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長高高,這7條長高知識父母不能錯過!

身高究竟會在什麼時候才會急速往上躥?有兩個信號可以告訴你。第一個信號是你的胃口突然大增,食慾非常旺盛,這說明要長個兒了。第二個信號是你的鞋子突然變小,這也是長個兒的一個信號。因為長個通常是從下往上躥個兒的:腳變大後,腿也會變長,然後手變大、胳膊變長。

1.孩子長高營養要充足

處於生長髮育中的青少年,需要不斷地從食物中得到各種營養成分,而長得比較快的娃,則是因為體內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所以對營養素的需求相對更高。另外,若是長得快,也就意味著骨骼的形成會明顯比同年齡的孩子要快,因此對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鈣的需求也就更大,而為了保證鈣的吸收利用,維生素D的需求也會相應加大,同時骨骼的形成還牽涉到磷、鋅、維生素A、維生素C等相關的營養素。

當你處於快速生長期之內,應該適當給補充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以及在平時飲食中注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要挑食很重要,但是也不要吃不該吃的東西啊!

孩子要長高高,這7條長高知識父母不能錯過!

比智高

2.孩子長高睡前可喝一杯奶

奶類是鈣的主要食物來源,而鈣更是骨骼生長的基礎原料;奶類還具有促進睡眠的作用,因此睡前喝一杯奶能促進身高增長。因此,應該養成睡前喝奶的可是一個好的習慣,這樣既能保證鈣的攝入量,又能幫助睡眠。

鈣缺乏的主要危害是使骨骼中礦物質的沉積減少,骨骼強度降低。只有少數由遺傳代謝性骨骼疾病所引起的嚴重鈣代謝紊亂,如抗D性佝僂病、家族性低磷性佝僂病等,由於骨骼礦物質沉積嚴重減少或形成骨骼畸形(如O形腿、X形腿),才可能明顯影響到孩子身高增長,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奶類含鈣很豐富,每天保持500毫升左右的奶量,就基本能滿足孩子對鈣的需求。

3.孩子長高不能不吃肉

肉類,特別是牛肉和瘦豬肉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鋅,是人體鋅的主要來源。鋅對身體的生長髮育具有促進作用。人體內許多重要的參與新陳代謝的酶含有鋅,鋅是保持這些酶的活性所必不可少的。

鋅在生長激素的合成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缺鋅孩子的發育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並且往往表現為身高不足。處於生長髮育旺盛時期的孩子,每天的膳食中要含有適量的肉類,以保證優質蛋白質和鋅的供應,此外肉類中的鐵含量也明顯高於其他的魚、禽、蛋類等動物性食物。

孩子要長高高,這7條長高知識父母不能錯過!

4.保證充足睡眠

人體下丘腦分泌生長激素在一天24小時內不是均衡的,其分泌量在睡眠狀態下明顯高於覺醒時,並且主要是在深睡眠中分泌。良好而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而睡眠不足或各種睡眠障礙則都可能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到孩子身高的增長。因此睡得好能促進孩子長個兒。

一般來說,孩子年齡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時間就越長。新生兒每天要睡20個小時左右,2~6個月的嬰兒每天要睡15~18個小時;6~18個月每天睡13~15個小時;18個月~3歲的孩子每天睡眠時間為12~13個小時;學齡前的兒童每天睡11~12個小時,而學齡期的兒童仍然需要保持9~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青春期的孩子至少也要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早睡早起更有利於促進身高的發育生長。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晝夜規律,每天夜間22點至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分泌量可佔到全天總分泌量的20%~40%。

安排10歲以下的孩子在晚上8~9點睡覺最為適宜,因為孩子入睡後半個小時左右才能進入深睡期,而進入深睡期1個小時以後才能進入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孩子入睡過晚,生長激素的分泌就有可能受到影響。

5.長得太快,未必就好

孩子長得慢,家長一般都著急,忙著帶孩子去看醫生。而孩子長得比同齡孩子高,特別是父母個子不高,孩子卻長得又高又大,很多父母都感到很驕傲,認為自己的孩子將來肯定能長大個兒。

其實,孩子個兒長得過快未必就表示他將來是大個子。因為過早發育有可能意味著過早停止發育,最終身高反而不理想。

無論孩子生長遲緩或者生長速度過快,都要引起重視,去檢查一下骨齡。正常生長才是最好的!

孩子要長高高,這7條長高知識父母不能錯過!

6.別讓肥胖影響長個兒

過度肥胖會影響孩子長個兒。通常肥胖的孩子一開始表現為生長比較快,身高和體重都超過同齡的孩子,給人肥胖的孩子個頭高的感覺。但肥胖的孩子往往也比較早就停止了生長,他們的最終身高並不比同年齡的夥伴高,甚至還可能更矮一些。

這是因為肥胖是誘發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性早熟可以使骨骺閉合提前,所以一開始肥胖的孩子似乎身高增長很快,但最終身高反而受影響。

由於體重過重,容易造成骨和關節異常,對身高的增長有不良影響。另外,過胖的孩子由於生活習慣或活動不方便等原因,往往不愛運動,還容易出現各種睡眠障礙,這些都不利於身高的增長。應幫助肥胖的孩子增加運動量,注意飲食的均衡搭配。

長期大量口服激素,會影響鈣、磷的代謝,導致骨質疏鬆,抑制骨骼生長及蛋白質合成,從而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但是也不用因此而談激素色變。因為現在醫生給兒童用激素時都比較注意儘可能小劑量、局部使用,與全身使用激素不同。所以,只要規範使用激素藥,是不會對孩子的生長髮育造成明顯影響的,不必有“恐激素”心理。

兒童期由於疾病或激素缺乏造成生長障礙,也會出現追趕生長的現象。這種情況治療開始得越早,追趕生長的效果就越好。比如生長激素缺乏症,在用藥治療的第一年,身高增長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1年增長10~12釐米,但從第2年開始生長速度逐漸遞減,最終達到維持正常兒童的年增長速度。

追趕生長的時間和幅度受疾病持續時間、程度等的影響,如果治療時間過晚,生長落後的狀態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