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Y袁國樑


  在談“癌”色變的今天,我們對於“癌”的態度,不能僅僅是恐懼,還需要積極面對、預防。發現任何癌變的徵兆,都要引起足夠重視,去努力確診治療,而不是一味的逃避。隨著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並有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腸鏡作為一種腸道檢查直觀、有效的方法,逐漸被大家所接受。

  腸鏡檢查適用於: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直結腸癌等。當出現以下這些情況時,需要考慮進行腸鏡檢查。

  一、反覆腹瀉、便秘,尤其是伴有粘液膿血便。

  二、排便習慣或排便形狀突然發生變化。

  三、突然長時間不排便,經過檢查是由低位腸梗阻引起,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四、高度懷疑血吸蟲病,而多次大便檢查均為陰性。

  五、乙狀結腸鏡檢查未發現病變或病變性質未明者,可做纖維結腸鏡檢查。

  六、長期便血、大便隱血陽性,尤其暗紅色血便,考慮病變位置在結腸或直腸。

  七、長期輕度腹痛,而且經腹部彩超檢查未發現異常的。

  八、沒有吃過期變質的食品,並且也沒有著涼和吃腹瀉藥,突然出現腹瀉的情況,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九、如果消化道在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和刺激時,有出血的情況發生,需要通過腸鏡檢查,查找原因。

  十、如果在家族遺傳歷史中,有大腸癌患者或者腺瘤患者,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十一、結腸手術後和大腸癌的普查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在腸鏡檢查的同時,還需要知道腸鏡有以下幾個作用:

  二、可以對腸道息肉進行切除。

  三、獲取不明原因佔位性病變的病理標本,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腸鏡檢查現在可以是說越來越普遍,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腸鏡檢查呢?


首先這裡要說明的是,這裡說的所謂腸鏡檢查,通常是指結腸鏡檢查。簡單地說,以下幾種情況下要考慮腸鏡檢查:、


一是有胃腸道方面的症狀表現,原因不明,為了明確診斷,需要考慮腸鏡檢查。比如,大便習慣改變,持續一個月以上;粘液膿血便或血便時間較長;持續腹瀉或便秘原因不明;明顯消瘦體重下降原因不明;便血原因不明等都要考慮腸鏡檢查。


二是慢性腸道病的隨訪複查,比如大腸癌手術後的定期隨訪複查,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的複查,之前腸鏡發現結腸息肉做或沒做摘除,也要定期複查監測,家族性腸息肉更要定期腸鏡檢查。


第三個重要方面就是大腸癌的篩查,腸鏡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篩查手段,對於一般風險人群,45~75歲可每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76~85歲的人則根據當事人的偏好、預期壽命、健康狀況和既往篩查史等來進行個體化的篩查決策。年齡>85歲不建議繼續篩查。對於高危人群(比如,結直腸癌治癒性切除史、腺瘤性息肉史、一級親屬結直腸癌或結直腸癌家族史、持續炎症性腸病、已知或懷疑存在遺傳性綜合徵如Lynch綜合徵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應更早開始篩查,並進行更高頻度的篩查。


腫瘤專科醫生


臨床上有小腸鏡和結腸鏡兩種,目前我們臨床經常做的就是結腸鏡,又將其簡化稱為腸鏡。今天我們就著重來了解一下結腸鏡這種檢查方法。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臨床上用於早期發現結直腸病變的重要檢查方法,利用結腸鏡經肛門進入到腸腔中,以觀測腸腔內有無異常改變,對腸腔內異物行病理檢查,明確疾病的性質及其嚴重程度,從而指導治療。

那麼,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什麼異常情況時需要做該檢查呢:1.大便異常:出現黑便、便血以及粘液膿血便或大便次數多、不成形,長期便秘而久治不愈、近期出現排便不規律等情況時;2.腹部症狀明顯: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長期腹痛、腹脹;3.慢性結腸炎病史、懷疑為結腸癌腫瘤,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需排出結直腸癌時;4.原因不明的消瘦、貧血以及癌胚抗原增高者;5.結直腸術後需定期進行復查、結腸息肉可予腸鏡下切除、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要進行普查;6.下消化道出血時予腸鏡下止血;7.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飲食不規律,長期飲酒史建議每年性一次檢查。

該檢查並無絕對的禁忌症,只有相對禁忌症,如腸道清潔不到位、患有嚴重的心肺疾病而不能進行腸道準備人群、一些精神病患者不能進行配合者、存在有廣泛腹腔粘連者等。該檢查需要前一天藥物排空腸道,這樣才能更好的查清腸腔內的異常,同時更好的防止不良狀況的發生。

本期答主:王倩倩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腸鏡檢查並沒有一定的明確要求,那麼無論是在普通的體檢機構或者正規醫院做腸鏡檢查其目的無非是普通的身體體檢或者疾病診斷的要求。

由於腸鏡檢查是有創檢查或者說耐受性不好的檢查,因此不是常規的檢查手段。臨床醫生一般推薦腸鏡檢查主要考慮預防結直腸疾病的需要和診斷結直腸疾病的需要。

一般是存在結直腸疾病尤其惡性腫瘤的高危因素的人群:既往有結直腸疾病的人群;有結直腸腫瘤家族史;經常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的人群或者明顯肥胖的人群。在做體檢時可考慮結直腸鏡檢查。

當有明顯的症狀時需要做結腸鏡檢查:患者體重短期內明顯下降或者貧血,需要完善結腸鏡檢查,除外大腸癌,尤其是右半結腸癌;患者出現便血,間歇性出血;大便習慣改變,比如大便次數增加,排便困難,大便形狀改變;經常腹瀉,便秘或者交替出現等。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本人生活在日本。由於長年便秘,所以聽從醫生的建議每二、三年做一次腸鏡。所以我是二年定做一次腸鏡,已經做過了四次。其實做腸鏡真的一點痛苦也沒有,只是有點麻煩。為了腸鏡看的效果更準確,所以做腸鏡的前一天就要開始只能喝白米粥,不能吃海苔和有菜葉的食物和豆粒製品等等。然後,不能喝咖啡和茶水,只能吃喝白色的食品。做腸鏡的早上什麼也不能吃,只能喝白水。到醫院後,首先換上醫院的衣服,然後護士給一瓶大約700毫升的整腸劑,味道有草莓味,桔子味和無味的任選。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一杯一杯喝,喝三杯以後開始不斷的上廁所,最後排出的東西全是水,而且顏色幾乎是非常淺的黃色後,經護士確認後就可以去做腸鏡了。做腸鏡前,往靜脈注射一針應該是鎮痛劑,然後醫生開始做腸鏡。應該指出的是做腸鏡的衣服很人性化,褲子後面有一個小口,即方便腸鏡從下面進入又很好的保護了個人的隱私和尊嚴。做腸鏡時患者的眼前也有一個電視,可以清楚的看到腸鏡在自己腸道的什麼位置,也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自己腸道的健康情況和蠕動的狀態。日本醫生一邊做腸鏡一邊給你講解你自己腸道的健康情況。前年做時發現了一個腸息肉,醫生在徵求你本人的同意後,當場予以摘出,一點疼痛的感覺都沒有。今年做腸鏡時,沒發現任何異常,用醫生的話來說,乾乾淨淨,自己看自已的腸道也是白白淨淨的很是健康。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大約用二十分分鐘做完整個腸鏡。然後可以去休息室休息躺一會,如果覺得自己沒事,可以洗一個淋浴後換上自已的衣服回家。日本醫生建議,五十歲以後的人最好二至三年做一次腸鏡,這樣能極早發現腸癌和腸息肉,保持腸道的健康。所以根據本人幾次做腸鏡的經驗,做腸鏡無任何疼痛,而且對早期腸道重大疾病的發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燕子Qy


腸鏡屬於侵入性操作,做腸鏡檢查是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做腸鏡檢查是需要適應症,沒有適應症,曾醫生也不建議做腸鏡檢查。

腸鏡適應症:

1、大便習慣的改變:如果有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持續有一個月以上,則需要完善胃鏡檢查;

2、解黏液膿血便或血便超過1個月3、下腹不適,伴有或不伴有大便習慣改變者;

4、慢性腹瀉,消瘦明顯的患者;

5、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息肉及結腸癌術後複查,6、家族性腸息肉,超過40歲,最好能定期做腸鏡檢查;

7、下消化道出血。

目前腸鏡的應用越來越廣,適應症也逐漸放寬,所以有一些不是絕對指徵的患者,也可以做腸鏡檢查。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諮詢。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腸鏡檢查時發現腸道疾病的最好的方法,因為他可以直接看到到底有沒有問題,長了什麼東西。但因為腸鏡本身操作時間稍長,而且普通腸鏡可能會讓被檢查的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大家在選擇是不是要進行腸鏡檢查時候會有疑慮。那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

1、明確腹瀉、大便出血、肚子疼等病因

如果出現了腹瀉、大便出血、肚子疼等不舒服,雖然CT檢查可以排除一部分問題,但如果定位在腸道(結腸),那就需要做個腸鏡才能真正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一般腸道可能的問題是:腸炎、炎症性腸病、息肉、腫瘤、缺血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等。但這些都需要腸鏡檢查才能搞清楚。

2、腸道腫瘤篩查

有時候並不能等到已經有了不舒服才查,經常都是晚期腸癌了。所以做好腫瘤篩查工作是很重要的。哪些人需要進行腫瘤篩查呢?

1)50歲以上的健康人:也就是說不管你有沒有什麼不舒服,腸鏡應該作為50歲以上健康人體檢的項目,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腸息肉到腸癌這個發展過程是腸癌確定的一條路,如果能在沒有症狀的時候發現息肉並進行切除,可以大大減少腸癌的發生。美國通過普及腸鏡檢查,已經大大降低了腸癌的發生。

2)大便習慣和形狀改變:記住了關鍵詞是“改變”,也就是說你解大便的次數和大便的樣子發生了突然的改變:比如原來是一天4-5次,最近突然變成4-5天一次了;原來大便都是不成形的,最近大便忽然乾燥得很......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做個腸鏡明確下是什麼原因。

3) 直系親屬患過腸癌或腸息肉的人群:就是我們在最一開始說的直系親屬。因為腸癌有一定的家族性,就是一家子裡經常會同時幾個人都有。所以如果一家人當中有人患腸癌,也建議他的家人去做一個腸鏡;如果是直系親屬,那麼年齡應該提前到40歲。

4) 大便顏色發生變化: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報。特別是大便顏色往紅的方向發展了,一定要先做一個大便隱血檢查,隱血試驗陽性更是需要做腸鏡檢查了。



吉米大夫


腸鏡是一種有創性的檢查手段,從肛門伸進去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可以觀察整個大腸,還有一部分的小腸。所以腸鏡可以用來診斷大腸有沒有疾病,例如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大腸癌等等。由於腸鏡檢查有一定的風險,患者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舒服,有病請需要的患者,才可以做腸鏡,病情沒有必要的,不需要做腸鏡。具體來說,以下人群需要做腸鏡:

(1)腸癌篩查的普通人群

根據國際或者國內指南的建議,普通人可以從40歲或者45歲開始,做腸鏡檢查,如果腸鏡沒有發現息肉、腸癌等問題,可以每5至10年再做一次。

(2)不明原因便血或者貧血的患者

這是做急診腸鏡最常見的病因,患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黑便,體檢發現貧血,找不到原因。都可以做腸鏡檢查,明確大腸有沒有病變。

(3)定期複查的患者

腸息肉術後、腸癌術後、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複查腸鏡,看看疾病有沒有復發,目前的一般情況是怎麼樣的。

(4)有消化道症狀的患者

例如長期腹瀉、腹痛、腹脹、大便不成形、長期便秘、突然間大便變細等症狀的患者,需要做腸鏡檢查,明確診斷,排除有沒有腸癌。

腸鏡是一種非常好的檢查手段,不僅可以做檢查,還可以做治療,息肉或者早期的癌症可以在腸鏡下切除。歡迎留言諮詢,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提問。


普外科曾醫生


一般患者有明顯的大便不規則不成型,或者患者經常出現裡急後重感覺。可以考慮出現一系列腸道疾病比如(腸息肉,腸粘膜充血,腸道腫塊等)

做腸鏡需要注意事項。一般要求患者前前三天要吃麵食軟食,前一天已流質飲食為主,前一天晚上後要喝瀉藥,充分的是腸道排空。

做腸鏡時候要求患者一般是左側屈曲臥位。做期間要配合好操作著,慢慢呼吸松不要緊張。

做完後呢當天不能吃油脂食物。吃點清淡易消化的。




看點小崔


結腸鏡檢查主要用於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息肉、腸結核、結腸腫瘤等下消化道病變的診斷於治療,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下腹痛和腹瀉等有很大意義,具有診斷價值。因為結腸鏡檢查比較複雜。患者會有一定的痛苦。所以與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相結合,並掌握或熟悉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症、禁忌症和檢查前的充分準備,可減少和預防併發症(腸穿孔、出血、心腦血管意外及氣體爆炸)的發生,提高結腸鏡檢查的診斷正確率。


一、結腸鏡檢查前準備有兩個方面:

1.因為結腸鏡檢查前患者常有恐懼心理和精神緊張,比較難以配合檢查。因此,檢查前應和醫生充分溝通,消除思想顧慮,使操作能夠順利進行。

2.為了使檢查成功首先需要清潔腸道,否則存留其內的糞便和殘留物會妨礙進鏡,又會沾汙鏡面影響觀察,導致誤診和漏診的情況發生。

二、適應證也是應該進行腸鏡檢查的情況:

1.下腹痛、腹瀉或便秘、原因不明的便血(或持續隱血陽性)。

2. 懷疑存在結腸或迴腸末段病變。

3. 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或腹部包塊而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的情況。

4.結腸癌普查或術後患者需要定期隨訪。

5.結腸息肉或息肉摘除術後患者需要定期隨訪觀察和治療。

6. 下消化道急性出血需緊急電凝切除病灶或止血。

7. 腸道疾病手術中需要內鏡探查或治療。

8.鋇劑灌腸造影發現大腸內有可疑病變,不能確定診斷者或鋇劑灌腸造影正常者,但又有不能解釋的結腸症狀。

三、結腸鏡檢查的禁總證,嚴格說來,絕對禁忌證已少見,而相對禁忌證則較多見。以下情況不能或不宜進行結腸鏡檢查或需要延遲結腸鏡檢查時間。

1.: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等結腸急性炎症性病變。

2.嚴重心、肺功能不全,體質衰弱,不能接受術前清潔腸道準備和檢查的情況。

3.腹腔、盆腔手術後或放射治療後,有廣泛腸粘連或疑有腸穿孔、腸瘻的情況。

4.如精神病、癲癇、重度抑鬱病等精神或心理原因不能合作的患者

5.腸道準備不夠,內容物過多影響腸鏡進入和觀察的情況。

6.妊娠及月經期。


總之,需要結腸鏡檢查前充分放鬆,和醫生充分溝通,並做好檢查前的腸道準備,有利於檢查的順利進行,得出準確的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