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從莊浪到張家川,全程約47.47公里,下午兩點鐘,我們就抵達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家川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東北部,東接陝西省隴縣,南鄰清水縣,西連秦安縣,北毗華亭、莊浪縣。

張家川是隴東唯一的回族聚居縣,也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自治縣,民族風物豐富多彩。境內景色優美、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山川名勝無不保留著鮮明的民族特色,這裡不僅有古蹟遺存和神奇秀美的關山風光,還有綠波盪漾的天然草山、草場,還有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

(1)

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我們驅車張家川縣張川鎮城北的北山查灣村,這裡是中國伊斯蘭教陵墓,亦稱“宣化崗道堂”“北山拱北”,為哲赫林耶門宦教主馬化龍、馬元章、馬進成、馬元超等人的陵墓,也是伊斯蘭教哲合忍耶門宦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所謂“宣化”,即“宣揚、教化”之意。拱北是阿拉伯文的音譯,為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在其教主的葬地和道堂建造的圓頂建築。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我們沿著後門步入上山,便可知各類樓塔皆圍繞幾座亭狀墓廬而建,這裡入土著中國伊斯蘭教蘇菲派哲合忍耶門宦第五代教主、清末陝甘回民大起義的領袖之一馬化龍、以及讓哲合忍耶走向復興的第七代教主馬元章、馬元超兄弟等人的遺骨。周圍蒼松翠柏,茂林修竹,非常肅穆幽靜。院內積雪遍佈,屋頂的水滴不停地落在我們的身上,在一棵高大樹木掩映下的青蒼色樓塔,幽寂而古樸的立於西端一角,而靠崖的這孔古舊斑駁的小木門虛掩著的窯洞裡,不知道封存多少往事和蛛絲馬跡?

接著,我們來到宣化崗新修的城樓前,這個自清光緒開始,歷經三代七十年的建設,如今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拱北建築群,依自然地形依山而建,結構宏偉,別具一格,門庭相錯,曲徑通幽,廳殿門牆磚刻木雕,玲瓏細巧。各處院門上懸有社會名流題贈的匾額,牆壁上有名人學士的詩文和馬元章、馬元超二人親作的治教省己格言及對聯。從民國到解放初,宣化崗拱北曾吸引了不少政府要員、社會名流來此遊覽觀光,安維峻、袁世凱、于右任、馮玉祥、吉鴻昌、白崇禧、段祺瑞等眾多社會名流、軍政要人或涉足來此,或題贈匾額,或賦詩題對,為宣化崗增添了光彩。民國十一年(1922),國民軍西北第一路軍總司令于右任路過張家川,遊覽宣化崗時,作詩讚雲:

振臂一呼此啟疆,

河山耕牧勢猶強。

早時騎射雄西北,

今日威儀視帝王。

萬戶蒸騰風又雨,

一川填咽海還桑。

天荒地變真閒事,

金碧參差宣化崗。

在阿訇的引領下,我們登上城樓,遠眺蒼莽橫亙的關隴群山,浩渺之感頓生,關隴美景盡收眼底。皚皚白雪覆蓋下的關山,更是氣勢壯觀,令人豪氣萬丈。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據阿訇介紹,張家川宣化岡拱北是西北地區很有影響的伊斯蘭教活動場所,每年要舉行多次大型宗教活動,前來參加活動的信教群眾涉及全國13個省區,人數多則上萬人,少則數千人。

逐一參觀完樓塔類建築群和名人題寫的碑文,我耳旁似乎迴響起了宣化崗悲壯的歷史、渾厚的文化和那些已俱往的風雲人物。再返回的途中,我的思緒還停留在這片被破碎瘠瘦的荒山所包圍的窪地。冥冥之中,我彷彿看見一位著長袍、戴白帽、清矍如鶴的老人緩緩走來,似乎在告訴我們,中國伊斯蘭文明要吸收、要深層次融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要不斷自我調節和更新,才能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2)

張家川不僅有中國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聖地,春秋戰國時期的烽火燧臺多處,還有秦防西戎的堡寨遺蹟和三國時期著名的街亭古戰場。

街亭古戰場遺址位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的西樑子山,因其山在隴口之衝,截然中止,不與眾山相連而得名,一千多年前,這裡曾發生過讓後人扼腕嘆息的街亭大戰。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龍山鎮原名斷山鎮,屬秦安縣管轄,清乾隆十四年知縣嫌其名不祥而改稱龍山,解放後劃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據史書記載: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天,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望風而降,曹魏舉國震驚,忙派兵抵禦。諸葛亮派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去鎮守蜀漢咽喉之地—街亭(今張家川縣龍山鎮與秦安縣隴城鄉之間),結果馬謖死搬兵書教條,把軍隊駐紮街亭側面的山上(今龍山鎮西樑子),被魏國大將張郃包圍在山上,斷了水道,蜀漢軍不戰自亂,失了街亭。蜀漢軍進退無路,只能撤退,諸葛亮北伐失敗。從《秦安縣誌》和研究《三國演義》的專家考證中得出聞名遐邇的魏蜀街亭之戰似就發生在“今日之龍山(西樑子附近)”。

我們盤山而上,不多時,即來到街亭遺址。從街亭處遠眺,隴城鎮盡收眼底。我們所到達的這座山樑,兩頭高、中間低,呈駝峰狀,橫臥於清水河南岸,因扼河川之要口,有“五路總口”之名,且有“三水交界”之稱,而且河谷開闊,四通八達,南北山勢險要,正是當年馬謖失街亭的發生地。

千百年來,失街亭斬馬謖等歷史故事雖說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雖說街亭之戰已煙消雲散,1700年後歷史長河並沒有淹沒西樑子在戰場的足跡,留存的城堡殘垣和數百年戰壕的痕跡依然隱約可辨。

(3)

思緒還在街亭古戰場的意韻中,我們又抵達張家川雲鼎陶文化博物館。

張家川雲鼎陶文化博物館佔地面積800平方米,以陶器為主,向人們展示了古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藝術輝煌,由古陶序廳、彩陶系列、人物陶俑、動物陶俑、瓦當大觀、拆散結構等6個專題系列組成,收藏了1.8萬多件的煥發著璀璨光芒的藝術珍品,囊括了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以及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隋唐等不同朝代的陶器、青銅器、石器、瓷器、玉器等,其中不乏戰國殉葬俑、西亞文化漂彩缽等稀世珍品。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雲鼎陶文化博物館是民間收藏家馬醜子個人出資建成的,二十多年來,他堅持著“只進不出”的原則,致力於古陶器的保護與收藏,成功打造的國內最大的陶器博物館。

甘肅是彩陶故里,彩陶是華夏文明的重要依據,彩陶文化是璀璨的黃河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甘肅彩陶自大地灣文化伊始,經歷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馬家窯文化的繁榮,至辛店、沙井等青銅文化的餘暉,由興起到衰落,延續了整整5000多年的滄桑歲月,構成了一部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彩陶發展史。它是先民們創造歷史、開拓西北的重要見證,為我們探索研究華夏文明起源,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實物資料。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騰流不息的黃河、雄渾肥沃的黃土高原、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豐富發達的新時器時代及青銅時代文化,包括多姿多彩的彩陶藝術在內,不僅是甘肅數千年綿延不絕的獨特文化風貌的體現,也是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輝煌燦爛的一頁。

面對眼前上千件的陶器,我眼前不斷浮現出在那個蠻荒的時代,先輩們一雙雙巧手在陶器上輕輕地刻畫出各種紋飾和符號,使得古老的文明得以記錄和傳承……

(4)

經過幾天的行程,雖說處處有驚喜、歷史、文化和美景,但也難掩思家情結。第二天,我們早早起床,購買了當地的正宗羊肉和純土豆做成的粉條後,將沿著關山草原直驅隴縣回家。

張家川關山風景區與隴縣接壤,有壯美的草原和雲鳳山、喇嘛帽、尖石山等20多個景點,北段秦家塬古道是歷史上最早翻越隴坂的幹道之一,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向來為關中、中原通往西北的要隘和關卡,也是古往今來文臣武將和詩人藉以抒發情懷的地方。巍巍關山,古木參天,怪石林立,峰聳仞立,高入雲表,道路險峻,九折盤旋,山水潺潺,千年遺響。唐人沈儉期曾有“隴山飛落葉,隴雁度寒天”詩句。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今天,天寶公路橫穿關山,沿途崇山峻嶺,蒼翠蔥鬱,山腰雲彩參天,山下灌木叢生,山底蒼蒼茫茫的草原裡,羊群輝映著白雲,碧山襯托著藍天,盤山繞彎的公路猶如長龍,將造型千姿百態、高低錯落有致的丹巖地貌一分為二,再加上農舍、田疇、森林、草原、溪流、藍天、白雲,還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構成了一幅妙趣天成、情致綿邈的獨特畫面。登關山之巔,東望八百里秦川,去西便是大漠邊陲,給人一種空曠、寂寞的感覺。也許,所有的遇見都是冥冥中的一種安排,沒人知道這裡面究竟藏著一種什麼秘密和玄機。但不管怎麼說,關山的美不單單是一種表面上的美,而是在它表面靜靜美的下面,藏著一種讓你欲罷不能的力量,這種美是一種不去開啟就難以發現的美,是一種暗含超凡脫俗、陰柔溫婉、細潤無聲但卻難以被人覺察到的美,在它的面前,都有著不容一絲懈怠,不容一絲猥瑣的品格……

(四)大美張家川——摘自《漫行早期秦人東遷路記》之四

是的,關山草原是內陸地區距離大城市最近、具有歐陸風情的大型稀樹草原,集森林、草原、河流、山巒、峽谷等自然景觀為一體,至今保持著原生態面貌。不論初夏秋冬,連綿的關山始終把無數美景攬入懷中,森林、雲海、草原、峽谷、河流,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天然油畫。

一路走來,冬天就這樣悄然蒞臨關山,萬物沉睡,連路旁的草木都在漸漸衰落,背陰處積雪結冰,偶爾,一片枯黃的葉子,靜靜地落下,清晰的脈絡見證曾經的鮮活。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承接了上季的因果,正如生命是一段旅程,一定要用心去感悟。人生沒有完美,生活也沒有完美,遺憾和殘缺始終都會存在。穿越過歲月的風雨,才發覺已經失去的東西很珍貴,然而,世間最珍貴的還是要把握現在,珍惜這似水的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