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给邬思道送行,为什么说对不起他?

好可爱妈妈


中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历来都喜欢设置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远筹帷幄的类似于“半仙”式的人物作为作为军事,来辅佐自己的主公开创一番功业。比如《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张良对于刘邦,刘伯温对于朱元璋也是这样的角色。而《雍正王朝》这部剧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人物,就是邬思道。

纵观整个“九子夺嫡”的进程,邬思道对于雍正能最终获胜,继承大统可谓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热河围猎时,适时教导弘历,让弘历在康熙面前大放异彩,为雍正获得了额外的加分;推举新太子,剑走偏锋建议两位皇子保举废太子,赢得了康熙的信任;推举大将军王,又出其不意让从雍正口中举荐了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并完成了年羹尧对于西北的布局和控制,同时也让康熙见识到了雍正的胸怀和魄力,也就此成就了雍正的继位人位置;而在最后关头,雍正出现灰心和失意的时候,也是邬思道一番言论,让雍正终于明白了康熙的良苦用心,也是又邬思道完成了雍正继位前后的整体布局,保证了雍正能够安安稳稳的多的皇位。可以说,邬思道是厥功至伟呀。

但是雍正的登基,主仆二人再次相见,身份已经完全不同了,此时的雍正已经是皇上了,而邬思道最终以“三不可用”的理由选择了中隐,一个人、一个车夫外加一辆马车凄凄凉凉的离开了北京,前往李卫那里去了。

这个时候十三爷追上了邬思道,并且说出了那句“邬先生,我们对不起你。”侠肝义胆的十三爷此时经历了宗人府10年的圈禁生涯,已经明白了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而他车上带着的那坛雍正送他的好酒,以及车里坐着的如月姑娘,正是代表了雍正,代表是十三爷以及整个雍王府上下对于邬先生的“对不起”。

第一个对不起,是代表雍正说的。十三爷用还是雍亲王时的雍正前往宗人府探监时候的酒转敬邬先生,实际上十三爷一方面是自己要来,另一方面也是经过了雍正同意和安排的,有些话雍正不好说,有些意思不好表达, 只能通过十三爷的一言一行作为转述,同时,也通过十三爷的这一杯酒,转达自己的谢意,同时也有自己的歉意,毕竟邬思道如此大功既没有荣华富贵、也没有拜相封侯,肯定会是于心不忍,而令他宽慰的是,在李卫那里至少邬思道可以衣食无忧,帮助李卫成长,那么雍正对于李卫的赏就是给邬思道的。

第二个对不起,是十三爷代表自己说的。作为邬思道的挚友,十多年的交情也让他们有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但是此时的十三爷虽然明白其中的原委,总是有千般的侠胆义胆,却不能像当年帮着魏东亭、郑春华说话一样,为邬思道去争取什么,所以于情于理,十三爷感觉自己也对邬思道有愧。

第三个对不起,则是代表了年秋月,也代表了雍正和自己。其实他们多少也知道邬思道和年秋月的感情,但是年秋月的身份太特殊了,必须要留在王府内,被拴在四爷身边,邬思道的身份也太特殊了,他的身份永远不能对外承认,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关系让他们不能走到一起,为了夺嫡的政治利益,只能牺牲了邬思道的感情,而最后也只能用相貌举止都酷似年秋月的如月姑娘代替,也算是了了他们一个共同的心愿吧。


雍亲王府


邬先生在辅佐雍正登基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使命了,而且雍正已然对其动了杀心!随后十三阿哥在冬日的早晨送别邬先生,而临行之前,邬先生还珍重交代十三阿哥一件事情,就是让他千万要拒绝“铁帽子王”,并且告知十三阿哥“与君王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十三阿哥依依不舍,内心异常歉疚的告诉邬先生“我们对不起你”,这是十三阿哥自己的心里话,也是十三阿哥替雍正皇帝所表达的愧疚!

《雍正王朝》中,邬先生进入雍亲王府也有十五六个年头了,这个过程中邬先生算是发挥出了他最大的能力,岳老三用十六字来形容邬先生:智计百出,算无遗策;帝王心术,了如指掌。

追缴国库欠款,邬先生给了四阿哥胤禛四类人该如何处理的建议;

刑部冤案的爆发,邬先生让四阿哥不能接手这个差事,因为涉及到太子;

推荐“大将军王”,邬先生提出推举十四阿哥做“大将军王”,然后让年羹尧卡住他的喉咙的方案;

“死鹰事件”爆发,邬先生分析康熙的帝王心术,让本已经失落至极的四阿哥明白了康熙的布局,明确了方向;

康熙驾崩晚上,还是邬先生让四阿哥第一时间放出老十三,夺取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的兵权。

雍正皇帝一路走来,都是邬先生的一路的辅佐,都是邬先生一步步的谋划,若非如此,雍正也不可能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雍正也不可能挫败“八爷党”,故而,雍正皇帝的最得力的功臣,非邬先生莫属!



雍正登上皇帝,那就意味着邬先生必须要离开了,因为鸟尽弓藏是古今不变的至理,邬先生深知此中危险。所以,雍正一登基,邬先生就选择抽身!

老十三深知邬先生对雍正登上帝位的重要性,而他却不得不送别他。此时,老十三觉得对不住邬先生,岳老三认为,对不住邬先生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邬先生是雍正的最大功臣,而雍正做了皇帝,邬先生没有任何封赏就黯然离开!

邬先生的作用自然不必再提,反正邬先生把康熙皇帝的每一个心思都能算得很准,在错综复杂的夺嫡大战中,始终给了雍正皇帝最明确的方向,让他一步步得到了康熙的认可。这每一步都是邬先生精心设计的,真是耗尽了心血,劳苦功高。

然而,雍正当了皇帝,自然是论功行赏,可是邬先生没有得到任何的赏赐,反而只能离开,在十三阿哥看来,这本就是最大的不公平,毕竟至少要给他最基本的尊重和保障,而邬先生一把年龄,却只能流落江湖,真是给人感觉很心寒。

第二,邬先生曾经和雍王府的年秋月有过一段感情,可是雍正为了拉拢年羹尧,就让年秋月做了侧福晋。

当初的此举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是上上策,因为只有与年羹尧有姻亲关系才能牵制住年羹尧,避免他被“八爷党”拉拢。

但是此举着实太不厚道,毕竟年秋月和邬先生已然两情相悦,准备私定终身,可是四阿哥这一举动彻底拆散了二人,邬先生表面不说,内心也是极度痛苦,导致他六十多岁,仍然孤身一人,这也是很对不起邬先生的事情。

老十三说话也是直言直语,但是在邬先生面前,他着实真心愧疚,因为这一切都是邬先生谋划而来,可是他自己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两手空空的离开,并且还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老十三心里着实很抱歉,又没有任何办法。



老十三侠肝义胆,急人之难,他也看到邬先生的不容易,也明白邬先生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为了弥补邬先生多年的付出,也为了弥补邬先生的感情空白,老十三专门为邬先生准备了一件礼物。

礼物就是一个也叫“秋月”的姑娘,专门伺候邬先生的饮食起居的!

邬先生心里面也在感念十三爷,因为至少还有十三爷这样的好汉子为自己着想。

邬先生离开了,代表着他已经完成使命,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时代的开始,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辅助新皇帝登上皇位,而登上皇位以后的事情,就不用他来劳心了。

老十三心里还有很多的话没有说,也难以去说,毕竟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句“对不住”,邬先生是聪明人,他也明白老十三的感情最真诚,但是他也有他的难处,只能送到这一步。

邬先生洒脱的离开了,老十三沉重的站在那里,其实老十三也更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他得扛着,毕竟这江山社稷,必须要守护好,现在少了邬先生,皇帝注定将更加倚重自己!

可能邬先生也没想到,老十三最后还是接受了“铁帽子王”,也并没有受到猜忌和打压。他也没有想到,老十三在四十六岁时竟然被活活累死。




忠肝义胆岳老三


对不起邬先生的有三点:

1.、四爷能登上大宝,当上皇上,邬先生居功至伟。即使邬先生也想当官,至少也应该赐予良田豪宅让邬先生颐养天年做报答,结果给派到李卫那当了师爷。

2.、邬思道在雍王府与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互生情愫,却为了四爷能笼络年羹尧的目的而不得不将这份爱慕之情深埋于内心。为了四爷把爱情都葬送了。

3.、十三爷给邬先生送行的时候又找来一位与秋月有几分相似的侍女如月送给邬思道,也算是对邬先生的弥补,其实也是为了监控邬先生。老十三说这是和四嫂商量的结果,其实这应该也是出自雍正的意思。

十三爷为什么会说对不起?

1.、十三爷的性格仗义直爽,光明磊落,侠肝义胆,被称为侠王。他觉得四哥做的太过了,如此对待一位功臣朋友。十三爷说我们对不起你,既是对雍正“打发”邬思道的方式不满,又是对邬思道表达自己无能为力的歉意!这也是雍正不敢灭口邬先生的原因。因为有十三爷在。这样打发邬先生也是极限了。


豫猫看北京


十三阿哥舍不得邬思道离开,他们之间是兄弟之情,是英雄惜英雄

十几年的夺嫡之争,最后以四阿哥胤禛的胜利而告终,胤禛如愿的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而他身边重要的谋士邬思道为了自保,向雍正提出了“半隐”的要求。

邬思道要到李卫的府里做一个幕僚,主动接受雍正的监视,他从此远离朝廷的权力漩涡。落得安稳自在。

十三阿哥得知邬先生离开后,急匆匆的赶来为邬思道送行,那是一个还飘着雪花的冬天,可是十三阿哥的话却把邬思道暖热了。十三阿哥非常舍不得邬思道离开他跟他的四哥胤禛。

送行酒喝的还是当年邬思道送给十三阿哥的一半酒,胤祥觉得非常对不住邬思道。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十几年以来,风雨同舟,现在开始享受荣华富贵了,邬思道却要离开。

他觉得对不住邬思道的人,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四哥胤禛,对不住邬思道的原因,一个是感恩邬思道的谋略,一个是没有给邬思道金银财富和高官厚禄。

等胤祥明白邬思道的话之后,不会替自己和胤禛向邬思道道歉,还会祝福邬思道尽早离开

此时的胤祥还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还告诉邬思道,四哥要封他为铁帽子王。邬思道被胤祥的一片诚意打动,临走之时,告诉他,他的四哥胤禛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要十三阿哥收敛锋芒,坚决辞掉铁帽子王的爵位。

这一席话,把胤禛说的一愣一愣的,第二天,那些替胤禛秘密办差的人都被暗杀了。十三阿哥才相信邬思道的话。

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他的四哥胤禛已经变了,他现在是雍正皇帝,不是自己的四哥了。

胤祥给邬思道送行的时候,还一直以为他的四哥没有变,所以才会替自己和胤禛向邬思道道歉,说对不起他,等到胤祥明白过来,他是不会给邬思道道歉的,他还会祝福邬思道尽早离开这个名利场。


小灿哥说历史


无论是《雍正王朝》还是历史上,十三阿哥胤祥都是著名的一代“侠王”,重情重义,做人处事颇有侠客风采,所以感情成分很足,在送别邬思道时,这句“我们对不起你呐”就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那么十三阿哥有什么对不起邬先生的,我们指的又是谁呢?


十三阿哥与四阿哥兄弟情深,同属一党。

从最初的太子党到后来太子被废后的四爷党,十三阿哥始终与四阿哥胤禛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还曾经一块去扬州赈灾,比一奶同胞的十四阿哥胤祯亲多了,所以十三阿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四阿哥,四阿哥不方便说或者不能说的十三阿哥可以说,所以这个“我们”除了十三阿哥外,主要就是四阿哥胤禛了。那么什么地方对不起邬先生呢?


在四阿哥夺嫡的过程中邬先生居功至伟。

邬思道自到雍王府被四阿哥奉为“军师”之后,可谓是算无遗策,对帝王心术颇有造诣,准确的把准了康熙的心思,给四阿哥提供的计谋为其一步一步登上皇位打下坚实基础,既包括对待废太子的态度,也包括西北将军的举荐以及与八爷党的斗争,算得上一位十分优秀的参谋长,在雍正即位的功劳中至少可以占到四层。


如此奇功却没有荣华富贵。

按说为雍正继位立下如此大功的人,论功行赏也是一辈子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由于邬思道身份的特殊性,不但得不到赏赐,甚至还有性命之忧。十三阿哥虽然不知道雍正即位后是不是对邬思道动了杀心,但是对邬思道的结局肯定是有意见的,不但没有赏赐,心爱的女人也无法相伴,甚至还要离开京城远走他方,所以十三阿哥觉得如此对待有功之人实在是对不起人家。


在帝王之家中,十三阿哥胤祥算是最重情义最感情用事的,虽然对不起的成分中包括四阿哥,但是当上皇帝的雍正是断不会说出这种话的,可能在雍正看来,放邬先生一条活路,谋个师爷之类的职位不要脱离掌控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沧海话历史


邬思道是老四登基前的第一谋士

,辅佐雍正顺利继位之后,邬思道向雍正提出归隐田园,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而雍正给他的选择是中隐于市,到李卫府中去做师爷。临行之时,十三阿哥胤祥前来践行,对邬思道说:邬先生,我们对不起你啊!那么,老十三这句道歉究意包含了哪些深意?话中的“我们”指的是谁?为什么说对不起邬思道呢?

对不起邬思道的辅佐之功

雍正能够成功继位,邬思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还是康熙选择储君的意图,均被邬思道逐一识破,提前为胤禛筹划对策,令康熙越来越属意这个小时候被认定心性喜怒不定的皇四子来继承大宝。如果没有邬思道的谋划,雍正能否顺利继位还真是个未知数。现如今雍正已经顺利继位,按说做为第一功臣的邬思道即使不宣麻拜相,至少也应该赐予高官厚禄做为报答。可结果却是到李卫府上当一名师爷,这相当于是一种半流放的待遇,老十三想不通,所以他会说“我们对不起你”

,这里的“我们”当然就包括以前的四爷,当今的天子雍正。

对不起邬思道的两情相悦

邬思道在雍王府与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互生情愫,却碍于胤禛出于笼络年羹尧的目的而不得不将这份爱慕之情深埋于内心,秋月虽然嫁给了胤禛,却得不到他的半点关爱,洞房花烛之夜却差点独守空房,她只是二哥年羹尧为获取胤禛的恩宠而布下的一颗棋子。邬思道与年秋月两情相悦,原本美好的一份姻缘被胤禛彻底破坏,老十三这句

“对不起”是出于对邬先生的遭遇感到同情,代替雍正表达歉意。同时他还找来一位与秋月有几分相似的侍女如月送给邬思道,一方面是弥补之前老四的过失,另一方面是用来监视邬思道。老十三说这是和四嫂商量的结果,其实这应该也是出自雍正的意思。所以,邬思道会说:看来我这下半辈子,又得被人管着喽!

对不起邬思道的遁世之意

邬思道原本是想归隐田园,做一方闲云野鹤。可即使这样渺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雍正对邬思道的智谋权术如临大敌,深怕他与老八等人勾结。因此,他指明让邬思道去李卫府中做师爷,明面上是说想他的时候还可以见到他,实际上却是让他时时刻刻都处在雍正的监视之下。

李卫出任江苏任巡抚前向皇帝辞行,雍正问起邬先生的近况,看看李卫是怎么回答的:邬先生在除了出谋献策外,其余时间都在院子里,哪儿都不去。由此可见雍正对邬思道的惊惧与不信任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老十三这句
“对不起”既是对雍正“打发”邬思道的方式不满,又是对邬思道表达自己无能为力的歉意!

姜还是老的辣!邬思道早年间历经多场生死考验,对人情世故早已经洞若观火,对帝王心术更是了然于心,以他对雍正性格的了解,知道雍正能这样对待他,已经是放了他一马了。

他对老十三说不用为他操心,他自有自全之道。反而劝说老十三拼死辞掉铁帽子王,否则将有不测之祸!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历史茶坊


邬思道是胤禛的张子房、诸葛亮。当他决心“归隐”后,也就意味着他和曾经的雍亲王胤禛之间的使君、谋士的关系就此终结。

所谓鸟尽弓藏,自古皆然!

幸而已经是大清国皇帝的胤禛,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才放过了他,但胤禛亏欠最多的也是他!

所以老十三胤祥在给邬思道送别时,才会说出“我们对不起你”的话。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进入雍亲王府后,在胤禛的夺嫡之路上可以说是完全发挥了他的才智。

无论是教弘历哄康熙开心,还是关键时刻帮助胤禛顶住压力,老人家真的是做到了智计百出、算无遗策;帝王心术,了如指掌。

胤禛能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除了他本身的才能外,最得力的功臣非邬思道莫属!

老十三深知邬思道的这些付出,他认为对不住老先生的,无非是两点。

一、作为四哥胤禛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本来可以荣载而归,结果却在没有任何封赏的情况下黯然离开。

新皇登基,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功臣和心腹论功行赏。

邬思道的功劳最大,先不说他是不是胤禛的心腹,就凭着他在自己四哥夺嫡的路上推心置腹,怎么也得给个一官半职,结果毛都没有。

最后反而落得个一把年纪流浪江湖的下场,即使是所谓的“中隐”,也是活在胤禛的眼皮底下。

这在侠王胤祥看来,是最大的不公平。

二、为了四哥胤禛的政治布局,邬思道忍痛割爱,拱手让出了年秋月,让其做了胤禛的侧福晋,目的只是为了控制、拉拢年羹尧。

这是邬思道最大的付出,他和年秋月的朝夕相处间,彼此早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所谓才子佳人自古都是人们称颂的对象,邬思道的才,年秋月的貌,确实是一对般配的鸳鸯。

可为了政治上的联姻,为了控制年羹尧,这条上上之策到底还是被胤禛采用了。

胤禛不顾年秋月和邬思道已经准备私定终身了,硬是一招棒打鸳鸯,活活拆散了他们。

这对邬思道来说是极为痛苦的,以致他再也无法对女子产生感情,六十多岁决然一身。


正因为这两点,让老十三极为愧疚。

他知道走到今天这一步,都不是大家所想要的,但有的时候往往也很无奈。

皇帝有皇帝的威严,臣子有臣子的无奈!

侠王不愧是侠王。

老十三不想因为自己四哥的无情,也不想让人感觉到寒心,他觉得必须要做些什么。

所以老十三特意准备了一位也叫“秋月”的姑娘,作为礼物送给了邬思道。只为能够伺候在他的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以弥补四哥和自己对邬思道的亏欠。

从此以后,各不相见,自求安好!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从剧情上看,胤祥是不知道雍正在继位当晚和邬先生的那番谈话的,胤祥不知道邬先生隐退是为了保命,更没看透胤禛继位后会“鸟尽弓藏”。所以才会说对不起邬先生。

具体原因有二。

第一,十三阿哥胤祥重情重义,素有“侠王”之名。邬先生在雍王府待了十几年,全心全意为雍正出谋划策,与胤祥有深交。邬先生看中胤祥的侠肝义胆,胤祥佩服邬先生的足智多谋。然而,胤祥尚未勘透世事,他觉得邬先生十几年尽心辅佐胤禛夺嫡,如今大功告成,不但没有封赏还要隐遁江湖。以胤祥的秉性,他觉得这样做对不起邬先生。

第二,秋月的缘故。秋月照顾邬先生日久生情,心意相通。但是为了拉拢年羹尧,胤禛娶秋月做了侧福晋,邬先生和秋月被拆散了。胤祥深知此举不合情理,但也无可奈何。所以在秋月的事上,他觉得对不起邬先生。这也就是胤祥送邬先生丫鬟并起名“如月”的缘由。


琅琊剧情榜


说起《雍正王朝》里的邬思道,他的确是一个BUG般的存在,为胤禛的成功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雍正对乌先生寡情薄恩,可以说,是对不起乌先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乌先生为胤禛的夺嫡斗争出谋划策,为胤禛的最终成功出了大力,而雍正对待这位曾经为自己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谋士其做法却令人寒心。乌先生在雍王府一呆十几年,曾经为胤禛的成功上位立过大功,他曾经强烈建议胤禛接下追讨国库欠款的差事,为朝廷解难,为君父分忧,此举令四阿哥胤禛在康熙心中留下了极为正面的印象。他曾极力阻止胤禛接手审理刑场换死囚一案,使胤禛成功避免了成为直接扳倒太子的那个人,维持了胤禛在康熙心中的正直无私的形象。他也曾极富远见的指导弘历关于围猎关于他皇爷爷的相关知识,使得弘历在康熙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把脸,为胤禛的上位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在推举新太子时在八爷党风头正盛,胤禛为此感到气馁之时乌先生为胤禛分析形势,为其加油打气,使得胤禛坚定了信念,重新振作起来。他曾力劝胤禛保举十四弟胤禵出任大将军,既从一个侧面瓦解了铁板一块的八爷党,又进一步巩固了康熙对自己一心为公,刚正不阿的良好形象,为自己的成功上位增加了筹码。他曾在送死鹰事件发生后为胤禛揭开迷局,明确判断出康熙心目中的继承人就是胤禛,并要胤禛做好继位的相关准备,为胤禛的最后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在康熙去世,夺嫡之争趋于白热化的紧要关头,乌先生妥为筹谋,居中调度,为胤禛的最终上位起到了保驾护航,中流砥柱的作用。总的来看,胤禛在乌先生的指引下,像一叶小舟,幸运的避开了一个个暗礁急流,努力的拿到了一个个得分点,最后成功的到达了终点,可以说,乌先生是四阿哥胤禛成功上位的最大功臣,为胤禛的承继大统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雍正在成功上位的当晚回到自己的潜邸并见到乌先生时却神色有异,对乌先生虚言以应并用言语套乌先生的话,如果乌先生当时没有察觉,以功臣自居,等待雍正的封赏的话,只怕会活不过当晚,

总的来看乌先生最后能够全身而退,隐退江湖完全是他审时度势,棋高一筹,主动消除了雍正心中的疑虑,并适时提醒雍正他们曾在一起并肩作战,打感情牌的结果,可以说,雍正在夺嫡成功后的所作所为是对不起乌先生的。

其次,胤禛在对待秋月的事情上也是对不起乌先生的。胤禛为能请到乌先生做自己的幕宾,命年羹尧接待好乌先生,年羹尧深怕有失,特地让自己的妹妹秋月来照顾乌先生的起居,久而久之,乌先生同秋月产生了感情,两个人彼此爱慕,在雍王府已成公开的秘密。而后来年羹尧气候渐成,为了更好的控制年羹尧,胤禛竟然不顾乌先生的感受,娶秋月为自己的侧福晋,不仅强行拆散了一对恋人,对乌先生心里造成的伤害只怕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而胤禛在对乌先生造成重大伤害后还能神色自若的与乌先生继续相处,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只能说明胤禛的薄情寡义和对乌先生的缺乏尊重,

在雍正眼中,秋月也好乌先生也罢,都不过是自己上位的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毫无疑问,在对待秋月的问题上,胤禛既对不起秋月,也对不起乌先生。

再者,胤禛可以容得下乌先生指点迷津,出谋划策,雍正却绝对容不下乌先生僭越妄言,越俎代庖。乌先生在雍王府一呆十几年,为胤禛的成功上位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而胤禛虽然暗地里对乌先生有所防备,但至少表面上对乌先生是恭恭敬敬,言听计从。而他在成功继位,回到潜邸,十七阿哥前来拜见,乌先生为免生枝节,代雍正出言打发了十七阿哥之后所表露出来的令人胆寒的表情告诉我们,雍正绝对不会允许一个不知进退,敢于越殂代疱的乌先生的存在,如果乌先生没有及时隐退,他的被除掉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雍正看来,在自己成功继位后乌先生就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自己绝不会容忍一个能够看穿自己心事,在计谋上完胜自己,并知晓自己所有底细的人存在,即使这个人曾为自己出过力。可以说,雍正此人,可以共患难,要共富贵,很难。

总的来看,从胤禛成功上位,成为雍正的那一刻起,胤禛就完全成为了另一个人,成为了雍正皇帝,而雍正皇帝是绝不会允许一个能够看穿自己,诡计多端的人物存在的,即使这个人曾经有大功于自己,换言之,雍正在成为雍正后需要的是臣是奴才而不是谋士,这就决定了雍正一定不会放过乌先生,不可避免的会对不起乌先生,乌先生能够全身而退,浪迹江湖也许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我欺也。


微风山谷1381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邬思道属于bug式的存在。他的谋略之深,可以说是独步天下的。又总是可以猜透最高统治者康熙的心思,让人钦佩不已。但就是这么一位近乎于半仙式的人物,也有着他的悲哀。

雍正继位后,邬先生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是以半隐的方式急流勇退才保住了性命。

老十三送别邬思道时候,说的是“我们对不起您呐”。

重点在于我们,说明老十三和雍正都觉得对不起邬思道,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在于邬思道可以说是雍正继位最大的隐性功臣了,但雍正继位后邬思道为了自保,只能选择半隐方式,远离权力中心,等于是什么回报都没有。二是在于邬思道当年与年秋月有着一段感情,两人两情相悦,雍正和老十三是心知肚明的,但雍正并没有成人之美,因为种种原因纳娶了年秋月为侧福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邬思道有着夺妻之恨。

所以于公于私雍正是真的对不起邬思道,但天子无私事,皇帝没有错误。所以雍正不会去说去补偿邬思道。侠肝义胆的老十三自然是在雍正默许下尽可能补偿邬思道了,而且老十三与邬思道相识十五年,都是雍正继位成功的大功臣。如今雍正继位,要封他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邬先生却半隐退场,老十三心里也过不去,自然觉得自己也对不起邬思道了。

下面宋安之来给大家简单来说说。


一、雍正为何有负于邬思道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开局是康熙四十六年的江南赈灾,江南赈灾是由老四完成的。

邬思道在江南赈灾以后进入老四府里,以教书先生的名义一直辅佐着老四,可以说是参与了老四夺嫡的所有过程。(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该知道的和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更是老四登基的隐性第一功臣。

邬思道这样的功臣,老四登基当晚就匆匆回到府里,并不是要第一时间封赏他,而是动了杀机,不是邬思道提出既不要回报又处于他监视之下的半隐,再声泪俱下的打了一把感情牌。估计第一时间就被灭口了。

身为老四隐性的第一功臣,邬思道在他登基以后差点被杀人灭口,最后半隐才保住了性命,老四对得起邬思道吗,自然是对不起了。


二、邬思道与年秋月的往事。

年秋月是年羹尧的妹妹,年家都是老四的包衣奴才。

当年老四觉得邬思道有大才,所以把他从大牢之中救出,先交由年羹尧照顾。年羹尧为了以示重视老四的命令,特意让自己的妹妹年秋月照顾邬思道。

自古才子配佳人。

邬先生虽然其貌不扬而且年龄与年秋月相差很大,但他才华横溢而且谋略之深,近乎于半仙。对于情窦初开的年秋月来说,自然先是佩服然后是仰慕,时间一长自然是日久生情了。

年秋月之后随着邬思道一同回到老四府里,两个人感情深了,打情骂俏多了自然是被老四碰见过,甚至老十三都碰见过。

老四的态度当时很暧昧,他碰上却没有说破。但先是为年秋月一家抬旗,也就是提高身份地位,之后又将年秋月纳为侧福晋。

老四没有成人之美,却横刀夺爱,主要是有三点原因。一是通过老四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人,年秋月有着羞花闭月之色,他自然是不会放过。二是年秋月的哥哥年羹尧是老四最重要的门人,老四娶了年秋月有着联姻之意,亲上加亲。三是邬思道的谋略太深,年羹尧又是长期在外的武将,如果任由邬思道与年秋月结合,与年羹尧成为一家人,那么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论怎么说,老四追究是娶了年秋月,拆散年秋月与邬思道两个人。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有着夺妻之恨的。

身为老四死党的老十三对于老四干的这些事自然是一清二楚,当年同样帮助老四,自己马上被封为铁帽子王了。(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而邬思道却是这般下场,两人的交情也不错。性情中人的老十三觉得自己也做不了什么,所以觉得自己也对不起邬思道,就说出了“我们对不起您呐”。

不过还好的是邬先生最起码没有被杀人灭口,老十三和四嫂商量以后,还送给邬先生一个有点像年秋月的婢女,名字叫如月,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第93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