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做客《星空演讲》,亲诉童年经历和讲故事带来的人生逆袭

世界上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从小就在某些领域显现出异于常人的潜力和天赋,并在长大后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他们的成功靠的是天赋异禀,还是经历了不为人知的努力?12月16日,“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新一代“故事大王”凯叔,做客腾讯《星空演讲》,深情讲述童年的曲折经历,和因为“热爱”带来的人生改变,并分享了自己的“激励式”育儿方法。

凯叔做客《星空演讲》,亲诉童年经历和讲故事带来的人生逆袭

大家好,我是“凯叔讲故事”App的创始人——凯叔,曾经是一个主持人。现在自己创业了,每天给两千多万个孩子提供极致的儿童故事服务、内容服务和教育服务。

好像我这个人,前小半生就从来没离开过“讲故事”这件事。小学三年级时,迷上了田连元先生的评书。那时候每天下午六点半,别的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我却坐在马扎儿上听评书。这个习惯从小学三年级一直持续到考上大学,几乎一天都没间断过。上大学之后,我又迷上配音,立志成为一个配音演员。从大二开始,千方百计地进入了北京的配音圈,大四毕业时,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到现在录了上千部影视剧。比如大家熟悉的《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纳尼亚传奇》里的大狮子阿斯兰、 《美女与野兽》里的野兽、《速度与激情》里的范·迪塞尔等等。后来在电台播小说,两年演播了几十部小说,被评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小说演播艺术家”;再后来去了CCTV,主持中国最早的创业节目《财富故事会》,依然是以讲故事的方式。

2013年辞职创业,成立了“凯叔讲故事”品牌,通过“凯叔讲故事”App为孩子们服务,希望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陈述这么多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有点儿“天赋”的人。起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讲故事的天赋”这个评语,一直围绕着我。

实际上,“说某人有天赋”这件事,是一种极不负责任、无聊并且很可能有害的夸奖。因为这个世界上,“天赋”根本不存在。

或许现场没有多少人了解冰球这项运动,其实,我也不太懂。但在一本叫《异类》的书里讲到了一个研究发现,让我醍醐灌顶。

世界冰球运动中,最强的国家是加拿大。冰球对于加拿大,就像兵乓球对于中国的意义。不可否认,加拿大国家冰球队是世界冰球第一强队,球队的每一个人都很有天赋。

但是,他们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呢?

加拿大精英冰球运动员的天赋就是:他们比别人早生了几个月,仅此而已。

这些精英球员中,一月、二月、三月出生的人占了将近总数的一半,看起来是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的胜利。但我相信,星座学家一定一脸懵圈,不知何故。真正的原因是:加拿大冰球队按年龄分组依据的分界线是1月1日。也就是说,当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出生的人将会被分在同一个组。加拿大是冰球大国,孩子们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训练。儿童时期年龄相差几个月,体格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完全不同。那么,出生于1—3月的孩子自然要比其他孩子优秀一点点。于是,由于优秀一点点,他们不断地受到激励,赢得了更专业的训练和更多的比赛机会。如此,从启蒙到校队,升到职业青年队,再升到国家队......他们不是比别人更有天赋,而是比别人早生了几个月而已。

因为年龄大几个月而显现的这种微弱优势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最终引导孩子走向自信、成功,甚至会影响孩子终生。现在,你还会觉得让孩子早一点儿上学是提前冲出起跑线吗?你是把他从起跑线往后拉了一点。

经济学家曾做过一次测试:让两个分别出生在年初、年末,智力相当的四年级学生一起考试。年龄大的孩子平均得分80分,年龄小的孩子平均得分只有68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就会形成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升级打怪”都有年龄分组,刨去年龄因素,天赋真的不存在吗?

如果说天赋这个东西存在我认为什么是天赋?

天赋=热爱。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通常情况下,一个⼈把一件事做得好到极致,超越所有人,是因为他非常爱这件事。做这件事情遇到的所有磨难,对他来说都是挑战关卡的快感,所以他更早地达到了10000小时的训练,更早地成为专家,甚至登峰造极。

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从小到大,很多人都说我有讲故事方面的天赋。我真的很爱“讲故事”、很爱“ 声音艺术”,第一次当众讲故事是从幼儿园开始的。

上幼儿园的时候赶上一个现在看来像“恶魔”一样的老师,用现在的标准看,她有强烈的虐童行为。当然,我也必须承认,我是全班最淘的小朋友。在我记忆里和这个老师相关的童年阴影一共有三个。

1、洗衣机:她曾把我塞进洗衣机,盖上盖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打开电源。”

2、窗台:她曾双手把我按在窗台上说:“你再不听话,就推你下去!”

3、水舀子:她有一个铝制的长把儿水舀子。这东西有两个功能:一是舀水,二是打王凯。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不打我了,对我越来越温柔。因为她突然看到,我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故事,他们听得很安静。于是她命令我继续讲下去,这样她就可以不上课,有时间打毛衣,当然,她打毛衣就没时间打王凯了。

这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天啊,原来被人追着打,现在不但不再挨打,而且获得了所有小朋友都获得不了的尊荣!看上去像是拥有了老师一样的权利。这种被看见、被尊重的感觉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太爽了!

于是,我每天认真备课。我妈还给我买了当时“故事大王”的磁带。我经常因为当天晚上无法完成背诵故事,而流下自责的泪水......后来,我发现讲故事这件事撑不起在幼儿园里漫长的时光。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又做了厚厚一摞识字卡片,除了讲故事,还给小伙伴们上识字课。不管教学质量如何,反正自己认识了不少字,比其他孩子更早地学会了独立阅读。可以自己看书、背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个“讲故事”的特长从此就跟定了我,甚至,它变成了我小时候的信心支柱。我学习成绩不如你,但是我会讲故事;我球打得不如你,但是我会讲故事;我长得不如你帅,但是我会讲故事......

回头想一想,我从始至终爱的是“讲故事”这件事本身吗?

我爱的是做这件事之后,被看见、被尊重的感觉,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讲到这里也许你会说:“凯叔,你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个幼儿园老师啊?”当然不会。这个结果能够形成的概率极小,而这个老师因为自私和无知毁掉更多孩子的童年,甚至毁掉人生的概率很大。所以,无论在哪个年代,这样的老师都应该接受审判。

总结一下:所谓“天赋”就是“热爱”,热爱做一件事时,被激励的感觉。

所以,热爱是被激励出来的,天赋是被激励出来的,人才是被激励出来的。

激励并不是所谓的“夸奖教育”,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天天把“你真聪明”、“你最棒”挂在口头,面对孩子永远在自己脸上荡漾着迷妹的表情......那不是正确的激励,反而会把孩子引到另一条路上去。

总是夸孩子“聪明”、“真棒”,孩子就越怕自己显得不够聪明、不是最棒的。于是他害怕失败、拒绝挑战难关,只愿意做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做最简单的事情容易做好,所以我足够聪明,与比我能力差的人竞争,我永远会最棒,但是遇到强者缩头缩脚。孩子领会不到,别人说你“聪明”、“真棒”,那是个结果。更可贵的是什么?你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中,是否做了智慧的选择;是否足够努力,遇到困难不放弃;你是否有耐力,别⼈走了,你还在坚持......

因此,激励孩子,要激励在具体的某一个点上,激励在细节上。你激励的方向,就是孩子持续发力的方向。

就算夸孩子漂亮,也应该具体的说出哪儿漂亮。我经常对我的女儿极尽阿谀,但我发现,我直接说:“宝贝儿,你真漂亮!”她是无感的。如果盯着她的眼睛说:“宝贝儿,你知道么?你最美的时候就是你笑的时候。而你笑的时候眼睛最美。”听完这种夸奖之后,她基本上是娇羞状的表情...... 夸到点儿上了,于是她真的更爱笑了。

也许你会说:“凯叔,孩子有些事就是做得不好,我找不到可激励的地方啊! ”这种爸妈其实蛮焦虑的,我听到这样的问题也是蛮焦虑的。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自己孩子的“差评师”。千万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怎么会没有一点儿优点呢?亲,能不能先不留差评,您再仔细看看,咱们的产品虽然不是奢侈品,但是价廉物美啊!

举个我女儿学琴的极端例子。

我家女儿学钢琴,过了新鲜劲儿之后,练琴的时候有点不耐烦。有一天不知怎么了,心情极不好。她先是哼哼唧唧,然后开始砸琴键。我正坐在旁边喝着小酒儿,心里发愁:“都这样了,我还怎么激励啊?”

忽然有一瞬间,她坐在琴凳上直了一下腰,我赶紧举着手机凑上去:“宝贝儿,别动!”拍了张照片给她看:“你看看!你坐在琴凳上,腰杆儿挺那么直,真优雅!”孩子的腰顿时塌不下来了,也不能这么干挺着啊?于是象征性的弹几句吧。然后我又抓住机会:“宝贝儿,你刚才有个音,爸爸明显听出层次了。我真没想到,上次老师一说, 你就懂了;不但懂了,还实现了”。

这时候孩子已经招架不住,“是哪个音?是那个吗?我再弹一遍,你告诉我是哪个。”她又弹了一遍,一切开始良性循环。

其实,激励本身不分大小,而这种激励只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效吗?不是。如果你的领导,用这样的激励方法管理,是不是一个好领导?如果你的老师,用这样的激励方法教学,是不是好老师?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给孩子讲故事作为我的终身事业。因为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成长没有直接需求,孩子的成长、进步,更多的是父母的需求,听故事本身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

没有人不爱听故事,即使做为成年人,获取信息、知识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故事。我们学新闻的时候,老师讲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5个W和1个 H,这不就是故事吗?通过故事,可以给孩子讲历史发展的规律、科学知识的普及、人生的道理、做事的方法......所以,一定要下载“凯叔讲故事”App。

翻过来,再说一开始提到的冰球。在准备这次演讲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惊⼈的现状。

目前,中国七八岁以下的低年龄段冰球少儿的技术水平,远远超过加拿大同龄的孩子,但大年龄段的孩子,却比加拿大同龄的孩子水平差得很远。因为中国一部分低年龄段冰球少儿在承受超负荷的训练强度。

超出一个人的能力范围的要求就是拔苗助长,此时的一切激励都会无效,哪怕是正确的激励。所以,我们为人父母或者师长,一定控制好自己的得失心、功利心。

我们要做的是播下一颗种子,然后用正确激励的方式浇灌。不去焦虑,静待花开。

“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希望每个孩子在我们的呵护、激励下能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永不磨灭的好奇心”。

若真的实现,未来的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而这,是对每一个人,最大的激励。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