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华为当年的目标,并不是想要争第一,而只是想生存下去

最近任正非和索尼的总裁有了一段对话,任正非所发表的感想引起了关注。这段话也被广为流传,索尼的CEO和任正非之间的对答之中,任正非回答显得十分认真,他表达了自己创业以来对各方面的理解和感受,其中既有决策流程,研发方法,还有企业哲学等等,怎么让不同的服务人群感到满意,这些让人深受启发。

任正非:华为当年的目标,并不是想要争第一,而只是想生存下去

他表示,自己所带领的团体不能是一潭死水,必须要有活力。作为领导人,更需要保证团体要定时更新。另外,他保证了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的权利,也就是让他们按照一定比例参加公司的高级决策,其实这也就类似于我们的民主选举一样。他表示,虽然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在会议上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是这样做是必行之策。认真非觉得,这是让脑袋先开光,提前让他们知道未来的走向。也就是说,这样可以时刻提醒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好,发展自己的特长,以免自己的职位被取代。

任正非:华为当年的目标,并不是想要争第一,而只是想生存下去

另外,他还总结了自己公司的企业哲学问题。他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真的想要干一番事业,那就必须要抓住方向感。这一点是体现在两方面的,其中不仅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也有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创新方向和客户的需求大致相同,只不过是客户以后的需求罢了。因此一个企业的方向感必须要正确。虽然途径可能不会完全正确,但是大致的方向一定要走对。

华为对自己主攻问题的方向,总结如下:必须要多层面,多方法,多阶梯,依照客户的不同需求场景化。

任正非:华为当年的目标,并不是想要争第一,而只是想生存下去

对此,任正非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他讲述了一遍研发产品的过程,首先就必须有第一梯队在前线了,他们负责负责集中精力把现在存在的问题攻占下来。那么第二梯队,他们不但要把产品先考虑,而且还要继续深入探究,以后该如何管理,自己的东西还有什么不妥之处。第三梯队的任务又不同了,他们主要研究前两次的"作战方式"有什么联系和不同。最后就是第四个梯队了,他们主要负责制造方面,研究如何将成本降到最低,用最少的价格来找最好的设备。根据前三个梯队的不同作战方式,把步骤和结构简化下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再配合低成本的投入,把客户的隐私以及安全保障好。

任正非:华为当年的目标,并不是想要争第一,而只是想生存下去

另外,在公司的内部还有员工持股的制度。华为这样做,也是为了要留住那些有朝气年轻人,"这种股份机制,是在当时没有条件和环境的一种制度",如今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改善,到现在仍然是一种非常好的机制。

华为当年的目标,并不是想要争第一,而只是想在市场中生存下去,不被其他品牌所挤压。在这时,任正非表示:"如果有一个企业在创业期,就开始想要成为世界第一,那么这个目标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人成功之后,往往被媒体包装得更美好,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我们曾经狼狈的样子。"

每个创业成功的品牌,都会有自己的成长故事,每一个人,也会有别人不知道的默默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