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范蠡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商思想和较为完整的经商理论,无论是对他的同代人,还是后代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经商的,还是为官的,都在他的思想库中汲取健康的营养,为商为政服务。

在受范蠡经商思想、理论影响之最大者,当数越王勾践本身。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范蠡,字少伯,战国时期政治家。中国古代曾有这样一个传统,即以“士、农、工、商”为列,士排在前面,商则排在最后,这说明商人地位之低下。后世对于范蠡印象的来源,是通过政治作为,事实上,他确实在这方面有着出色能力。

然而,最终范蠡选择了弃官从商,致使他无缘与政治名家共载史册。

范蠡家境贫寒,幼年生活艰辛,但他胸怀抱负,并未对未来失去希望。凭借着聪慧出众,他少年时期便已学识渊博,通古博今,无所不能。然而,楚国王公专权,朝纲混乱,他尽管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却无报志之门。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很长一段时间内,范蠡都未寻得前程,但他并未放弃,坚持自己会受到赏识。公元前496年,吴、越两国发生了一场交战,即:槜李之战。吴王阖闾在此战中,被砍中下肢,伤重而亡。两国就此结仇,连年征战,厮杀不止。范蠡见勾践处于危时,便主动上门自荐,投奔越国。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人来报,吴国日夜操练兵士,准备向越国复仇。勾践不想处于被动,准备先发制人进攻吴国,制造连胜。范蠡却有着不同看法,他对勾践说:“上天告诉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纵,艰苦而不自夸功绩。”

越王勾践觉得范蠡太过谨慎,并未听从他的谏言。同年,新任吴国君主夫差,为了替父亲报仇,征召大军讨伐越国,双方在夫椒之地展开决战,由于实力悬殊,加之,越国准备不足,越王勾践惨败,仅有五千余兵士逃回会稽。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他向勾践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即降于吴国后,选择隐忍负重。不管吴国提出何种条件,尽皆答应,以保住性命为主。同时,范蠡还称:“越国未来必然兴盛,而吴国则会走向衰亡。希望主公能屈身于吴王,解决眼前危机,待以后寻求转机。”

勾践采纳了他的谏言,并拜其为上大夫。越国战败后,按照双方议和的条件,越王勾践需要到吴国为奴。勾践准备待着妻子一同前往,同时,又带上了文种。起初随行人员中,并没有范蠡,不过,他主动自荐,愿追随前往,勾践便同意了。

在吴国为奴的三年间,范蠡一直陪在勾践身旁,忍辱负重,磨砺心性,君后勿悲,臣与共勉!期间,吴王夫差被范蠡忠心打动,想让其离开勾践,来到吴国谋事,受到范蠡婉拒。在吴三年中,范蠡与勾践可谓是出演了一出好剧,君臣之情,患难与共,这最终打动了夫差。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吴王夫差对勾践有了恻隐之心,囚禁三年后,将其放回了越国。

在政治场上掺入个人私情,注定夫差会落得悲惨下场。勾践虽然回国,但是,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越国的一举一动,仍旧在吴国的监视之中,这点勾践、范蠡皆无比清楚。勾践想一雪前耻,发展国力。

在范蠡建议下,他表面佯装平庸,暗下却大力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修德安民,发展生产,目的就是为了覆灭吴国,一雪前耻。为了雪耻大计,勾践定下九术,其中就有“美人计”。原因很简单,他深知吴国的实力,仅靠韬光养晦,短期难以一举灭掉吴国。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而吴王夫差又极为好色,以美人计魅惑夫差,使其疏于治理国家,吴国必定衰弱。为了寻找绝色美人,范蠡亲自上阵,跋涉多地,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寻到一位巾帼女子——西施。西施深知国家大义,为了覆灭吴国,她选择配合勾践的灭吴大计,甘愿以身献夫差。

不过,若想让夫差动心,仅凭美貌是不行的。古时真正的美人,除了美貌外,还必须具备才艺与体态,西施只有美貌,却不具备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国对西施进行训练,主要练习歌舞礼仪与婀娜体态。西施忍受练习之苦,整日在悠扬曲声中,蹁跹舞动。

经过三年的训练,西施已经具备了三个条件,婀娜迷人,体态万千,待人接物,皆优雅出尘。不久后,西施被送至吴宫,吴王夫差初见时,面色大喜。此后,他对西施宠溺万分,在姑苏建设春宵宫,筑大池,设龙舟,与施戏水其中。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除此之外,夫差还修建了用来表演歌舞、举办宴席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最为擅长的舞蹈是“响屐舞”,夫差命人专门修建“响屐走廊”,以无数大缸作底,上铺模板,西施踩着木屐翩跹起舞,姿态万千,优雅迷人。

尤其是她裙角的铃铛,随着身体摆动而发出脆耳响声,霎时间,大缸的回响与铃铛的声音交织,传出阵阵律动悠扬,吴王夫差沉醉其中,神魂颠倒,长久沉湎女色,不理朝政,最终,落得亡国下场。在这期间,越国“治牧江南,七年而擒吴”,其建立霸业,全仗“商贾”兴国。

吴国灭亡后,西施也随之下落不明,成为历史谜团。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但是,流传最为盛行的,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愧疚自缢说。在传世的话本、戏剧中,西施在帮助国家灭掉吴国后,一方面内心欣慰,终于达到了目的。另一方面,她内心有愧于夫差,毕竟在吴国的这些年中,夫差对她还是不错的。在这种心境影响中,西施变得抑郁纠结,最终在心理压力下自缢而死。

二、被范蠡带走说。这是最为人接受的说法,后世之人同情西施一生,皆希望她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跟随范蠡归隐乡林,享受生活之乐,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据东汉史料记载,吴国覆灭当天,范蠡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劝文种离开越国,阐述兔死狗烹的道理;第二件事就是前往姑苏台,找到精神萎靡的西施,带着她逃至太湖。两人共乘小船,消失在茫茫湖面。可见,范蠡临走前,并未向勾践辞行,相比他了解勾践本性,若是返回越国,极可能有去无回。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三、范蠡沉湖说。民间流传,吴国覆灭后,越王勾践相中西施美貌,欲将其留在宫中。但是范蠡却不同意,他以吴国覆亡之鉴劝诫勾践,却不成行。为了防止美色误国,范蠡设计把西施骗到太湖,将其带上船,划行至湖心时,范蠡趁西施不备,将其推入湖中溺死。

四、被吴人沉江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怒火发泄到了西施身上,用东西将其包裹住,投入扬子江中,西施就这样命葬江底。

这其中,最为符合完美结局的,还是第二种。

据载,范蠡追随越王勾践长达二十余年,进言献策,鞠躬尽瘁,在灭吴之事上,功绩卓越。吴国覆灭,越国在勾践改革下,成为一方霸主。已为上将军的范蠡却选择功成名就,携西施回归平淡,隐姓埋名,泛舟五湖。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根据历史记载,范蠡来到齐国之地,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并带着子嗣与门徒,在海滩边搭建了不少茅庐,自此居住这里。平常除了垦荒耕种,他还经营一些副业,逐渐成为商人。凭借着聪慧头脑,范蠡数年内就积累了数千万资产,成为一方巨富。

他本身并非在意名利之人,赚取的钱财多会分给周边乡邻,由此,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的美名就此传开。不久后,此事传至齐国君主耳中,齐王赏识范蠡的贤明仁德,派人将其请入都城,官拜相国。

二次为政,对于他来说,并不觉的是好事,他曾喟叹:“当官能位居相国,治家能积累千金,这对于出身普通的人来说,已经算是人生极点了。长久享受尊名,恐怕不是好事。”想清楚一切后,范蠡向齐王归还相印,当了三年相国,再次选择功成身退。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回到家中后,他散尽家财,离开齐地,开始了第三次迁徙之旅。

这一次,他来到了古时被称为“天下之中”的陶地,选择在此处经商。“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范蠡充分利用谋略之能,从时节、民情、风俗等各方面分析,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很快在数年内,再次积累起大量财富,被人们称为“陶朱公”。

由于,范蠡经商成就太过传奇,当时的百姓都将其供为财神,为儒商鼻祖。汉史学家司马迁对其评价道:“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名垂后世,臣主若此, 欲毋显得乎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其实,范蠡的第二次经商,对于当今时代,仍旧有借鉴意义。范蠡懂得选择经商环境,像陶丘,为宋国最适合经商的地方,范蠡选择此地,显然进行了充分准备。能力是积累财富的关键,他擅于洞察市场规律,把握最佳时机,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此人太厉害,做官一流、挣钱更是无人能比,竟被世人称为“财神”

范蠢的经商思想,不仅影响春秋列国,而且一直延续到后代及至今日。可以说,他的经商原则与处政原则类似,即:“若能洞察天下形势,等同于掌控主动权,甚至,做到未卜先知,精准把握机遇。”

范蠡博学多才,谋略过人,在越国灭吴之战中,贡献巨大。越国霸业的建立,得益于范蠡、文种,然而,在庆功宴上,却没有范蠡的身影。范蠡自知以后会被勾践所不容,他临走前,曾留下一封书信,劝文种趁早离开。然文种自觉功高,未听劝告,不久即被勾践赐死。

『《古代军事人物:范蠡》、《解读商圣范蠡》、《孟祥才·有关范蠡身后评论的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