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卖土豆5万斤、“玩”出企业……瑞安青年的创业路子有多野?

瑞安经济发达、产业扎实,

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

也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走出了一批敢为人先的实业家。

如今,青年创业者

继承发扬“特别能创业”的瑞安人精神,

走出了一条青年创业新路子

他们中有崭露头角的“90后”新青年,

有扎根农村的新青年,

有从事新业态的新青年。

这些优秀青年创业者有哪些新路历程?

今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吴方勇:10秒可取证件,“90后”老总的“智能”创业路

一周卖土豆5万斤、“玩”出企业……瑞安青年的创业路子有多野?

造过火箭,研发过机器人,现在又在“折腾”能24小时为市民自动发放护照、港澳通行证的智能服务设备。“90后”老总吴方勇把创意、高新技术等与制造业相结合,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走出了一条“智能”创业之路。

吴方勇今年28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现为浙江易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2016年,有北京客户找到吴方勇,让他根据对方要求做港澳通行证的智能服务设备。没想到,“吴方勇牌”智能服务设备在众多设备中脱颖而出,第一单外包生意因此促成。

既然有这方面能力,何不做大做强。当不少年轻创业者选择继续“拼”向一线城市时,吴方勇却与合伙人章国宽将“根”扎在了故乡瑞安。

吴方勇说,国内目前绝大部分地市还采用人工发放护照、港澳通行证,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工进行证件的识别、分拣、存储、核验及发放,另一方面市民领证过程排队等待时间长,且证件发放进度细节信息化程度不够,存在去柜台领取证件但还未到的情况。瞄准这一商机和市场,今年7月,“易正智能”在瑞安成立了。

“易正智能”是一家高新技术领域的智能制造企业,专业从事公共事务领域的智能卡证自助服务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打产品为出入境领域的自助发证设备。易正自助发证设备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容量,可以同时存放超过4800张港澳通行证和1800本护照,高效的机器人单元,10秒就可以取一本证件,发放到市民手中,并且提供24小时服务。

短短几个月,“机器人+服务”的思路碰撞出的市场已初见成效,全国数十个城市采用易正自助发证设备,销售额突破500万元,累计发放超过100万本证件。

未来,吴方勇将继续研发各种类型的智能卡证自助服务设备,并成立公司销售团队,将这一技术设备在瑞安推广,用技术方便群众工作生活。

赵剑:离职事业单位,“玩”出企业

一周卖土豆5万斤、“玩”出企业……瑞安青年的创业路子有多野?

他曾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着许多人口中的稳定工作。2016年,他从事业单位离职,参加我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他就是浙江酷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剑。

辞职“下海”,源于“玩”。早在2009年,赵剑就已经开始接触青少年创客,并做起了兼职:在塘下成立瑞安市卓越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所。2016年9月,赵剑结合青少年创客教育生态系统发布会,以众筹的形式完成项目落地,并成立浙江酷玩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成员,便是赵剑儿时“玩泥巴、堆沙子”小伙伴们。

“酷玩科技”主要从事青少年创客教育,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教育。

“创客理念就是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赵剑说,教孩子们玩机器人、玩单片机、玩无人机、玩3D打印、玩物联网、玩木工等等,这满足了他们儿时“玩”的情怀,也使创业初衷得以实现。

从“半路出家”到专业从事,从“小打小闹”的研究所到成立公司,赵剑面临着创业初期专业技术、企业管理等问题,“摸着石头过河”,走过不少弯路。赵剑团队将创新和技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主导成立市创客协会,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举办比赛和开展高峰论坛;结合公益,走进幼儿园、学校、图书馆、文化礼堂等;创新拓展,如开发电子积木教具、儿童科技智力体验中心等。经过不断自我学习、培训,在各政府部门单位的帮助,“酷玩”团队越“磨”越顺利。

目前公司共和100多家单位和机构达成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合作,是温州市创客协会副会长单位,温州市成长性文化企业,温州市市级众创空间,温州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

张旭霞:贸易转农业,张旭霞对大山爱得深沉

一周卖土豆5万斤、“玩”出企业……瑞安青年的创业路子有多野?

出生在高楼镇,因几年前回乡休养过程中爱上了绿水青山间安宁的感觉,回乡念头一发不可收拾,从贸易工作转向农业,她凭借的是对乡村的初心和热爱,她就是一名返乡驻村创业的“80后”、善康农产品有限公司CEO张旭霞。

2017年初,张旭霞在老家高楼镇成立温州一箩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文创融入传统农业的创新创业工作。他们以卡通IP+农产品的方式在一周内零售土豆5万余斤。慢慢地,张旭霞开始筛选优质农产品,重新设计包装推向全国市场。

今年6月,张旭霞代表团队与平阳坑镇政府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全权运营善康农业开发项目。该项目由平阳坑镇主导,22个村集体抱团成立,希望将山区农产推往市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就在这个项目缺乏人才,需要突破发展时,平阳坑镇府找到了我们,而我们这群‘农村游击队’终于被收编为政府正规军了。”她打趣道。

此后,张旭霞团队积极努力运营“善康”项目,建立大宗初级农产品集配中心,承接单位食堂及酒店的蔬菜供应,目前蔬菜供应量已达到每日5000斤左右。不断开发新产品,将初级农产品转化成精深产品,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已开发产品数10款。在PC端、M端全方位打造基础门户网站,借助绿道旅游打造乡村田园体验店,流转周边农田打造了阳光体验农场,成立善康猕猴桃、姬松茸培育基地,引进悠然南山农耕文化园打造综合观光农业体验园……“预计今年平阳坑镇村集体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她说。

下步,张旭霞团队将充分利用木活字印刷文化、绿道等旅游资源,协助平阳坑镇府做大做强善康品牌,争取在两年内打造5个“善康”系列子平台,力争每个平台实现年收益200万元以上,全镇村集体年收益达1000万元以上。


记者 林翔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