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北燕皇室遗孤冯氏,汉族,史上未留其名,曾被称为冯氏、冯贵人、冯皇后、冯太后、冯太皇太后,死后谥号:文明皇后。短短49年人生,辅佐北魏朝三位君王;两度临朝听政,执政时间长达约15.5年。

虽然她一生始终以辅助夫君、儿子、孙子为己任,虽然她一生始终只将视野集中于如何让北魏帝国强大,但她的改革对于未来封建王朝政治体制有着巨大的影响,更对于民族融合有着不世之功。她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后”

巧计安朝堂——冯太后密谋诛乙浑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公元465年5月,北魏献文帝拓跋浚去世,小皇帝拓跋弘继位,冯太后从皇后荣升太后。随后,北魏丞相乙浑谋逆,把持朝政、屏蔽宫中与外界联系、矫诏诛杀反对他的大臣。百官震恐,计无所出。

此时的冯太后因之前拓跋浚葬礼时曾想投火自杀而受伤,应该还在后宫养伤。然后历史出现了戏剧化的转变,公元466年3月,乙浑被拓跋丕、陇西王源贺和牛益领军捕杀。《魏书》明言,捕杀乙浑的幕后策划者就是冯太后,但并没有记录冯太后到底是如何谋划的。

封建王朝,皇室要杀一个大臣有多难呢,需要冯太后“谋划”什么?这就要回头去看乙浑谋逆过程了。首先,乙浑贵为丞相,且曾为骠骑大将军,他在军方的实力有多大就是个问题,杀得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其次,乙浑能矫诏诛杀无数大臣,就必有党羽,且在乙浑专权的这段时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朝廷调动、选拔了很多地方官员,乙浑一死,这些人会不会反?最后,乙浑因为与宫中宦官尚书勾结,才能做到屏蔽宫中与外界的联系,冯太后又是怎样悄无声息的谋划,然后安排一支军队突袭捕杀乙浑,而乙浑全无察觉的?别忘了,冯太后除了远在羌氐部落的哥哥冯熙以外,根本没有亲人,也不会有外戚力量可以动用。

然而,冯太后就是这样看似毫不费力的诛杀了乙浑,且根本没有引起朝廷与国家动荡。

秋后算账——冯太后的诛心计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公元466年3月,乙浑被捕杀,并诛三族。冯太后宣布第一次临朝听政。然而乙浑给冯太后带来的麻烦还有——乙浑余党怎么办?

按照北魏惯例来说很简单——杀。不仅杀乙浑谋逆的从犯,而且必须是满门抄斩、诛三族之类的。但杀了以后怎么办呢?北魏本就缺人才,都杀了谁来治理国家?漏杀了、杀晚了怎么办?肯定会有从犯怕自己被杀,起来造反,这将又是一场祸乱。

当然,还有一个解决方案——赦。宣布赦免所有乙浑从犯,或者杀几个主要从犯,其他人都赦免了,但这还是有问题。这不就是向上下官员证明自己这对孤儿寡母好欺负吗?以后还有人造反怎么办?对于那些忠于皇室的忠臣怎么交代?而且你只要杀一个主要从犯,以后朝堂上必然有人会以此彼此攻讦,说这个是主要从犯,该杀!说那个也是主要从犯,该杀!这下北魏不还是乱吗?

但是,冯太后的选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冷处理,当什么都没发生。

从冯太后临朝听政第一天开始,她就根本不提还有乙浑余党这回事。冯太后甚至不管你的官位、爵位是不是乙浑违法提拔的,反正就自顾自处理政事,你只要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那你就干好自己那份活。

然后,那些乙浑余党的心就彻底乱了。谁都知道谋逆是死全家、死全族的大罪,但冯太后居然不说杀也不说赦,啥意思呢?那些有权有势的高官,估计心里想的是冯太后母子柔弱,自己地位重要,所以不敢动自己,此时乙浑刚死,自己造反肯定没能力,那就安心干活吧!但还要时刻提心吊胆的防着冯太后给自己下套子,找后账。而那些官小的日子就难过了,只能卖命干活,希望将功赎罪,期待以后朝廷找后账的时候,能念自己个好放过自己。至于造反根本不用想,一千个人一千个想法,根本聚不齐那实力。对于乙浑余党来说,冯太后的冷处理这就是彻底的诛心

对于乙浑余党来说,头顶悬着一柄利刃,自己没法躲,但它又不落下,这种心理折磨是无比残忍的。而冯太后心里也很清楚,乙浑余党不处理是不行的。如果不处理,一则无法向忠臣肱骨及天下人交代;二则,百官心里折磨久了,逐步真的勾连一气,还是会导致国家动乱。

公元466年8月,就在乙浑余党大约被煎熬了5个月后,朝廷突然下达一纸对乙浑余党的处理诏书。诏书首先言明免除乙浑余党的罪行,但大家必须如实写一份检讨书交给朝廷;如果你的爵位是与乙浑勾连诈取的,削爵,如果你的祖辈、父辈是通过钱财购买的爵位,不准子孙继承;如果你的官位不是因为劳苦功高,而是被乙浑违法越级提拔的,一律降回原来的官位。最后诏书警告说:如不如实上报,将以“大不敬”罪论处。“大不敬”罪怎么处理?谋反就归为“大不敬”,北魏的处理方式一般就是满门抄斩或者诛三族。

此时的冯太后估计早已悄悄的完成了所有调查,但偏让官员自己交代。而对于已煎熬了5个多月的乙浑余党来说,这还叫处罚吗?简直是天降甘霖啊!史书没有记载此令颁布后,最终是否有官员不如实上报,并被以“大不敬”罪处死的。但可以想见,此令一处,一定有官员在上报材料中将自己三岁偷看隔壁小姐姐洗澡的事情都交代了的;也一定有隐瞒上报被满门抄斩的。不过都不重要了。

冯太后一招诛心计,彻底平息了乙浑篡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遗症。相信无数官员一定都在心里大呼过:“皇上仁慈,太后英明。”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冯太后的权谋,不能使其有资格超越吕雉、慈禧等,而被称为“千古一后”。

冯太后——兴文教,初现政治家本色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就在冯太后颁布对乙浑余党处理意见的同时,北魏朝廷还颁布了一项足以影响后世千年的政策——建立乡学(郡学)

自十六国乱世开始后,其实各少数民族多数都是注重汉学教化的,各国基本都建立过太学,冯太后颁布建立乡学政策的时候,北魏也有自己的太学,且有来自全国的3000多学生。那么,冯太后的

建立乡学(郡学)政策有多不同呢?

北魏之前的文教模式,大概都是以私学和官学两部分构成的。官学主要就是太学,而地方教育一般是私塾或者有些有钱人家请老师到家里,办族学之类的。再往前推到汉朝,汉朝时期地方的官办教育也是有的,但主要是地方官自己设置,或者皇子、公爵等为了培养人才开办的地方官学,均不属于中央政策范畴。

而到北魏朝,公元444年,拓跋焘灭佛之时明令禁止私学,如有人私自请老师到家里教学,老师杀,主人满门抄斩。这从根本上也就断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

作为曾经的宫中奴婢,冯太后因为得到姑姑冯昭仪的自小教学,才能走到今天母仪天下的地位;她更自小教育小皇帝拓跋弘,明白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她所做的第一件功盖千秋的大事就是兴建地方官办教育,并将地方教育统一由中央管理。这一政策后来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沿用。

北魏乡学的规模多大呢?根据《魏书》记载,乡学根据每个郡的人数多少,分大次中小四等。大型乡学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型乡学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中型乡学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小型乡学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当时北魏大约有500个郡,我们按照有些地方可能过于荒芜无法建立乡学,只有300个郡能最终建立乡学,且均按照最小规模的乡学来计算。在冯太后的主导下,全国至少将有300名博士(主讲老师),300名助教,12000名学生。学生数量已是原太学的4倍,关键还是就近入学。

这些乡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促进少数民族汉化、人才的发掘和选拔都功不可没。

冯太后:北魏公务员之友——恢复官员俸禄制度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在北魏初期,官员贪污受贿、强取豪夺屡禁不止。直至冯太后的丈夫拓跋浚主政时期,屡次发布惩处贪腐的命令,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是——

北魏官员根本没有俸禄

其实,给官员俸禄的制度,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两汉时期的官员也是有俸禄的,但到魏晋时期被废止,之后十六国天下大乱,少数民族多沿袭魏晋制度,所以官员的俸禄就没有了。那北魏的官员如何生活呢?

早期北魏官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一、家族产业收入;二、皇帝赏赐;三、打仗战利品分红。但随着冯太后大办乡学,大量发掘选拔人才,很多人才出身寒门,哪里来多少家族产业?而皇帝赏赐方面,越大的官机会越多,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小官基本没机会得到;至于战利品,在战争年代还比较靠谱,到和平年代哪来那么多战利品可分?而且战利品也是越大的官分得越多,越小的官越分不到。

都说伴君如伴虎,北魏的律法严格,当官风险还是很大的,只有风险没有受益,谁干?当然,肯干的官员还是很多的,架不住当官有权啊!有权就能贪污受贿、敲诈民脂民膏。老板不发钱,用官员身份也能发财。然后,做了不法的事情就要找靠山,依附豪门权贵。依附了豪门权贵,就要交“保护费”,那就需要压榨贪污更多的钱。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循环。官场腐败之极。

不贪的官有没有?有。比如北魏名臣高允就不贪,史书记载高允家就几间破草房,儿子要山上砍柴讨生活,老婆只能穿粗布衣服。而当时高允还算是北魏京城的副部级高官,就只能活成这怂样。

公元476年,冯太后二次临朝。公元484年冬,冯太后下诏,恢复官员俸禄制度,按品级发放俸禄。官员俸禄制度在废止上百年后被恢复,后一直被沿用。官员俸禄对制止贪污多有效?我们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让很多有志于为民造福的官员不用再为生计贪腐,冯太后至少用“阿堵物”为清廉的官员提供了一条可以为其支撑起刚正身躯的脊梁

均田制——冯太后:中国最早的女权主义者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公元484年,冯太后恢复官员俸禄制度,其实很可能是在下一盘大棋,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改善民生。公元485年冬,冯太后下诏,实施均田制。所谓均田制,大致就是根据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做到耕者有其田。冯太后的均田制后来一直被多个朝代沿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一项社会经济制度。直到公元780年,唐朝末期,才被两税法所替代。

后世史家认为均田制是冯太后最重要的政绩,也认为均田制的北魏冯太后所开创的。但其实冯太后的均田制应该是有雏形的。早在西晋晋武帝司马炎的时候,其实就实行过一项类似的制度——占田制。占田制的大意是:国家给每个16-60岁的男性分配50亩土地,门阀豪强占有的超过配额的土地吐出来,土地不够就由官府组织百姓开荒,达到50亩土地的配合。

就本质来说,均田制是占田制的优化变形,它将分配方案变得非常细致,比如农田怎么均、桑田怎么均、耕牛如何配置等等。但《魏书·食货志六》中所记载的均田制细节,却让小编不由猜测:冯太后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女权主义者

《魏书·食货志六》对均田制细节的开篇记载文字就是:“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女性在北魏均田制中,及其难得的以权利人身份出现在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中央法令之上。

今天依然能找到影子的三长制——冯太后强化基层政权建设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十六国时期,北方大乱,一些没有来得及南逃的大地主结寨自保,后来北魏废除部落制,一些部落头人又聚众居住,形成了北魏早期的基层政权机制——宗主督护制。

但是这些宗主权利太大,相当于土皇帝,难于管理。且经常隐瞒人口,逃避税赋徭役,为北魏的基层管理制造了障碍,也成为了一种不稳定因素。

公元486年,冯太后为了加强基层管理,更好的推动均田制的实施,再度开创了一个新的制度——三长制。这个三长制其实到今天还能看到它的影子。

所谓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换成今天的说法,领长大概就是今天所说的楼组长,里长大概相当于居委会主任,党长自然就是街道主任。通过三长制,北魏朝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有效提升了北魏的基层组织、管理能力。

冯太后、吕雉、武曌、慈禧,谁更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后”

北魏冯太后:到底是“千古一后”还是“千古第一后”?

冯太后、吕雉、武曌、慈禧,后世都有人将她们称为过“千古一后”,那谁更有资格呢?

先看吕雉,她的主要功绩是:助刘邦一统天下、临朝称制16年、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从字面来看,她的功绩更多还是对于汉朝的,被称“千古一后”貌似不太够。且在吕雉执政16年之后,为汉朝首先带来的也不是强盛,而是外戚乱政的乱局。

再看武曌、武则天。严格说来,武曌因为自己称皇帝,已经不能算“后”了。且,虽然武曌执政期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安定,但细查之下的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可遗泽后世的政绩。

最后说慈禧。她的事情不多介绍了,各种奢侈、弄权、卖国,反正说她是“千古一后”,小编第一个不服。

而冯太后一生,一直致力于国家发展,其富民强国的政令无数,小编无法一一列举。但仅就以上几条,有哪一条不是影响后世上百、乃至上千年的伟大制度性改革。

所以,小编以为,只有冯太后才最够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后”。至于说她是“千古第一后”,小编才疏学浅,不敢妄言,但窃以为,可!

你怎么看?

PS.本文主旨是讲冯太后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一面;如对冯太后作为女人的一生有兴趣,可以看小编前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