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用户68508595054


面对孩子做错事、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一下子就火山爆发,对着孩子河东狮吼。


殊不知,这样做,不仅父母伤身体,而且最重要的是无形之中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1、经常被父母大声吼骂的孩子内心很自卑,觉得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很容易否定自己。


我一个朋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尽管很努力也很优秀,可是她总是低着头,觉得自己哪都不行。


从小,只要一点不如她妈妈的意 ,她妈妈就会不分场合地臭骂她一顿,造成了她如今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性格。


2、常常被父母大声训斥的孩子更容易撒谎,看眼色行事,做错事,害怕被父母责骂,就隐瞒事情真相。



3、孩子容易脾气暴躁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去做什么样的人。


没错,孩子是父母的复印机,今天父母随时对孩子大声叫骂,明天孩子长大了也会转身对着他的孩子大吼大叫,对着已经年老的父母也是一样。


4、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每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担心自己哪做得不好会点燃父母的火爆脾气。长久下去容易引起心理疾病,也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


其实,很多家长也明白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危害,可就是道理懂了,还是做不到。


经常看到朋友圈里父母发一张孩子被自己骂哭的照片,旁边配上字说后悔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看着女儿在一抽一噎中哭得睡着,眼睫毛上挂着泪珠,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幸好我是偶尔犯,也会深刻检讨自己。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蹲下身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即使是孩子做错事了,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去寻找原因以及怎么去改正。


对着孩子发脾气不是父母的本事,恰恰是无能的表现。


有书课堂


我朋友萍的脾气不好,加上工作生活的焦虑,动不动就冲孩子大吼大叫,每次孩子都是不说话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过度对孩子吼叫,直接导致孩子形成三种极端的性格


第一、胆小,内向

面对父母的吼叫,孩子一般的反应就是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训斥,或许在孩子眼中极为平常的行为,确是父母眼中严重的错误。

被吼叫的孩子无法正确的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从而在做每件事都会不自信,形成胆小的性格。

第二,脾气暴躁

父母经常吼叫的孩子,有的会被父母的情绪传染,也会变得脾气暴躁。

邻居一茜就是这样,我女儿和她玩的时候,动不动就会生气,一言不合就大喊大叫。有一次一起玩滑板车,两个车撞一起了,一茜就大喊起来“你怎么看路的?”

其实都是很平常的事,可是一茜却不依不饶。其实我这个我理解,一茜的妈妈也是动不动和一茜发脾气。

正所谓“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第三,性格倔强

在孩子叛逆期对孩子吼叫,会让孩子更加的叛逆。

我堂弟就是这么个例子,记得有次去堂弟家玩,堂弟家里正好有人送了瓶罐头,那时候九几年,罐头还算奢侈品,堂弟高兴的想和我一起吃。

可是叔叔却吼了一句“你给我动试试的?”堂弟偏偏要打开,看到堂弟不听,叔叔更加生气,对堂弟又一顿吼,可是越吼,堂弟越不听,那年堂弟12岁。

一直到现在,堂弟都快30了,每次叔叔说什么,堂弟就和他对着干,特别的倔。

人的情绪就像是弹簧,给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也就越大。


雨妈育儿之路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受邀回答你的问题。

确实,很多爸妈都想着当一个温柔、和颜悦色的爸妈,可熊孩子一旦熊起来,或者不熊就是不肯好好吃饭……都会让爸妈失去耐心,不得不冲着宝宝大吼大叫,然后事后后悔。

对宝宝的影响一般有这几个:

1、 因为恐惧而害怕,长久下去容易胆小。

2、 来不及反应,会降低宝宝处理事情的应急能力。

3、 容易没有自信。

4、 逆反心理,更不服爸妈管教。

5、 觉得受到了侵犯,没有被尊重感,缺乏安全感。

6、 容易变得有攻击性,脾气越来越暴躁。

7、 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大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缓解:

1、 在发火之前先默念几遍“亲生的”。

2、 还是不行先离开几分钟,过几分等情绪平静了再“回到现场”。

3、 先听宝宝怎么说,为什么会这样。

4、 如果确实是宝宝的问题,教育之外,适当的惩罚还是要有的。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大吼大叫,通常是当父母“着急”、“愤怒”、甚至“难过”、“悲愤”等时一种情绪的表达。比起直接用语言告诉孩子自己正处在“情绪不太好”的方式,有很多不好的影响。

大致有以下几点影响:

1、 孩子们无法体会到大人的情绪,无法理解大人的难处。大吼大叫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害怕,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我们的表情和语气上,反而更加无法注意到我们说出的“内容”。

2、 孩子的安全感会受到损害。自身情绪不稳定、容易控制不住的父母,孩子会对这样的爸妈有害怕的心理,这种父母情绪的“不确定”会加重孩子内心的不安。

3、 处理情绪的能力弱。情绪能力也是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很重要的能力,而父母自身控制情绪能力弱,也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

4、 经常被大吼大叫对待的孩子,容易发展成以下两种与人交流互动模式:

一种是谨小慎微,害怕犯错。

经常因为犯错被吼叫的孩子,会不敢犯错,渐渐发展成谨小慎微不敢尝试的行为模式。同时也缺乏界限感,容易被别人侵犯。

另一种是对别人大吼大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交练习场,在家庭中经历“大吼大叫”模式的孩子,有一些会把这样的模式复制到跟同伴的相处中。缺乏社交技巧,不容易受到伙伴欢迎。所以这种行为是不提倡的,希望每个父母都可以好好善待自己的孩子。


超级育儿师兰海



常言说:“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是最无能的表现”。

长期在这种环境,孩子有两个极端:

1、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心灵会产生怨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孩子们都会学习效仿,效仿你大吼大叫,久而久之会形成暴躁的性格。有的孩子还会有暴力倾向


2、害怕、胆小,自卑严重。

有的孩子本就胆子小,你对他大吼大叫,他就会更害怕,孩子长大后,也会胆小怕事,难当大任。

所以,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温柔对待,遇到问题,我们要静下心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包容孩子,心平气和的跟孩子交流,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困。


大伽猫


作为父母都知道吼孩子是百害无一利的,可只知道有影响有危害,你那些影响你知道吗?

孩子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为什么因为家庭和环境的不同,孩子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差异。

经常吼孩子会对孩子有以下危害:

1.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平时想安静做一件事情。还没有集中精力就容易被打扰。所以孩子不敢很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他要时刻出于警惕状态,怕一出错有被吼。

2.不自信、放不开

孩子经常被父母吼叫,总感觉什么事都做不好。在还没有做这件事的时候,他要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脑海里罗列出来。要为自己左不好找好借口。做任何事不敢倾听心里最真实的声音,总在迎合着别人的口味。这样的孩子还比较喜欢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别人的脸色来考虑事情。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判断和决策能力,没有主见。

3.胆小

经常被家长吼叫的孩子胆特别小。因为怕有些事做不好,爸爸妈妈会不要他。这样的孩子特别的害怕孤独,经常会一个人发愣。如果看到家长吼叫,吓的站在原地不敢动。等你气消了,他会讨好性的向你索要拥抱。

4.社交能力差

因为经常看父母和他的交流靠吼,他会把吼叫当成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对别人吼叫,会被小同学解读为恶意的行为。小同学会拒绝和他做朋友。以后在孩子的心里会有阴影,会自卑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

我们的爸爸妈妈们要调整好心态对我们的宝宝们,让孩子们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性格和健康的思想。

头条号:健康妈宝成长记 两个男宝的妈妈 小伙伴可点击上方红字关注


自由的笑w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有一种暴力,不能给孩子带来伤痕,却在他心里投下了永不磨灭的阴影”,说的就是语言暴力。


曾有人调查过进少管所的孩子,他们对童年的记忆是在亲人的吼叫、谩骂中度过的,父母那他们笨,猪脑子,白痴,怎么不去死。久而久之他们心里充满了阴暗的力量,消极、极度自卑,当某件事或某个人触碰到他的痛点,就会让他们失去控制,用暴力解决问题。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被父母的吼叫过,在上一辈的影响下,我们对孩子的不听话也会用吼叫的办法解决,因为这招最管用。可是,却忘了我们曾经被吼叫时的尴尬无助和难过。


还有就是,吼叫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还是会犯,次数多了,甚至会忽略父母的吼叫。等再长大一点,他们就会反抗,用父母对付她的方式反抗。

经常对孩子吼叫造成的后果比你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所以,请用平和的方式对待孩子。


我是涛妈,希望和各位妈妈聊聊育儿的趣事,有兴趣的关注我吧。


涛妈育儿漫画


大家好,我是方方

生活中,孩子不听话,有些父母都会用言语,或许暴力来惩罚孩子。其实这种教育容易导致孩子有童年阴影。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种能让孩子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她们的方法


1、规劝

不要用大声去压住或许威胁孩子;更不能大声训斥孩子的不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罚坐

处罚孩子时不要坐正大门,限制处罚时间,处罚完之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3、帮忙做家务

要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问问孩子在帮忙家事学习到了什么。



4、没收心爱的东西

告诉孩子要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立即没收心爱的东西;事后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并且告诉宝宝妈妈生气的原因。父母只要撑握以上4点,这样教育孩子也没那么吃力了,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


方方爱生活


其实作为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孩子的行为难免会让父母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手。

因此我想先告诉各位家长,孩子是具有特殊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并且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是有限的,所以家长需要做到应该是正确的教育与引导。

那么如果长期的对孩子大喊大叫,会对孩子造成以下几点影响。

第一:因此缺乏自信。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对于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越是这样孩子就越容易把事情搞砸,然后陷入恶性循环。这对孩子的以后也是很不利的影响。

第二:导致性格懦弱。

家长长期大声批评孩子,还容易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懦弱,在以后遇到问题或者困难容易产生畏惧以及抗拒的心理,并且容易退缩,缺乏应有的担当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第三:引发叛逆心理。

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出现叛逆的心理,疏远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甚至和家长对着吵,还有可能离家出走,这些都是因为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所引发的。因此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相当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每天都会发布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谢谢。


李梦龙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长,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我总结几点。

  第一,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很容易让孩子缺乏心理安全感。孩子对父母的心理依赖自出生就产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依赖会逐渐降低。心理依赖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而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心理依赖背后隐藏的是孩子需要心理安全感,常常对孩子动怒,后果是孩子情绪也极端不稳定,且偶尔有极端负面情绪。

  第二,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分辨。很多年轻父母常对孩子不听话,或者顽皮淘气,制造点小破坏而非常气恼,结果忍无可忍后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还甚者对孩子大打出手呢。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让孩子不知道到底因为什么错了,反而会在被训斥和责罚后很委屈很难过。久而久之,孩子的认知就呈现混乱状态。

  第三,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很难让孩子建立内心的秩序感。无理制止孩子与孩子无理地顽皮打闹,道理大同小异,都属于盲目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家长作为父母,如果不能通过依据家庭生活作息时间表来培养孩子生活节奏感,就很难让孩子建立起内心的秩序感。只要孩子缺乏秩序感,就容易该做事时磨蹭拖拉不愿意去做,这反而会让父母更加生气,简单粗暴地训斥孩子。时间长了,家长根本无法正常管教孩子,导致失控。

  第四,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很容易让孩子也学会父母的行为方式。我经常要面对类似的孩子,往往听不进别人的话,更不要说讲道理了,自我意识非常强。甚至有些时候连对与错都分辨不清楚,只要顺了自己意就情绪好些,不顺自己意就无理哭闹。孩子这种行为恰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这就是模仿的结果。因此,家长必须要清楚,你怎样对待孩子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不小心你就成了一个很糟糕的模板喽。

  以上几点,可以看得出,凡是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长,非但没有达到管教之目的,反而因为错误的管教方式让孩子被引向歧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完善,正确认知世界的构建,良好习惯与品质的培养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