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那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在那段时期创作出了最美的画作,

他还梦想着创建一个艺术家之家,

他经历了耳朵的悲剧,

最后,他住进了精神病院。

他有着希望和梦想,

但也深深失望过,

最终,他躲进工作和大自然之中,

在那里找到了慰藉。

“当我在田野作画时,我感到将我们所有人系在一起的纽带。”

人们常常会在夜晚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明月与繁星。茫茫夜空,总能给我们以安慰,令我们陶醉其中,心头涌起思乡怀人之情或迷茫孤独之感。但是漫天的星辰之于他,却是拼尽一生用画笔去捕捉、去表达的炽情,是他穷困潦倒的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文森特·梵高一直是影视、音乐和文学作品的宠儿,1970年,美国民谣歌手Don Mclean为他献上一曲Vincent(《文森特》),从此,夜晚失眠的人、爱好文艺的人的歌单中又多了一首可以单曲循环的歌。然而,这位艺术大师生前却颇不受人待见,甚至他与家人的关系也一度处于紧张的状态。

梵高一生都在贫穷病痛之中度过,他的作品不被当时的画界主流认可,生前只卖出一幅《红色的葡萄园》,而他去世后,作品却相继创造了天价,如我们所熟悉的《加歇医生》《麦田与柏树》《鸢尾花》,就分别以8250万美元、5700万美元和5390万美元售出。还有部分作品被分散收藏入各大博物馆,如《星月夜》(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但是梵高创作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约占其全部作品的1/4),如《向日葵》《播种者》《麦田群鸦》和多幅自画像等,以及几乎全部书信,现都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下图)。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芭芭拉·施托克与《梵高》

2012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与荷兰的Nijgh & Van Ditmar出版社等联合倡议策划一本纪念梵高的图像小说Vincent(中文版译为《梵高》),他们找到荷兰插画家兼作家芭芭拉·施托克来创作此书。芭芭拉·施托克是2009年荷兰漫画大师奖Stripschapsprijs的得主,1998年凭借其自传漫画Barbaraal而闻名。此后她多次创作关于哲学家、艺术家传奇人生的图文小说,并相继取得优异成绩。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这本Vincent就是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目前已有英美法德韩等17个国家相继出版,获得的国际好评如潮。2018年,中文简体版的《梵高》由九久读书人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我不会让他从来没说过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我想要画出一个客观真实的他的形象。既没把他当做偶像来崇拜,也没丑化讽刺他。”

——芭芭拉·施托克

梵高一生中最长久的朋友,也是他的弟弟——提奥,但是由于梵高天生难搞,脾气古怪,卫生习惯糟糕,让提奥头痛不已,甚至好几次都想将他直接撵出家门。终于,在1888年,梵高移居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小镇,由此开启了他艺术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热爱自然的梵高很快就被这里如诗如画的美景和各具特色的人物吸引住了,他像疯了一样日以继夜地创作,同时不停地给提奥写信请他寄钱。

芭芭拉·施托克把《梵高》的故事开始于在梵高告别弟弟提奥、前往法国南部旅行这个时间点。梵高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勒镇度过了短暂而激烈的创作时期和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这段时期,梵高画得飞快,他不论晴雨,不分昼夜,常常外出采景,一画就是一整天,路途中也时时捕捉创作灵感。芭芭拉选择描述这段时期的梵高,是因为那是这位伟大艺术家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在那段时期创作出了最美的画作,他还梦想着创建一个艺术家之家,他经历了耳朵的悲剧,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梵高有着希望和梦想,但也深深失望过。最终,他躲进工作和大自然之中,在那里找到了慰藉。“当我在田野作画时,我感到将我们所有人系在一起的纽带。”梵高曾这样说道。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芭芭拉阅读了梵高的几乎所有信件,这些信件给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感觉就像在读一本日记。而从芭芭拉开始阅读这些信件,查找这些资料一直到这本书的完成,总共花费了三年时间。芭芭拉从这些信件和材料中筛选出她认为有趣的场景和想法,并亲身前往阿尔勒和圣雷米,去了解梵高曾经居住的地方。芭芭拉希望能从梵高的角度去看待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而不是从一个旁观者。希望读者能从书中的对话里感受到梵高当时的心境与想法,这是芭芭拉在书中安排大量使用对话的初衷——“我不会让他从来没说过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我想要画出一个客观真实的他的形象。既没把他当做偶像来崇拜,也没丑化讽刺他。”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图像小说《梵高》主要根据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信件创作而成,在书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这对兄弟之间紧密的羁绊。芭芭拉曾在某次被采访时解释了她的想法,她认为梵高和提奥是互相爱着对方的,提奥每个月寄钱给他,这样梵高就能专心画画,提奥这么做是出于对哥哥的爱,因为他相信哥哥。梵高非常感激弟弟,也明白自己欠了他很多钱。这就给了他更多努力工作的动力,尽管提奥总是对他说:“你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回报过我了,有你这样的哥哥要比拥有再多的钱都更有价值。”

“(施托克)线条中的信念掌握在她自由的绘画风格里,让颜色齐声唱和。”

——《泰晤士报》

梵高生就一双艺术家之眼,他能发现我们平常人肉眼忽视的生活中的美景。在他眼中,夜空亮于白昼,点点繁星似天上的街市,只要我们搭上霍乱、癌症……这些交通工具即可抵达。他以画笔为弓、星夜为幕,奏响自己人生的小提琴乐章。

梵高没有艺术家的“自视清高”,他的审美源于生活实践。在他眼中,一个懂得欣赏克罗平原永恒之美的男孩士兵甚至比徒觉无趣的画家道奇更有艺术家禀赋。梵高疯狂地喜爱米勒笔下的农民,那用自己耕种的土地色彩绘画的农民。

梵高的画作是这部图像小说的关键部分。芭芭拉·施托克在书里使用了梵高三十多部作品作为背景或风景,包括盛开的杏树、拉克罗平原、繁星之夜、向日葵、播种者、乌鸦飞过的麦田……她用简洁的线条与鲜艳的色彩,充满活力而又悲伤地描绘了梵高搬到阿尔勒镇后的艺术创作,以及他与精神疾病搏斗的历程。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芭芭拉并没有简单地复制堆砌梵高的作品,而是充分利用了信件与历史资料,尽量还原出梵高的创作灵感和艺术思想,将梵高的创作过程重现于读者眼前,不断地以梵高所处的现实环境与观察的人物模特,和他画布中所表现的画面对比映衬。比如,芭芭拉会用向日葵来表现梵高的热情,为了表现梵高在画向日葵的时候完全沉浸在花朵之中的情景,她会先用铅笔和钢笔在纸上描绘,然后用电脑扫描,接着她的丈夫里克根据梵高的画作来上色。芭芭拉希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借梵高之眼欣赏他画中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梵高》实拍图

又例如,梵高对于永恒有种谜一般的痴迷,他在写给提奥的信中说过“如果你的愿景有永恒的元素,那么生命就有存在的意义”,为此他主张团结所有真正沉浸在自己作品中的画家,成立一个理想的乌托邦——“艺术家之家”,让穷困的画家在此彼此照应,成为永恒之链中的一环,将火炬传给后世的艺术家。为此他请来了朋友保罗·高更。芭芭拉就这段故事展开创作,她在书中以大量篇幅描绘梵高在高更到来前的精心准备,他在“黄房子”中画了多幅《向日葵》,为了迎接高更这位组织领袖的到来。

但事与愿违,两位艺术家不同的性格与创作风格使得摩擦不断。高更一直心心念念的是热带的马提尼克岛,他对这里的景致与人物并没有如梵高一般的热爱。终于在1888年12月,二人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艺术争论,高更就此离开,而梵高也在激动之余割下了自己的左耳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梵高》实拍图

《梵高》中芭芭拉以夸张的笔触、犀利的色彩和尖锐的边缘,不着一字,以画家的笔触高度还原了高更离开时梵高内心的痛苦与无助,而不是渲染血腥的场面。

“我们就像小麦一样,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已。从那里,我看到了他对生与死的看法。”

——芭芭拉·施托克

芭芭拉最喜欢的梵高作品,是一幅《播种者》,那是梵高坐在精神病院的窗边画的。在芭芭拉看来,她认为这幅画表达了一种对人类安宁和谦虚的看法:“我们就像小麦一样,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而已。从那里,我看到了他对生与死的看法。”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梵高的《播种者》,借鉴了法国画家米勒在1850年创作的《播种者》。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芭芭拉·施托克的《梵高》中,有关梵高创作播种者的描绘

故而《梵高》中芭芭拉并没有模仿过去出版的梵高的权威传记,而是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艺术镜头来看待梵高生命中的最后时期,以艺术家之眼理解与呈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芭芭拉·施托克在书中坚持专注于描绘梵高的的日常生活,展现他对于生活、成功和挫折的看法,而不是他的悲剧和死亡。这在芭芭拉对梵高死亡的处理方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芭芭拉选择关闭梵高生前最后一幕景观《麦田群鸦》,关闭他那双善于发现美的艺术之眼,而不是以他去世时单调的房间为结局,向梵高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致敬:


荷兰被翻译最多的图像小说,《梵高》是艺术天才最亲密的漫画传记


“众所周知,梵高是一名贫穷悲惨的艺术家。我在读过他的信件后,想要对这个形象加以润色。他的生活不仅只有悲剧。当他在田野里作画的时候,他感觉非常好,在做着他喜欢的事。我决定以他最快乐的某一刻作为这本书的结尾,让他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消失在他的画里。在我看来,他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他觉得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为了艺术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