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狗片”票房萎靡不振,是題材小眾還是營銷不夠?

作者 / 一隻柚子

狗,可能是目前與人類最親近的朋友。

雖然目前在一線城市,養貓的貓奴並不比養狗人少,但是在寵物電影題材上,狗片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一直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作為狗年,2018年更是引進了數不勝數的狗片。這一切都與去年的一部爆款狗片有關。

2018年“狗片”票房萎靡不振,是題材小眾還是營銷不夠?


2017年3月初,曾執導拍攝《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推出了又一部全新狗類題材影片《一條狗的使命》。從最初不被大眾看好的冷門電影,到票房逆襲同檔期的《金剛狼3》,短短几天,這部影片便以驚人之勢闖入大眾視野,成為三月票房的吸金擔當。儘管同期還有《樂高蝙蝠俠》和票房持續飄紅的《生化危機:終章》等重量級IP影片夾擊,卻絲毫沒有阻止《一條狗的使命》以6億票房的成績躋身年度現象級電影的行列之中。

2018年“狗片”票房萎靡不振,是題材小眾還是營銷不夠?


也正是因為如此,隨著2018年狗年來臨,不少投資方與製作方再次將目光鎖定在這一題材上,趁熱製作和引進了多部以狗狗為題材的電影,希望能夠在大銀幕上佔有一席之地。

2018年“狗片”票房萎靡不振,是題材小眾還是營銷不夠?


總結整理了狗年的13部狗片的票房以及評價數據,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2018年已上映的同題材影片,票房總和只有1.3億,竟不及《一條狗的使命》票房的1/4,其中最低票房僅有6萬。即便是在網絡上具有較高口碑及聲量並提名本屆金球獎的《犬之島》,雖為本年度這一題材下的最高票房,卻也僅僅收穫了4352萬。

為什麼今年的狗片的票房成績會如此萎靡不振呢?而隨著《一條狗的回家路》《一條狗的旅程》等更多狗片將在未來襲來,寵物電影是否已經陷入新的怪圈?情報君帶您一起分析這其中的緣由。

“一條狗”的六億背後

精準化營銷

全新故事視角 彌補亞類型空白

在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宣發先例的情況下,《一條狗的使命》能夠獲得成功,除了所處的時代背景影響外,也與本片的內地宣發方阿里影業一系列精準化營銷密不可分。線上圈定“種子選手”、線下多城寵物領養、帶寵物觀影、開發寵物衍生品....這一系列創新性營銷方式均為影片帶來了持續的熱度與話題。

在制定營銷策略的過程中,阿里影業提出了“分眾營銷”的模式:通過電商平臺的數據對受眾進行了具體分析與劃分,並將人群劃分為愛寵人士、年輕女性、親子人群三個方面。藉由這三類核心受眾逐層推廣,發酵出真情實感的言語,為口碑打下堅實基礎。線下,針對影片的類型與具體內容,阿里影業提出了“陪伴”這一主題,除策劃了線下狗狗領養活動外,還組織了“愛寵陪伴觀影團”,邀請上百名觀眾與寵物一同在影院觀影,這些活動因其正向且新穎的模式,使《一條狗的使命》的口碑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

除精準化的營銷手段外,影片故事的全新角度與製作團隊也在為票房增加砝碼,一方面,電影通過狗狗視角展開敘述,以一條狗生命的輪迴來講述人與狗的溫情與羈絆,溫暖卻又不失力量。另一方面,作為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來的影片,上映前便已積攢了較高的關注度。

影片導演是曾讓“忠犬八公”的故事火遍全球,並兩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拉斯·霍爾斯道姆,因為具有拍攝動物電影的成功經歷,使得這部影片映前便被打上了“高口碑”與“高品質”的標籤。

線上線下交互的宣傳模式配合優秀的製作,將影片在短時間內快速、精準、有效的傳遞給大眾,並孵化了大量的優質口碑,從而很好的帶動了觀影人數。

除此以外,寵物電影填補了亞類型的空白。如果一提到“狗”電影,能夠跳出來的可能只有《導盲犬小Q》,這部在2005年8月上映的影片,票房只有600萬。而除了《導盲犬小Q》外,“狗狗電影”、“動物電影”甚至“寵物電影”其實並不多,票房也不亮眼,而《一條狗的使命》也許是一個新的開端,開始推動電影向更細化的類型上去走。

《一條狗的使命》製片成本僅為2200萬美元,就創造了全球2億+的票房成績,讓國內的影視公司看準了其中的商機。的確,一部無明星、低成本、劇情簡單的劇情片,就能創造如此大的成功。如果能量產複製,或者大批量的引進,肯定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影片接連“撲街”背後

國內寵物題材影片到底缺失了什麼?

相比較《一條狗的使命》的成功,國內寵物電影頻繁“撲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題材上的單一性,千篇一律的故事總是離不開生離死別、寵物丟失、販賣或虐待的情節。

相比於美、日的電影,國內的影片過分強調劇情卻忽略了人與寵物之間的情感與互動。使得影片始終無法擺脫講述人與社會的關係這一話題,寵物幾乎無法成為影片的核心。

另一方面,影片使觀眾很難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回顧國內寵物真人題材的影片,溫情、暖心之作並不佔少數,卻極少出現如《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一條狗的使命》這類口碑與票房俱佳的影片。大多時候寵物在影片中僅僅起到一個點綴的作用而非故事主角。

無論是《後會無期》中的“馬達加斯加”,還是《湄公河行動》裡犧牲的“警犬”,所傳遞的僅僅是寵物對人類的忠誠,而非人物的愛,因此很難讓觀眾為此買單。

2018年“狗片”票房萎靡不振,是題材小眾還是營銷不夠?


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社會原因在於寵物在我國家庭之中的地位與美國持有很大的差距。歐美國家,寵物與人通常是伴侶關係,而國內可能更多的僅僅是將其視為排遣生活的玩伴兒或以盈利為目的的飼養。從精神到盈利,觀念上的極大落差使得編劇常常無法撰寫打動人心的故事。

在影片強勁票房的背後不難發現,在這樣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一味迎合市場跟風製作和引進影片已經不再是拉動票房的有效手段,好的內容配合,精準的營銷助力與口碑護航,才是拉動票房的必備條件。

票房“領跑者”的背後助力

創新營銷 精準渠道 深耕口碑

《一條狗的使命》雖然沒有大卡司、特效、動作等票房保障,卻能在眾多重量級IP影片中脫穎而出,表明中國觀眾依舊願意為情懷與感動買單。儘管沒有“好萊塢”式的大場面或燒腦反轉,充滿溫情的走心路演依舊可以俘獲人心。

不過在這樣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沒有好的故事,僅僅依靠情懷與溫情帶動,依舊只是空架子,回看今年的不少的寵物題材電影,似乎已經落入到俗套之中,固定的框架與模式大大減少了觀眾的預期。不過好在的是,雖然寵物題材影片的票房雖然並不樂觀,但在影片內容上卻有了不小的豐富,不僅出現了《犬之島》這類講述了具有諷刺性的黑色幽默故事、還有在《戰犬克瑞斯》中藉由戰爭背景講述了人與狗拯救生命的故事,內容一定程度上都在推動著動物電影的發展。

除內容外,有效的營銷手段、精準的渠道投放和口碑的深耕與維護都在影響著影片的票房。營銷層面上,對於狗片這類非常垂直題材的影片,一定要圍繞影片核心,來更加細化潛在受眾。而在渠道的選擇上,垂直題材影片的渠道選擇需要更加的精準。結合影片屬性找到具有強關聯屬性的移動端、PC端等渠道,從而準確將信息釋放給喜愛寵物的人群之中,達到點對點的精準信息輸送。並且,對於垂直題材的影片來說,口碑的輸出會更加具有針對性,狗片為例,其核心受眾的首選圈層為愛狗人士,這一群體集中釋放的優質口碑,會吸引到更多的潛在受眾的關注。除此外,KOL的口碑發聲,同樣可以為拉動票房提供助力。

2018年“狗片”票房萎靡不振,是題材小眾還是營銷不夠?


《一條狗的使命》的逆襲雖然帶動了動物電影市場的回春,但需要勸解各位投資商與製作方的是,雖然有成功的爆款案例鋪路,但跟風扎堆的盲目製作並不能真的拉動票房的增長。想要真正收穫高票房與高口碑,還需要精耕細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