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斯坦福大學迎來首位華人女“院長”(確切地說是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下屬的化學工程系Department of ChemicalEngineering的系主任Department Chair),名曰鮑哲南,又是一位讓人欽羨不已的科學家,眾多家長望子成龍的榜樣。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我之前寫過很多華人科學家的文章,多偏重於從教育的角度來探究他們的人生選擇和個體經歷,希望能夠找到對我們這些普通父母有所啟發的觀點。這次,在梳理過鮑哲南的經歷後,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她與另一位蜚聲國際的傑出華人女科學家莊小威有著驚人相似的經歷:如有雷同,或許沒那麼巧合

一個人的成功,多大程度上是與她/他所處的環境和時代相關?

鮑哲南,江蘇南京人,生於1970年。

莊小威,江蘇如皋人,生於1972年。

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南方相對北方更富庶,自古以來也更重視教育,而這一點在江浙一帶尤甚。人傑地靈的六朝古都南京自不必說,如皋,在1991年前仍然是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的一個縣,也同樣以重視教育聞名。比如我曾經寫過的美國警界華裔第一高官李昌鈺,享譽全球的“神探”,曾經擔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廳廳長一職,就是江蘇如皋人。而這一切都得益於他的母親王岸佛,在中年喪夫家道中落的情況下,她獨自撫養十三個子女,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都要求孩子們要多讀書。

她的十三個子女全部獲得博士學位,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

70後這一代人,小時候趕上了文革之後的教育復興,上大學又恰逢90年代初的出國熱,把握住時機奮力拼搏的現在都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鮑哲南和莊小威就是如此。

1987年,鮑哲南考入了南京大學。1987年,莊小威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1990年,鮑哲南移民到美國。1991年,莊小威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美國教育部曾開展過一個叫做“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Early ChildhoodLongitudinal Study)的項目,通過對2萬多名兒童長期的觀察和統計,得出了讓某些家長很沮喪的結論: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對孩子的學業表現更重要。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鮑哲南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學教授,父親鮑西茂是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母親陳慧蘭是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是他們將鮑哲南引向了通往科學的道路。母親陳慧蘭曾在1985年至1986年期間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做訪問學者,也成為了後來鮑哲南大三就與姐姐一起移民美國進而繼續專攻化學的緣起。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莊小威的父母都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父親莊禮賢是空氣動力學家,曾著有《流體力學》一書,母親朱仁芝專攻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他們在科研中持久旺盛的好奇心和自得其樂的滿足感激發了莊小威對科學的興趣。儘管由於歷史原因,莊小威五歲之前都沒有在父母身邊,也沒上過幼兒園,但這並沒有妨礙她後來成長為傑出的科學家。

鮑哲南的少年時光是在南京的金陵中學度過的。

金陵中學創建於1888年,當時為匯文書院,是美國基督教在華創建的教會學校。後歷經世事變遷,成為了如今的國家級示範高中及全國百強中學的金陵中學。在金陵中學12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走出了26位兩院院士,陶行知、吳仲華、吳敬璉、厲以寧、田剛、傅新元、高行健、柯象峰、宗白華、程千帆等都是校友中的傑出代表。

1987年,鮑哲南考進了父母任教的南京大學,接受本科階段的化學基礎課程學習。

憑藉著在實驗課上的出色表現,鮑哲南在大二暑期時就進入了薛奇教授的實驗室。薛教授的實驗室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是高分子複合材料。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鮑哲南在金陵中學與同學合影,居中為鮑哲南,圖片來源於網絡

1985年,莊小威轉入離家較近的蘇州中學科大預備班。

蘇州中學的歷史要追溯到1035年北宋時期由范仲淹創辦的蘇州州學。建國初,蘇州中學高中部與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合併,成為教育部確定的全國首批二十四所重點中學之一,目前是國家級示範高中及全國百強中學。據不完全統計,蘇中學子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38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有四人。葉聖陶、顧頡剛、李政道、吳健雄、錢偉長等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莊小威回到母校蘇州中學與學弟學妹交流,圖片來源於網絡

1987年,15歲的莊小威以高考600多分的狀元成績進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即便是在雲集全國“神童”的中科大少年班裡,莊小威也仍然是佼佼者。對科學的好奇和熱愛讓她如飢似渴地汲取著新知識,這也為她後來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採訪中,莊小威曾明確表達對少年班的高度認可,“最大好處是很自由,想學什麼課就學什麼課,完全憑自己的興趣學,這種自由的選課方式養成了我沒有太多侷限性的思維方式。”

如果說本科階段主要看重學校的氛圍和資源,那麼研究生期間導師對學生的科研事業幾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幸運的是,鮑哲南和莊小威都遇到了傑出的科研引路人。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1991年,鮑哲南被芝加哥大學破格錄取,她的博士導師是華裔高分子化學家於魯平。

於魯平,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浙江大學,後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自1991年起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化學系教授,主攻方向是聚合物材料化學,屬於化學與材料科學的交叉學科。

在談及導師時,鮑哲南說:“是於魯平教授將我引入科學的殿堂,在這裡,我得到了一個科學工作者應有的基本訓練,使我具有了獨立研究的能力。”正是在芝加哥大學,她有機會了解不同學科前沿領域的發展,並確立了交叉學科研究的科研方向。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1991年,莊小威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深造,師從物理學家沈元壤教授。

沈元壤,出生於上海,後在臺灣大學、斯坦福大學及哈佛大學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哈佛期間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Nicolaas Bloembergen。1964年起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70年升任物理系教授。90年代,沈元壤教授被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鮑哲南與莊小威,兩位華裔女科學家的鏡像人生

莊小威與朱棣文教授合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沈元壤講授,莊小威科研道路的一個重大轉折還來自於另一位知名的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博士畢業時,莊小威曾得到過其它大學的教職,但莊小威決定沉下心來,在斯坦福大學跟隨朱棣文教授進行博士後研究,從此轉向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交叉研究,由此也開啟了她後來同樣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生涯。

在如此的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我們現在才有了這樣兩位蜚聲國際的華人女科學家。

鮑哲南,美國工程院院士,被《自然》雜誌評為對全球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入選全球頂尖100材料科學家名人堂榜單,最近升任為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系主任。

莊小威,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天才獎”,34歲就成為哈佛大學物理系和化學及化學生物系雙聘教授,最近斬獲素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

她們在美國斯坦福和哈佛這兩所世界級頂尖大學中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做著自己感興趣並能造福人類的科研工作,同時還收穫了無數外界的尊敬和認可,也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年輕的科研人。然而,就是這樣兩個高度雷同的“鏡像人生”,卻向我們展示出教育頗為殘酷的一面。

階層固化通過教育的分流會越來越嚴重。70後的鮑哲南和莊小威尚且如此,80後90後乃至00後也已經全面感受到了來自教育的碾壓。就像2017年北京文科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番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熊軒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從小就對他的學習習慣和性格培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然,在一個穩定發展的和平年代,階層固化在所難免,歐美髮達國家也是一樣,而我們對此也並非無計可施。下面這碗雞湯與君共勉:

1.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我們在嚴格要求子女的同時也要不斷地提升自己,要知道“虎媽”自己可是耶魯大學法學院的教授。

2. 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長,當子女沒有“跨越階層”成龍成鳳時,不要苛求,畢竟自己都沒做到的事,我們沒那麼大臉強求孩子做到。

3. 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終將歸於平庸,父母自己如是,孩子亦然,做一個樂觀向上溫暖善良的平凡人不失為一種幸福,接納這一點也是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