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


老子所说的“无”和“有”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要说观察它的奇妙,我们首先应该让自己达到圣人所说的常“无”境界标准。比如圣人常以“百姓的心为心”,常以百姓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这些种种,说明了只有真正拥有平常心,方能在平心气和的状态中真正领悟到老子所说的“无”生“有”的真正奥秘。

而如果以“有”观“无”,只需要从“有”中观察他们的运行规律,比如说从已经存在的宇宙中观察星际运动,星空能量以及宇宙物质等等。

相对于,从“无”中观察“有”,我们现代科技更有优势的正是从“有”中观察“无”,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已知的“有”中,最后观察到“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边缘。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能从微观世界观察到号称非常小的“上帝物质”,这个不正如老子所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一样的意思吗?

所以《道德经》不仅是中华人民的智慧源泉,也应是全世界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

有什么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问题联系作者删除]

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


常无,欲以观其妙:经常便自己的心保持在无的状态(即无我的状态,空的状态,超越自己以往知见的状态,接受一切新旧事物的状态,即宽广的虚无状态,空灵的状态),好让自己能静下心来好好体悟与观察万事万物的奥妙!因为如果固守我执我见,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放下以前的知识与见识!对他人的好处,万事万物的奥妙很可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观,品,见)而不知其味(妙)!只有真正能放下自我,能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空的状态的人,才能日新又新,时时可以体悟与观察到万物的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缴:但同时也要时常让自己处于有为(敢于任事,敢于担当,认真作事,本分作事,锲而不舍的状态),才有利于观察出万物的蛛丝马迹,因为只有至心一处,用心观察,才能找出万事万物的踪迹,总结出万事万物的规律,从而征服万物,妙用万物。











逍遥子三阳开泰


帛书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欲以观其眇;恒有欲也,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

“道”我可以讲述,但我讲述的“道”,是我个人对“道”的体会,不等同于那个“道”本身。道的功用可以加以命名,但道的功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道“消退”时的功用,是使万物萧条;道“涨生”时的功用,是使万物生发。所以,我们可以一直沿着道将要消退的方向,去察探万物萧条的始端;可以一直沿着道将要涨生的方向,去察探万物生发的终归。始端(始因)和终归(终果)同出于道,虽然名字功用不一样但评论是一样的,它俩一样被评论为道的神妙端点;神妙到了极致,是一切妙用的法门所在!

第一句是大学者的谦逊开场白,开场白过后,进入正题,介绍道的功用。然后是解说怎么去探究道的要点(沿着事物的来路找到事物演化的始因、沿着事物的去处推知事物演化的终果)

⚠️易经里的“道”最初是阐述“昼夜演变”诞生的,我们拿来验证一下译文。“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段日子,白天越来越短,一段日子,白天越来越长,这就是“道的消长”。从冬至到夏至,白天越来越长,这是“道有”的作用;从夏至到冬至,白天越来越短,这是“道无”的作用。

1、道可道,非恒道。

参考:第41章“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要通过借鉴其他事物的演化才能体会完善它。也就是,老子所讲述的道是自己对道的体会,并不等同“恒道”本身。恒道:一直客观存在的道本身。

道可以讲述,但我讲述的道并不等同于道本身。

2、名可名,非恒名。

道已经有“道”这个名字,难道需要再给它取个小名?第三句是第二句的延续,必定有线索:“无名..........有名......”“有、无”要起源于第二句。用第三句返照第二句,第二句实际意思应该是“有无的名可名,非恒名”。第二句还是第一句的延续,用第一句推延第二句,所以第二句实际意思是“道有、道无的名可以命名,非恒名”。

⚠️名:《广韵》“名,功用也”《道德经》是“名”作为“功用”解释的唯一出处,没有这个出处,《广韵》这条解释可以删了!这也反证了,把“名”作为“名字”解释是无知的!

道的功用可以加以命名,但不是固定的功用

3、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把第二句句意延续下来。道无的功用是万物之始,道有的功用是万物之母。

无:消退,动词。书中到处都是例子(比如11章“当其无”恰当的挖空它)。有:涨生,动词。书中到处都是例子(比如第11章“有之”增加它)。名:功用。无名:消退时的功用。

之:至,到。《玉篇.之部》“之,至也”

万物之始:万物回到起初,萧条也。万物之母:万物得到母性,生发也。

道消退过程的功用是使万物萧条(盛极而衰、物壮则老);道涨生过程的功用是使万物生发(持柔克刚、否极泰来)。

4故恒无欲,欲以观其眇,恒有欲,欲以观其所敫。

恒无欲:一直沿着消退的趋向。无:消退。无欲:消退的趋向。欲:趋向。

所以,一直沿着道将要消退的方向,去察探它的始端,一直沿着道将要涨生的方向,去察探它的终归。

敫:终归 眇:始端

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同谓之玄。

异名:指不一样的名字还是指不一样的功用?功用是名字的来由,名字是功用的命名。谓:评论《说文》“报也”。孔子谓季氏:“八伎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皇侃义疏》:“谓,评论之辞也。”

玄:神妙、深奥《玉篇.玄部》“玄,妙也”

始端和终极同出于道,虽然功用、名字不同但评论相同,一样被评论为道的神妙端点。

6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神妙到了极点,是所有妙用的法门。

这篇文章的智慧在于把“名可名,非常名”解读出来,能找到方法,说明你是“中士以上”。解读“名可名”的过程,就是一次“道”的探究实践。解读第一篇也是一次道的探究,每一句不离上下两句去找线索。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段时间白天越来越短,一段时间白天越来越长,这就是道的消长。

道术:前要知它来路,后要知它去处,有害于我,镇以无名之朴,将它拨入虚空。无名之朴:衰亡作用的道

道德经事物变化三要素:

1、事物现状。(道德经第二篇)

2、变化趋势(向好或向坏;道消或道长)

3、趋势有多长(眇与敫的间距)

终极版,道德经解读只有两个大家,韩非子、罗杰华。

创建于2018.10.1

四真


原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释文:

所以恒久的“无”,要来考察事物是怎么产生的;恒久的“有”,要来观察事物是怎么存在的。

注释: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恒久的“无”,要来看天地万物的本质。欲,要。以,连词,相当于“来”。观,观察,考究。其妙,它是怎样产生的。其,它,代词,指天地万物。妙,奥妙,本质。

常“有”,欲以观其徼:恒久的“有”,要来看事物的存在。徼,音jiào,边界,引申为“表面”,指人们能看到的物态。

解析:

这两句分别阐述“有”与“无”的价值意义。“常‘无’,欲以观其妙”,就是从恒久的无中来探究事物到底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常‘无’”看“有”是怎么产生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从恒久的存在看到事物,通过“常‘有’”看“有”是怎么存在的。


陈广逵


一颗种子,未种下地的时候,它是有生命的。

种子的生命属于自然,自然呈现的是天地之象,天地就是一个生命系统。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阴阳二气授与万物。万物得以按时节生生不息。

就是说一个小生命,得按大生命的规律走。

如何走?

按时节播种,它会经历一个生长壮大衰老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始到终、由终到始的循环反复过程。为什么这颗种子知道自己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因为它的生命轨迹在它还未下地的时候就已经携带。你看到得吗?看不到,老子把这叫做无。无形无状之意。

到了一定的时候,开花结果,繁植后代,而这一个过程,人们都可观察得到,这个叫做有。有形有状之意。

老子就是用有和无来诠释自然的阴阳。这时你再去体会有无相生的意境。无之妙,有之徼,阳开生物,阴闭成物,一切心象全在开物成物之间。

心象,人类心灵思维之象,并非大脑逻辑结构所能掌握。希望你放飞心象,叩启众妙之门。 那个门的密码:左边叫无,右边叫有。


村络思想茶


妙喻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觉而而知。灵寂常光,无为常为。檄是父母之气,孔流不净,四大假合,终是败坏。虽红尘滾滚,缘尽于眠。有圣有灵,境无亦无。终是虚空。所以要去欲回归方能自明明人。欲望是无明,不破见不了明明德本来!南无阿弥陀佛


平常心132178314


道德经》的道,是易道,事物变化方向之道,不是1十1=2,不是E=McC。是通过人的修养知往察来。名可名…万物之母,只是各自命名来表述它,为了说得清楚,用乾表天,坤表地……在无欲(妄念)你就看到了这个事的大概发展。徼字有争议。应该说人类应该有欲望来探究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我写《道德经》的目的:道和德怎样的关系。《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性善(德也)而体道的。


LuC1


我不提供现成的答案。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妙”是个什么东西,大篆体的妙字,女旁是大篆体的玄字。既然玄字可以变成女字,那么玄字又是什么东西。

徼字又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敫字是什么意思?敫字中的白字又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妙”“徼”二字的字义,这二句话无解。强解的话,恐怕只是多了一些废话。

玄,牝之门,……


手机用户4544959966


我的理解:常无,欲意观其深渊高妙;常有,欲意观其所归趋。


云淡风轻陈文


《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在这句话中看“无,妙”无为有,妙为事。有为无,徼为巡。个人谬论,仅供聊一聊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