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大學生畢業期望薪資與實際工資相差甚遠?

番茄炒豆奶


人要解決兩個問題。如何認識世界。如何認識自己。真實,是判斷的唯一標準。

恰好,大學生走出校門踏入社會,是找尋這兩個答案的開始。接觸的多了,瞭解到多了,答案才會慢慢變得清晰。

所以,大學生存在期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是很正常的。也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階段。並不是大學生太天真,也不是社會多麼複雜險惡。沒有人是生而知之的。總是要看過了聽說了經歷了,才會慢慢有對社會對自己客觀的評價和認識。

不能對此抱著嘲諷的態度。我們都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大學生對自己有比較高的期待是好事。初生牛犢不怕虎,總是要有勇氣不甘心不滿足,相信自己無所不能,才會逼著自己努力的去學習去拼搏去一點點的改進。

到了中年,對自己的能力邊界對社會對規則一清二楚了,人命了,服輸了,也就不可能再有什麼前進的空間。

年輕人是未來。他們決定著這個國家要往哪裡去。希望這個社會對他們寬容一些。多給他們一些正確的引導和正面的肯定。

高房價下的社會對年輕人並不友好。

不能讓我們的年輕人都去送快遞。



投機大魔王


本人作為研三應屆生,經歷了秋招,看到這個問答略有感觸,淺談幾點。

大學生畢業期望薪資,要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什麼大學生?你是大專生,本科生,碩士,還是博士?你是什麼專業?

一,對於博士生來說隨著學歷知識量和人生閱歷的提升(博士畢業大都在30),這類人群大都對自己所在專業就業方面有著比較深刻的理解,他們所找的工作薪資與期望的大都符合(一般都是跳過HR這步驟,直接和老總談),就本人專業所瞭解到的;

(1)身邊的博士應屆生如果他們有高分文章,或者有海外留學經歷,這部分博士一般都選擇進入高校搞科研;

(2)然後就是些沒有高分文章的土博了,這些人一般很難進入一二線的高校,然後身負博士文憑,讓他們去三四線大學又不甘心,這些人就會選擇企業去工作(當然不是說企業就比搞笑垃圾,就薪資來說,大部分企業對博士的待遇是比高校好的,但是社會地位就沒法比較了;(3)

(3)在這裡,我也要說一說另一類博士人群,這些博士人群純屬是運氣好,跟了個人比較好的導師,混了個畢業文憑,其實水平也就和碩士差不多,這類人就業也有比較明顯的偏向,他們比較喜歡安穩的鐵飯碗,比如公務員,醫院等等,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一個藥理學博士竟然去醫院藥房發藥,幹著本科生大專生的工作。

二,對於碩士生來說,問題所說的相差甚遠的問題也不怎麼存在,碩士研三畢業,有了前面師兄師姐經歷的言傳身教,所以等到自己找工作時候,對自己專業的就業也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1)如果碩士畢業,從事的是專業對口實驗相關的工作,那麼薪資就會相對較高,和本科生也有一定的薪資差距。

(2)如果碩士畢業,從事的是所屬行業,但是跟實驗不相關的工作,那麼其實薪資和本科生也差不了多少(我所說的是應屆生起始薪資),碩士一紙文憑也只是以後升職加薪的加分項而已,這部分碩士(包括我)應該認清自己,沉下心來,認真工作。

三,對於本科生來說,題目所說的相差深遠的問題還是廣泛存在的

(1)本科期間,成績好績點高,各種獎學金,實習經歷 ,這部分人找工作還是很容易的,至於薪資高低問題就和專業相關了,但是這部分人大部分都會選擇讀研 。

(2)本科期間的混子,拋開家庭環境因素,這部分人找工作還是比較困難的,大部分人所說的人比天高,命比紙薄啊 。

四,對於大專生,我這裡就不說了,我的建議是去搞個專轉本吧。


未來的世代,隨著80,90成為社會主體力量,這部分人可是大都有著學歷的,就我本人參加的秋招來說,所有的企業門檻都是本科起步,大專的學歷已經漸漸被淘汰(至少在一二線是這樣),所以某些學歷無用論的噴子真的可以省省了。

未來畢業生就業,相對於鐵飯碗,去公司的比例會越來越高

未來的公司企業,高管人群一定是高學歷人群


瘋子子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夢想是好的,但需要能有夢想匹配的能力,並且這種能力是得到社會認可的。

大學生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僅憑藉學校的口碑,作為自己找工作的底牌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們都知道即便是在985和211的高校裡,每個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是不小的。學校品牌是有的,但不足以支撐畢業生心裡的預期薪資。

要知道企業招人的目的是服務企業,創造價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企業無法確定這個學生能為公司創造多大的價值,那麼如何能一下子就給出很高的薪資呢?企業又不是慈善機構,哪能不求回報呢?

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2018年的調查報告顯示:2017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為33%,與2016屆(34%)基本持平。

現在畢業生一年內如此高的離職率,讓用人單位對新招聘的畢業生秉持一種不確定的態度。因此若是畢業生沒有非常優秀的表現(社會實踐,學校成績等等),如何讓用人單位能放心大膽的給予高薪資?

一、少數樣本影響整體判斷

畢業生中有一些特別優秀的,企業給出了很到薪資,比如AI行業,大學本科畢業生的月起薪就上萬,博士生甚至到了年薪五十到八十萬。這是由於AI行業的特殊性以及行業當下發展的需要。並不代表其他行業也可以給畢業生提供如此之高的薪資。

再比如娛樂園,很多學生在學校就開始拍戲,拿到的薪資也不低,那麼在走出校園以後,自然就看不上低薪資的工作。

那麼頻頻出現自稱名牌大學畢業,應聘公司前臺,薪資要價月薪兩萬的各種故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過分高估自己的價值

不少大學生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薪資就應該給的高一些。那麼問題來了,大學生的所說的能力該如何表現呢?拿獎學金,參加社會實踐?獎學金只能說明你可能學習好,不代表你實際操作能力強;社會實踐也只能說明你參加過,並不能說明自己能力強呀!

說句實話在國內的社會實踐,真正能做到實踐的很少,大部分的社會實踐都是在安排好的範圍內進行,並不能是的個人能力得到很好的應用和體現;在一個社會實踐的時候,因為還是學生,大家的包容就更大,若是在職場,沒有人會為一味的包容,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很多時候甚至不知道這個企業對人員的要求,僅憑學校背書就漫天要價,對於所應聘的單位能帶來的發展、可以提升的技能基本不考慮。

三、認知不清晰,定位不清

對於社會的認知不清楚,從離開校園的那刻起,畢業生就要學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沒有人有義務去幫助你,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打拼。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職場的競爭是殘酷的,若是不能認清這個事實,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那就大錯特錯。


進入企業你會發現,比你優秀的人比比皆是,那些博士後、海龜博士,名校畢業生,還有很多普通大學的畢業生都會比你優秀,在職場,誰能適應職場規則,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對於沒有進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一切都是零。不懂遊戲規則怎麼能將遊戲玩下去?

一開始不能給自己清晰定位,眼高手低的畢業生註定找不到好工作,對於職場菜鳥的大學生來時,一份有前景的工作比高收入重要的多。

請記住:平臺很重要!


九尾非辰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大學生長期在沒有競爭和經濟壓力下的學習只能算作素質修養,真正拼刺刀和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時候,初入職場還是很弱的,所以期望薪資和實際工資差別很大,但是長遠來說,機會很大。

一、作為企業為什麼要招聘大學生,看中的是一個根正苗紅的種子,並不是當期能產生多少價值,所以企業招聘時候給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工資都不高,也是想讓這批大學生通過後期的優勝略汰嶄露頭角,當你能夠脫穎而出的時候,才可以拿到期望的薪酬。

第二、作為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除了學習就是參加校內活動,偶爾出去做個勞動力兼職,真正掌握的實戰技術很悠閒。多數情況下,如果大學裡邊學習好或者混的差不多的那種,都自恃清高,覺得自己很厲害,其實也只是週五老師和同學的鼓勵而已,自我感覺良好並不等於能夠立馬產生社會價值的。有不少學生幹部或者所謂的“校園風雲人物”總覺得自己比社會上的不少職場人厲害,那只是個人的校園圈子而已。這種情況早就了一批眼高手低的人,期望月薪動不動就是八千一萬的,其實相差甚遠。而你出來以後怎麼雙面打印文件都需要在學習一下,如何做工作彙報都得重新學習,跟你的學校生活基本沒啥關係。

三、正常的企業對於大學生,也就是本科生來說,一線城市能夠給6000元起步工資的都算很高了,給三四千、四五千的佔大多數,有可能我這還是多說了。其實完全不用在意的,工作一年到兩年只要你的價值和能力體現出來的話,升職加薪都算後天自己爭取來的。

四、大學生先解決“有份好工作”,再解決“有個好收入”,這才是正確的價值觀。也就是說選擇的時候找大平臺、有發展、有前景的公司何行業,然後再去讓企業看到你很值錢,才能實現自己的期望值。


沈理職談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不止存在於大學生,還存在於很多人。當然大學生是感受這種落差的主要群體。我也有出現這種情況,也為此感到沮喪。高中時想象著大學能放開了玩,但到了大學才發現還是要每天晚自習,每天過10點就要回宿舍;大學時想著一個211的畢業生應該能拿個5.6000的工資,兩年後就能月薪過萬,但畢業時第一份工資是3000多。。。。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個人,特別是大學生對現實社會認識不足,我們沒有充分的去了解我們將要面對的事情,只是靠道聽途說的一些消息加上自己一些美好的想象來形成我們對未來事物的認知。這種片面的,美好的認知跟現實之間當然會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2.學校對於大學生的就業培訓存在不足,大學對於學生的就業培訓課一般只說職業規劃,如何找工作等等,並沒有把現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學生,導致大學生對於這些方面瞭解不足。

3.社會發展不均衡,大學生期望的工資在北上廣深還是能達到的,但在其他的省市工資水平差一線城市一大截。大學生要是以一線城市的薪資來要求3.4線城市的公司就會產生落差。


深夜點盞燈


因為對於很多剛畢業的大學來說

他們覺得自己很厲害

之前沒有經歷過社會

所以社會現實在他們看來他們覺得自己能夠把控

然而社會很現實

企業或公司會給你好好上一課

所以當你期望薪資過高的時候

你會很失望

因為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

企業都有一個差不多的薪資標準

除非你個人比較優秀

公司或企業才會給你比較高的薪酬


一個不知名的小夥


理想和現實存在太大差距,80年代是個大學生了不得了,90年代上大學才有好出路,現在遍地大學生,開始分985211,要是名牌大學更了不起,剛才還看到頭條一篇消息,一個復旦大學畢業生應聘前臺要20K,長相一般,理由是我是名牌大學畢業幹啥都該值錢…人事管理回了一句:我們前臺不出臺之類的話,給不了20K,笑尿我了。


兩點兒也爭名為淨


就這麼和你說吧,如果你是老闆,你會僱傭一個實習生而且給他高工資麼?沒有工作經驗,遇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誰會給高工資?一開始就給高工資,那麼以後,他有經驗了,你會給他再高工資麼?如果對於非常優秀的實習生,企業也不會一開始就給高工資的。很多都是經驗所得,持續漸進的,高工資,沒有幾個能一開始拿到,只能經驗豐富了,公司才會用高工資來聘用你。


孑子孑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這再正常不過。很多大學生在學校裡過得太舒服了,沒有任何社會實踐。只有到社會上碰的頭破血流才會有正確的認知。想想當年自己也是這樣,一下子自己就清醒了。


80閒話


這很正常,因為大學生並沒有工作經驗,所以也不瞭解行情,只能通過自己的認知來判斷,在錯誤中不斷修正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