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增值稅稅率降至13%,如何影響居民“錢袋子”?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至13%,如何影响居民“钱袋子”?

在2018年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的基礎上,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通過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等措施,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下降3個百分點

專家:力度空前

政府工作報告中“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這部分指出,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今年我國增值稅減稅力度是空前的,超出預期。16%這個增值稅稅率檔次覆蓋的行業是最廣的,覆蓋了製造業、實體經濟,這是我國經濟的主體和支柱,體現了我國對實體經濟製造業的扶植和重視。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增值稅改革。2017年,我國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併為三檔,取消了13%的增值稅稅率。而後,我國又降低了部分行業的增值稅稅率,2018年3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當年5月1日起,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降幅分別為1個百分點。對比來看,今年我國增值稅稅率的降幅明顯加大,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甚至下降3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增值稅稅率降低的減稅效果十分顯著。據全國稅務工作會議透露,2018年5-12月降低增值稅稅率減稅約2700億元,其中,製造業減稅佔35%。今年,增值稅稅率降幅更大,可以預見整個市場主體的減稅規模將十分可觀。據天風證券研報測算,如果16%稅檔下調至13%,則理論上最多可以減稅6684億元。

增值稅稅率下調

老百姓“錢袋子”也將受惠

由於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所以增值稅稅率下調也會降低普通老百姓的消費成本。例如,去年國家發改委在調整油價時就提出,自2018年5月1日起降低部分行業和貨物增值稅稅率,其中成品油增值稅稅率由17%降低至16%。據此,國內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自2018年4月30日24時起執行。

不少汽車企業也因增值稅稅率下降而調低了汽車的銷售價格。去年5月,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發佈官方聲明稱旗下車型將進行廠家建議零售價格的調整,主要原因是受增值稅稅率調整的影響。調整後部分車型最高降幅達3.2萬元。由此可見增值稅下降可使普通老百姓的“錢袋子”受惠。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稅收研究所副所長劉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增值稅價外稅的特徵,使得降低增值稅稅率能改善企業的現金流,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工資增長對居民最終消費價格水平的影響。

增值稅調低:

多個行業受減稅利好

那麼,降低增值稅稅率又將對企業產生哪些影響呢?國金策略李立峰團隊分析認為,增值稅作為價外稅,假如隻影響產品價格,且產品供求不發生變化,那麼增值稅對企業盈利不產生影響。但是在實際中,增值稅率的增減導致終端商品價格的升降,或對產品需求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企業利潤水平;上下游產業的稅負轉嫁能力差異,也會導致增值稅調整對不同企業盈利產生不同的影響;增值稅調整對企業現金流產生影響,同時對附加費產生影響,進而對企業盈利產生間接影響。

天風證券研報觀點認為,增值稅是價外稅,企業不一定能從增值稅減稅中獲利,實際效果既要看行業的整體減稅規模,也要看企業對上下游和消費者的議價能力。如果企業不具有議價能力,則減稅利好由上下游企業/消費者獲得。因此,對於競爭程度較高的行業,增值稅減稅對企業的直接利好可能很有限。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綜合來看,受益於增值稅減稅利好較大的行業主要包括:機械設備(運輸設備,金屬製品)、化工(石油化工,化學原料,塑料,橡膠)、汽車(汽車服務,汽車整車,其他交運設備)、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工業金屬,黃金)、家用電器(白色家電,視聽器材)、建築材料(玻璃製造,水泥製造)、計算機設備、煤炭開採。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宇 校對 盧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