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的分封制是不是一種倒退,秦始皇是因為沒有分封才亡國的嗎?

渤戈


歷史的潮流肯定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才是當時的主要方向,奴隸社會的分封制其實已經是過時了的。郡縣制才能更大的加強中央權力。這個才是歷史的潮流。當然也不能就說秦朝是因為郡縣制滅亡的,或者說項羽的分封制或者是漢初的分封制就是歷史的倒退。

秦朝的滅亡其實和郡縣制沒有多大的關係,主要的原因還是暴政,秦朝全國人口不過兩千萬,但是上百萬的人被徵調民夫,基本上每家每戶的年輕人都去服徭役了。這樣高強度的徭役,老百姓肯定是會造反的。加上秦朝本來統一天下就不久,國家根本沒有穩定下來。六國的舊勢力都在暗中虎視眈眈。秦朝沒有得到民心,也沒有得到六國舊部的支持。僅僅靠的只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嚴苛的法律來約束的,老百姓造反也只是遲早的事,只要秦始皇不在了,接下來的皇帝如果沒有秦始皇的魄力的話肯定就是滅亡的。

而且歷史發展到現在其實已經不適合分封制了,項羽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我們看到在春秋之前的分封制還能堅持幾百年,但是到了戰國之後的分封制能夠堅持幾十年就不錯了。項羽幾年就倒臺了,漢朝的分封制即使是劉氏子孫都起來早飯了,發生七國之亂,一直到了明朝,清朝這些藩王只要有實力了就會起來造反。所以歷史的潮流肯定不是分封制。

春秋之前社會生產力低下,權利都是集中在統治階層的,就說周朝,周朝主要的還是青銅器,但是青銅冶煉的技術都走在周天子的手裡,別說老百姓了就是一般的諸侯都沒有。怎麼起來造反。而且周朝的禮樂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但是到了戰國之後,社會生產力大的提高,私有財產增加。人們的私慾增加了。有了私慾就有了反叛。鐵器的出現,加上牛耕等等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加上老百姓都能冶鐵了,所以統治者很難控制住老百姓了,那麼這個時候就更需要強有力的政府,必須加強中央集權。才能控制住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慾望。

但是項羽和漢朝前期加上秦朝都只是一個過渡時間,這個時候分封制才剛剛退出歷史的舞臺,如果一味的才用分封制或者是郡縣制就會適得其反。所以劉邦就採取了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的局面。這就和現在的一國兩制是差不多的,根據馬克思的理論,社會的發展形勢應該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然後才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中國一下子從封建主義跳到了社會主義,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就相當於秦朝和項羽統治時期是一個過度的,現在就是漢初採取兩種制度並存。

所以劉邦能夠成功。而項羽只能是失敗。


小伍講歷史


秦國統一天下後,爭議比較大的一件事,是要採取分封制呢,還是採取郡縣制呢?

丞相王綰與廷尉李斯在這個問題上見解不同。

王綰認為:“燕、齊、楚等地距離較遠,倘若不設置封王,難以統治,應該立諸皇子為王,坐鎮遠疆。”

李斯則批駁說:“周王朝成立時,文王、武王大肆分封子弟,隨著時間的推移,封王們的後代血緣越加疏遠,互相攻擊,如同仇敵,諸侯混戰,天子沒辦法禁止。如今賴陛下神明,一統海內,四海之地皆為郡縣,至於諸皇子以及功臣,只要從國家賦稅中拿出一部分賞賜就足夠了。如此一來,天下就沒有人對朝廷有異心,這是安邦寧國之術,不應該再分封諸侯。”

在這一點上,秦始皇傾向李斯的看法,認為:“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於是同意李斯,仍保留郡縣制,廢除分封制。

改分封諸侯製為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無疑是制度之一大創新。

不過,這種制度也不能稱得上盡善盡美,不久後便暴露出巨大的問題。當地方叛亂興起時,地方官吏對朝廷的忠心,顯然比不上自家子弟。作為一種新的制度,郡縣制避免了諸侯分封帶來的相互殺伐以及中央政權的旁落,但是這畢竟是嶄新的制度,對可能到來的危險,非朝廷所能預見。

後來漢取代秦,索性採取分封與郡縣的混和制度,這種制度仍然有問題,導致後來七國之亂,地方諸侯與中央的戰爭。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把封國最大程度弱小化,諸侯不復成為朝廷的威脅,不過仍未能徹底解決問題。由於封國太弱,又致使王莽篡漢時,朝廷沒有藩王作為外援,最終覆滅。其實,這裡所涉及的問題,已經不是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是否合理,而在於君主專制的國家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無論採取哪種制度,都是沒法做到盡善盡美的。



君山話史


楚漢的分封相對於郡縣制是一種倒退,但在當時是一種必然選擇。秦始皇當然不是因為沒有分封才亡國的。小編津城沐雨將分別從楚漢之爭和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情況來分析,歡迎大家積極評閱。

我們先來看看秦始皇時候。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為連接各地修馳道和直道,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促進了全國範圍內的統一和交流發展。秦國當時實行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有利於中央集權和國家的統一發展,在當時的情況下無疑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咱們再來看看楚漢時的分封制。

當時諸侯列國聯軍攻破函谷關,消滅暴秦,項羽實力最強,但是全國的情況是各起義諸侯各立為王,各自為政,並不在項羽的有效統治下,如果不實行分封制,各地諸侯也會不服,甚至會聯合反對項羽,而作為主導的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在封地面積上故意不公平,把各地拆分成各小塊,並未分封六國後人,這樣既可以拉攏各梟雄,又避免了原來六國的國民情緒。當各分封的諸侯互相攻伐之際,實力必定大減,項羽再各個擊破,逐漸鞏固,最終實現再度統一。因此項羽的分封在當時也是不得已的相對正確之舉。而劉邦打敗項羽之後分封的異性王顯然也有這層意思。



當漢初劉邦消滅異性王后又再次進行分封,則不利於國家的再度統一,造成了後來各諸侯王的崛起對中央形成威脅,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七國之亂。


以上是小編對秦始皇和楚漢時期的分封分析,不足之處還望見諒和指出,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楚漢的分封制是一種倒退,秦始皇不是因為沒有分封才亡國的。分封制的核心內容是諸侯國自治,這種自治是完全的全面的,有軍事權、外交權、賦稅權、人事任免權。因此分封制就是裂全國或無數個小國,成就極少數的王侯利益,失去天下百姓的核心利益。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用一句話來概括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戰時法令不改,民無以休養;能戰之兵盡散,廟堂昏潰。

1、分封制的實質

夏商周三代都是諸侯國朝貢天子,但各自分治的聯盟政治。當中央強大時,各諸侯國還能和平相處,當王室衰退時,則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不斷,人民年年有戰,不得安生。各個諸侯國,不論大小,都有自已的一套內政與軍事人馬,強了就攻滅別的國家,弱了就依附於別的強國。因此名為一家,實為數百家,家家都有自已的小算盤,作為家長的王室搞不定各家,則征戰不斷。

三代的諸侯國,不僅有在自已領地的治權,還有賦稅權、成軍權、人事任免權、外交事務權、繼承權。因此分封制的核心時裂全國為無數個小國,成就貴族政治。秦始皇對分封制的理解深刻,為了避免天下再陷入分爭,堅絕地廢除了分封制。

《史記.秦始皇本紀》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以項羽的武功,完全可以統一天下於楚,實行郡縣制,這樣也不會有後來的楚漢戰爭。項羽的政治遠見不如劉邦,剛推翻秦朝就把天下分為十八個諸侯國,然後就是不斷的平息各國叛亂,最終把自已給弄死了。劉邦的目的是天下一統,實現郡縣制,但是他沒有如秦始皇這般一步到位,而是一步一步的實現了郡縣制。劉邦分封了諸侯國不久,也是叛亂不斷,劉邦親自領兵平叛,弄得匈奴趁機坐大,漢朝無力對抗外族,只能先平叛內部諸侯。

2、秦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1)秦始皇幹了太多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工程。秦統一天下後,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均取得了重大勝利。然後秦朝徵發民力修長城、靈渠、直道、秦皇陵等重大工程,均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些工程除了皇陵對後世無益外,其它的都是千秋功業。但是天下初定,民心思治,本當休養生息,然後緩緩圖之的事,秦始皇十多年就全部完成了,這使得秦國使用民力過甚。以隋朝之富強,也僅僅是修了一條京杭大運河,三次征伐高句麗,最終國內起義不斷而滅,何況秦朝完成的大事遠比隋朝多得多!

(2)秦始皇沒有及時修正法令,也沒有及時確立太子。商鞅的秦法是戰時法令,意在最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的生產及打仗積極性,但是統一天下後,最重要的與民生養,而不是打仗。秦始皇以商鞅的戰時法令治理統一的天下,自然事與願違。最後扶蘇公子本是秦朝接班人,他繼位後一定會修改法令。天下也不會紛紛起兵反抗,就算有叛亂,也不會是全民暴動,對於項羽之流,蒙恬將軍必能一擊而破。

《史記.秦始皇本紀》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鄉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威德與天下,天下集矣。

司馬遷認為,如果秦二世能修正秦法,與民休養,則天下必不致於大亂。這一點我是相當認同的,如果能及時修改秦法,重大工程徐徐圖之,則秦必不至於二世而亡。至於司馬遷認為的秦二世當分封諸侯以固江山,筆者不敢苟同。


大秦鐵鷹劍士


楚漢分封是過渡時期必要的過渡手段。

大家都知道分封最終會走向集權,於是想當然認為分封一無是處,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任何一個新事物的出現不可能一下子就替代舊事物,槍械出現之初弓箭也沒有馬上退出戰爭舞臺,對於制度也是如此。

秦朝覆滅原因有很多,你要說有沒有集權的因素,我可以說是有的。集權最大的弊端在於把國家安危過多地繫於一人一家族,皇族都在都城內容易被外低一窩端,如果秦有分封,就算失去全國各地統治權,未見的不能偏安一隅。

項羽之所以分封是因為他不能不分,因為諸侯自有地盤、稅收、兵源,根本不受項羽統轄,分封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微調,項羽主持分封了好處在微調中最大程度保證自身利益,包括把最大份額的土地留給自己(天下40郡項羽佔9郡),諸侯儘量碎片化(有7國整個成18國),另外平均每國只有1.8個郡,西楚王國可以說有壓倒性優勢。但項羽最後還是因為高估自己低估別人,加上政治上落人口實,最好還是失敗了,這主要是項羽自身缺陷造成的,跟分封沒什麼關係。

而劉邦的分封卻成功奪得了天下,你還能說分封沒用嗎?楚漢爭霸期間,局勢相當於回到戰國末年,幾個弱國能對付一個強國,一個強國消滅一個弱國會遭到別的強國干涉,如何連橫合縱成為勝敗關鍵,強漢趁強楚徵齊無力干涉漢國之時吞併了三秦,一舉奪得了和西楚一樣甚至更多的資本,繼而利用為懷王報仇的名義,佔據道德制高點,號召諸侯反項,在消滅西楚的過程中,一批諸侯國也被消滅,漢國佔據天下一半的土地,最後以諸侯尊劉邦為皇帝告終。

劉邦的分封有力的拉攏了一批騎牆派,壯大了自身的實力,這是勝利的大前提。主要敵人消滅後,異姓諸侯成為了新的敵人,劉邦一一消滅了他們,重新封劉姓諸侯王,穩定了大漢的天下。

為什麼消滅異姓諸侯要大封同姓諸侯呢?理由如下:

一、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高皇帝平民出身,家族成員不多,劉邦死的時候8個兒子都未成年,如果都住在京城,很容易被一窩端了。分封其實是分散風險。

二、過去並沒有統治如此大的帝國的經驗,秦朝不就失敗了嗎?所以分封其實是減少治理難度,放手讓諸侯統治邊遠的地方,中央可以更好地統治核心區域。

三、平衡外戚功臣集團,確保漢朝不改姓。三者相互制衡,劉姓諸侯肯定維護劉家天下,外戚和功臣只要有一部分擁護大漢,那麼擁護大漢的就比反對的多,江山得以穩定。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雖然劉邦去世後外戚得勢一時,但並不能完全吃下另外兩個,呂雉死後那是反彈了,漢家天下越來越穩固,頂層設計功不可沒。

至於後面的七國之亂,確實是分封的副作用,但這制度治好了大漢二世而亡的生命,有點副作用是還不能接受。你大病一場可能會死,一種藥吃了會短期內頭暈目眩但能救你的命,你吃還是不吃?答案不言而喻。

而且為了最大程度減輕副作用,劉邦的分封還是很有講究的,分封全部都在原六國的地盤上,直轄的郡在原秦國的土地,兩者對分封和郡縣接受度不一樣,而且直轄領土接近全國的一半,這就是著名的郡國並行制。如此確保了中央對諸侯的絕對優勢,漢武帝最後能順利削藩並不是偶然。

現狀一直在改變,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適的制度。

劉邦絕妙地完成了他可能完成的任務,無怪乎毛主席說他是封建皇帝裡最厲害的一個!


az2777


楚漢的分封制跟周天子的分封有本質區別,也算不得倒退,那是當時能採用的最優選項之一。秦朝亡國也不是因為沒有分封。詳述如下:

1、秦朝滅亡的思考。一個國家的疆域基本上取決於當時生產力水平和這個國家的國力。也就是說,疆域越大,保衛疆域的武備力量需求越大,對內維穩開銷也越大。所以說,當一個國家的疆域大於一個國家的國力承受能力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會出現問題。

秦朝一下子由一個地域強國,短時間成為一統天下的大王朝,疆域一時間膨脹很多。武備力量和維穩力量的增加,沒有跟上疆域增加的步伐。導致內部武備空虛,六國遺民的復辟活動,沒有得到抑制,這才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2、楚漢出現分封制的討論。當時不管是項羽還是劉邦,他倆的武備力量都不足以覆蓋所有臣服他們的區域。有地方力量願意臣服自己,自己又沒有足夠實力可以鞏固那些區域的時候,直接分封一個王讓他們自給自足,是楚漢最為經濟實惠的選擇,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分封制雖然可以分擔一部分統治壓力,但是不是長久之計,既然諸侯王可以自給自足,那麼就是具有相當高的獨立性和分離傾向。中央集權和分封制是天然對立的,歷史上的有分封蕃王的王朝最後都出現過反王。


爾朱少帥


是。跟分封制有點關係,落後的社會制度和政體是秦國滅亡的根源。封建制度統治階級君權世襲制;君權至高無上無制約體制,皇帝一個人的思想決定整個國家命運。秦朝的滅亡跟“苛政”也有關係。正因此加劇了統治者與人民的矛盾。



國內外形勢不穩定是秦國滅亡重要原因。剛剛建立起來的秦帝國是用戰爭征服六國建立起來的,被消滅的六國貴族勢力對秦帝國心存怨恨,一心想顛覆秦國專制。秦朝統一六國以後,人們所受的戰爭苦難十分嚴重,但是缺沒人好好修養生息。大興土木建立啊房宮,又增加了人民的負擔,怨聲四起。由於沒有分封的諸侯去鎮壓,秦始皇死後,陳勝吳廣大澤香起義正是其導火線。

西漢是結合了秦朝的郡縣制,推行了郡國並行制。 分封制也稱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狹義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宗族姻親、功臣子弟分封領地,屬於政治制度範疇。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在家庭範圍是為宗法制,在國家範圍是為分封制。 漢代實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有封國制的存在,這是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處。早在楚漢戰爭時間,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韓信、英布等為王,這些人因為非劉姓,故稱"異姓"。由於異姓王非劉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後數年之中,他們相繼被誅除殆盡。

但分封制也並不一定全是好的,不論是後來的西楚霸王,漢朝,甚至是清朝,都出現了由於分封引起的混亂,漢朝的七王之亂,清朝的三番之亂等。所以說要根據當時政治情況變通,當然由於秦朝奉行的法家思想,以法治國,後來到漢朝才有的儒家思想,大家都知道秦朝法律是最重的,所以秦朝適應分封也不太可能。


夏商周秦漢


首先,可以肯定分封制相對於郡縣制是一種倒退。這個問題上過高中的人都能回答,雖然好多大V都說歷史教材編的混亂不堪,但其實教材已經把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一個不落講了出來。

分封制最大的缺點就是阻礙了當時的中央集權。為什麼要加粗“當時”呢,因為歷史是不斷髮展的。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分封制在周代還是中央集權的政策。統治能力跟個人能力有關,但最重要的是跟生產力有關。周代版圖相對於生產力來說確實有點大,所以分封親戚功臣幫忙管理。但後來已經不需要分封了。

舉個例子,以清末北京往廣東調兵都要上月來看,南方後來遍地起火也是正常。擱現在前腳放火,後腳文件就下來了。

秦二世亡國當然不是分封制。項羽倒是分封了,完蛋的比秦國還快。劉邦分封了,50年後七國之亂。 下面是項羽分封的諸侯。


飛鷹走馬大誰何


既然是談分封制,有必要先弄清什麼是是“分封制”,所謂分封制其實就是封建制,簡單說就是“封邦建國”,是周天子對宗族、卿大夫、功臣遺老等精英階層的統治手段和制度形式。被允許建國的諸侯再對本“封國”內卿大夫實行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如此層層分封。因此,這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總體的社會形態是由“卿大夫或士大夫統治階層+農民”的基本格局。


一個朝代採取何種制度,要看這個制度是否順應了國情、順應了民意。楚漢採取分封制,正是劉邦項羽審時度勢、順應國情的權宜結果。

一、秦末的社會背景催生民意訴求

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時,民眾由之前相對獨立的小國空間忽然變成一個大融合、大統一的帝國社會,在民族情感、民風、律法、觀念、文化等諸多方面,民眾都嚴重缺乏心理適應與過度,“積怨尤深”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加上秦國的嚴刑峻法和勞役透支,積怨已處於怒火的臨界點。尤其“焚詩書”“統一文字”這些重大舉措的強制執行,更是加深了民眾對母國的情感眷戀和對現實的厭惡。正是這一點“厭惡”心理,成為了劉邦項羽點燃反秦大業的助燃劑、秦帝國毀滅的催化劑、分封制迴歸的營養劑。



二、政治圖謀要順應社會民意

在上述的社會背景下,誰能最先發現和利用這種民意,誰便能在政治上的取得廣大民眾的支持。相對以項羽為代表的六國復辟勢力其核心仍是士大夫貴族,而像陳勝吳廣、劉邦這樣的草根英雄,與普通民眾有著一樣的生活經歷與體驗,這就讓大眾產生一種心理投射,使其更容易獲得廣大民眾的心理共鳴與支持、更能承載民眾對推翻統治壓迫的情感寄託、更能燃起民眾“當家作主”的渴望。此時,只要帶頭喊一句類似打到秦始皇這樣的口號,即刻便能將濤濤民意變成滔天洪流!

在反秦大業的最終果實沒有收入囊中以前,僅靠民情民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只有打出“分封”這樣的大旗,才能團結和吸引一批諸如張良、韓信這樣的精英乃至精英階層為己服務。



三、國家制度必須結合國情特點

劉邦建立漢政權後,面對著兌現承諾與制度選擇,若因擔憂異姓諸侯王而放棄承諾,就面臨“紅旗還能打多久”的尷尬。另一方面,秦始皇中央集權制的威力已初步展現,對比已知的例如奴隸制、井田制、郡縣制、分封制等各種制度具有明顯的制度優越性。因此,只有分封制與郡縣制並行,才能同時滿足士大夫精英階層和民眾訴求。

所以,分封制在當時還是順應了國情民意,不成說成是一種倒退。



四、秦朝滅亡有自身原因不能歸咎於分封制

1、秦始皇本人原因。

商鞅變法為秦國創建的是崛起之法而非統一之法,完成統一大業的秦始皇並沒有意識到應該審時度勢、順應天下的國情民意,沒有結合新形勢與新特點適時進行新一輪的變法,反而因其個人的急功近利和各種工程帶來的勞役另天下苦不堪言!

2、秦朝精英階層的整體腐朽。

統一後的秦國與先前秦國相比,其貴族呈現出階層式腐朽,沒有出現、或沒有敢對秦始皇的行政過失提出校正或指責的的聲音!民變、義軍紛紛起事時,可用之將才嚴重匱乏、甚至說無人可用!往日橫掃六國如卷席的秦軍銳士鬥志渙散、戰力銳減!這些,都反映出秦帝國在後期的體系性腐朽,人才輩出、戰將雲湧的大秦,早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經消亡了。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其實說到底一句話就是~~開拓者背鍋(嬴政劉邦)後繼者享福。 比較粗暴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