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轼一家旅行在三峡,从瞿塘峡进入巫峡,巫峡从巫山县的大宁河到巴东县官渡口,全长近四十六公里,长度是瞿塘峡的六倍,过了巫峡就进入荆楚之地的湖北省了,巫峡景色幽深秀丽,峡长谷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诗情画意,坐船在这里游览犹如进入神奇的天然画廊,苏轼这样的文人最爱如此的山水,正式他们抒发情感写诗作文的最佳场景。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巫峡因奇丽的景色和绝佳的位置自古有“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的美誉,号称“楚蜀鸿沟”。在苏轼那个时期巫山县和巴东县是四川东部的门户,过了巫峡就进入荆楚,也就是湖北了,所以巴东和巫峡是当时四川和湖北的交界处。当然,现在重庆已成为直辖市,巴东和巫山都属重庆,所以三峡中的两个峡是在重庆境内,而东边的西陵峡属湖北。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从乐山上船到三峡这段旅途中,徜徉于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他们二人一路诗兴大发,文思泉涌,走到巫峡时两位大才子已经作诗近百首,不愧是进士及第的青年才俊。看这首《江上看山》:“船上看山如走马,倐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西陵峡高低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不仅有猿啼鸟飞,还有古代战争遗留下来的古迹,那些历经历史沧桑的木石结构古建筑,不仅因年代久远让人心生敬畏,也因其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悲欢离合让人唏嘘,感叹历史的万千变化。苏轼苏辙何曾想到千百年后他们也成为了这里重要的文化符号。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绵延四十多公里的巫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二峡,两岸山高入云,以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巫峡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由铁棺峡和门扇峡组成,西段为金盔银甲峡与箭穿峡组成。整段峡谷内的悬崖峭壁上几千年来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孔明石碑、陆游古洞、神女庙等等。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历代文人墨客在巫峡泛舟赏景,饮酒作诗,只要游过三峡的诗人、词人或是文人,都会留下诗篇赞颂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女峰、起云峰、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集仙峰、飞凤峰、翠屏峰、上升峰等等奇异形象的巫山十二峰绵延几十公里,让人在船过巫峡时必须聚精会神欣赏两岸的奇丽,否则就会错过绝景。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最能体验历史风云变迁的莫过于沿江两岸的岩石上留下的累累纤痕,那些痕迹是几千年来在长江两岸无数纤夫辛勤劳动的印记,纤绳在岩石上磨出深深的痕迹可想而知要经过多少岁月,同时也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江三峡行船的艰辛,这些历史痕迹也给了文人骚客无限的诗意灵感,滋润了他们妙笔生花,写下了灿若星河的优美诗篇。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在巫峡十二峰的集仙峰山脚临江的绝壁上,有一块被人为磨平的白色石壁,上面镌刻六个字“重崖叠嶂巫峡”,这六个字苍劲有力,犹如一块巨大的石碑,传说字是诸葛亮所题,因此叫孔明碑,成为巫峡最有名的古迹之一。还有传说当年这里曾刻有诸葛亮的《隆中对》,而在后来夷陵之战中陆逊退兵正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块碑文,不过这些也都是传说,《隆中对》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神女峰是十二峰中最有名最具人气的景点,峰顶上一处挺拔俊秀的石柱宛如一位少女亭亭玉立,腾云驾雾在云端,每天迎来朝霞送走晚霞,关于神女峰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神女屹立峰顶亿万年,为脚下的来往船只护佑平安。

苏东坡游巫峡,万峰磅礴一江通,锁钥荆襄气势雄,楚蜀鸿沟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有一首诗叫《离思五首》,这首诗可能我们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其中有两句大部分人都知道,可以说是人们的口头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诗是诗人思念自己的亡妻而作,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失恋后经常说的话。后一句的意思大概是看过了巫山的云雨也就对其它任何地方的美景都不感兴趣了,可见巫峡自古以来就以如梦似幻的奇景成为旅游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