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的后坐力究竟有多大?导弹车真的是发射过一次就直接报废吗?为什么?

壐孖


导弹是一种威力极大的武器,不管是防空还是反舰或者是反坦克,导弹都有用武之地,那么有人说导弹的后坐力非常大,而且导弹发射车也是一次性的这样的说法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的,导弹不是炮弹,不会产生多大后坐力,而发射车也不可能是一次性的用品,否则的话成本也实在太高了。

导弹的发射后坐力这种东西和发射方式有关,因为导弹的发射方式并不像炮弹一样需要一根火炮的炮管和封闭的炮闩来进行推动,其实后坐力并不大。

虽然导弹的确有用火药点燃产生的火药燃气来将导弹推出发射管的发射方式,但是这里火药燃气仅仅起到将导弹弹体推出发射筒这一短距离的推进,药量并不是很大,产生的后坐力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而另一种普遍使用的发射方式则是直接用压缩空气将导弹吹出发射筒,这种发射方式后坐力就更小了,就像气枪的后坐力比火药枪械的后坐力更小一样,而且导弹在出筒后才点火,也将后坐力消减了。

至于发射车一次性的说法更加是无稽之谈,这是因为导弹发射车不管的地空导弹还是地对地导弹的载车,为了承载多管导弹的重量,不论是通过性还是载重能力都是比民用的卡车要好的,所以他们才能载着那么重的导弹到处跑,而远超民用卡车的性能自然也带来了远超后者的价格,导弹本身就已经足够贵了,我想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发射导弹的时候多加上一笔几百万的买车钱的。

而且如果车辆能够重复利用,制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给一辆车配很多导弹,而不是造导弹还要同时造一辆这一枚导弹专用的卡车,不仅省钱,还能省导弹制造的工时。

而且前面提到的压缩空气发射法等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减少导弹对发射车的影响从而增加卡车的可重复使用次数。综上所述,导弹发射车是一次性用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而导弹发射时的后坐力也并不是非常大。


思远军事


谁也无法奢侈到把导弹发射车当一次性物品用

你知道导弹发射车有多贵么?就讲个故事吧,当年我们向泰国卖卫士远程火箭炮。泰国说穷,买不起万山8×8越野底盘的火箭炮发射车,就拿奔驰重卡作为底盘进行代替,只不过发射管数从一车六管降到一车四管。火箭炮发射车在导弹发射车里面都还是低级货,国产型号就足以秒杀民用的世界名牌重卡,自己想下导弹发射车要多贵?谁能土豪到当一次性用品来用?
泰国的改装版火箭炮发射车


导弹发射方式有很多种,按照其离开发射筒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助推器推离后发射、高压气体将弹道推出发射筒后再点火、主发动机直接将导弹冲出发射器。不同发射方式,后坐力和尾焰都不相同,对于发射器造成的冲击各不相同。

采用高压气体将导弹推出后,再点火的发射方式后坐力最低。这种发射方式对车体不构成任何影响,缺点就是发射系统比较复杂,配图为红旗17防空导弹。

助推器发射方式比较常见,他的目的就是初始阶段提供合适的推力,导弹刚发射的开始阶段燃料利用率较低,直接大推力燃料浪费比较严重,同时过大的尾焰对于发射设备会造成破坏。

目前大部分反舰导弹都是以这种方式发射,军舰上相关设备分布较为密集,采用这种发射模式可以避免对舰上其他设备造成破坏,配图为鹰击83反舰导弹。

同样导弹发射车想要保住也很简单,设计个助推器就完事了。助推器把导弹推到一定距离和速度再点火,射程还可以继续提高,不是美滋滋的?配图为发射长剑-10巡航导弹。



助推器推力多少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单兵便携式导弹的在导弹发射筒底部布置点火药,产生小型爆炸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如果直接筒内点火发射的话,射手直接毁容。配图为美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


最后就是筒内直接点火,冲破卡索装置发射出去。这种发射模式适合用于需要快速发射攻击目标的导弹,例如防空导弹,配图为海麻雀防空导弹。

这种发射方式对于发射筒会形成严重的烧蚀作用,发射筒必须经过特别加固处理,使用后发射筒/发射箱无法直接填装新弹,需要经过检测和维护后才能再次使用。
俄罗斯的A-135反导拦截弹,可以说是目前这种发射方式最暴力的,发射筒用了一次后就要报废。


A-135是用核弹头来拦截核弹头,因而要求快速飞出大气层外引爆拦截,所以速度要求短时间内达到16倍音速,形容其发射时是用爆炸式发射来形容。但即使这样也没听说过报废发射车的。


五岳掩赤城


导弹发射后,导弹车不会报废!看我往下分析。

我们都知道导弹发射时的后坐力非常大!毕竟导弹的个头都很大。尤其是洲际弹道导弹几十吨甚至有些上百吨重,要想发射出去,反推力是相当大的。我们看军事新闻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发射时导弹尾部轰的一下喷出一堆超强火焰燃气!这个火焰燃气温度超级高反推力也非常大,对周围的发射环境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为了降低危害同时降低发射成本,让发射车多次重复使用,采用了一些措施来降低这个危害。那么咱们就谈谈有哪些方式。



一般来说导弹发动机采用的是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因所携带的燃料不同采用的发动机方式也不同。

先来说说战术导弹的发射,就是直接支援作战部队的导弹,攻击战役内的目标以及纵深目标,一般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像这种导弹发射,车载发射平台完全可以做到多次重复的发射。像这种导弹的发射载具也就是发射车一般成本要比导弹要高,一次性就太奢侈了。



再说说战略导弹,战略导弹的制造成本要比它的发射车成本高太多,再说了如果真的用到战略导弹了,这也不属于普通战争了,车载战略导弹一旦发射使命就算完成,但是现在中美俄这些导弹大国都强调机动发射能力,即发射后迅速撤离至隐蔽地带以图再次发射。中美俄这些大国之间的侦查卫星以及大型雷达都非常先进,尤其美国在世界各地建造反导系统,以及大型的雷达基地。当你发射战略导弹已升空的时候就被对方的侦查卫星或者大型雷达捕捉到,然后对方会迅速进行反击,说不定刚过半小时对方的战略导弹就打过来了!几乎不会给你再次装填的时间。为了安全考虑,战略导弹发射以前是一次性发射。而现在比如咱们天朝技术达到了可以快速机动,所以也可能会再次重复使用。

导弹发射的时候可以采用冷发射,在发射时会用燃气反推将导弹弹射出去,上升到十几米或者二十几米的时候,导弹再次点火发射,这种冷发射安全性高,但是技术相对复杂一些,这种冷发射就可以保护车载发射车。导弹采用热发射的时候,就是直接在发射筒中点火,这种就比较危险了,导弹尾焰对发射车危害就大,一般导弹发动机会有引流槽,导流板

,能够把尾焰导流出去,把危害降低到发射车可以承受的程度,这样发射车就可以再次重复使用,不过在发射车重新装填之前会先对发射车进行安全检查,安全过关就可以再次装填发射。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为我点赞。

关注我,每天都有精彩回答!


抽烟的苦咖啡


通常要了解导弹后坐力,必须要了解导弹的重量,小的导弹有十几吨,大的几十吨也不奇怪,所以为了保证导弹的发射,发射车设计时本身就是大块头,另外,为了能适应在各种地形,路况松软的土路,大漠戈壁行驶,对发射车的越野性能和悬挂系统要求特别高,属于特种车辆专用于发射导弹,因为专用于发射导弹,所以不平地面或场地要求对发射导弹的发射车更加严格,除了升起导弹,在发射时要考虑导弹射出*时的后坐力,发射车用液压千斤顶将整个车架顶起,形成一个平面,消除地面不平稳因素,此时的车架同时用来支撑导弹的后坐力,然后呢装置将导弹发射筒就竖起来弹开发射筒盖,当发射瞬间导弹对地面造成的压力可能会高达几十吨到几百吨,这时发射筒底部特殊设计的橡胶材质会因导弹发射让缓冲装置起动,在燃气作用下自动膨胀,抵消或减小导弹后坐力,同时

把后座力均匀地传递到地面,让发射车不承受或者是只承受很小一部分后坐力,保证后座力不影响导弹发射精度及损坏发射车,至于导弹车发射一次就直接报废处理了,这是错误的,不可能一次发射就报废,发射车一辆基本上需要几百万造价,导弹发射车并不脆弱,事实不仅可以装填第二次,有的导弹车发射了十多次之后仍在正常使用,发射车基本能数次来承受导弹的发射,组成车体材料就是通过特殊处理的不仅抗高温还抗摔,因为发射导弹后,车体不能像炮弹随便填装,导弹发射后就得及时离开,另外战略导弹部队的绝密性质也不可能让导弹发射车随意报废,使用一次的说法也是极其不靠谱的,只是在重新填装导弹前要进行安全检测后才能再次放心使用。


坤叔道


导弹也是要分类的。

最大的如白杨,东风系列洲际导弹,最小的如毒刺,红缨六肩扛式导弹都可以被称为导弹。

具体到提问中车载式的,也是种类繁多,东风系列,地空导弹全系列,都是用发射车或发射架发射的。但是,车肯定不是一次性的。

导弹的后座力有多大呢?形象点说吧。

红旗二号导弹点火发射的瞬间,发射架后面的一块约二十公分厚,50×70左右的钢板会直接被尾焰烧透,但是,冷了还是一样用。

现在的比如红九,俄罗斯300系列,都是冷弹发射,就是先把弹从弹筒弹至半空再点火,后座力小了很多,对发射车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吹掉点漆吧。


安静吃瓜小民


这是一种惯性,没玩过的不要玩,后作力大命中率会高一点


颜贻伟


这个问题太大了。真不好回答。


汉阳老王


不懂不要乱评论,发射后报废你家小姨,这么小的问题我们的科研军工专家早解决了,


负重蜗牛


舰砲是安装在舰砲基座上且加以严密紧固固定的,因为军舰质量远大于火砲后坐力,发射时的位移和晃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无需制退器了。


后来的后来1887


听说有些发射车比导弹本身都贵,用一次报废那美国都不敢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