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為什麼被稱為“柳仙”?

蛇被當作靈物之時,一般被稱為“柳”,為什麼把蛇稱之為“柳”呢?一般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因為蛇的樣子很像柳枝,所以被稱之為“柳”。魏晉南北朝的沈炯 《十二屬》詩曰:“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蛇為什麼被稱為“柳仙”?

第二種說法出自《山海經》。《山海經》的《海外北經》記載: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於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

蛇為什麼被稱為“柳仙”?

大致是說共工的下屬,名叫“相柳”,一個蛇身人面的神,最後被大禹所殺。加之古代一般把蛇當成是水神來看,這一點至今在黃河流域仍有市場。傳說中的“黃河大王”,據說是一條金黃色的小蛇。所以慢慢地人們就把蛇稱之為“柳仙”,簡稱為“柳”。

蛇為什麼被稱為“柳仙”?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白蛇傳》中,白娘子白素貞就是一位修煉了千年的“柳仙”。這位“柳仙”和許仙的悽美愛情故事,可謂是名傳千古。

不過說到“柳仙”,還是在東北地區最受歡迎,乃是五大保家仙之一。一般的農村人家,家裡進了蛇,是不能打死,也不能趕走的。五大保家仙也叫“五大仙”,包括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間俗稱“狐黃白柳灰”(或稱“灰黃狐白柳”)。

蛇為什麼被稱為“柳仙”?

五大家的形象都是人像,慈眉善目,除白仙被附會為白老太太的女人形象外。其餘四位都是男像,穿官服,帶暖帽,顏色為灰藍或石青等。民間對其中的狐仙、黃仙和白仙更為敬畏,關於他們的靈蹟傳說也頗多。

人們對蛇仙的崇拜也可能來自遠古,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蛇常常被認為是龍的化身,因此在十二生肖中若屬蛇的人,就說是屬小龍。人們認為蛇有靈氣,它的形體奇異,能蟄伏潛藏蛻皮變化,而且行動詭秘靈敏。法力比狐狸還要大,也能形成人形,有千里攝物的法術。

蛇為什麼被稱為“柳仙”?

在天津的民間老會、聖會表演中,常常出現蛇仙的影子。特別是在高蹺表演中,一定少不了《白蛇傳》中的二位蛇仙,白蛇一身素妝,青蛇一身青妝,都佩戴寶劍,模樣俊俏,柔媚中帶有剛毅,令人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