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基金學兩招,倉位控制與波段思路成為震盪市生存的重要手段

震盪市行情對股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其總有築底的希望,但超跌反彈後往往又伴隨著一波較大的調整,甚至新低不斷,

如果股民不注重波段和熱點思路,就很難賺錢,而且最可怕的是股民頻繁換股,依然難以擺脫困境,從而陷入到虧損的怪圈中。玉名認為此時,必須要從思維模式改變,只有引入新的模式,才能改變處境,畢竟簡單的方法是當我們對市場失去判斷能力的時候,去觀察基金、機構等大資金的操作模式,尤其是看看那些排名靠前的基金,如何保證自己在調整行情中規避風險,躲過大跌,並實現收益的,並從中借鑑適合普通股民操作的策略,今兒就按照這個思路進行研究。

倉位控制與波段思路成為震盪市生存的重要手段

A股方面在一波高層連續喊話後,還是在低位拉鋸。而滬指自1月30日創出3587點的階段高點後,各大指數持續下跌。這樣的走勢,對於操作方面並不靈活的公募基金來說是一個考驗,而2019年大概率還是保持這樣的走勢,所以我們需要研究更多的因素。尤其是從三季報披露的情況和淨值情況來看,有一些基金逆勢保持了強勢,有些還逆勢實現了淨值上漲,其中秘笈有哪些呢?

向基金學兩招,倉位控制與波段思路成為震盪市生存的重要手段

​​ 首先,倉位是最好控制風險工具,今年以來共有5天大盤跌幅超過3%,即指數中長陰,而觀察這5天對應基金的表現,可以發現一些基金相對抗跌,如五天A股大跌中基金平均日跌幅小於1%的基金有236只基金。因為市場大跌之際,個股普跌,基金淨值如果縮水幅度遠小於指數,則大概率是源於倉位較低。如今年每次發生指數大跌時,廣發安悅回報、景順長城穩健回報等基金的淨值回落都非常小,意味著其股票方面的倉位很低,配置債券等其他固定收益類產品較高。

向基金學兩招,倉位控制與波段思路成為震盪市生存的重要手段

​ 不僅如此,如果市場下跌後,淨值不跌反漲,則不僅僅是倉位較低,且採取了波段操作策略和其他資產的配置。如以景順長城穩健回報為例,其今年實現了持續性的穩健正收益,不僅是源於其長期保持中短久期的債券配置;同時,進入到三季度之後,該基金始終保持低股票倉位(提高了中期票據等固定收益產品的配置,結果淨值繼續穩定上行)。這樣的思路,還是很明確的,就是炒一波就跑,然後低倉位等待,只做波段,不戀戰。

向基金學兩招,倉位控制與波段思路成為震盪市生存的重要手段

​ 其次,由於一些基金倉位有最低規定,無法大幅度減倉,此時該如何處理?尤其是我們看到在過去的三季度,A股市場經歷了又一輪劇烈調整。也有不少基金抵抗住了市場波動,調倉換股、規避與宏觀經濟聯繫緊密的公司,成為這些績優基金經理“避雷”的共同秘訣。因為震盪市行情中,並不僅僅是有下跌,更會有超跌反彈,所以一些前期減倉及時,手握不少現金的基金,往往在市場下跌後入場,抄底基本面穩健卻被“錯殺”的個股,獲取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後又撤離,階段性配置成長股以及油服、金融等行業股票,主要是迴避受經濟影響較大的行業,選擇配置週期性向上的行業和管理層中長期支持發展的行業板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