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知“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下一句是什麼?說盡人性了的醜陋

都說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藝術也是從很久遠的時候一直流傳過來的。我們中國的民間有很多神奇的東西,值得我們現代人一一去探索。這些東西有的流傳在農村中,比如說俗語。到農村之後,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會隨口說出一些俗語來,只要你說出上半句,家中的老人都會說出下半句。那麼眾人皆知的“兔子不吃窩邊草”,下一句是什麼?說盡了人性的醜陋!

眾人皆知“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下一句是什麼?說盡人性了的醜陋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在和身邊的人相處的時候,經常會發生很多事情。我們可能會很湊巧的看見一個人故意撞了身邊的人一下,就覺得這個人很不禮貌,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這個人阻止了小偷來偷你的東西,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就隨意的開始評判一個人的好壞。民間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有的我們能從字面上就明白它所講述的意思,有的我們卻不能完全瞭解它蘊含的意義。甚至有些俗語就我們所熟知的就只是其中的半句,很多時候都斷章取義,草率的對這句話做出評判。

眾人皆知“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下一句是什麼?說盡人性了的醜陋

胡雪巖是清朝時期的一個商人,他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憑藉自己的野心和能力,發了一大筆財。他和左宗棠的關係很好,後來在太平天國運動中,他還給清軍提供糧草,幫助左宗棠購買國外的洋槍和洋炮,讓清軍多次打贏了戰爭。他的這些舉動慈禧都看在眼裡,所以之後就加封他為朝廷中的二品官員,這時的胡巖松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人士了。後來他的一個朋友因為有些事故要出去避避風頭,就將自己的妻子交給胡雪巖照顧,他為了讓自己的朋友放心,就對朋友說了一句“兔子不吃窩邊草”,於是朋友就放心離開了。

眾人皆知“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下一句是什麼?說盡人性了的醜陋

胡雪巖的這位朋友一定不知道這句俗語後面的一句話是“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否則他怎麼能夠放心的離開呢?而胡雪巖也不負這句話所說的,和朋友的這位妻子漸漸地就產生了感情,將她娶回家做了小妾,之前說得那麼信誓旦旦的,到最後卻違背了誓言。這句俗語的下半句真的是道盡了人性的醜惡,前面一句說的跟正人君子一樣,後面依據卻又倒打一耙,真的是人前一套,人後做另外一套。同時胡雪巖的這個行為也驗證了這句俗語,說明了人性的醜陋。

眾人皆知“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下一句是什麼?說盡人性了的醜陋

很多俗語我們後人只知道其中的依據,而不知道全部的俗語,所以容易斷章取義,理解錯這其中的含義,最後也運用錯了,這就會發生十分尷尬的事情。但是其實這句俗語對於兔子的習性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經過我們人類的改造和理解之後就變了一個味道了。不過我們還是要坦坦蕩蕩的做人,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不傷害自己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