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文|歷史有嚼勁

自打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後,中國的廣東地面就再沒太平過,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清政府允許英人五口通商,然後在這五個地方各自派了五個領事,專門處理和英國人的通商事宜,在這五個通商口岸當中,廣州地面是抵抗最激烈的,廣州紳民“平英團” 與英人在三元里決戰後,雙方的矛盾越積越深,老百姓受不了洋人的欺負,就派人上報,要求禁止洋人入境。

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當時的兩廣總督是耆英,他看到這個請求都頭皮發麻了,英國人一再要求進城,百姓卻堅決不答應,怎麼辦?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使了非常聰明的一招:“派人告訴洋人:當地民風彪悍,百姓又不願意你們進城,先給我兩年時間,等我慢慢做通了工作,那時候再做生意不遲!”英國人無奈,只好默認。

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可雙方誰也沒想到,沒等兩年期限到呢,耆英就被調入京城了,接替他擔任兩廣總督的是徐廣縉,徐廣縉不知道自己的前任跟英國人說什麼了,走馬上任之後一律不認,該怎麼著怎麼著,英國多次請求履行約定,徐廣縉一律不予理睬。把他們逼急了,就把軍艦開到附近海面上示威,面對這一點,徐廣縉毫不手軟,立馬召集十萬鄉勇,嚴陣以待,英國人本來就想嚇唬他們一下的,沒打算真打,一看這個架勢,就立馬退縮了,再不敢提入城之事。

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後來,徐廣縉被調往剿辦太平天國起義,葉名琛成了授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英國人一看換總督了,立馬舊事重提,葉名琛斷然拒絕,英國人接連碰釘子,頓時惱羞成怒,伺機報復。1856年10月初,一艘中國商船“亞羅號”自廈門開往廣州,10月8日,當“亞羅號”懸掛英國國旗停靠在廣州城外時,4名中國官佐和60名兵丁登上該船,聲稱要搜尋一個藏在船上的海盜,他們拘拿了12名華人船員,混亂中英國國旗被扯下。

英國人就以此為由,說中國人汙衊他們國旗,還說中國擅自拘捕船員,要求中國方面釋放水手並道歉。葉名琛據理力爭,相持一段時間之後,他妥協了,放回了船員,可道歉這事涉及到大清尊嚴,他堅決不肯。英國人抓住機會,立馬發動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就這麼爆發了。

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葉名琛雖然積極備戰,可由於勢力對比太過懸殊,最後慘敗,葉名琛自己也被俘虜,48天之後,他被解往印度的加爾各答,他本來以為自己可以覲見英王,闡明大中華的和平意願,並就侵略這事問個清楚:既經和好,何以無端起釁?究竟孰是孰非?”可沒想到英國人壓根就不理會他的想法,等了很長時間沒到英國,最後他在絕望之下絕食而死。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的時候,他還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兩句:“零丁洋泊嘆無家,雁札猶傳節度衙。海外難尋高士粟,鬥邊遠泛使臣槎。心驚躍虎茄聲急,望斷慈烏日影斜。惟有春光依舊返,隔牆紅遍木棉花。”,這裡面,他直接自比文天祥,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民族英雄。

此人把廣東拱手讓人,還有臉自比民族英雄,勇氣何在?

葉名琛的這首詩,後來引起很大爭議,說他不夠格,這樣做是沒有自知之明,可現在我們仔細想想,卻未必是這麼一回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他的表現的確算不上怎麼好,可對於那個時期的普通官僚來說,這也算是盡力了,不管怎麼說他都是為國而死,還是不要再苛責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