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先測光先構圖還是先對焦?

Q756106611


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你打算拍什麼?

一般情況是先測光,再構圖,最後對焦。因為光線是攝影中最重要的要素,而且具體到某一拍攝場景中,光線的因素比較複雜,不會只有一種光。如果是外景,那麼天氣和光線都有隨機因素,測光很重要。如果是棚內,測光還關係到調整多燈的布光,是比較麻煩的一個環節。另外,測光還關係到白平衡的調整,這些一般都是在拍攝之前最先調整好。

測好了光之後,構圖,對焦,拍攝。只要不是大範圍的更改構圖,基本上構圖完了之後就不用再測光了。


但是,注意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那就是——抓拍。抓拍是攝影師在很短的瞬間完成拍攝,而且拍攝內容難以再次擺拍呈現出來。所以,此時對焦是最重要的,要先對焦。對焦的同時最好順帶著構圖,然後拍攝。被拍對象是沒空等著攝影師去測光的。這種情況下,攝影師一般都會大致預估一下光線,寧可欠曝一些,只要不過爆就行。欠曝通過後期可以調整,過爆了會導致細節丟失,後期也難以補救了。


無花無花


本人認為應該是測光——對焦——構圖的順序完成拍攝,比較合理。理由:

1、當你端起相機,從取景器看出去準備拍照的時候,首先需要對所看到的景物測光,以確定曝光值。這是第一步。

2、確定完曝光值後,我們就先不用管它。第二步就是對焦,習慣用M檔中心點對焦的影友都知道,對焦點的位置居中,且範圍很小,當對主體對焦時,可聽到“嗶”的一聲,這時就提示已經合焦完成了。當然,有很多影友喜歡手動對焦,可緩慢旋轉對焦圈,但取景器裡的主體達到最清晰的時候,即已經完成對焦。

3、第三部,等自動對焦完成後,這時候一定半按住快門按鈕,切記要不輕不重地用勁(這個力道一定要恰到好處,太輕了,容易失焦。太重了,還沒構好圖就拍攝了,這顯然也是我們不想要的,新手可多多體驗。),然後輕輕移動相機,上下左右,重新進行構圖(也就是平時常說的二次構圖)

4、待構圖完成後按下快門按鈕拍攝。在二次構圖過程中,要注意主體的位置,是在九宮格的趣味點上,還是三分法的位置,是對角線構圖,還是延伸線構圖等等,都需要在構圖時認真考慮。構圖可以說是整張照片成敗非常關鍵的環節。攝影新手一定重視。


文鏡觀天下


你已經把順序列出來了:測光、構圖、對焦!哈哈。

測光

其實,在這之前,還有個步驟,ISO。對,ISO。光線好,用低ISO,光線不好,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再調高ISO,保證畫質最高。確定ISO後,再根據環境情況,是順光、逆光還是側光,拍攝內容,景深大小,確定光圈和快門。

這是今天早晨剛拍的照片。光線很好,逆光拍攝,不需要大的景深,來個大點的光圈(F5.6),可以用更快的快門,保證清晰度!

構圖

構圖是個非常關鍵的步驟!掌握一定的攝影技術和技巧後,能不能出來好照片,就主要看構圖了!有一個老貴老貴的酒,叫捨得,這裡借用下這個“捨得”。攝影構圖就捨得“捨得”,就是懂得放棄,一切對主題不起作用的,就一定把它“構”在“圖”之外!把有用的“素材”放在一個合理的位置,把視線的落腳點也叫興趣點放在“黃金位置”!

攝影是個減法藝術,少即是多,精即是全。

對焦

現在的相機,將多少點對焦當成了一個很大的賣點“某某相機的達到了驚人的153點對焦……”,哈。要我說,沒用。攝影,最好的就是點對焦!對著你的主體進行點對焦,這是保證主體更清晰的法定。進行點對焦的同時,進行點測光,根據目鏡提示,隨時通過光圈和快門進行曝光校正。點測光是主體曝光準確的法寶。這一會兒倆法定了,哈。

對著面部進行點對焦和點測光,多小的景深都不怕,也不怕旁邊那兩位干擾視線,哈哈。


南方之南


這個問題層次有點多,其實誰先誰後並不是絕對的,得看具體設置和拍攝情況。咱們不著急,一個一個說:



一、測光系統是實時工作的,整個拍攝過程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連續測光的過程



測光是相機測光系統按照設定的測光模式,對環境光線進行測定,為下步正確曝光提供依據的過程:



與對焦系統相比,相機測光系統通常是實時工作的,在沒有按下快門之前,相機測光系統會按照設定的測光模式和測光區域進行連續測光。如果開啟屏幕取景,手持相機進行移動,可以看到屏幕上相關景物的亮度及分佈在不斷變化,這就是測光系統在持續工作導致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理解為測光在構圖和對焦之前就是一直開啟的。

二、對焦和測光(曝光)的關係

測光是曝光的基礎,某一時刻的曝光值與測光值是一一對應的。對焦和測光(曝光)的關係取決於是否設置了曝光鎖(佳能為*號、尼康為AEL):




如果相機設定了曝光鎖,在半按快門對焦時相機會取用此時測光值對應的曝光參數,並固定下來,俗稱曝光鎖定,無論構圖如何變化,環境光線如何變化,最終曝光值都不會再變化:



如果相機沒有設定曝光鎖,則半按快門後曝光不會鎖定,相機測光系統仍然實時工作,依據環境光線的變化不斷為相機生成新的曝光參數組合,直至完全按下快門為止。

對尼康用戶,要注意對焦鎖定和曝光鎖定是共用一個按鈕,具體功能可以在菜單中選定,要注意正確設置:


三、構圖和對焦的關係



理論上看,構圖和對焦沒有嚴格的先後關係,可以先構圖再對焦,也可以先對焦再構圖:

需要提示的是,如果先對焦再構圖,要注意焦平面變化導致的輕微脫焦,即所謂的餘弦差:

而先構圖再對焦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對於嚴肅攝影,建議先構圖,選擇合適的對焦點後再對焦,以避免餘弦差帶來的對焦誤差。

愛攝影、愛生活,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講道理,沒有哪個攝影師不測光就上去胡拍海拍,最後發現曝光嚴重過度或者嚴重欠缺的吧!

測光首先是第一步

再忙也要先測好光,畢竟後期製作也不是萬能的,無論曝光咋樣都可以挽救。當然,特殊情況下,AV、TV、P檔都是可以用來拍攝的,這些檔位都極大方便了攝影師!



構圖?還是對焦?

這個問題分倆種情況,一般人像都是先對焦然後移動相機進行構圖拍攝,人像精準人眼來進行對焦,對完焦不放開快門,也不按下快門,移動相機從取景器裡看好構圖再拍攝!

構圖調好再對焦!

這樣的拍攝方式並不是太常見,我也只是在夜景拍攝以及靜物拍攝的時候這樣做過,而且單反儘量支持觸摸屏,這樣更為方便一些!星空拍攝基本上就是用實時取景構圖,然後移動對焦點進行對焦,找最亮一顆星星對焦。靜物拍攝前景都設置好,構圖都調好,同樣實時取景來拍攝,移動對焦點拍攝!


光圈與快門


看了很多回答,都是以己昏昏讓人昭昭,有的連測光和對焦都分不清楚,就敢來回答問題,真是讓人佩服!

首先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測光什麼是對焦和構圖。

1,測光,就是曝光,是為了曝光準確,或者是按你的需要要多大的曝光量,有的場景有時你想亮點,有時你想暗點,通過測光這個步驟來決定曝光量。測光決定了你的圖片是否曝光準確和你想要的畫面的明暗度。

2,對焦,就是你把相機的焦點放在哪裡,焦點的位置就是你希望畫面最清楚,最突出要表達的那個地方。對焦決定了畫面的視覺焦點在哪裡。

3,構圖,就是你想畫面的佈局是怎樣的,按照通常欣賞習慣來進行畫面的佈局,並且根據你的需要來進行畫面的取捨。構圖決定了你最後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畫面。

在實際拍攝中,測光、對焦和構圖的先後次序沒有統一的規定,可按實際需要和自己的拍攝習慣來定,下面一一舉例。

1、先構圖,再測光,最後對焦。

比如你在一個花叢中想拍一朵花,可以先構圖,把這多花從紛亂的背景中突出出來,就先構圖,確定你想要的一個畫面。然後測光,想讓背景暗點就對著亮處測光,想讓背景亮點就對著暗處測光。測光確定後按住AE-L健將曝光鎖定。最後,移動對焦點,通常是把焦點對著花蕊處,然後按下快門。

2、先測光,再對焦,最後構圖。

如果畫面在心裡大致已經確定,比如拍風景,構圖比較簡單,沒有更多的取捨,就先測光。測光後按住AE-L健曝光鎖定,然後對焦,對焦完成後半按快門或者撥動對焦鎖定按鈕L健,將對焦鎖定,然後移動相機構圖,完成拍攝。對焦後再構圖要注意相機只能平移,不要前後移動,保持焦平面不變。

3,先測光,再構圖,最後對焦。原理和上面的一樣,只是次序不同。

我的拍攝習慣是先測光,再構圖,最後對焦,拍花用的比較多點。

很多人不懂測光和對焦的區別,把測光和對焦混為一談。實際上,同樣的對焦點和構圖,不同的測光點拍出的照片是不一樣的。對著亮處測光,整個畫面比較暗,拍出的是暗調照片。對著暗處測光,整個畫面比較亮,拍出的是亮調照片。


海雲飛生態攝影


測光,構圖,對焦,對照片的成像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是誰先隨後呢?這個要取決於你的拍攝方式,你是抓拍還是擺拍,以下我來一一介紹:

一、抓拍當街頭攝影師看到一個有趣的瞬間,而精彩就在一霎那,為了拍到畫面,他們預先要做的就是對焦,很多街拍攝影師都會進行手動對焦,很多人會問了“為什麼他不採用自動對焦呢?”,街拍攝影師不採用自動對焦的原因是,自動對焦,無論再快,都有可能出現拉風箱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能那一瞬間就消失了,所以很多街拍攝影師都會採取超焦距對焦(保證在一定的範圍內畫面是清晰的)的方式去進行街拍,不需要去半按快門,直接按下即可;

設置好對焦之後,其實就是測光,街拍攝影師通常都會將測光調欠曝一點,因為照片,需要後期補救的話,寧可欠曝,也不要過曝;最後就是構圖了。

二、擺拍

由於擺拍是可以再現,那麼,對焦,構圖,測光,這三者的先後順序就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如果擺拍的地方是外景,那麼攝影師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測光,因為天光是比較難控制的,那麼測好光之後,你喜歡是先對焦也可以,或者是,先構圖也行,但如果一定要,你出擺拍的一個先後順序的話,那麼第一步是測光,第二步是構圖,第三部就是對焦了,為什麼把對焦放在最後一步?因為在最終按下快門之前,攝影師是可以通過取景框決定,是否需要虛化背景突出人物。

以上就我總結經驗給出的回答


旅城圖


測光、構圖、對焦、這個順序對於攝影來說,是一個常用的步驟,但並不是唯一的,不是都適合所有的拍攝,不同的場合也可能順序不一,根據情況而定。

如果拍一個及時性的照片,可能美好的畫面就那麼一瞬間,所以這時先對好焦,然後測光,最後再進行畫面構圖,最後才能拍攝想要的畫面,

如果先構圖的後變焦的話,可能畫面會不時的變化,來不及反應,並得不到想要的畫面。

如果是拍一個靜止的畫面,假如我們要在山上拍一些山水風景,這個時候可以先測光,把畫面調到自己滿意的程度,然後對畫面進行構圖,最後才是對焦,拍攝出理想的照片。


所以攝影中的測光、構圖,對焦這個步驟是一個可變的順序,只有不同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順序,才能把攝影玩的更具魅力,讓攝影變的有生機。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感受。


MS旅行


按下快門開啟曝光之前,有兩項必須完成的工作,那就是對焦和構圖。說一說我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都習慣於"先對焦後構圖",這是為什麼呢?一、歷史原因。在膠片時代,那時候的膠片機主要依靠的是裂像或黃斑對焦,簡單來說主要依靠中間的那點來對焦。如果先構好圖了,想要拍攝的主體可能都不在中間了,那麼就很難完成對焦。進入數碼時代,最初單反的對焦點也不多,9點或者11點。而且對焦點覆蓋的區域很集中,邊緣都沒有覆蓋到。重點是畫面最中心的那個對焦點的對焦精度才相對可靠。或許當你構好圖,需要的位置沒對焦點,或者邊緣對焦精度也差。倒不如直接用最中間的點對焦了。二、方便快捷。尤其是你手持相機拍攝的時候,抓拍一些運動的主體,比如運動員啊或者野生動物什麼的。如果你採用先構圖的方式,可能當你構好圖再去對焦的時候,主體已經偏離了畫面。而先對焦的方式能夠把整個拍攝時間縮短。三、習慣問題。很多攝影老法師因為歷史習慣也是這麼教育新人的。另外你半按快門的瞬間,滴的一聲是對焦,也使得許多剛拿到相機的新手都習慣於先對焦。

那麼這種方式不是挺好的麼?有問題麼?說了這麼多優點,其實這種方式的確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叫"餘弦誤差"。當先對焦完成後,再去構圖。你相機自身所發生的變動,會導致實際焦點變化而虛焦了。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光圈景深很淺的時候,這個問題尤為突出。反之使用小光圈的時候,這種"誤差"基本可以被包容,看不出來什麼。所以在使用大光圈拍攝的時候,要謹慎使用這種方式拍攝。

接著我們來說一說"先構圖"這種方式。為什麼這種方式可以興起呢?首先相機的更新換代之後,現在對焦點越來越多,而且分佈越來越廣了,更重要的是對焦點精度都普遍提高了。所以哪怕是你構圖完成之後,也能夠找到可以利用的對焦點,並且快速準確的完成對焦。其次是解決了"餘弦誤差"這個問題,尤其大光圈下的情況。很好理解啊,因為是後對焦,機身不會發生移動,自然不會產生誤差呀。另外在使用三腳架的時候拍攝風光或是微距的時候,也建議使用這個方式,更為方便。甚至包括拍人像的時候,搭配索尼的"眼控對焦"功能會更加實用。是不是這種方式更好呢?確實!但是對你機身是有要求的:必須對焦點夠多,覆蓋範圍還夠廣,對焦精度也必須有保障。另外就是選擇對焦點的速度要足夠快啦。

總而言之,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需要大家根據自身的機身硬件條件以及所要拍攝的主體而靈活決定使用!


影像夢享家


攝影是先測光先構圖還是先對焦

攝影,是很隨意的,規矩是規矩,規律是規律,先構圖未必就能構出好圖,先測光先對焦未必就照不出好照片,你說是應該是先用左手拿筷子吃飯還是應該先用右手拿筷子吃飯呢。

當你認真研究了相機之後,這還真是個麻煩事,比如說,先構圖,構好圖以後,定格畫面以後,主體人物確定在畫面的一側,不再畫面的中間, 測光夠不著,你說鬧心不,單反相機是通過五稜鏡測光,只能對畫面的中心部分測光,要想準確的測出邊上主體人物的曝光,必須重新構圖,你說咋整,著這問題一直困惑著我。測距也是如此,儘管擴大了對焦範圍,自動對焦也就51點的範圍,儘管如此,即使在51點範圍,也不是你想對那就對那,要想聚焦畫面旁邊的主體人物,只好改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