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那是他生命的最後時光,

他在那段時期創作出了最美的畫作,

他還夢想著創建一個藝術家之家,

他經歷了耳朵的悲劇,

最後,他住進了精神病院。

他有著希望和夢想,

但也深深失望過,

最終,他躲進工作和大自然之中,

在那裡找到了慰藉。

“當我在田野作畫時,我感到將我們所有人系在一起的紐帶。”

人們常常會在夜晚抬頭仰望夜空中的明月與繁星。茫茫夜空,總能給我們以安慰,令我們陶醉其中,心頭湧起思鄉懷人之情或迷茫孤獨之感。但是漫天的星辰之於他,卻是拼盡一生用畫筆去捕捉、去表達的熾情,是他窮困潦倒的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慰藉。

文森特·梵高一直是影視、音樂和文學作品的寵兒,1970年,美國民謠歌手Don Mclean為他獻上一曲Vincent(《文森特》),從此,夜晚失眠的人、愛好文藝的人的歌單中又多了一首可以單曲循環的歌。然而,這位藝術大師生前卻頗不受人待見,甚至他與家人的關係也一度處於緊張的狀態。

梵高一生都在貧窮病痛之中度過,他的作品不被當時的畫界主流認可,生前只賣出一幅《紅色的葡萄園》,而他去世後,作品卻相繼創造了天價,如我們所熟悉的《加歇醫生》《麥田與柏樹》《鳶尾花》,就分別以8250萬美元、5700萬美元和5390萬美元售出。還有部分作品被分散收藏入各大博物館,如《星月夜》(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但是梵高創作黃金時期最珍貴的200幅畫作(約佔其全部作品的1/4),如《向日葵》《播種者》《麥田群鴉》和多幅自畫像等,以及幾乎全部書信,現都藏於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下圖)。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芭芭拉·施托克與《梵高》

2012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與荷蘭的Nijgh & Van Ditmar出版社等聯合倡議策劃一本紀念梵高的圖像小說Vincent(中文版譯為《梵高》),他們找到荷蘭插畫家兼作家芭芭拉·施托克來創作此書。芭芭拉·施托克是2009年荷蘭漫畫大師獎Stripschapsprijs的得主,1998年憑藉其自傳漫畫Barbaraal而聞名。此後她多次創作關於哲學家、藝術家傳奇人生的圖文小說,並相繼取得優異成績。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這本Vincent就是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目前已有英美法德韓等17個國家相繼出版,獲得的國際好評如潮。2018年,中文簡體版的《梵高》由九久讀書人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引進出版。

“我不會讓他從來沒說過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我想要畫出一個客觀真實的他的形象。既沒把他當做偶像來崇拜,也沒醜化諷刺他。”

——芭芭拉·施托克

梵高一生中最長久的朋友,也是他的弟弟——提奧,但是由於梵高天生難搞,脾氣古怪,衛生習慣糟糕,讓提奧頭痛不已,甚至好幾次都想將他直接攆出家門。終於,在1888年,梵高移居到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阿爾勒小鎮,由此開啟了他藝術創作生涯中最輝煌的階段。熱愛自然的梵高很快就被這裡如詩如畫的美景和各具特色的人物吸引住了,他像瘋了一樣日以繼夜地創作,同時不停地給提奧寫信請他寄錢。

芭芭拉·施托克把《梵高》的故事開始於在梵高告別弟弟提奧、前往法國南部旅行這個時間點。梵高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勒鎮度過了短暫而激烈的創作時期和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這段時期,梵高畫得飛快,他不論晴雨,不分晝夜,常常外出採景,一畫就是一整天,路途中也時時捕捉創作靈感。芭芭拉選擇描述這段時期的梵高,是因為那是這位偉大藝術家生命的最後時光,他在那段時期創作出了最美的畫作,他還夢想著創建一個藝術家之家,他經歷了耳朵的悲劇,最後住進了精神病院。

梵高有著希望和夢想,但也深深失望過。最終,他躲進工作和大自然之中,在那裡找到了慰藉。“當我在田野作畫時,我感到將我們所有人系在一起的紐帶。”梵高曾這樣說道。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芭芭拉閱讀了梵高的幾乎所有信件,這些信件給這位年輕藝術家的感覺就像在讀一本日記。而從芭芭拉開始閱讀這些信件,查找這些資料一直到這本書的完成,總共花費了三年時間。芭芭拉從這些信件和材料中篩選出她認為有趣的場景和想法,並親身前往阿爾勒和聖雷米,去了解梵高曾經居住的地方。芭芭拉希望能從梵高的角度去看待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而不是從一個旁觀者。希望讀者能從書中的對話裡感受到梵高當時的心境與想法,這是芭芭拉在書中安排大量使用對話的初衷——“我不會讓他從來沒說過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我想要畫出一個客觀真實的他的形象。既沒把他當做偶像來崇拜,也沒醜化諷刺他。”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圖像小說《梵高》主要根據梵高寫給他弟弟提奧的信件創作而成,在書中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這對兄弟之間緊密的羈絆。芭芭拉曾在某次被採訪時解釋了她的想法,她認為梵高和提奧是互相愛著對方的,提奧每個月寄錢給他,這樣梵高就能專心畫畫,提奧這麼做是出於對哥哥的愛,因為他相信哥哥。梵高非常感激弟弟,也明白自己欠了他很多錢。這就給了他更多努力工作的動力,儘管提奧總是對他說:“你已經一次又一次地回報過我了,有你這樣的哥哥要比擁有再多的錢都更有價值。”

“(施托克)線條中的信念掌握在她自由的繪畫風格里,讓顏色齊聲唱和。”

——《泰晤士報》

梵高生就一雙藝術家之眼,他能發現我們平常人肉眼忽視的生活中的美景。在他眼中,夜空亮於白晝,點點繁星似天上的街市,只要我們搭上霍亂、癌症……這些交通工具即可抵達。他以畫筆為弓、星夜為幕,奏響自己人生的小提琴樂章。

梵高沒有藝術家的“自視清高”,他的審美源於生活實踐。在他眼中,一個懂得欣賞克羅平原永恆之美的男孩士兵甚至比徒覺無趣的畫家道奇更有藝術家稟賦。梵高瘋狂地喜愛米勒筆下的農民,那用自己耕種的土地色彩繪畫的農民。

梵高的畫作是這部圖像小說的關鍵部分。芭芭拉·施托克在書裡使用了梵高三十多部作品作為背景或風景,包括盛開的杏樹、拉克羅平原、繁星之夜、向日葵、播種者、烏鴉飛過的麥田……她用簡潔的線條與鮮豔的色彩,充滿活力而又悲傷地描繪了梵高搬到阿爾勒鎮後的藝術創作,以及他與精神疾病搏鬥的歷程。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芭芭拉並沒有簡單地複製堆砌梵高的作品,而是充分利用了信件與歷史資料,儘量還原出梵高的創作靈感和藝術思想,將梵高的創作過程重現於讀者眼前,不斷地以梵高所處的現實環境與觀察的人物模特,和他畫布中所表現的畫面對比映襯。比如,芭芭拉會用向日葵來表現梵高的熱情,為了表現梵高在畫向日葵的時候完全沉浸在花朵之中的情景,她會先用鉛筆和鋼筆在紙上描繪,然後用電腦掃描,接著她的丈夫裡克根據梵高的畫作來上色。芭芭拉希望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借梵高之眼欣賞他畫中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梵高》實拍圖

又例如,梵高對於永恆有種謎一般的痴迷,他在寫給提奧的信中說過“如果你的願景有永恆的元素,那麼生命就有存在的意義”,為此他主張團結所有真正沉浸在自己作品中的畫家,成立一個理想的烏托邦——“藝術家之家”,讓窮困的畫家在此彼此照應,成為永恆之鏈中的一環,將火炬傳給後世的藝術家。為此他請來了朋友保羅·高更。芭芭拉就這段故事展開創作,她在書中以大量篇幅描繪梵高在高更到來前的精心準備,他在“黃房子”中畫了多幅《向日葵》,為了迎接高更這位組織領袖的到來。

但事與願違,兩位藝術家不同的性格與創作風格使得摩擦不斷。高更一直心心念唸的是熱帶的馬提尼克島,他對這裡的景緻與人物並沒有如梵高一般的熱愛。終於在1888年12月,二人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藝術爭論,高更就此離開,而梵高也在激動之餘割下了自己的左耳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梵高》實拍圖

《梵高》中芭芭拉以誇張的筆觸、犀利的色彩和尖銳的邊緣,不著一字,以畫家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高更離開時梵高內心的痛苦與無助,而不是渲染血腥的場面。

“我們就像小麥一樣,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已。從那裡,我看到了他對生與死的看法。”

——芭芭拉·施托克

芭芭拉最喜歡的梵高作品,是一幅《播種者》,那是梵高坐在精神病院的窗邊畫的。在芭芭拉看來,她認為這幅畫表達了一種對人類安寧和謙虛的看法:“我們就像小麥一樣,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已。從那裡,我看到了他對生與死的看法。”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梵高的《播種者》,借鑑了法國畫家米勒在1850年創作的《播種者》。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芭芭拉·施托克的《梵高》中,有關梵高創作播種者的描繪

故而《梵高》中芭芭拉並沒有模仿過去出版的梵高的權威傳記,而是更多地通過自己的藝術鏡頭來看待梵高生命中的最後時期,以藝術家之眼理解與呈現藝術家的精神世界。芭芭拉·施托克在書中堅持專注於描繪梵高的的日常生活,展現他對於生活、成功和挫折的看法,而不是他的悲劇和死亡。這在芭芭拉對梵高死亡的處理方式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芭芭拉選擇關閉梵高生前最後一幕景觀《麥田群鴉》,關閉他那雙善於發現美的藝術之眼,而不是以他去世時單調的房間為結局,向梵高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致敬:


荷蘭被翻譯最多的圖像小說,《梵高》是藝術天才最親密的漫畫傳記


“眾所周知,梵高是一名貧窮悲慘的藝術家。我在讀過他的信件後,想要對這個形象加以潤色。他的生活不僅只有悲劇。當他在田野裡作畫的時候,他感覺非常好,在做著他喜歡的事。我決定以他最快樂的某一刻作為這本書的結尾,讓他成為風景的一部分,消失在他的畫裡。在我看來,他就是這樣看待自己的:他覺得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為了藝術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