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楊靖宇烈士陵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渾江東岸靖宇山,是偉大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的英靈安息地。陵園始建於1954年,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園內建築物共五座,均屬古典式琉璃瓦建築。正面為靈堂和墓室,兩側的4個偏殿是楊靖宇將軍生平業績展廳,陵園中央矗立著楊靖宇將軍的戎裝銅像,花崗岩基座正面鐫刻著彭真手書: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園內蒼松翠柏、花團錦簇、景色怡人、紅窗碧瓦、拱簷飛翹、莊嚴肅穆。陵墓內的白丁香民族式棺柩中安葬著楊靖宇將軍的遺首遺骨,展廳裡是楊靖宇將軍青少年時期的遺物和他在抗日戰爭艱苦歲月裡的一些用品和戰利品等有關文物、文獻、照片共280餘件。大門外的46級臺階共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35階,代表了楊靖宇將軍犧牲時的年齡,第二部分的11階,代表了楊靖宇將軍在東北抗戰的11年。


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他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英勇頑強,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成為日偽政權心頭的一把尖刀。1938年起,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調動日偽軍警6萬餘人,對楊靖宇及抗聯第一路軍展開全力圍剿。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楊靖宇沒有絲毫的畏懼與退縮,他率抗聯戰士與日軍頑強作戰。1940年2月23日農曆正月十四,由於叛徒告密,楊靖宇孤身一人在吉林省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的三道崴子與日偽軍交戰20分鐘後,身中數彈英勇犧牲,年僅35歲。


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終於拔除了眼中釘的日軍不能理解楊靖宇是如何在缺糧半個月,完全斷食5天以上的情況下繼續與他們戰鬥的,讓人解剖了楊靖宇的胃,看到他的胃中全是樹皮、草根和棉絮時,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認楊靖宇的英武 “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殘忍地將他的頭顱用鍘刀鍘下,並在偽通化省各學校、街道示眾。日偽當局將楊靖宇的頭顱在通化示眾後,又將其送到當時的偽滿洲國首都新京(長春),同1940年12月8日在寧安與日偽“討伐隊”戰鬥中犧牲的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的遺首,一起存放在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醫務課,裝在兩個盛滿福爾馬林藥水的圓柱形玻璃缸內。後來,這兩位烈士的遺首又被送到長春醫學院(白求恩醫科大學前身)(現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之後,經我黨地下工作小組多方努力,於1948年將兩位烈士遺首護送至哈爾濱市,存放於東北烈士紀念館中。


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1957年秋,楊靖宇烈士陵園在通化竣工。1958年2月23日,在楊靖宇殉國18週年之際,黨和國家在通化市楊靖宇烈士陵園舉行了楊靖宇將軍公祭安葬大會。在楊靖宇將軍的靈堂上,烈士的遺體覆蓋著鮮紅的五星紅旗。靈堂前懸掛著烈士的巨幅遺像,兩旁放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金日成、崔庸健、楊靖宇的家鄉河南省政府、確山縣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及東北各省、市以及楊靖宇的生前戰友、家屬等送來的鐵質花圈42個、紙質花圈122個,輓聯66幅。公祭儀式結束後,各地代表瞻仰楊靖宇將軍遺容,舉行楊靖宇遺體安葬儀式。在莊嚴的國際歌聲中,將楊靖宇的遺首與遺骨合葬於青松翠柏的陵墓之中。楊靖宇將軍的生前戰友、抗聯老戰士周保中、馮仲雲、於天放、伊俊山等為烈士棺槨封墓。


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1958年安葬儀式之後,在楊靖宇殉國地靖宇縣又建起了紀念碑、紀念館,使之成為紅色旅遊勝地。在河南省確山縣也建起了楊靖宇紀念館。


民族英雄,浩氣長存——楊靖宇烈士陵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