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左旗“脑阁”

土默特左旗“脑阁”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脑阁于2008年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脑阁和土默特左旗脑阁的由来及发展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脑阁一词是内蒙古、山西、陕西部分地区的方言,“脑”意为举、扛,“阁”这里专指一个捆绑焊接的结结实实的特制铁架子。

脑阁是集戏剧、杂技、美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脑阁的表演形式为:成年男子身上捆绑一副焊接的结结实实的特制铁架子,铁架子上再扛一个儿童,儿童也用铁架子固定,成人与儿童通过铁架子连在一起,上下浑然一体,男子下面走,孩子在上面自然摇摆。一个成人和一个儿童的组合称一架,架上的儿童最少一个人,也有两个或三个。类似脑阁的表演形式在其他地区称飘色,所以脑阁又称飘色。脑阁下方的人为“色脚”,上面被脑的儿童称“色芯”。

土默特左旗“脑阁”

脑阁表演时,要求“色脚”腰要挺直,扭动时把劲全部用在膝盖以下的小腿上,其动作特点是扭、颤、摆、行走、舞动和旋转,在行进中带动上边“色芯”一同摆动。“色芯”身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扮成各种历史或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再以花草彩云装饰。随着欢快、铿锵的锣鼓节奏,头和胳膊自然地舞动起来,显得婀娜多姿、活泼烂漫,非常可爱、动人。按照民间说法,凡是上过脑阁的孩子,将会一生健康、幸福、平安、吉祥。

土默特左旗“脑阁”

脑阁表演动作中,“扭”是整个舞蹈动作的基本步伐,要求成人演员扭动时的力点全部用在膝盖以下的小腿上,扭时膝盖稍微弯曲,以小腿的扭动带动上边的孩子。“颤”就是上下起伏有点颤劲,这样肩上扛着的孩子就给人轻快、跳跃式的感觉。“摆”就是要左右晃动,使肩上扛着的孩子两臂自然摆动。带给观众轻松、愉快、活泼的视觉效果。

一架脑阁大多是由父子或父女之间组成,无亲属关系的一般难以组合。“色芯”的角色选择3—8岁儿童,要求漂亮、伶俐,“色脚”的角色要求身强体壮、舞姿优美。

脑阁是一门综合艺术,表演过程离不开音乐和道具。脑阁表演时配锣鼓,脑阁的锣鼓点特别讲究,都是配套的,只适合脑阁表演。一般鼓点的锣是打在强拍子上,但脑阁的锣是打在弱拍子上,这样听起来轻快、跳跃和活泼,很适合小孩子的性格特点,扭起来与舞蹈动作也特别合拍。脑阁的鼓点经过几代艺人的演练,形成现在“联三挎五”鼓点。

脑阁的道具主要是一副铁腰子和一至三副偏架组成的铁架。最初脑阁的架子是木制的,木制的架子只有一人架,经过改良才变为现在的铁制架子,偏架的数量也增加了双人架和三人架。根据表演内容和题材,马鞭、弓箭、银碗、哈达、狼头、鹿角也是脑阁表演所需的道具。

制做铁架子的铁要有弹力、耐力、韧性,打铁的火温也不能太高。

内蒙古地区的脑阁题材广泛,丰富多彩,取材于现实生活、神话、传说、戏剧。它不是简单地将某个场景固定下来,而是把民间传说、传统戏剧、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提炼加工以后,浓缩成一个场景,通过脸谱、造型和扮相来展示剧情。每架脑阁表现的人物和故事都不相同,一架脑阁,一台戏。有表现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表现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人物故事的《昭君出塞》、《大汗与夫人》、《阿拉坦汗与三娘子》;还有展示草原盛会那达慕的蒙古族“男儿三艺”(即骑马、摔跤、射箭);还有表现草原原始宗教文化现象的“萨满神舞”。现在,脑阁在选材上还融入了许多时代的文化元素,如表现神舟六号飞船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题材的,“色芯”扮作宇航员和福娃,体现出民间艺术与时俱进的时尚感和创新性,增强了艺术的生机与活力。

脑阁的服饰有古装、民族服装和现代装。如扮演《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时着古装,表演者衣着锦绣,随乐起舞,颇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表演民族和本土题材的故事则着满族、回族、内蒙古“三少”民族(即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民族服饰。内蒙古地区的脑阁表演在服饰上显示出本地区民族服饰特色,使得节目表演锦上添花。

脑阁与其他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如:踩高跷、跑旱船、坐花轿、舞火龙、耍狮子等项目相比,具有技巧性、灵活性强、难度性高的特点,具备了杂技的一些特征,凭借其行进灵活、生动活泼的优势,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土默特左旗“脑阁”

关于脑阁的起源,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确切的文字记载。大部分民间文化学者认为,脑阁是由隋唐时期山西等中原地区民间 “抬阁”、“节节高”、“背棍”的表演形式演变而来。

隋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原,民间拜佛祭神游行活动随之普遍兴起。为了抬菩萨、抬神仙游行,人们设计、制做了形似楼阁的神轿,轿中摆放着佛像和神像,并配备了侍佛、侍神的童男和童女,造型有3层或5层不等,高达3—5米,一般每层1人,也有的底层4人,中层5—6人,顶层1人。由4人或8人抬着,在民间鼓锣和镲以及唢呐的伴奏下缓缓行进,称之为“抬阁”。

“节节高”是一种带有杂技性民间舞蹈。由一成年人当底座,肩上站一个六七岁儿童(多为男性),孩子在肩上不绑不系,没有任何扶靠。表演时,下面的成年人随锣鼓和镲的伴奏左右摇动,肩上的孩子亦随底座的动律自然舞动,在游行队伍的行进中,做出各种姿势。

“背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成人背上捆绑铁棍,上系一儿童悬空,上下配合表演。另一种是在成人背上捆绑假人上下配合舞动表演。

鉴于这些表演形式,专家学者认为:脑阁是借鉴节节高、背棍的表演形式,在抬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本是老百姓抬神祭祀的一种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消灾祛难。开始时由人装扮成神,在寺庙内表演,后慢慢地变为沿街表演。几经发展把神的扮演者固定在木板上,增加了表演的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民间祭祀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大,内容繁复的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所以说脑阁就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枝独特的民间艺术奇葩。它源于唐代,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兴起,后经中原人南迁、北迁,将它传至大江南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下,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表演形式。如水上表演的称“水色”,马上表演的称“马色”,有抬阁、转阁等,形式多种多样。综合历史记载和专家考证研究,脑阁传承到今,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土默特左旗“脑阁”

内蒙古地区的脑阁,传入较晚。历史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由于处于长城附近、黄河中游,天然地成为北方草原与中原的交叉带,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汇带。毗邻的晋陕等地的农民和商人越长城、渡黄河来往于内地、草原,逐渐成批地移民至鄂尔多斯高原、土默特平原、阴山南北谋生发展,带来中原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晋陕移民带来的脑阁在内蒙古广大地区落地生根,传承壮大。资料记载,脑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宁夏、甘肃等部分地区。

土默特左旗脑阁,相传是清康熙年间土默特王爷为迎接康熙皇帝举行盛大庆典时,从山西地区引进的,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土默特左旗脑阁主要分布在毕克齐镇、北什轴乡、白庙子镇、察素齐镇友好村。

土默特左旗的脑阁以毕克齐镇的脑阁最早、最有名望,一直是民间社火活动的主要项目。

“文革”期间,土左旗脑阁表演曾一度停止,毕克齐的老艺人们精心发展起来的脑阁道具、服饰一夜之间被当作“四旧”烧毁。他们悄悄从废品里抢出一副脑阁铁架暗中保存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脑阁这项民间艺术又在人民群众中兴起。

1980年,毕克齐镇腊铺村村委会根据保存下来的那副铁架子,定做了10副。这门久违的艺术珍品再现在观众面前。1985年,毕克齐的脑阁发展到23架,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演出队伍。在毕克齐脑阁的带动下,察素齐镇友好村也办起了脑阁。脑阁表演成为当地大型文娱活动、节日庆典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节目之一。

1989年春,在土默特左旗旗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土左旗文化馆组织,土左旗脑阁团来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脑阁表演首次在南国亮相,立即引起巨大的震动。在人们的想象中,戈壁、大漠不会有如此高雅的艺术。一时间国人被倾倒,外国友人也被倾倒。一位八十岁的香港老人为了欣赏内蒙古的脑阁,竟然四次跨过罗湖桥头。

为了鼓励脑阁发展,不少港澳同胞捐钱捐物,在爱国侨胞的支持下,南下演出团逐步对脑阁作改进,铁架子也穿上了服装并且可以转动,十分轻巧。夜间演出,架子上各种彩灯闪烁,脑阁的扭、颤、摆更是表演得引人入胜。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考察时,在深圳观看了土默特左旗脑阁队的表演。

土默特左旗“脑阁”

近几年,随着当地劳动人民生活品位的日益提高,脑阁的服装、道具、人物造型也有了很大改进。现在脑阁表演不光在土默川大地展示风采,而且已走向全国。2006年10月1日至9日,土默特左旗脑阁队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赴广州省番禺区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暨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作品《吉祥草原》以精彩表演荣获优秀入围奖。

2006年,国家文化部、自治区政府、呼市文化局先后下发《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和《关于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按照上级文化部门的工作指导要求,土左旗文化局成立了土默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列入2006年文化工作的重点,制定了土默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具体实施方案。旗文化馆和各乡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站成立相应普查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制定普查工作计划。

土默特左旗“脑阁”

2006年8月20日,普查组从毕克齐镇的民间脑阁艺术入手开始普查工作,工作人员历时一个多月,冒着酷暑,深入到乡镇、田间地头、民间老艺术人中进行调查、采访、摸底。通过文字、口述、照像等方式,基本上了解和掌握了毕克齐镇的脑阁分布状况、数量、生存环境、传承人谱系、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等相关情况。

2007年,普查组经过认真总结,编制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8年6月,土左旗脑阁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脑阁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冠名保护。李双财、胡连刚、杨柱柱、温玉槐成为代表性传承人。按照保护计划,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将完成各项建档工作,加强脑阁的艺术研究学术化、理论化,使表演更具时代性、艺术性。将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各乡镇组建表演队,大力培养表演人才,形成地区文化品牌,为促进土左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土默特左旗“脑阁”

脑阁融戏剧精华、舞蹈飘逸、杂技玄妙、色彩缤纷、造型优美于一体,它热烈、豪爽、动感强烈,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和地区特点,体现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是人们欢乐吉祥的缩影;是数百年来,民众集体审美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堪称民俗文化之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土左旗脑阁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珍品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土默特左旗“脑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