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取士,精英治国,为什么还是避免不了一治一乱的恶循环?

千千千里马


科举取士是从隋唐才开始的,科举制度出现后,各个朝代的情况与之前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依然是初期的时候政治清明,后面慢慢就开始恶化了,当然也偶有中兴之主。不过这是因为皇帝英明,选了贤臣,或者因为皇帝英明,臣下也就贤明了,和如何取士没有多大的关系。

其实要说精英治国,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寒门士子,未必就比那些官宦之家或者世家子弟的优秀者更会治国!毕竟官宦之家和世家子弟,从小接受到的是最好的教育,他们不用为钱发愁,贪污腐败的动机也小的多!相反,那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寒门士子,很多都成为了巨贪!

宋元明清四朝科举制已经很成熟了,可是贪污腐败问题比之过去的朝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科举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出优秀的治国之才,它也不是最好的人才选拔机制。它其实一开始主要是为了打击豪门,是为了解决豪门对皇帝权力的掣肘。

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王朝走不出一治一乱的循环,是因为国家土地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养不活现有的人口所以就乱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真正导致封建王朝一治一乱循环的,其实正是封建制度本身。历代统治者为此想尽了办法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因为他们无法解决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权力的交接传承方式和权力的运行方式。古代王朝是家天下,父死子继,因为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所以皇帝成了权力的核心。王朝的兴衰很大程度取决于皇帝的贤愚。每朝的前几代皇帝一般比较贤明,因为他们要么是打江山的,要么就是受开国皇帝影响比较深。

另外,前几代皇帝一般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还能够掌控局面,而后来的皇帝没有受过多少苦没有经过多少风浪,所以掌控能力大大减弱。很多后继的皇帝,大多不了解民间疾苦。加上身处皇宫内院,所了解的信息大多靠外界传递或者是周围的人讲述。所以他们,继承了先辈的天下,但是却没有继承先辈的认知和贤德能力。

后继者们不但治理国家的能力要比先辈们弱,而且选贤任能的能力也比较差。一国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广阔的面积。各种矛盾冲突,数不胜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之下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很多大问题积累起来,积重难返。就算后代出现贤明的皇帝,也无力回天了,国家只能够每况愈下。


对于之前说的人口和土地问题。如果只单单是土地兼并和人口增长,其实问题并不大,要不然中国的人口就不可能增长起来。地主兼并土地以后,还是需要雇农来给他们耕种的。各朝代后期之所以会天下大乱,最主要还是因为,苛捐杂税贪污腐败,这些问题太过严重。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揭竿而起。这是统治集团内部出了问题,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崩溃。


所以在古代,只要还是家天下,只要还是皇帝作为权利的核心。就会导致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最根本的矛盾,无法调和。


江哥眼中的世界


古代科举制度,考取的一些人可能很有才,也可能有德,但人性是自私的,在没有外界的监督下,权力必然会腐败!你我概莫能外!

腐败到一定程度,朝廷需要大量资金运转,必然会横征暴敛,贫富差距加大,老百姓吃不饱饭,必然会造反!这就是中国五千年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为什么稳定?因为现代的民主法制制度,牢牢的把权力关进了笼子,公民通过选票来选择能为人民服务队公仆,干得好,继续干几年,干不好,弹劾下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封建专制国家只剩下十几个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前媒体人胡新成


中国两千年以来的“一治一乱”,根源并不在于精英治国,而是在社会本身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变迁,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变动。

而在没有科学技术加持下的中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的硬性指标,只有两个,一是人口,二是土地。

人口代表着劳动力,只要劳动力充足,农业就能快速发展,而耕地相对而言,是不怎么会变动的。

但是当人口发展到一个水平,耕地就没有办法来满足人口了。人越来越多,但是耕地不变,就意味着一些人会失去土地,而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力的古代,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生命,这种思维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时期。

如果是按照相对理性的发展,或许人口增长到耕地无法接纳的程度,还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但其实这种发展,从来都不是理性的。

任何社会都会因为财富的分配而产生不同不同阶层的人,随着阶层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利益诉求,普通大众只希望拥有能够养活家庭和传给子孙的土地,而富裕的地主们,却希望拥有更多的土地,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是人性使然。

所以土地兼并就开始了,随着土地兼并越演越烈,自耕农越来越多地沦落为佃农,而佃农们无法承担赋税和地租以后,阶层矛盾就会达到无可调和,彼此搏命的程度。

而这种土地兼并的问题,是历代的统治阶层所无法解决的。并不是他们意识不到,也不是他们不想解决,而是没有解决的可行性办法。

从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国家精英,无论他们之前来自什么阶层,最后他们都会变成同一个阶层,那就是地主阶层,因为这是农耕社会的根本利益所在,谁又能忙活半辈子,不求名不求利的呢。

要让他们自己交出土地来缓和社会矛盾,我相信或许有的精英会这么做,但绝对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而这极少数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政权,势必会遭到所有地主阶层的一致抵抗,因为这是背叛,是在从他们的手中变相夺取利益。

整个统治阶层都是社会绝大多数的对立面,又怎么能要求他们高尚到自挖墙脚呢?

就好像美国一样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你要让政客们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去大刀阔斧地剥夺资本家的利益,这可能吗?剥夺资本家的利益,也就是在剥夺他们得利益呀。

所以中国古代的“一治一乱”根源在于,当两个阶层社会矛盾无法调和以后,势必需要重新洗牌来确定新的阶层,而这种洗牌都是建立在战争的手段之上。

战争以后,旧政权以下的大多数地主阶级被消灭,大多数人民死亡,就空出很多土地,然后新的政权再把这些土地分配给自由民们,自由民们又成为了新的地主阶级来维护新的政权,如此恶性循环而已。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缘説


中国古代改朝换代的原因,是因为独裁的政治体制的原因,科举制度杯水车薪,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官与民、富人和穷人的矛盾无法调和,是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

我们看中国历史,像唐太宗李世民和汉文帝刘恒这样的好皇帝,是凤毛麟角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像朱温、李存勖……这样残暴的皇帝。朱元璋虽然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但是,他杀人不眨眼的恶习,令人不寒而栗。

我国从汉武帝执政时期,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就被禁锢起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自由思想社会令人神往!

汉朝因为中后期执政的皇帝,都是儿童,权利到了外戚和宦官手中。他们横征暴敛,骄奢淫逸,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爆发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权利到了曹操、孙权和刘备的手中,汉朝名存实亡。

唐朝亡于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贪图安逸,重要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放纵大将安禄山和史思明,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后面的唐朝皇帝,始终无法摆脱藩镇割据的噩梦,最后爆发了黄巢起义,导致唐朝灭亡。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从建国之初,就面临外患,靖康之耻,令人不寒而栗。赵构建立南宋,冤杀岳飞 ,最终改变不了宋朝灭亡的命运,被外族所灭。

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进士们,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他们的思想始终被禁锢起来,思想十分僵化 ,这是皇帝有意而为之。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独裁政权,它无法调和官与民、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一旦遇到大旱之年,老百姓饿殍遍野,必然爆发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独裁政权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民主政权才会永葆青春!



美食家106


无论何时何代,精英治国皆为亡国之兆。

何谓精英,一个精英之词就将绝大多数人排除在外。人口基数越大,精英们搏杀出位就越不择手段。

心术都用在害人之上,还哪有多少精力参政。

精英,是一群脱离普通人的人。而社会大多数是普通人组成,普通人的利益会被精英们侵蚀。

精英,是一群象牙塔内的花朵。在核心圈人五人六。一旦失事跌入凡尘,多数连活都活不下去。一旦将这些人指派到战场,指挥千军千军难还。指派成基层军官,溃败也没什么稀奇。

精英,天然代言者为权贵。因为他们是精英,所以要吃好的,住好的,享受最好的。谁能满足他们,显然国家政府是不可能满足的。权钱交易而已,结党营私罢了。

精英,心理苦读寒窗十数年。一朝登顶放肆骄纵是对自已的佳奖。要权有权,要钱有钱。为何还要与自已过不去,享受生活有何不可。

精英,因为是精英。为建功前还能做人,一旦建功欲壑难填。稍有不顺心违逆,违法乱纪也就不为奇怪。

精英,培养的精英无论用何种手段培养选拔,都是工具与利刃。而非国之栋梁干才,精英可用不足依靠。精英不过是人才选拨中的一个部分而非主要,用精英充斥政府就等于让木偶成为菩萨。精英是一群有形无魂的美玉,看着好看实则无用。

精英,任何一种人、一群人、特定的人充斥政府都是取死之道。政府国家需要的每一个人才都要打磨选拔十几二十年方堪一用,人心信仰理想之鉴定之后方可委以重任。

所谓精英培养是社会国家的需要,却绝不是政府中央的迫切需要。没有经过淘沙的精英其价值还不如一块顽石更值得信赖。

精英,当精英成为世俗标签时,精英效率连孩童一半效率都没有了。精英不是年少芳华双十初,精英不是学历证书一大把,精英更不是一群粉黛官、富、星二代们。

精英脸上有岁月,精英心理有刀伤。精英身躯不再全,精英腰杆始如初。精英年华不在,精英病魔缠身。每一个精英就是一本书,每一个精英就是一段历史,每一个精英背后都有很多乏味故事的重复。


鼎承纹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总体来说,还是因为社会制度的问题,导致中国一治一乱。封建王朝前期人口与土地矛盾比较小,而后期往往变得比较尖锐,最终爆发农民起义,天下大乱。

近现代以来,西方确立了选拔官员的文官制度,而该制度跟科举制类同,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至今还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适应能力。为西方国家不断的输送有能力的政府雇员,这些人员保证了政府的良好运转。

中国的科举制度诞生在封建社会时期,而封建社会的基础说白了就是人口和土地。

一个王朝在刚建立时,由于战争、瘟疫等导致土地大量空闲、荒芜。而王朝建立者往往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并保证低层农民的土地不被侵占,这段时期历史上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等。

但是,随着王朝的发展,新兴权贵阶层逐步发展壮大,而人的贪欲随之膨胀,他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占弱势群体的土地,他们占有庞大的土地却想方设法逃避国家的赋税。如此,导致国家、低层民众,变得越来越穷困,中间的权贵阶层却变得越来越富有。

此外,科举制度需要下面的学子长期进行学习,能够支撑起这笔费用的家庭,很多又是出身地主家庭,他们高中进士后,入朝为官,很多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捞取自己利益,进一步攫取低层民众的财力,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正是这样的写照。随着世代为官与人口的增加,穷困的低层大众,直到忍无可忍时,爆发起义,而国家又无力在短时间办进行安抚、镇压,导致社会动乱。

科举制度是一个非常良好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但是,它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建设来一起配合,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江枫渔燚



阳光18486


中国古代科举取士,精英治国,避免不了一治一乱的恶循环,主要和守业君主的进取心不足、能力不强,以及大臣们要么控制朝政,要么不作为有关!

相对于创业之君,守业之君,一来由于不是通过长期血与火的洗礼淘汰出来那么精英。同时由于守业之君也没有创业之君那样的危机意识,因此不可能会有更强的进取心。这样的结果,如果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则还可以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一旦气候异常、灾害频发,则人民苦难、边疆少数民族袭扰,能力和进取心都没有创业之君强的守业之君,必然手忙脚乱,甚至处理不好导致亡国!


而大臣们,面对精明强干、每天想打了鸡血一样创业之君在一起,必须殚精竭虑才能获得信任,一旦稍有懈怠或略有贪腐,轻则丢官、坐牢,甚至被满门抄斩。具体可以参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治下的各位大臣。而到了皇朝末代,守成之君,显然由于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即使有很高的进取心。由于没有摸爬滚打的经历,因此无法使大臣心服口服,从而即使采用严刑峻法,也无法调动大臣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大臣消极怠工,最终导致皇朝覆灭。具体参考崇祯皇帝治下的各位大臣。


地震博士


其实一治一乱循环的关键还是在于土地。

汉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大多数古人的生活方式。

以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与水平,其土地的产出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这个土地上能够承载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当有限的土地无法承载土地上的人口时,自然也就是乱象爆发的时候。

历朝历代的疆域虽然大小有区别,但可用耕地的面积大致还是相等的,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作物的种类,北方是草原不适合耕种,西北是戈壁,南方是雨林,真正适合耕种的黄河长江流域基本都在主要疆域的范围内,而有一种研究更是说长城位置的变化,其实代表了降雨线与可耕种地域的变化。

当大致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确定了之后,那么大致可以养活的人口的数量也就确定了。

而这个是客观条件,并不会因为统治者是否是精英就能改变,正因为这一点,大多数正常王朝的寿命也就是200多年,这就是这个客观因素造成的。当然如果王朝不是精英控制,自己政策胡来,那么可能几十年就亡国了,这就纯属自己作死了。

如此大的土地,只能承载这么多的人口。

在王朝开始的时候,由于经历朝代更迭的大规模战乱,人口数量大量的减少,大量的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人少而地多,有充足的土地和资源可以养活剩下来的人口,只要王朝的政策得当,百姓休养生息,那么自然而然的人口就会得到恢复,国家就会欣欣向荣,几十年生息之后,人口与土地达到了平衡,国家迎来了盛世。

然而再往后,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开始渐渐不堪重负,无法支撑起人口的数量,什么土地兼并这些不过是表象,因为不管怎么兼并,土地还是那些土地,能养活的人还是只能那么多的人。这只是加剧现象,就算没有土地兼并,最后这个循环还是无法避免。

当这个发展到达了顶端,多数人因为吃不起饭或者生活艰难而被迫反抗的时候,王朝就开始出现后期的乱局,而随着乱局的加剧,国家开始不可控,战乱无法避免,人口大量死亡,于是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由于大量的人口死亡,土地又有了富余,新的轮回开始。

这是一个死循环,因为当时中原的人口已经足够多,多到并不是你采取发动一场战争,死亡个十来万人就可以减缓的,而且周边又没有耕地抢,那么想要延缓这种情况,要不就是主动控制人口,要不就是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能。

清朝之所以有康乾盛世其实并非因为他们的政策有多好,更多的是因为玉米、红薯、土豆等的引入,使得很多以前无法种植水稻这些的荒山都能耕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当然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现今粮食储备,人口控制,国际粮食贸易,杂交水稻提高产能都是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


叶飘刀


雾里着花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其封建制度的本身。

纵观历史,每个皇朝,原本草根出身的新皇帝皇族、新贵族及新举的士子们,会兑变成新的权贵。在皇权稳定后,都会忘记他们的初心,会相互争利,与民争利,封建制度本身又对权贵们缺乏一种有效约束的制度。广大民众的基本政治权利和基本的财产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会逐渐被新贵们剥夺怡尽。这样势必导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被新朝所取代。如此往复。

史家评说“久治必乱,乱久必治"的现象就会出现,这就是他的主要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