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土的古玉沁色要注意什么?

战汉古玉


古玉由于在地下沉睡了几百年、几千年,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和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沁色的品种,据清人陈性《玉记》所载就有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鱼肚白等100多种。



一般来说,黄色调的我们称为土沁,赫红色的称为铁沁,黑色的为水银沁,白色的为水沁,绿色的为铜沁……

其中,彩沁色最为珍贵!五色沁最难得!三色沁


也少见!白玉红沁是许多藏家梦寐以求的,也是市场最受追捧的沁色之一。

古玉沁色丰富多彩,极具神秘感
!我们看出土古玉的沁色要注意什么呢?

刘大同先生说:“玉器受地气,其各色之沁,皆由外而纳于内。”



真的沁色深入肌理,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有浓淡深浅变化的,层次感极强的。

而假沁则多是浮于玉表面,而且没有各种深浅不一的凹陷变化。


就拿红沁色来说吧。古人把红沁色分为宝石红、朱砂红、鸡血红、樱桃红、洒金红和枣皮红等。

其中朱砂沁最为珍贵!由于古人崇尚红色,认为红色吉祥、富贵、辟邪、驱害、鸿运当头、红红火火!



墓葬时喜欢往玉器上面涂满朱砂,同时在墓底铺上厚厚的朱砂,以示厚葬。以至于很多出土玉器出现朱砂满沁的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局部开窗、干裂纹、牛毛纹、饭糁现象出现。

所谓“开窗”
,就是“开窗见地”之意,古玉受沁时在受沁部位中间露出一小块原先的“玉地”,让人能了解这块古玉材料的本来面目。

所谓“饭糁”就是指玉器内部发生质变产生了次生物,出现了类似饭粒、玉米粥、渣或其它杂色点状的物质。


历经千年的全沁色,玉质可能发生钙化或者鸡骨白,表面仍然可以看到局部变质,或者沁色过渡,形成这种全沁色至少需要1800年以上。

所以,我们在辨别古玉沁色时,要认真观察,看看到底是朱砂红还是铁锈红,或是其它什么沁……不懂可以查看一下古玉鉴赏方面的书籍,或者问问行家,千万不要胡说八道!另外要综合材质、器型、纹饰、雕工去判断!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或他人的藏品!

朱砂在古代很稀少,采挖也很艰辛,贵比黄金!如果同时出现朱砂沁和铜绿沁的古玉,价值非常高!堪称国宝,可以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此外,我们还需要借助放大镜、聚光灯,查看沁色是否浮于表面,是否出现在玉质疏松的或者绺裂部位。



一般情况下,绺裂部位受沁比较严重,随着裂纹变化,延伸。绺裂处颜色要深一些,裂纹周围沁色呈不规则分布。

很多朋友谈红色变!不敢收藏红沁古玉,认为红色古玉都是血沁或是染色的,以至于错过很多捡漏的机会!



我恰恰相反,最喜欢红色沁,至今收藏了100多件红沁古玉。

有很多朋友找我鉴宝,
我不但不收费,而且还耐心跟他讲解。告诉他,红沁古玉不是血玉,也不是红玉,可以放心收藏!

这种红沁色是历经千年形成的,很自然的!即使放在温水里浸泡数月,依然那么靓丽!只是颜色没有那么深了,但玉质变得更加温润了,光泽变得更柔和了,稍加盘完,宝光四溢!

而现代仿古做旧的古玉色泽发暗,甚至无光泽,要么太深,要么太浅,很不自然
!放入水中浸泡,大多会掉色,还会发出阵阵恶臭!大多高光,很透,比重小,没有沧桑感和柔和内敛的光泽!

古玉做旧染色自古有之。从战国开始就有了。那时只是在上好的和田玉上面染黄色。因为帝王皇家崇尚黄色,黄又与皇谐音,黄玉又非常稀少,所以宫廷造办处的玉雕大师只好把玉器染上一层淡淡的黄色。下面这块汉代白玉就是染过黄色料的,如今只是作为一个标本留着讲课用。



从宋代开始,仿古做旧就大量存在了,但那时用的料还比较好,大多使用新疆的和田玉去仿战汉古玉。



综上所述,古玉沁色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我们在收藏古玉,识别沁色的时候中要做到一看、二掂、三闻、四照、五思。

只有观察细致,才能发现古玉里头蕴藏的奥秘!才能称得上入门!

最后,我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广州廖成文


沁色千变万化。常见的有黑漆古 鸡骨白 秋葵色 血沁(红色)。要把握好沁色需自然 同时要区分皮色和沁色的区别 而染色由于僵硬和没有时间的痕迹比较好区别 千万不要怀疑汉以前古玉的工艺水准。每一块到代的高古玉都是传奇 有的拙朴自然 有的精美绝伦 有的设计奇巧......


汉 玉璧


玉环

剑饰


琢琥人


出土古玉沁色,是古玉在埋藏地下漫长过程中吸收周围物质而形成的有别于古玉原生色的颜色。总的看,古玉沁色只是古玉鉴定的一个参考因素,不能作为古玉真假的决定性依据。但由于现代仿古之作,往往采用较差的玉材作沁迷惑买家,所以对出土古玉的沁色也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是沁色与沁门的关系。古玉形成沁色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有可供外界物质进入的沁门,另一个是足够长的浸蚀时间。从出土古玉沁色看,有的沁门是玉的绺裂,沁色往往从绺裂处进入,由裂纹深处向外晕散,灯光下通常明显可见绺裂纹;有的沁门是玉质结构相对松散之处,沁色由此进入,沿着松散结构走,自动绕过结构紧密之处,一般在灯光照射下看到沁色流动的轨迹;有的沁门是土蚀土咬处、玉表边缘打磨较多处,沁色从这些薄弱地方进入,向玉内发散。一般情况下,有沁色必有沁门,但这个关系反过来不一定成立,有时候有绺裂却未必有沁色。笔者曾经有一块汉代玉牌,从中间开始裂开,至边沿处裂缝宽达将近2毫米,并且伴随着地弯卷曲,但通体无沁。现在手上还有一个汉代玉勒子,有几条绺裂,其中就有一条绺裂未入沁,但明显呈现裂口自然内陷现象。究其原因,应该与埋藏环境、绺裂处解理面结构、开裂时间有早有晚等因素相关。

二是沁色与皮色的区别。皮色是山料成矿或籽料长期于河水中碰撞浸染形成的,性质比较稳定,盘玩时基本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小。沁色形成时间就要短得多,时间长的也不过几千年,性质不够稳定,上手盘玩初始阶段变化比较快。从性状看,沁色往往的过渡扩散状更为自然,而皮色的过渡鲜见晕散状。

  三是受沁与巧色的区别。巧色往往是人为利用玉皮的颜色,来表达雕刻器物的某个部分,比如眼睛、衣服、头发等,目前考古发掘最早的巧色古玉是殷商妇好墓出土的玉龟。所以,巧色是人为控制的,是巧妙地留下的玉皮。而沁色则是不可控的,不管什么部位,只要有沁入条件,就会出现沁色,并且色状也是不可控的,会有过渡和晕散,无法将其局限于某个具体部位。

  四是真沁不等于真古玉。首先,沁色在玉表连续分布时,不应该因刻痕而中断,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应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否则较大可能是老玉新工,比如后人在素面古玉上加刻,当然这种情况即使是新刻一般也很少为现代加刻,清代到民国加刻的可能性较大一些。其次,要看整块玉器的包浆、工痕等因素的一致性,防止虽是真沁,但却是由残器改制的情况。最后,一些现代和田玉籽料作品,本来籽料原石上就带有沁,雕刻者正好把这块皮留下了,你不能一见沁皮就觉得是古玉,否则就会出笑话,当然这种情况人家肯定不会告诉你是古玉的。

  五是假沁不等于假古玉。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宋代以后,仿古玉几度流行,有许多玉器被留皮、染色。宋到明清的仿古玉,属于老仿,许多都用的和田玉仿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与新仿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艺术水平,老仿相对新仿多数要高一些;一个是工艺手段,老仿肯定是老工,新仿则基本上是用现代手段;再一个是材料,老仿基本是采用新疆料和田玉仿古,新仿更多的是用青海料、韩料、俄料以及地方玉仿古,甚至使用蒙料(玻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古玉沁色在书上、网上有很多的论述,其中很多引自刘大同《古玉辨》等文献,这些书目前些年笔者也曾认真研读,感觉受益匪浅,但其中亦有不少想当然的成份,不敢全盘接受。比如对黑色沁、红色沁的命名及沁源分析等等,个人觉得黑色沁叫水银沁没有问题,但沁源未必就是水银,有些有机物沁入后也是黑色的,有些铁离子沁入也会呈现黑色;至于红色沁叫血沁,只会吓乎住一些收藏爱好者,血中的铁离子能把玉沁成红色,但土中的铁离子应该很丰富,没有血同样可以把玉沁成红色。对于我们玩收藏的朋友来说,了解沁色大体有哪些种类,大概有哪些沁状就足够了。关于古玉受沁的沁状,后续文章中将会陆续分享,敬请关注。








战汉古玉


【文藏来答】沁色是出土玉器的常见外部特征,也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

沁色的形成与宏观环境的关系

沁色的形成与所在地区气候、土壤等宏观环境有关,不同地区出土玉器,虽属同类玉料、埋藏时间相近,但沁蚀程度往往区别较大。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

其一、辽西红山文化区属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弱酸性土壤,玉器沁蚀多数较为轻微,沁色一般为较薄的层状黑沁、白沁。

良渚文化

其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强酸或酸性土壤,古玉的风化淋滤作用充分,玉器沁蚀严重,多不透明的鸡骨白。

古玉沁色成因的自然科学研究

(一)白沁成因的研究:

青玉单耳龙纹杯 宋 经火呈白色

白沁成因——高温白化说

刘大同《古玉辨》曾云“玉受地火者,皆变为白色,俗称为石灰沁,即今所谓鸡骨白、象牙白是也”

古人是否会将玉器焚烧加热呢?有学者推测高温处理可以降低玉料的硬度,更便于雕刻加工,古人可能在雕刻前将玉料预先高温加热,因而导致玉器白化;另有学者认为按照古代祭仪,古人在某些特定的祭祀活动中会将玉器用火焚烧,也会导致玉器变白,如商代卜辞中的以玉燎祭即以火焚烧玉器进行祭祀。

白沁

白沁成因——酸碱腐蚀说

沁色形成于地下较为复杂的微观环境中,周围的土壤条件无疑会对玉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白沁的形成缘于土壤中的酸或碱性物质,如杨伯达先生曾提出“杭州余杭地区土壤中氢氟酸含量较高,对良诸文化玉器由表及里的侵蚀就较为严重,使之均变为鸡骨白”。

尽管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具备实验中的强酸、碱条件,但可以推测在酸、碱性土壤中长期埋藏,不断腐蚀,肯定会导致古玉结构逐渐变化以至形成鸡骨白沁色,因此“酸碱腐蚀说”就古玉白沁问题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白沁

白沁成因——风化成因说

“风化成因说”基本认为古玉的白沁主要缘于玉器受沁后矿物结构变疏松,晶体形状与方向改变而形成孔隙,从而导致玉器的透光性变差,光线照射时因发生折射、散射而不能透过,因而器表呈现白化的现象,这其中可能既有物理风化的作用,也有化学风化的影响。

(二)彩沁成因的研究

除白沁以外,古玉器沁色还包括红、黄、褐、 绿、黑等多种色调,我们暂且统称为“彩沁”,其中红沁旧称血沁、朱砂沁,黄沁旧称土沁、松香沁,黑沁旧称水银沁、黑漆古等。

白玉螭纹剑格 宋 黄沁

白玉龙纹坠 唐 黄沁

红、黄、褐色沁成因——褐铁矿渗入、铁离子氧化

红、褐、黄、黑沁的形成可能与天然状态下和田仔玉的皮色成因类似,主要为铁离子致色,一部分来源于玉石自身铁离子的氧化,一部分来源于周围环境中氧化铁的渗入,并因铁含量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青玉鳜鱼坠 唐 黑褐沁

黑沁成因 ——铁元素渗入透闪石转化为阳起石

就古玉黑沁的成因来说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观点。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似乎可以肯定多数黑沁的形成与古人所谓的“水银沁入”无关,自然界液态水银极少而又易于挥发,古玉埋藏环境中是否存在液态水银值得怀疑,杨伯达先生也曾指出:“水银既不能附着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黑沁

黑沁成因 ——高温处理有机物碳化

多位学者所做的实验表明浅色透闪石玉器经加热到特定的温度时可以呈现棕黑色或黑色,闻广先生据此推测西安沣西遗址出土的棕黑色西周透闪石玉璧即为高温加热所致。

黑沁

黑沁成因 ——有机物渗入

有学者研究认为是玉器表面裂隙中渗入的有机物加热碳化呈色所致,这种观点可作为黑沁成因之一说。此外,钱宪和先生通过检测发现古玉黑沁部分的铁元素含量较高,推测外界铁元素的渗入导致透闪石转化为阳起石并因此形成黑沁。刘如水先生认为古玉埋藏时土壤中有机质的渗透与氧化及三价铁离子的渗入导致黑沁的形成。

绿沁

绿沁成因——铜氧化物渗入

关于古玉绿沁的成因目前学者研究的不多,传统观点认为绿沁是由于玉器埋藏时靠近青铜器,因此受青铜锈蚀的浸染而致。此类复合镶嵌器物的青铜、玉石接触部位,玉器器表常常附着有蓝、绿色矿物,经检测蓝色的为蓝铜矿,绿色的为孔雀石、锌孔雀石,三者都是青铜合金元素的氧化物,由此说明青铜器与玉器埋藏时如果相互接触,铜锈附着于玉器表面,年代久远会逐渐渗入并形成绿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沁”的定义不仅包括玉器颜色的变化,还包括玉器质地的改变,如旧称“丁金沁”、“烂斑”等多为玉料受酸、碱溶蚀而形成的孔洞,“土锈”则多为土壤中的胶体溶液附着于玉器表面结晶而形成。

仅此文章以和玉文化爱好者一同探讨。如有不足,还请指教。
文章内容来源于玉委会APP,欢迎下载阅读。


文藏


想不到那个什么广州人也这样闭塞,染色货一眼就认出了噢,还有是模刻工的,地摊还有哩,拉黑人干嘛,不要误导人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