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做善“比”的黨員幹部

「声音」做善“比”的党员干部

何謂“比”?從甲骨文字形看,像兩個人步調一致,比肩而行。《說文》雲:“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可見,“比”的本意就是在各方面“較量高低”。在現實中,“比”充斥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場之中,“比”也隨處可見。

其實,人生就是在“比”中不斷前行的。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留學時面對外國學生的嘲笑,不去和他們計較,而是和他們“比”本事。在完成“把青蛙卵的外膜剝掉”的實驗中,他始終堅信:外國人能辦到的事,中國人通過努力,也一定能夠辦到。

果然,他成功的經驗震動了整個生物界。這樣的“比”,能讓自己“知恥而後勇”,揚長避短,勇往直前。

那麼,作為肩負地方發展、民族振興重任的黨員幹部,又當怎樣在“比”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呢?

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說,“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同別人計較享受的優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鬥的精神。”這給廣大黨員幹部的“比較”人生作出了深刻的詮釋。

雷鋒同志也在日記中寫道:“生活上向低標準的看齊,工作上向高標準的看齊。”成為黨員幹部行事作風最通俗的解讀。這樣的“比”,“比”出正能量,“比”出“為人民服務”諾言的踐行情況,“比”出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然而,那些“心態失衡”的官員,也是在“比”中“淪落”的。他們往往和別人比私利、比享受,就是不去比成績,比貢獻。

他們對焦裕祿、谷文昌、孔繁森、廖俊波這些該去“比”的對象“視而不見”,卻對那些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的腐敗者羨慕不已,在與腐敗者頻繁的比較中,把黨的培養、父母的教導、親人的關心逐漸拋到了九霄雲外,將知識與能力運用到斂財牟利上。

同樣是“比”,但這些人迷失了方向,其結果自然南轅北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歌德說:“一個人如果能發現他的對手的長處,那就會給他帶來不可估量的巨大益處。”

作為黨員幹部,不要總是把目光對準那些與社會發展進步相悖的陰暗角落,而要抬起頭來看看那些服務人民、奉獻青春的“同行”,找到他們身上的“長處”,再回頭對比自己的“短處”,繼而“取長補短”,給自己“帶來不可估量的巨大益處”。不是嗎?要說給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能和袁隆平“比”的又有多少?但袁隆平又在和誰“比”呢!

他說:“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原來,他在把自己的貢獻和世界人民的生活“比”。這樣的“比”,才最具含金量。

“莫慕貪官‘比’享受,更向廉吏‘比’清廉。”

黨員幹部要善於和優秀“比”、和榜樣“比”,以是否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業,是否能增加社會發展的正能量為標尺,“比”幹出的成績,“比”給群眾帶來的笑容,惟有如此,事業才會蒸蒸日上,人生才會處處陽光。

「声音」做善“比”的党员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