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之后的少数民族越来越难打了?

高凉士子


这绝对是一个伪命题!貌似唐朝以前对外战争跟玩一样!动动手就能把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灭亡掉似的!然后这个神奇的能力在唐以后就没有了!唐朝干了什么?竟然以后大招被被取消了!封印了?



实际上对外战争一直是一个非常耗费国力的事情,这种事情不管是在唐之前,还是在唐朝以后都是如此,根本不存在唐以后对少数民族战争难打了!



西周为什么迁都呢?被犬戎打的国都不保!刘邦至文景时代,为什么一直与匈奴和亲,那是因为刘邦率领的几十万刚刚打胜项羽的士气很高汉军被匈奴几乎全歼!西晋以后的五胡乱华政权那个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汉武帝那么雄心壮志的皇帝,不照样末年继续和匈奴和亲?好打吗?一点都不好打!



隋唐两朝更是如此,突厥的隐患直至武后甚至玄宗时期才解决,隋炀帝百万重兵出征高句丽惨败而归,而唐太宗也好不到哪里去!



唐以后的就不举例子了!一样的不好打,但也不见得没法打,现在就聊一下为什么有唐以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好打,这个谬论形成的原因!



原因一,历史只能通过文献记载和史书中才能了解到,越是久远的历史,传下来的史料就越少,而且被篡改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对唐朝以前了解的少造成以前无敌的这种错的认识!



原因二,历朝历代都是下一个朝代书写上个朝代的历史,宋朝被文人墨客各种黑到家了,后世文人跟着黑!清朝黑明朝、民国黑清朝!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记录他们多么不堪,而他们创业起家却很少有人愿意研究!只能说历史还是那个历史,不过文人越来越矫情和没落了。


泾水书生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唐朝以后的少数民族之所以越来越难打,主要是因为两点:

一是少数民族进行了制度和技术的全面革新;

二是中原王朝进行了自我阉割式的制度创新。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

1、制度革新,后来居上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此时的北方,契丹则建立了统一而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

这是自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再次出现的大分裂。

此时的中原各军阀,为了取得优势,纷纷放弃自己的底线,尤其是石敬塘,936年,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地区割让给契丹,从此中原地区屏障尽失。

而对于契丹而言,燕云十六州则成为其封建化改革的平台,契丹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了“二元制”的帝国,从此辽国成为带有鲜明封建特色的游牧民族帝国。

辽国之后的金国、西夏、蒙古和满清,也基本沿袭了这样的套路。

有着游牧民族的强悍战斗力,又有中原王朝制度的强大组织能力,这样的政权,绝对是中原王朝的强劲对手!和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汉化不同,辽金蒙古的汉化只是学习中原文明,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民族特色。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时期,金国才开始了全盘汉化的过程,在此之前,特别是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前,金国实施的,也是二元制的政体。

其后的蒙古,则是对汉文化浅尝辄止,更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特色。而到了明末,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吸取了辽金夏蒙的不足,在汉化上做到了张弛有度,所以享国时间最长!

正是在制度上完成了革新,使得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在制度上没有了代差,甚至还有优势,所以中原王朝难以招架!

2、技术转让,鸟枪换炮

说起制度的输出,和唐朝有很大的关系,唐朝一度征服了包括漠北在内的辽阔疆域,这使得唐朝的先进制度得以源源不断地向被征服地输出。不仅如此,哪些曾经臣服于大唐的政权,也得到了唐朝的福泽,最典型的就是吐蕃。通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几次和亲,为吐蕃带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包括粮食种子,这些帮助吐蕃成为更加强大的政权,当然,对唐朝的威胁也更大!

到唐朝后期,曾经臣服于大唐的少数民族政权要么灭亡,要么自立山头,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势力。

大唐除了进行制度的输出之外,在技术上也进行了大量的转让。要知道,要开疆拓土就要打仗,打仗就有胜有败,败了就有可能损失人才,比如工匠,怛罗斯之战失败后,唐朝的造纸术就是被俘虏的工匠带到阿拉伯的!

而对于少数民族,特别是漠北的民族,骑兵是横扫天下的根本,所以马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今天的考古结果来看,最早的马镫出现于汉朝时期的中原,在南北朝时期趋于完善,而在唐朝对外战争中,马镫的使用更加普遍。

在不断的战争中,马镫伴随着战争的进行输入北方,帮助游牧民族造就更加强大的骑兵!

除了马镫,火药也是著名的大杀器。最早关于火药应用于军事的记载是904年杨行密攻打南昌城时用火箭烧毁龙沙门,史称“豫章飞火”(当时的南昌叫豫章)。

而后,火药开始随着少数民族的不断南下成为游牧民族的重要火力来源。

13世纪初,蒙古大军大举西征,当时的蒙古军队中大量装备火铳等火炮类武器。随之黑火药技术传入阿拉伯,被称为“中国雪”!

正是由于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少数民族同样和中原王朝没有武器代差,加上他们有强大的骑兵等,战斗力自然凶悍!

3、自我阉割,自毁长城

和少数民族大跨步的进步不同的是,中原王朝不仅没有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而且进行了自我阉割式的社会改良。

有感于武将当国的混乱,960年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决定将这股风气扼杀在自己这里,具体就是进行了“以文制武”的改革。

在收回武将权力的同时,赵匡胤大力推行分权,导致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不仅如此,赵匡胤还改革科举,扩大科举的录取人数,导致文官势力空前庞大,北宋中期以后甚至可以影响皇权。在文官制度的笼罩下,北宋军事主官居然是文官来担任,宦官来监军,至于武将,基本就是个干活打杂的角色。

这样的设定是把武将割据造反的根子给断了,但是却也斩断了中原王朝的血性!从此北宋的战斗力越来越感人,除了对阵西夏的西军,北宋的整体军力简直就是战五渣的存在。

而可怕的是,这种以文制武和分权的思想,被朱元璋拿来就用,这导致明朝后期战斗力更加感人。

文人误国,在宋明两朝绝对不是一句玩笑话!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宋明两朝难以崛起,而且对领土观念大淡薄超乎想象。面对大理,赵匡胤一个“宋挥玉斧”就彻底告别了云南。从明宣宗开始,明朝大量放弃边疆土地,包括奴儿干都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等。

没有领土就意味着没有战略纵深,意味着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下生存力更弱,所以宋明两朝最后全部被游牧民族彻底消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种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答案就是唐朝之后的少数民族开始自创文字。

在唐之前,众多民族是没有用汉字就行了,但唐之后,那些少数民族就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

那些少数民族突然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字了

图文契丹文

图为党项文

图文女真文

文字是什么?除了是交流的工具,也还是文明的标志。

正是甲骨文证明了中华文化早在数千年前意见存在

唐之后那些少数民族对自己的外在服饰、内涵文化都对当时的中华文化的区别开始有所在意。

乌克兰跟俄罗斯同属斯拉夫人,但是当居住在乌克兰的斯拉夫人自身认为自己是乌克兰人,而不是斯拉夫人,于是俄罗斯很难对乌克兰进行彻底征服。

那么为什么唐之后少数民族主义会突然都想搞自己的文化了呢?

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原本华夷一家的国际关系体系,由于安禄山的叛乱,导致汉人对少数民族防范心日益加重。当然作为少数民族,会突然有种隔离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成立自己的文化圈。于是是拉拢一帮跟自己穿的衣服相似、说的话相同、吃的饭一样的一群人。创立自己的文字文化。这样的少数民族是很难打的。


铯媒体


不是少数民族越来难打了,是民族的血性没了。

今天不谈周边少数民族在这几千年的改变,只谈谈民族的血性。

汉唐雄风,不是说说而已啊。

“寇可往,我亦可往。”这种豪气后面的王朝有嘛?

班超只有36个人能纵横西域,这种底气和勇气大汉能给他,宋和大明能给吗?

唐朝最盛时军队不过60余万,每每都是以少战多而不退。

民族血性的退化,原因有很多:

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将国家阶层不停割裂,阶级之间矛盾巨大。

儒家的盛行,儒家宗旨并非教出一堆文弱书生,而后世儒生越来越曲解孔孟本意,文风愈盛而繁文缛节愈多,宋之理学更是限制民族的思想,明清时变本加厉。


再就是唐亡于军阀藩镇割据,唐后的五代十国十五名开国者皆是拥兵自重而为王,就连宋太祖也是兵变上位,教训太重,于是宋重文抑武,强干弱枝。

有人说北宋对外胜率百分之七十以上,可惜,剩下那百分之二十多败仗哪一次不是大溃败,亡国之战?

北宋胜的那些有又多少全是战略性大胜?唐时12万登陆日军全数被唐军赶下海,浮尸无数,突厥人自白马之盟后一败再败,败者入长安投降,余者一路向西而逃。

恒罗斯一败,被记为大唐败给阿拉伯帝国,可是人家擅自出战的高仙芝只带一万余唐军,两万余临时拼凑的外国人,在长安万里之外作战,就让十数万阿拉伯士兵无可奈何留下一半尸体。

白登之围,几十万汉军,刘邦只有几万人厮杀过于兴奋,突击太远才被包围,而匈奴退兵一是收了贿赂,二是汉军主力已至。


汉朝两位冠军侯创下的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的兵家最大成就后世几乎无人达成。

汉末三国动乱,曹操征乌桓,公孙征辽东,孔明平南蛮,孙吴镇岭南,难道不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敢死战,不怯战,汉唐时期,对于周边国家,我们只有八个字字:顺者昌,逆者亡。

一个国家的血性在于,能今天做的事情绝不放在明天,耻辱一定要用血洗。

后世的诗词也不错,但我不喜欢什么“醉里挑灯看剑”,也不喜欢什么“铁马冰河入梦来”,更不喜欢“怒发冲冠凭栏处”,太悲壮了,这是国家受制于人,我不喜欢悲壮,我就喜欢“金樽清酒斗十千”就喜欢“云想衣裳花想容”!

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都是英雄,可是悲壮英雄,有志难伸,李白?不过是个风流诗人,可这世间只有一个真正的盛世才能养出李白这样的人物。

世人言汉唐盛世,可还有人言康乾盛世,对于后者,我不多言,既然你的辫子还绑在心里,那又何需我浪费口舌?


看看宋朝,后面的皇帝和大臣就知道徐徐图之,等等等,永远不知道收回燕云,收回西北,收回中原,慢慢的谋算青塘和南疆,殊不知一败即失所有,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宋明不好吗?不是的,每个大一统朝代,都有其可取之处,都值得大书特书,但是汉唐在我心里,一直是不一样的。


文武并济,方为长久之道,我们国家现在终于重新觉醒了,但是,中庸之道虽然不错,但是睥睨世界的豪气已经不在。

毕竟时代也不同了,毕竟平平安安最好,欣慰的是我们的民族在关键时刻,仍有血性。


历史区的哈士奇


这是偏见。

唐代之前的少数民族也难打!

西周为啥迁都?还不是因为老家被少数民族端了。秦国被义渠人欺负成啥样了?堂堂太后给人家生孩子。赵国搞胡服骑射,还不是被游牧民族打得受不了了,逼的。

再说匈奴人,匈奴人和汉朝对峙400多年,汉朝不也一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雄起了,差点把大汉弄成短命。后来还是匈奴人自己分裂,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着是柔然人。魏晋拿柔然是基本没脾气的,柔然人是鲜卑人和突厥人联手解决的。

再看鲜卑人,汉人是彻底拿鲜卑人没办法,是鲜卑人自己汉化才解决了。

随后是突厥人,突厥人堪称史上最强,“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多次南渡黄河,杨广直接被打哭过。所幸分裂了,东突厥被李世民灭了。算是难得的大胜利。

后面就是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乃至满洲建奴。就不多说了。

都难打!

相比而言,宋朝耗死了三个少数民族,明朝反攻草原,表现算不错的了。


郝子曰


由于儒家思想的腐朽没落,外戚干政,权臣当道,军阀割据,使得大唐帝国分崩离析,走向了灭亡。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迎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特殊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

由于汉族人没有办法重新统一中国,于是,处于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就逐渐崛起,并开始问鼎中原。

拥有游牧文明的少数民族,他们逐渐接受了中原的农耕文明,并使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有机结合,创造文字,建立科举制度,建立了全新的国家治理机制,虽然他们没有能够重新统一中国,但是他们却建立了在中国处于分治割据状态时期的最强大的国家政权,控制着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由于他们采取了实用主义工作作风,使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在当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强大。


沈阳杨艺


这个问题要解释清楚,有很多角度。如果从中国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说,从三代至唐,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唐代之后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表面来看,是唐朝之前的大臣,是可以和皇帝坐而论道的。而唐朝之后的大臣,只能站着跟皇帝汇报工作。士大夫的精神,也从一诺千金的“诺”,变成了包衣奴才的“喳”。

(先秦贵族的担当)

自从产生了农耕文明以来,中原王朝一直在与北方的游牧部落进行着战争。与其说这是生存权的战争,不如说这是农耕文明将自己从夷狄腥膻中用鲜血强行隔离开来的民族自觉意识。在最早的记录中,商朝曾经一次出兵13000人,还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带队,攻打北方的游牧民族。

到了周王朝时,周公在商王朝的内服、外服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分封制度。中华大地第一次以周文明作为母版,开始了大殖民时期。在周王朝的军事支持下,经过300年的努力,各个封国的国君逐渐同化了野人。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是商人的后裔。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封国纷纷向外扩展势力,将东夷、西戎、南蛮、北胡都赶到边缘地带。在宗法制度下,这个封国国君也开枝散叶,形成了更多的城邦国家。所以,在西周时期,诸侯国一般不用连片的颜色来表示,而是一个一个的城邑。

(西周分封:都是一个个分散的据点)

这些游牧民族本来住的四分五裂的,在各个周王朝和各个诸侯国的努力下,都被赶到了一起,人口更加集中了,而且深受诸夏国家的压迫,有着共同的敌人,心里一直想着复仇。很快,在生存权受到威胁时,他们形成了部落联盟。在诸夏国家之外,东南西北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游牧民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虎视眈眈。

更为不利的是,当这些游牧民族远走漠北后,他们发现有一条草原通道,可以直达更加遥远的西方。当时的西方的科技水平是要超过中原的,士兵们使用起铁制兵器和马拉战车参与战争。中国和西方对于铁器的冶炼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流派,直到西汉时,中国的冶铁业才达到西方的水平。西方的亚述帝国、赫梯帝国进行征服战争时,游牧民族会将这些文明成果,通过图兰低地,再传入漠北。这就使得在军事能力方面,漠北游牧民族由于有科技外援,并不弱于诸夏国家。

镐京在两次地震后,国力大损,城墙毁坏,尚未来得及休整,犬戎(匈奴部落联盟的前身)攻破了镐京,西周王朝一战亡国,王室不得不东迁。此后的100年间,黄河流域成为了游牧民族的跑马场。陆浑戎甚至把牧场放在洛阳的边上,翟人、狄人纷纷进入中原。中华文明面临夭折的危险。

(春秋初年版图)

诸夏国家秩序崩毁,各自为战,打的很吃力。这时,齐桓公站了出来,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集合众国之力,历经100多年奋战,才将这些游牧民族重新赶回边关,筑城守卫。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春秋五霸。

在反抗外族的战争中,诸夏国家形成了华夷之辨,产生民族认同。通过战争的胜利,将华夏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文明高地,以至于边缘地区的吴楚越秦等也纷纷认祖归宗,参与诸夏国家俱乐部。同时,由于频繁的战争动员,诸侯国的国土面积不再局限于一个一个的城邑,而是连成了一片。因此在春秋时期的封国,就已经用区域颜色来表示了。

诸夏国家能够击败这些游牧民族,并不是靠兵革之利,而是先进的政治制度,优秀的组织能力。单兵作战素质和军事科技能力,实际上游牧民族并不弱于农耕民族,因此这一阶段的少数民族其实并不好打,要不后来的赵武灵王也不会推广“胡服骑射”。不仅仅是因为诸夏国家的竞争压力,更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抢掠让赵国面临失血而死的困境,因此,锐意改革的赵武灵王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之后第一人”。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此时的诸夏国家,还有着周王朝封建的全部特征,即封建主拥有领地里的几乎所有权利。领地里的人民,被他们视为财富,他们可以驱使人民去从事徭役、兵役。

在分裂图存的情形下,政权不得已强化国家机器,师出有名。民间社会在亡国乱命的恐惧下,也能够接受苛政。相对而言,中央更易察觉小面积国土内的局部异常,能够较好地处理国家征发和民众接受程度的矛盾。

其实国王们解决问题也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的封建制是归属关系,国王只需要把任务和指标下达给封建主,向封建主施压。封建主最大限度地调用依附自己的基层力量。因此,国民矛盾聚焦点不在国王,而在封建主身上。也因为封建主有自己的势力和领地,所以先秦时期,经常可以看到封建主与国王的对话,很是不卑不亢。

如晏子不死君难。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因为封建主有足够的资源离开国王也能独立存在,所以封建主才会有如此的风骨。有这样的士大夫精神,才是真正的把天下事当成自己的事的贵族精神。因此,在面临外族威胁时,正是这些人挺身而出,为大义而战,全民皆兵,才能保住华夏文明不灭。

(秦赵燕诸侯尚能击败少数民族)

这种情况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突然改变了。因为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零分封。为了实现皇帝的绝对权力,杜绝地方势力对中央威权的反弹,秦始皇不仅不封宗室诸侯,他连皇后和太子都不立。

秦始皇的政府征辟了大量的职业官僚,充任地方守吏。但是这种行政职权上的隶属关系,很难保证地方的忠诚度。由于没有了中间的封建主阶级作为缓冲,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了咸阳。秦始皇很勤政,每天都批阅奏章,可能他短命也与超负荷的工作有关。秦始皇有30多年的威权可以镇压不服,但是他的继任者怎么能够驾驭得了这种头重脚轻的政权呢?

所以,秦始皇死后,很快天下大乱,中原势力衰弱,公元前215年被蒙恬驱赶到塞北草原的匈奴人卷土重来。

(秦始皇设计的制度是彻底零分封)

汉朝以一个经历了失败的政治试验而变得千疮百孔的帝国去应战如日中天的匈奴,差点被匈奴打死。后来冒顿单于总是希望汉高祖再发兵北伐,以当时的匈奴实力,是可以击败汉朝的。汉朝韬光养晦了70年,才在汉武帝时发起了反击。

汉朝延续了周王朝的分封政策,由此还酿成了汉景时期的“七国之乱”。不过虽然汉武帝“罢黜百家”,大行中央集权,但是地方豪强依然存在。皇权虽然强大,依然需要借助士大夫阶层来进行管理。

汉代执行的察举制逐渐又形成了世家大族。

这些人的利益在地方,自然有守土的积极性和对自己所影响区域内的军事能力的调动权。比如刘琨孤身一人在河北抵抗游牧民族,当时的北方还有数量相当多的坞堡,都是地方豪强自发组织起来的救亡活动。

因此,世家大族实际上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承担了先秦时代的封建主的角色。当然,这些世家大族最后也腐败堕落了,因此出现了衣冠南渡。

(淝水之战:世家大族的闪光点)

隋唐时,这些世家大族依然占据着高位,阻碍了社会政治的发展。这时出现了科举制,使得皇帝发现了一条可以彻底摆脱“中间阶层”,可是具体的地方政务必须要有人处理。因此虽然皇帝狠心杀了一波又一波的地方豪强,很快又因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原因,再次形成了高门贵族。

隋炀帝急功近利,太希望尽快见到科举制的红利,被这些即将被抛弃的高们贵族反杀了。唐太宗吸取了隋炀帝的教训,用起了软刀子。到了武则天时期,高们贵族终于被拿下,可是随着皇权向地方延伸的同时,地方的武备逐渐被削弱。这导致了武则天时期边疆战事频繁,丢失了很多土地,少数民族势力死灰复燃。到了唐睿宗时,开始设置了节度使作为封疆大吏。

(天宝十节度)

节度使制度的发展,使得地方上的军政势力逐渐超过中央皇权,由此酿成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到了后期,唐王朝全国几乎都是节度使,皇帝成了摆设。

地方势力对中央皇权的极大威胁,被五代十国演绎的淋漓尽致。宋朝建国后,开启了另外一套政治模式——秦始皇中央集权2.0版本。

宋朝皇帝牺牲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设置了相当复杂的行政官僚体系,使得政府内部互相掣肘。同时,尽最大可能的吸收地方资源,强干弱枝。

与秦始皇的二世而亡命运不同的是,宋朝有了“科举制”的法宝,它源源不断地位宋朝输送了大量的职业官僚。这些天子门生多数是寒门子弟,天生的政治资源就是皇帝,从此“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成了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文武殊途,自宋代始。在边疆地区,也形成了流官治理,戍卒轮番守卫的模式,守土有责,成为了职业。因此,战斗意志大不如前。

(中央与地方博弈的转折点:宋朝)

宋朝的制度,已经有后世“三权分立”的影子了,但是宋朝的中央政府征发大面积的兵役面临的风险却很高。因为职业官僚换个主子一样干,宋朝皇帝却要承担所有的矛盾。所以,民间又有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谚语,皇权真正有了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逐渐过渡成了一家一姓之天下了。

少数民族此时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们完成了从部落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虽然中原王朝的政治演进依然比少数民族先进了一个时代,但是封建制的少数民族迸发出的战斗欲望与中原王朝讲究稳定的“三权分立”的战斗意志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少数民族是抢到了就是自己家的,可以传承下去;中原王朝则是是打一份工的职业心态。在民族主义尚未兴起前,中央王朝的“天下观”没有足够的凝聚力来将国力转变成战斗力。而且这“天下观”还萌发于国破家亡之际,已悔之晚矣。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王朝只好努力攀升科技树,希望能够通过科技代差形成对国家化的抢劫组织的优势。可是,科技的发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宋代,没有赶上工业革命。以后的明朝亦如是。

所以,唐朝之后的少数民族越来越难打,是因为历代皇帝都在不遗余力地“去除中间商赚差价”,要形成一家一姓的铁桶江山。最后,皇权在漫长的博弈过程胜利了,地方上的活力却被压制了。这种政治的最大优点是稳定,不会有内乱,缺点是头重脚轻,地方武备空虚。

宋朝的超前的政治制度,本该塑造一个更加强大的文明(稳定和持续的输出火力和影响力是建立庞大帝国的必要条件,如大英帝国),却因为没有赶上科技爆炸,被落后了一个时代的政治制度的蒙元所组织起来的毁灭性力量完全扭转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而知而行


唐朝之后游牧民族越来越强,而中原农耕民族越来越弱,契丹、女真、蒙古、满人(女真后裔)都可以胖揍中原王朝,甚至可以屠其城,灭其国,居其地!我认真思考后得出如下几条原因,大家共同探讨!


其一、汉人文兴武衰,文弱有余而阳刚不足。可以看出宋之前汉人文武并重、刚柔并济,打不赢可以和亲,打得赢的时候也主动出击。唐之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武人地位的降低,导致国家无可战之兵,大臣无主战之心,皇帝无扩地之能!中原王朝就如同步入了老年期一样奄奄待毙,而游牧民族如同进入了壮年期一样意气风发!

其二、游牧民族文武并重,社会活力大于中原王朝。我们可以看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女真族的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文化的上升代表了生产力的进步。尽管文化不及中原王朝,但是武力明显强于中原王朝。文武相济之下,游牧民族的综合实力强于中原王朝。可以这样理解,中原王朝就好比由一只老虎退化成了一头肥牛,勤肯创造财富却缺少了攻击性;游牧民族好比一群狼进化成了一群豹,不仅战斗力提升了,智力也提高了!



其三、中原王朝内部斗争过于酷烈,而游牧民族相对而言比较团结。从宋朝开始文人集团掌控国家政权,宋朝有党争,明朝的党争更加厉害。王安石要变法,司马光就出来反对;岳飞要北伐,秦侩就来拖后退;明朝的党争更加厉害,文人与官宦之争,文人内部不同集团之争。豪格与多尔衮为了稳定后金都可以妥协让小娃娃福临当皇帝,而南明却在亡国之际分成好几个派系相互攻伐!


大秦铁鹰剑士


汉唐之后,汉族为主的国家面对非汉族的所谓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处于弱势,甚至多次被灭国。

首先从汉唐之前说起,汉朝是在秦国统一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国家。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根本没有什么汉族的称谓和观念。中原主要是以原周朝领地和后来的韩国国土为主,中央上国的观念已经失去。当时的秦国,虽然有后来的史记记载是和姬姓有着某种联系,其实秦国当时被函谷关内国家视为蛮夷,或称西秦虎狼之国。据文化西来说的专家和学者论述,秦族有可能是从西方中亚和罗马所在地的流民移动到中国西部,成立的政权。秦嬴政据历史记载,隆准而深目,鹰鼻而卷须,完全是西方人的面目特点,再加上秦兵马俑出土,有着大量的西方人或者中亚人的生理特点。因此秦族是否为后来的汉族都不能确定,如是秦国统一中国,没准就是少数民族第一次打败了炎黄子孙,而统一华夏。

再说汉朝,刘邦与项羽都是原楚国人,楚国据说是有熊氏创立,也和姬性有着无可证明的血缘关系,其实楚国初建,就直接自封为楚王,根本没有经过周王朝的任命。楚国经过兼并吴越等国后,从领土上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最大的国家,因此秦在灭六国时,把楚国放在最后攻打,就是因为他国土面积过于强大,也过于分碎,最后举全国之力才勉强占领。因此后来的反抗秦国也是以楚国人为主,当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直是对原楚国领地是不放心的,他大多数出巡就是为了预防原楚国旧势利东山再起。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最后还是楚国人刘邦等灭了大秦,参考秦制建立了汉朝,后来就讲汉朝所统治之下的民族为汉族。

唐替隋而立朝时,隋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已经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原汉族已经不具备纯粹性,已经被融入新鲜血液。唐朝人因此还具备英武尚战之风,与汉朝人具有着相似性,再加上强大的经济基础,所谓少数民族根本不是对手。

唐朝以后,大量的少数民族已经融入中华文明,融入汉族生活习惯。未融合的少数民族政权主动学习甚至复制中原文化,加快自己民族的转型,有的直接从原始部落以及奴隶制转型为汉人的所谓封建王朝政权组织形式。因为他们是后发展民族,一旦学习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汉民族文化和技术,再加上他们原有的军国主义组织模式,产生了高效的战斗队伍,发展速度非常快。

再有一个自我发展起来的文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的极限时,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靠自生的力量来自我更新和完善,是不容易达到的。文明文化发展到极限,就成为厚重的包袱。所谓当时少数民族政权具有着一定的野蛮性,他们没有固化的文明文化的历史包袱,他们的目标明确而达成高效。

基于以上历史分析,其实汉民族真正战胜所谓少数民族而成立统一政权,是没有几个的,能确定的只有汉朝和明朝,因为汉朝是创立了汉民族的始祖,明朝最早提出驱除鞑虏,恢复汉民族政权。以外任何统一王朝其实都不是真真意义的汉族政权来完成的。


喜欢广泛的


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事实上,从整个历史来看,中原王朝在与周边民族的作战就从来没有说自始至终处于优势地位,双方处于不断的转化过程中。

秦汉时期,面对的主要是匈奴人,西汉从早期的被动挨打,无奈和亲,到武帝时期通过三次大的征伐,基本解决这一问题;但东汉时期,当匈奴问题不再是主要边境问题的时候,羌族问题显现,又消耗了中原王朝的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有人说,东汉实亡于此!

从184年开始,伴随着中原的动荡,少数民族内迁趋势明显。在分裂百年之后,西晋短暂统一,但祸起萧墙,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重创中原王朝,开启了“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此一时期,北方成为少数民族的天下,东晋只能偏安于东南!

五胡十六国时期终结,北朝登上历史舞台,鲜卑族成为北方政治的主角,纵使北方有汉人建立的政权,但那也是胡化后的汉人,如北齐。南北朝之间亦有战争,从均势到北方优势越来越明显,最终由北方的隋统一全国!这次统一,何尝不是少数民族的一次成功呢!或许,可以说是新汉人的成功吧!

隋文帝

纵使到了唐朝,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但从整个唐朝历史看,对吐蕃、回鹘、南诏始终没有形成压倒性态势,唐的周边环境并不比宋好到哪里去!甚至在盛唐时期,一样败于南诏!唐后期,成都之战更是显示出少数民族战力之强!

从北宋以后,我们看到似乎败仗越来越多,但试想一点,如果真的不堪一击的话,北宋不是早亡于辽或西夏了么?北宋亡于金,具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双方实力不至于如此之大,所以南宋可以偏安于东南,与金成对峙之势!

至于元、清两代为何能建立起统一全国的王朝,那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了。但通过两朝历史,至少可以这样认为:

军事是政治的体现,明朝表现尤为突出。南明内部政治过于混乱,否则以明当时的实力,纵使丢掉北方,怎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失去南方呢?不至于如此的不堪一击啊!

不知您对于这一问题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