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監督執紀一線」3萬元購車補貼牽出鉅額挪用公款案

2017年底,漢南區監委收到群眾反映該區某國有公司違規購置公車的問題線索,我們迅速對該線索進行初核。經查,該公司超標準購置公車的問題屬實,公司購車發票上顯示該車總價32.99萬元,遠遠高於18萬元的公車標準。

本以為就是一起簡單的違規購置公車案件,卻在4s店核查購車金額時有了新發現。

“車價總共是32.99萬元,他們的舊車抵了6.05萬元,另外刷卡支付了29.94萬元,這個是當時的支付憑條……”“另外我們4s店還有3萬元購車補貼返還給了購車人員,這是交易記錄……”4s店工作人員一邊說一邊給我們看憑證。

為什麼兩邊車價不一致,返還的3萬元補貼去哪了?這些疑點讓我們立刻警覺起來,隨即調取了該筆3萬元補貼的收款賬戶,發現該賬戶是該公司會計李某保管公司賬戶資金的賬戶。

為了確認這筆錢去向,我們到該公司查閱了購車的財務賬目,沒有發現3萬元補貼的入帳記錄,而且賬目中沒有29.94萬元刷卡的支付憑條。

“當時購車付款的時候有憑證嗎?”我們為避免打草驚蛇,隨口向李某問道。

“當時是現金支付,沒有憑證。”李某回答說。

李某的回答,讓我們更加疑惑,是她忘了呢,還是在刻意隱瞞什麼?

根據掌握的李某挪用3萬元公款的事實,我們立即對李某立案審查,李某交代了其挪用3萬元購車補貼款的問題,並交代其利用個人賬戶保管公司公款之際,挪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的問題,但是對於公款的來源則以記不清為由予以搪塞。

我們抓住這一疑點迅速對其交代賬戶的資金來源進行了調查,卻發現因時間久遠、很多存款系現金存款、pos機轉款等原因,很難查清資金來源,僅能認定其挪用公款3萬元,案件的調查一時陷入死衚衕。

面對這一“死局”,我們沒有氣餒,決定轉換思路,對李某所交代賬戶的資金流向深入排查,每筆資金流向逐筆抽絲剝繭。功夫不負有心人,順藤摸瓜,我們核查出其部分公款經過多次轉款後,流向其姐姐李某某的交通銀行賬戶,並有大量購買理財產品的記錄。區監委立即對李某採取了留置措施,同時再次對李某展開凌厲的攻勢。

“你知道挪用公款3萬元就要入刑了嗎?”“你兒子今年剛畢業參加工作,你為他的將來考慮過嗎?”

在提到兒子的時候,李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放棄了抵抗,遂交代了借用其姐姐李某某賬戶,挪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的違法事實。

最終,李某因挪用公款706萬元購買理財產品,挪用公款6.05萬元用於其日常開支,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被移送漢南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最終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

在正風反腐高壓態勢下,違紀違法行為更多的由面上轉向地下,並披上層層“外衣”,要調查清楚,不僅需要我們紀檢監察干部有鍥而不捨,刨根問底的精神,還要練就“火眼金睛”,善於發現問題,找到突破點,逐條逐步順藤摸瓜,抽絲剝繭,才能最終揪住腐敗分子的尾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