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巧合——日德同時發生刺殺獨裁者事件

這是好萊塢影星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影片《行動目標希特勒》,講述了一場差點改變歷史的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驚天巧合——日德同時發生刺殺獨裁者事件

但就在德國人行動的當天,德國的法西斯盟友日本,一場對東條英機的刺殺也正要上演。

兩場刺殺互相沒有聯繫,但時間和經過卻驚人地相似,難道這就是天意的安排?執行刺殺的刺客,分別與德日兩國民眾心目中的“戰爭英雄”,有著怎麼樣的關係?

如同大片中的反面角色,德日兩國的獨裁者,在窮途末路之際,拿出了最後的秘密武器,成功地轟炸了英國和美國本土,這又是怎樣的秘密武器呢?

1944年夏,意大利已經投降,德日法西斯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別遭遇了巨大挫敗。

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正在“單挑”蘇聯的納粹德國,不得不分兵對付英美,陷入了兩線作戰。

被解放的法國也即將參加戰鬥,負責防守法國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在英美空襲中受了重傷,不得不退出戰場。

6月15日,美軍登陸塞班島,日本的“絕對國防圈”被打破,東京進入了美軍b-29的轟炸範圍,同時日本與中美英等國的戰鬥中節節敗退。

日本另一個宿敵蘇聯即將南下參戰,日本陸軍天才,對蘇作戰專家石原莞爾,被轉入了預備役,閒置在日本後方。

隆美爾、石原莞爾、這兩個被視為德日兩軍中最聰明的人,正是在這個時候,分別捲入了針對希特勒、東條英機的暗殺陰謀當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驚天巧合——日德同時發生刺殺獨裁者事件

隆美爾有一個愛將,施陶芬貝格上校,在《行動目標希特勒》裡由萬人迷湯姆·克魯斯飾演。

可以看到,施陶芬貝格有著不遜於好萊塢男性的英俊容貌。

但他是一個殘疾人,戰爭奪去了他的一隻眼睛和一隻手。

施陶芬貝格因此得到了希特勒的垂青,希特勒認為,他既有男子魅力,又有堅強精神和報國決心,所以任命他為本土兵團參謀長,授予他可以到自己身邊的特權。

但正是施陶芬貝格的報國決心,讓他對希特勒深惡痛絕。

施陶芬貝格認為,希特勒只是個庸俗的小市民,他將把德國帶入地獄。

在一次傷亡慘重的戰役後,他憤怒地說:“難道沒有一個人能槍殺了那頭野獸嗎?”

1944年,德國戰局越來越不利,施陶芬貝格與一群不滿希特勒的軍官,結成了一個秘密組織,準備一個絕密計劃——刺殺希特勒。

刺殺者們認為,自己名氣太小,難以服眾。計劃要想成功,必須有一位被德國民眾視為英雄的支持。

他們選擇了隆美爾,隆美爾聽到計劃後,並沒有贊成,但也沒有明確反對。

這讓刺殺者們信心大振,一場縝密的計劃,開始秘密運行了。

與之同時,在日本,一個陰謀也在進行著,而目標,正是東條英機。

東條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發現自己只是日本當局,用來開戰的一個工具,根本沒有辦法服眾。

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東條違反慣例,四處抓權,身兼首相、陸軍大臣、軍需大臣、參謀總長,甚至還想把海軍指揮權抓到手裡。

驚天巧合——日德同時發生刺殺獨裁者事件

但在對美作戰上,東條表現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認為,東條權力慾望太大,而能力又太低。

而日本陸軍天才石原莞爾,堅決反對東條。

他認為,要打勝仗,裝備非常重要,甚至會決定整個戰爭的勝負。

但東條卻非常輕視裝備,他喜歡閃電戰,卻不願意造坦克,喜歡大兵團作戰,卻不願意加強後勤。東條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士兵的精神力量,他經常這麼說:

(用東條的同期聲:

必勝の信念。信は力なり。自ら信じ、毅然として戦うもの常に克く勝者たり。

要有必勝的信念,信念就是力量,只要相信自己,信念足夠堅強,就可以打敗敵人。)

結果,日軍在美軍的優勢火力下,節節敗退。

眼看戰爭就要輸了,石原的老部下們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幹掉東條,讓石原收拾局面。

他們選擇了一個柔道高手——牛島辰熊,這個人,人如其名,就像牛和熊一樣健壯,柔道九段,曾經連續三次獲得日本全國冠軍,被人稱為“鬼之牛島”。

石原聽了這個計劃,也和隆美爾一樣,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放開了手讓他們去幹。

最終,暗殺時間選在了7月25日。

但在此之前,德國人先行動了。

7月20日,施陶芬貝格拿到了兩顆定時炸彈,因為身體殘疾不方便,他最終只拿了一顆,放在公文包裡,參加了希特勒的作戰會議。

希特勒正趴在桌子上看地圖,施陶芬貝格悄悄地把公文包放到希特勒腳邊,轉身離開會場。

中午12點42分。

一聲巨響,希特勒會議室的房頂被炸飛了,施道芬貝格以為希特勒必死,立即通知其他人,準備發起政變。

但他沒想到的是,希特勒僅受了輕傷,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會議進行時,一個軍官無意中挪開了那個公文包,讓希特勒最終死裡逃生,他立即在德國全國發起大追捕,施陶芬貝格在內的五千人遭到處決,行動徹底失敗。

那麼刺殺東條的行動又怎麼樣了呢?

牛島沒有機會直接見到東條,根據計劃,他將趴在皇宮門口的松樹上,一旦東條乘敞篷車來皇宮,他就向東條扔下手榴彈。

這顆手榴彈是日本陸軍化學工廠——習志野學校特製的,代號“茶瓶”,可以放出毒氣,殺死方圓五十米內的所有生物,牛島就這樣準備和東條同歸於盡。

但不等牛島動手,同樣不喜歡東條的日本海軍,準備在20日當天,實行更加簡單利落的刺殺計劃,直接攔住東條的車,用機槍打死東條。

就在他們準備動手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暗殺計劃因此緊急取消。

(同期聲:

日本ニュース 第217號

「組閣本部発表。7月20日、20時50分。本日、小磯陸軍大將と、米內海軍大將とに対し、協力して內閣を組織すべしとの大命、降下せり。」

同期聲:組閣總部發布,7月20日,20時50分,天皇陛下降下聖旨,任命陸軍大將小磯國昭,海軍大將米內光政,共同組織新的內閣。)

東條居然倒臺了!

原來,東條作戰無能,遭到日本皇室和高層的普遍厭惡。

而東條的死對頭,公爵近衛文麿卻一直維護東條,近衛說:“戰爭很可能會失敗,失敗後,要拿東條來負戰爭責任的,如果逼人太甚,東條提前自殺了,事情就不好辦了。”

但在其他高層的壓力下,近衛最終點頭同意,天皇以承擔塞班島戰敗責任的理由,親自要求東條辭職。

東條非常不甘心,他表示,戰局即將扭轉,德國已經發明瞭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火箭,希特勒將用成千上萬枚這種火箭轟炸英國本土,逼迫英國投降。

而東條,也準備好了一種新型武器,很快就可以空襲美國本土,扭轉戰局。

但這個秘密武器,被交到了新任首相——小磯國昭的手裡。

這就是日本的秘密武器——近萬個氣球炸彈。

日本人把炸彈綁在氣球上,讓他們飄向美國,日本在二戰期間唯一一次空襲美國本土,正是利用了這些氣球。

但這些氣球在炸死了六個婦女兒童後,就再也沒有見到報道,失望的日軍,將目光投向了菲律賓,一場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海戰,也是日軍輸的最慘的一場海戰,即將在這裡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