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写着的工作薪酬为什么大多都是1500-2000元左右,不包吃住的呢?

jiangx123


个人认为,这是企业现在招聘,甚至是中国教育现在不合理的地方。

现在整个社会人才竞争压力急剧增大,就业压力也随之而来,但是1500-2000相当于绝大多数城市的最低工资水平,是对学生学习四年的不尊重,是对企业自身的不认同。

人生儿平等,并且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如果单从学校的知名度来片面的认识学生,是对学生及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他们当中也有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学历只是个体能力的体现的一部分,专业特长,与人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等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应聘者在看到学历之后就已经丢弃在一边,只能说你自身对人才的认知有偏差,不够全面。

相信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掘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你会是人生路上最出色的自己,赶快行动吧😊


llzsq


看到标题,感同身受,我16年毕业的,专业土木,在郑州,大学也在郑州,刚毕业那时,当时也是老师推荐的一个公司,以为还不错,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当时是我俩,另一个的是我的朋友,联系好第二天去了公司面试,一推门都是女生,工作内容是做标书,工资呢1500,是我找工作中最低的,不包吃包住,后来可想而知,我俩都没有去,然后又是同学介绍的一个,和领导商量,三个月没有工资,包住,不包吃,三个月相当于试用期,感觉有点坑,待不住,再后来去了北京,也是找了关系,一个远房亲戚,在北京做工程,去了之后试用期工资三千,距离毕业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找到了3000而且试用期的工作,转正之后扣除五险一金五险一金,到手三千五六,我没有等到转正,因为个人原因,开始南下,找到了五千工作,这是距离毕业半年的时间,但是项目在哪你就得跟在哪,土木苦逼我就不说了。

给你的建议呢就是如果工资低可以学到东西实现你的梦想,两个字,坚持。反过来说你觉得学不到东西,工资自己都养活不了,两个字,离开。鸡汤废话不多说。搬砖了


爱吹笛子de东宫痴海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说说吧!

1. 本科二本,毕业时虽然直接读研去了,但是也陪同学去参加过双选会,确实现场企业开出的薪资不高,也就在2000-4000的水平吧!2. 研究生一本,毕业找工作时就没参加双选会了,参加的是各企业来学校的专门的宣讲和招聘会,企业名气和薪资也领先本科时一大截。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下面说一下个人的看法吧!

不同级别学校的生源差异很大,毕业时学生的技能差距也是明显,这句话适用于群体,但可能不适用于某个特定个体!

企业都是逐利的,一般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可能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就会为企业带来回报!另外,针对某些国企,可能也有招名校生去撑门面的倾向,他们可能不太在意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

说了这么多,希望题主不要去抱怨这些企业啊!

最后,给题主提几点建议:1. 践踏实地,提高自身综合水平,虽然学校本身不具备名校的优势资源,但现在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名校的优质课程供大家学习,题主可以借此提升自己,2. 应届生刚就业时不必太在意工资,还是以学习提升为主,要看的是职位自己是否喜欢,公司前景如何,这些比刚开始的薪资水平重要得多!


Comario


不知道为什么对三本院校认知度这么差,三本院校的学生家庭并不都是非富即贵,很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之所以选择三本,有一些是高考失利,还有一部分已过二本分数线,没有好专业所以选择三本。据我所知三本也有很多好的院校,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

就今年而言,18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所签公司都不错,但也看你所学专业,朋友的孩子签的是私企,工资福利很不错,他的同学国企私企签的都有,他们系是历年来走的最好的,工资绝对不是所说1500至2000。这也是社会上对三本院校的一种偏见。

不过不可否认职场应聘确实存在学历歧视,但是我相信虽然学历不同,但起点相同,只要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三本的孩子也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冷漠lh


三本校园招聘会为何那么多1500—2000元的工作岗位,这里面有很多猫腻,小编作为一名HR就为大家寻找真相!


1、大学扩招泛滥,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廉价了。

以前大学生是很少的,在那个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大学生是很受尊敬和欢迎的群体。如今大学生烂大街了,工资开到1000都有大学生抢着做,其他人如果不做只能等着饿死。

2、高价三本也是本,富人的福音,穷人的噩梦。

大学入学门槛低,尤其是三本。这样一个弱智的富二代就可以子承父业了,一个很普通的官二代就可以混个文凭去霸占人人都想要的职位。而大部分真才实学的人就会被拒之门外,不好的差事就只能留给他们了,因此1500到2000元的差事就等着他们了。三本也不缺人才,但混的好的不可能是打工的。



3、从基层做起,年轻人嘛,就该多锻炼一下

谁都知道自己的八斤八两,大学生初入职场,不可能一两天熟悉所有的业务。公司的培训也是有成本的,如果给这些新人开高工资,那会亏的很惨。从基层做起,虽然工资很低,但没什么丢不丢人的,也许5年之后差距就来了!


小编当年实习工资只有900元,也就是4454泰铢,四千多也算不错的了,小编都不抱怨,那些一两千的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说了这么多大道理,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表示支持一下呢?更多精彩问答,尽在故事小灯塔!


故事小灯塔


为什么用人单位到三本学校招聘,而不是一本或重点本科?很明显,一是因为,这些岗位无需一本或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去做,因为专业并不是很强,二是,如果用重点本科学生,有点资源浪费、大材小用,关键是要多花钱啊!企业也是为了省钱,节约成本,所以才只开1500--2000元的工资啊!咱刚毕业,学历不算高,毕业学校不出色,说明咱专业也不是特别出色,即便有后期经过努力,专业炉火纯青的学生,但也考研走了。三本的学生去找工作,说明没考上研究生或者说没考,同时说明你基础不好或者高考没发挥好,而且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怎么努力。这样分析的话,三本院校学生工资低也正常了。而且,三本院校的学生自信心也不足。



有的人说了,这还不如民工工资高呢,民工创造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建筑工人一块砖一块砖地就能让楼房拔地而起,而且这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或者愿意去干的。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物以稀为贵啊。而我们三本学生,往往干不了这些体力活,也碍于面子不会去干这活,又创造不了直接价值。所以,三本学生求职就面临尴尬的境地,自己好歹也是大学生,而且学费更高,结果待遇更低,甚至不如自己的民工父亲,岂不悲哉?



我们只能靠后期努力,改变这个“三本”的标签,我们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我们输在了学历上,不能再输在能力和经验上,等你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时,自然可以提高身价!而当下,就先忍忍吧!这也算为高中蹉跎懒散的学业生活付出代价了,总不能啥好事都摊咱身上吧?

三本类的大学可以选择考研,考个好学校,撕掉“三本标签”。你也可以选择考公考编,一雪前耻。你既考不上研,又考不上公务员,那你就在大学期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多学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来走向职场厚积薄发,领导一本二本的学生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你以上啥也没做,就别嫌工资低了!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就领多少工资吧,也别心里不平衡了!


外世网


作为一个三本毕业的学生,我说说我的所见所闻。三本的学生确实和二本一本的学生能力有差距,其次就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大多数的三本学生经历四年的学校教育后,能力水平会与一二本的学生尽一步加大,三本学校要顾及毕业率,就业率等等一系列可以忽悠人的数据,因为这些会影响学校的名声,进而影响招生,没有生源就没有生意做,没有生意做就会面临倒闭,所以教学一般都是学校自己编的教材,经过删减很多难点,老师上课也轻松,考试也简单,划个范围,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一般人就算你什么都不会,考前几天认真复习,得个六七十分不是问题,就算你连这几天都不想学习,等补考清考,这些只要人在考场都能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可想而知。

三本校园招聘就是一个坑,什么公司职位都有,招卖保险的,快递员,美团饿了么骑手都有,还有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黑中介都有,这些人年年都来,学校会不知道吗?但是这样人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学校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了黑中介的船半路跑了怎么办?一般毕业前有门课叫生产实习,主要是记录实习内容,需要公司盖章,主管签字,回到学校交给辅导员审核,通过才给毕业,这些中介手中握有大批量工厂的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十二小时两班倒的体力活,黑白班快递分拣等等,一般这些工种在社会招聘也鲜有人应聘,所以都是留毕业生实习做,三本和大专做这个居多,后面还有工资克扣等等不说了。题主说的1500到2000不包吃住,可能是四五线城市里的大学吧,一来这样城市工业落后,提供不到足够的就业岗位,二来这个工资所招聘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强度不大,自然是这样子,像我一些同学在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实习,800块一个月包吃住也大有人在,但是跳出学校招聘这个圈子,你就发现靠实力吃饭的工作还是有的。


梧风迎雪


为什么薪水只会在1500到2000元左右呢?

工资起步低,其实是由三本的性质决定的,高考录取时,三本的分数线只会比一般大专分数线略高,甚至比很多专科分数线还低,这就给人留下三本不行的印象。

三本多是私立性质,三本与专科最本质的区别,我认为三本只是比大专多了一个学士学位证,其他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反过来呢,大专学生比三本学生要早毕业一年,这就减轻了当时的就业压力,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总体综合来看,三本证书与大专证书相比,没有太大优势。

大家还可以去比较一下咱们国家的一本二本三本学校的名字差别还是很大的,一本院校,除了那些知名的211、985。就算是普通的一本院校,差不多都是某某大学,二本院校很多就是某某学院,三本的名字就更长了,光听名字也能判断个大概。

三本院校里的很多学生都是花钱上的,如果不花钱,以成绩来分的话,应该是大专,这里不是说大专多么不好,但目前我国的现状就是高中学习,大学放松,在大专院校里真正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够上三本的人呢,家庭条件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吃喝玩乐就更多了。

现在有很多很多大学在进行校园招聘时,有很多央企或国企或其他大型企业,一般情况下,会明确要求仅限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即使没有明确标明要求的,并不是三本大学生就可以入围,所以说在校园招聘时,三本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劣势。

实际上一本二本三本只是学校的好坏和个人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名校生也有堕落的人,普通院校毕业也有飞黄腾达的,企业用的是人,而不是高校的名号,但是从群体上来讲的话,名校生确实比普通院校生做得更好,名校和普通院校就像两个工厂,一个工厂合格率高,一个工厂合格率低,企业就是消费者,你觉得消费者会选择哪个企业产品?

当然,三本的学生也不应该就此气馁,更不要眼高手低,关键看素质,看能力。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专长,一定能在职场大展宏图。


市井小民的生活


一个个神经病,我是三本,真实情况是实习2500到2800元,转正四五千,网上都是诋毁三本的,就问现在二本三本都合并了,你们还逼逼,何况在很多省二本三本差不了二三十分,别说广西这些渣渣省


飞鸟58847741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除了北上广深这些高薪资的地区之外,大学毕业生实习工资百分之80都是1500―2000之间,剩下的百分之20可能是一些工作强度较高的比如蓝领类职业,要进工厂,或者是销售类行业,但是底薪一般也是1500―1800之间,业绩好的话那就是上无封顶了。


三本大学,现在应该都已经统一升本科二批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民办二本,就算公办本二,甚至本一其实工资待遇也都是差不多的,一般本科大学专业相对专业大学要缺乏应用型,大多都只学理论知识,这类专业先不谈很难对口就业,就算对口就业了,实习期一般也就2000左右就到顶了,因为本身能力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实际经验,加上这类专业的本身需求量小,然而学生又特别多,企业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当然工资会低。

现在有一种说法,公司招不到人,然而却有800万的大学生还没有就业,一种奇怪的现象,这800万未就业大学生中也大多数都是这类人。

至于包吃住,一般都是工厂,或者特别偏僻的地方,或者工作时间较长的,长期需要人,需要倒班的,或者长期缺人,没人愿意干的,这类工作才会包吃住,所以现在也流行一种说法,包吃住的工作都不好,所以遇到包吃住的工作可就要多了解一下了,本科学生可以进工厂的专业很少,所以就没有管吃住的了。



当今高薪的一般都是技术应用型岗位,不然刚毕业就想高薪除了进工厂,或者做销售,那你就只能试试传销了。当然千万不要进传销哦。这里就是开个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