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科技界權威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其預測的2018十大突破性技術。

包括基因占卜、人造胚胎、共享AI、對抗性神經網絡等。

這些技術將對人們的生活將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1、基因占卜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將來有一天,嬰兒出生時就會得到一份 DNA 檢測報告。這些報告將提供嬰兒患心臟病或癌症的幾率、是否對菸草上癮,以及是否比一般人更聰明的預測。由於大型基因研究(部分研究涉及人數超過 100 萬人)的開展以及科學進步,這樣的報告很快就會從概念變成現實。

利用正在進行的大型基因研究的數據,科學家們正在創造他們所謂的“多基因風險評分”指標。製藥公司還可以在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或心臟病等疾病的預防性藥物的臨床試驗中,使用這些分數指標。通過挑選患病風險更高的志願者,他們可以更準確地測試藥物的效果。

在半湯大基因中心,未來已來!科學家們研發了針對肺癌、消化道腫瘤、婦科腫瘤三種精準用藥檢測的基因包,運用CAR-T細胞精準治療惡性腫瘤……尤其是,綠色超算能極大提高新生兒遺傳病診斷效率,傳統辦法要3-4個月才能確定病因,通過綠色超算技術分析樣本,只要1天時間就能診斷!

2、人造胚胎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英國劍橋大學的胚胎學家們在一項重新定義瞭如何創造人造生命的突破性研究中,利用幹細胞培育出了一種逼真的小鼠胚胎。該胚胎並不是由卵細胞與精子結合而來的,只使用了從另一個胚胎中得到的細胞,未來將實現在沒有卵子的情況下育出哺乳動物。

3、共享AI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微軟與亞馬遜合作推出了一款開源深度學習框架 Gluon。在理論上,Gluon 可以讓創建神經網絡——一款試圖複製人腦學習方式的重要人工智能技術——變得和開發手機 APP 一樣簡單。如果在醫療、製造以及能源等行業裡,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技術,將極大提高各產業的生產力。

4、對抗性神經網絡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對抗式生成網絡”(GAN)會使用兩個神經網絡,其中一個叫生成網絡,它的任務就是依照所見過的圖片來生成新的圖片。另外一個叫判別網絡,它的任務則是判斷它所見得圖片是否與訓練時的圖片相似,還是由生成模型創造出來的“假貨”。

慢慢的,生成網絡創造圖片的能力會強到無法被判別網絡識破的程度。

這項技術已經成為最具潛力的人工智能突破,幫助機器產生甚至可以欺騙人類的成果。目前,GAN 已被用於創造聽起來十分真實的語音,以及非常逼真的假圖片。

5、完美網絡隱私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多虧一款新工具的出現,真正的互聯網隱私終於可以實現了。該工具可以讓你不用透露自己的銀行餘額或其他細節,就能證明自己在銀行有足夠的存款可以完成金融交易

。這款工具是一種叫做“零知識驗證”(zero-knowledge proof)的新密碼協議。世界第二大區塊鏈網絡以太坊創始人將 zk-SNARK (簡明非交互零知識驗證)稱為一項“徹底改變遊戲規則的技術”。

6、傳感城市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一個名叫Quayside的高科技項目,目標之一就是讓一切關於設計、政策以及信息科技的決策,都以一個巨大的傳感器網絡為基礎。

這個網絡將收集各種信息:空氣質量、噪聲水平和人們的行為等數據。在該規劃中,一切車輛都是自動駕駛的共享車輛,地下也將跑著負責送快遞這種低級體力勞動的機器人。

7、3D金屬打印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之前的 3D 打印技術使用任何非塑料材料(尤其是金屬)時,成本非常昂貴,速度也極其緩慢。發展至今,

這項技術有望成為可用於零部件生產的實用技術。如果它被廣泛應用,將有可能改變我們大規模量產產品的方式。有公司計劃推出體積更大的、用於工業製造的打印機,它們的速度將會比之前的 3D 金屬打印機快 100 倍。

8、零碳天然氣發電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天然氣雖然比煤炭清潔得多,仍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美國一家前沿發電廠正在測試一項可以實現清潔天然氣能源的技術——

能捕獲天然氣發電過程中釋放的所有二氧化碳,同時又能夠以低廉的成本發電。如果此舉得以實現,意味著從此能用合理的價格從化石燃料中獲得零碳能源。

9、材料的量子飛躍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多少年來,化學家都夢想著能設計出新型蛋白質,用於研製更有療效的藥物

。然而,這些技術中的材料分子都難以在計算機上建模和彷真,遑論設計和合成了。不過,這對於量子計算機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了。相比傳統計算機那樣採用“1”或“0”的數字比特(Digital Bits)作為計算和存儲單元,量子計算機採用量子系統的量子比特(Qubits)作為運算單元。

如今,科學家正在打造具有更多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量子算法也在提升,我們更感興趣的大分子精確彷真計算也將成為可能

10、巴別魚耳塞

2018全球突破性技術來了,將顛覆人類生活,科幻場景令人難以想象

在科幻經典《銀河系漫遊指南》中,把一條黃色的巴別魚塞到耳朵裡,就可以聽到實時翻譯。如今,谷歌通過一款名叫 Pixel Buds 的耳塞將科幻變成現實。

耳塞佩戴者用自己的語言講話,然後谷歌翻譯應用就會對所講的話進行翻譯,並在智能手機上大聲播放。手持手機的人回應後,回答被翻譯,然後在耳塞中播放。相較於外國同業者偏好以耳機作為切入點,中國企業則選擇翻譯機。(來源:波動未來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