,有著2.3%至4.2%之間的年化收益率,是理財保守型投資者投資不錯的選擇。

貨幣基金仍然是你資金最佳的“避風港”,因為相對於前面的國債跟大額存單兩位大哥來說,貨基的投資門檻就顯得微不足道,絕大部分一元就能起投,還非常靈活,隨時可取,風險也極低,門檻低又保險的產品可以選擇的本就不多,所以貨基還是值得保守派配置的。

上游新聞 記者 吳黎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