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應用題,該怎麼簡單易懂的解釋給小孩聽?

A幸福果園超市18小時免配送費


我現在教的就是二年級的小孩子,我來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題主所問的是如何簡單易懂,而且要講的透徹明白。要求倒是不高,很多老師和家長也自認為自己講的很清楚明白了,可是孩子還是沒明白。家長、老師都很鬱悶。

其實不管什麼方法,你的孩子能接受,能明白那就是好方法。網上給家長出注意的也不少,但是適合你家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我就把我怎麼給二年級的孩子講應用題的方法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首先是要學會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和提出的要解決的數學問題。

以上圖為例。讓孩子讀題時明確的說出,哪些是數學條件?(過去叫已知條件)哪個是提出的數學問題?

比如上圖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離站時有多少人?

我們要解決的也就是這個問題。然後回頭分析題裡給出的已知條件。

原來有34人,到站15人下車,18人上車。

孩子們清楚下車人數會減少,用減法,34_15=19(人)車站有下車就有上車的,上來了18人,也就是增加了18人,用加法。

19+18=37(人)所以離站時有37人。

記得做應用題時,註明單位名數。很多孩子不會找單位名數,就是提出問題後“多少”或者“幾”字緊挨著的就是單位名數。

我為什麼強調讀題時一定要先區分哪些是已知條件,哪個是提出要解決的數學問題。下面舉例給大家說明一下。


上圖。大家看過了這是正確的題解。不過有的孩子會把這兩道題的答案都寫成4X6=24,這就是沒有讀明白題。不知道什麼是已知條件,什麼是人家要我們計算的題目。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解題方法。

理解題意。確定運用哪種運算來完成題目。

目前我們二年級學了四種運算,加減乘除,也可以說說是三種,因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要孩子學會邊做題邊總結,什麼時候用哪種運算方式,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孩子不能只悶頭做題,不懂得總結規律。

下面是我積累的一些各市區二年級期末統測試卷,家長看看,孩子們要考的類型。




這些類型就是在講了100以內的加減混合之後要孩子練習的。很多市區的的題都大同小異,並且這和一年級的學的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除了數大一點,思路一模一樣。孩子們學起來非常快。

二年級新學到的知識點就是乘法和除法。

下面列舉試題類型。



看看上面幾道題。它們很多也有個共同點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或者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的都是用乘法解決的。

下面列舉幾道除法的算式。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這些用除法的應用題,都是這樣的幾個類型: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多少倍用除法;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也用除法。

接著是列式計算,得出答案。記得寫清楚單位,並從二年級開始學會解應用題寫上答。

最後把自己的答案放到應用題裡檢查一下,看看答案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不是運算使用錯誤,就是計算出了差錯,要趕緊重新去讀題,看看哪裡出現了紕漏,直到做對為止。

總之孩子們多練習,多動腦,勤總結,二年級的應用題就會信手拈來,戰勝他們不在話下。

這是我的一些看法,也不知道能否幫到家長朋友們,希望你們反饋留言。我可以從朋友們那裡學到更多的好方法用於教學,是孩子的成績和水平更上一層樓!


心中百合靜靜開


二年級應用題開始以文字敘述型題目為主了。題主講的明白透徹,是抓住了輔導真正的意義了。我們不是教孩子會做一類題目,而是掌握一類題目的解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舉一反三。另外一個要點就是簡單易懂,這就要求解題策略要結合孩子認知特點,所以這個問題非常好!從方法理解到靈活運用才是目的。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二年級開始應用題題型就不是簡單應用題了,逐步拓展到一些分類題型,比如和差倍問題,年齡問題,植樹問題,排隊問題等不同數量關係題型。不要死記硬背數量關係式!建議用逐步讓孩子掌握圖示輔助理解的方法,有了方法,就相當於有了解題的一個工具。以下整理相應題型策略詳解,供您參考!詳細可關注王老師二年級趣味數學專欄

二年級應用題

① 和差倍問題線段圖示解題策略舉例


② 植樹問題數量關係手指輔助理解舉例

③ 排隊問題圖示方法示例

④ 年齡問題基本數量關係圖解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專欄特色】以精美教學素材,涵蓋基礎概念,拓展認知,課外培優,趣味遊戲,綜合能力五大版塊,助力孩子全面啟智,打造精品專欄!


一學堂王老師


解決應用題的問題,包含四個步驟:

審題、分析題意、列式計算、檢查

下面以兩個個二年級常見的應用題為例,讓孩子們體會如何解決問題:

第一道題,其實是一道乘法問題,第二道題是一道加法問題。如何來思考呢?畫圖:

通過畫圖分析,我想每位同學都能輕鬆的把算式列出來。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兩步:審題+分析。

如果讀題準確了,理解到位了,那麼所用的算法就很大程度能夠正確,同時,適當地使用畫圖法來理解,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體會算法。


下面,我們列舉一下二年級常見的一些題型,通過系統學習,用對比、聯繫的方法,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做題方法:

上面這張圖,是簡單加法類問題,只需一步計算即可完成。

這一張圖,是一些常用的減法問題,理解這些用詞非常重要。

乘法類問題:

當然,還要除法類的問題,倍數問題,其他雜題。

總之,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形象化、場景化的題目,往往比較容易讓孩子理解。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會做,而是ta無法體會題意。很多家長都要這樣的體會,孩子自己讀題,就無法做對。可是一旦家長幫助讀題,孩子就很容易做對。為什麼呢?


實際上,這是因為孩子讀題的時候,有一些坎無法越過,靠猜。而家長讀題的時候,可能會適當地“翻譯”給孩子聽,能夠讓題意更加地貼近孩子的理解力。

所以說,孩子文字理解能力的增強,對於數學也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家長讀題時的停頓和強調,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關鍵的地方。很多孩子讀題就是在讀字,沒有把題目的意思連成片,這也是無法準確解題的原因之一。


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用劃線,強調,畫圖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形成思考路線。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感謝您的閱讀!點擊關注翼翔老師,更多教育思考與您分享!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作為多年從事教學一線的我,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二年級上冊應用題講解的訣竅:第一,讓孩子們認真審題,理解題意,把題多讀幾遍,分清題裡的條件是什麼,各個條件之間有什麼關係,問題問的什麼,這是做應用題的關鍵所在。第二,根據題意,分析做題的思路,看怎樣解決問題。第三,按照自己求出的問題答案,順題意理解一遍,看是不是跟原題說的意思一致。

例如:今年養殖場養了53只雞,今年比去年多18只,去年養了多少隻?

這道題的關鍵是,明確今年養的多還是去年養的多(今年養的多),條件是知道今年養了53只(知道的是多的),問題是求去年養了多少隻(是求少的,要用減法),明確題意後引導孩子找出答案:53-18=35(只)

如果這道題的第二個條件換成“今年比去年少18只”其他條件和問題不變,那這道題應這樣分析:今年養的少,去年養的多,求去年養多少隻,是求多的,要用加法:53+18=71(只)

再例如:一捆電線長100米,一班先用去20米,又用去30米,一共用去多少米?

分析:這是一道多條件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求一共用去多少,是把兩次用去的加一起,電線的長度100米是一個干擾條件,做這道題用不到100,正確列式是20+30=50(米)

假如上面的題問題是:求還剩多少米?就需要用電線的長減去用去的,就是剩下的:100-20-30=50(米)

例題:超市裡7號電池有兩種包裝,一種是一板4節;另一種是一板6節,(1)兩種各買一板,一共幾節?(2)買4板6節的,一共幾節?

分析:這道題是學生們很容易出錯的,是乘法還是加法要認真審題。問題(1)是買了兩板,一板4節,一板6節,求一共多少節,是把這兩板加起來,列式:4+6=10(節)問題(2)是買了4板,每板都是6節,求一共多少節,也就是求4個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列式4*6=24(節)

例題:小明拿40元錢去買蛋糕,買了5盒,每盒7元,還剩多少錢?

分析:根據孩子們買東西的常識去理解這道題:先求花了多少錢,每盒7元,買了5盒就花去5個7元,也就是5*7=35(元);再求還剩下多少錢,拿了40元,給售貨員35元,還剩的就要用拿的錢,減去給售貨員的,就是剩下的,40-35=5(元)

以上這幾個例題是二年級學生容易出錯的應用題,講題思路僅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能更好的給孩子們傳授知識。


學海無涯教一線教育


我家孩子現在就讀二年級,他的成績還不錯,我來談談這個問題吧。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語文學得好不好會影響孩子的數學成績,我家孩子的老師就很直白地說過,看一個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大概知道這個孩子的數學學得好不好了。

二年級應用題有不少都與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考察的不僅是孩子的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還考察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孩子閱讀理解能力不行,根本就不明白題目說得是什麼意思,當然也就不會做題了。

我家孩子學校是這樣的,二年級的孩子考試的話,要求自己讀題,一年級的孩子,考試的時候是由老師給讀題的,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題主的孩子已經二年級了,應該讓他自己讀題比較好,如果實在不理解,家長在幫忙解釋,要提高孩子對題目的理解能力,還得靠平時多閱讀,閱讀量上去了,理解能力也會提高。如果光靠家長給讀題,孩子來做,對提高孩子對題目的理解能力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沛澤媽讀心理


從很多成年人的眼光來看,二年級的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加減法,然後是把口訣表所包含的所有的內容。

但實際上我們要從深層次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可能很少有家長去反思12年級的孩子為什麼知識能夠得到滿分,34年級開始分化,56年級卻很難得到滿分的具體原因。

正因為12年級屬於記憶性知識比較多,九九乘法口訣表裡麵包含了81道題,如果這81道題掌握的話,對於乘法的計算就完成了。

這就是一個例子,34年級的乘法口訣應用就比較複雜了,它已經不是單純的記憶問題,而涉及到應用,涉及到了提高歸納總結,科學的思維方式。

面對二年級應用題的解決方案時,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種理由。

這種理由是建立在我們對於知識結構和層次的認識之上的,孩子在二年級階段,他的知識還是停留在記憶知識轉向與實踐知識的練習開始階段。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數量關係與應用題之間的一種對應關係,讓孩子通過應用題中的文字提煉出部分的數量關係。

簡單的來講,舉幾個例子。

每個盤子裡面有八個蘋果,一共九個盤子,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每個盤子裡面有九個蘋果,一共八個盤子,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每個小組有八個人,一共九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同學們去餐廳吃飯,每六個人一個桌子。一共七桌,一共去了多少人?

上面這幾個例子,實際上對於學生來講,如果理解了她的生活含義,理解了它的場景涵義,解決問題,都是比較簡單的。

我們的難點,現在存在於孩子的生活實際與數量關係沒有絕對的對應關係。

解決這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覺得應當從孩子的場景方面入手,我的家長對生活場景的理解遠遠超出了孩子的場景理解,比如說六個人一桌,對於有的孩子他可能就不能理解這個場景。

我實在不能理解場景的時候,建議家長教會孩子進行替換式的理解。有替換式的理解,因人而異,有的孩子可能很好的掌握,有的孩子在掌握的時候卻非常困難。

即使是再困難的場景替換經過訓練也是可以達到目標的,所以家長朋友在遇到孩子遇到應用題特別困難的時候,想辦法為孩子進行替換,讓孩子自己摸索著,時間長了自己來替換一些不能理解的場景。

總之如果不理解知識的實質含義,不理解小學階段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問題,不理解孩子在掌握知識中的梯度,那麼很難解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做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就知道知識的真實含義和隨著年級遞增的恐怖容量。

假如一年級只學習了十個數字,如果學會了三個數字的,那麼一年級的內容就是3的1次方,二年級的知識量就是3的2次方,三年級的知識量就是3的3次方,他們在呈幾何倍級的增長;同理學會十個數字的同學,一年級的內容就是10的1次方二年級的內容就是10的2次方

……

或許聰明的家長已經發現3的1次方和10的1次方,他們之間的差距更不大,但是到了他們的十次方的時候,他們的差距將會無窮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把基礎打好的原因。

聰明的家長能看明白了嗎?基礎必須打好,不要急於求成,不要過高的拔高孩子的要求。否則的話,高年級學習差,這不是後悔能夠解決問題的。

內容有點多,耽誤了大家的時間來閱讀了,如果覺得好點個讚唄,關注一下也可以,這方面的問題可以私聊。


杜宜城老師


可以先讓孩子自己認真讀三遍題,最好是點讀式的讀,美一個字都要讀懂,因為現在小孩子的題簡直是扣字眼,你一個不仔細就答錯題了,孩子實在讀不懂媽媽再一句一句的解釋給孩子聽,可以結合著畫圖。舉例子。把書面語換成通俗易懂的說法。畫圖最直接,線段圖,實物圖等都可以,也可以藉助身邊的東西擺一擺。



方玲心


應用題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要讓孩子有生活,有經驗。生活和經驗是慢慢體會,慢慢積累的!例如:逛超市的時候就問,買這樣物品和那樣物品一共多少錢?帶的錢夠不夠?還差多少? 逛公園的時候可以問,跳舞的爺爺奶奶有幾行?每行幾人?一共多少人? 在家裡也可以問,爸爸比媽媽大幾歲?爺爺的年齡是你的幾倍?買饅頭的時候三個裝一袋,5個饅頭需要幾個袋子?等等,好多場景都可以訓練,讓孩子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應用題就是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孩子喜歡數學,學會數學,會用數學!這樣隨著知識的增加,經驗的積累孩子就會解決應用題了!


ppt教學


看懂應用題要孩子認真讀題,語文程度跟上了自然讀完了就理解了,不然家長解釋明白了一道題不可能所有都去一一解釋。要讓孩子自己多看多說多瞭解多積累,不要著急。





絨絨兔玩具


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讓孩子讀懂題,理解題意即:己知條件是什麼?未知條件?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對二年級學生也不容,因為語文基礎較弱,有些話難理了。家長在做這一驟時,耐心引導,逐漸讓孩子自己能夠理題意。這樣,餘下的就不是難題了,可啟發孩子自己動腦,自行解決,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