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滞销严重时,为什么有些菜农宁可弃收蔬菜也不送人呢?

黄权冲


实际上蔬菜滞销哈,这两年基本上年年都有啦。

确实是有些菜农哈,她辛辛苦苦养的菜都销不出去,他哪里还有心思想这事送不送人啊,自己都已经是感觉到苦日子都没办法结束。

第一送过去需要成本:



不是说他不送人,这些东西送人哈,有时候比如说你家也有这个菜,我家也有这个菜,你送人你还要花成本,花时间还跟别人送过去。

第二别人比一定需要

再加上别人,还不一定稀罕你这个东西,这个才是关键,你总觉得如果别人不稀罕你看这个都不是热脸撞了别人的冷屁股吗?这搞的还没意思。这个是关键,现在农村人好面子,伤不起这个自尊心,怕被亲戚笑话,这个真的很关键。

第三,一般愿意送人

现在一般的情况下,现在这种情况大家都乐意去把这些东西送给亲戚朋友或者亲戚朋友,自己开个车过来把他拉过去啊,送给她自己的朋友都有了,都有这种情况,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的话,很多菜农也是心力憔悴。

本文原创于《三农创业坑》,三农创业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别谈梦想和情怀了,

小故事,大教训,少走弯路,不掉进坑里,是我们的初衷。

亲爱的三农回乡创业的朋友们,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给你一些帮助,给一个点赞吧,

如果觉得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就转发给他哦,这也就是《三农创业坑》的最初出发点,本文章原创,请监督版权,谢谢!


三农创业坑


今年以来农民的日子就不太好过,近段时间才是传出广西蜜桔滞销,几毛钱一斤都没人来收购,如今北方又传出蔬菜滞销,可见农民今年是赚不到什么钱了。不过有人就想知道,为何菜农宁愿弃收,也不将蔬菜送人,这是为什么呢?

蔬菜滞销严重时,为什么有些菜农宁可弃收蔬菜也不送人呢?

要说为何菜农宁可弃收也不将菜送给别人吃,其实那是不懂农村的情况才这么说的。其实农民也是愿意送人的,毕竟自己都不要了,只不过想送也送不掉的。

1、家家户户都种植蔬菜,不缺蔬菜

在蔬菜产地,农民都是种有蔬菜的,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滞销了,谁家都不缺蔬菜,还想送给谁呢,根本就没人愿意要。至于送给城里人,农民也没有自己的渠道,也不愿意花那个精力去宣传,所以说宁可弃收了。

2、采摘需要人工,费时费力

很多人会说自己采摘出来,拉去城里送,那肯定是可以送得掉的。只不过这句话说得就没有道理了,农民既然采摘了怎么可能还会费时费力拉去城里送人呢,有那么精力肯定是卖钱了。只不过拉去城里卖也赚不到什么钱,可能油费都赚不回来的,所以农民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3、弃收在田里还可以当肥料

而农民直接弃收,看起来是挺可惜的,但是却省人工了,农民不需要再花力气去采摘了。而且蔬菜腐烂后还可以直接当肥料,这样对于农民来说更加有好处的。

所以说农民不是不愿意送人,只愿意烂在地里,只要谁愿意去采摘,那么农民还是可以免费让人采摘的,只不过送人还需要农民自己采摘,那真的就没有必要了。


深山老农民


蔬菜滞销是最近网上线下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自己作为一名蔬菜育种、栽培、推广人员作为关注的焦点。


先谈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九十年代末期,我的家乡刚刚兴起日光温室,基本以种植黄瓜为主,初期只要种出黄瓜,地头收购,都能卖钱,没有几年,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瓦房,户户都是砖墙的院子。我从小生活的院子还是老样子,因为只有父母住那边,也一直没有重建。也是因为家里不种大棚,所以家里经常有人送菜过来,农村人也是非常的朴实。后来由于种植温室大棚的面积越来越多,销售难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种植效益也不断下滑,有时候回家,村里人知道了,那家里的菜更是多的吃不了。有时候遇到滞销,那么情况就更惨,到处唉声叹气的。种植蔬菜本来投资就大,耗工费时,遇到价格不好,所有的问题就来了。



大家都知道种植业目前变成了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不但要有高的投入,而且技术含量也不低,从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还是因为其发展初期回报率相对较高,但近些年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如同很多的行业有相同之处,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



有的人认为是没有形成一个供需信息畅通的关系,但是依据目前信息的传播速度,相信速度是很快的,同时各地在蔬菜种植的种类、品种繁多,因此一旦出现产量和上市期集中,则容易造成滞销。



投入大,且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下,送人则无形中增加成本,不如弃收更适合一点。


瓜农之友马博士


有好多原因的,

第一点,在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植蔬菜,都是一起种一起卖,滞销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滞销了,谁家都有的东西就算是想送人也没地儿送。有人会说怎么不拿去送给城市的亲戚呢??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很多人觉得自己家都卖不出去了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又得采摘又得挑好的送给亲戚,给这个不给那个的会让亲戚之间互生嫌隙,要是都送的话劳神劳力还不见得讨到好,有的亲戚会说卖不掉了才给我。所以索性都不给更好一些,当然了,要是亲戚过来自己摘的话菜农还是很愿意送给他们的!

第三点,菜扔在地里是会腐烂的,这可以当成免费的有机肥料给土壤施肥了,来年再种菜菜会长的更茂盛的!我们这边今年白萝卜产量高,很不值钱,菜农都一车一车的倒在大沟里。如果不着急再种别的菜的话就没有人收,都是地里一扔,谁爱捡谁捡的。很多地方蔬菜滞销严重,但在不同地区蔬菜价格也不一样,例如南方滞销的蜜橘北方还是很贵,北方滞销的白萝卜和白菜在南方也不便宜。做菜农很不容易,如果您看到这篇文章碰到菜农在卖滞销菜,就多买一点吧,他们只是希望能多卖点,可以减少一点损失。


一个菇凉一家人


水果蔬菜滞销都是大量上市的季节,价格最低,经销商和菜农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不会贩运,送人还要成本,又不讨好!所以宁原打在地里做肥料也不送人!





淮阳红太阳种业


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农户种植时:缺乏对市场的调研,使得农户的种植相对盲目。农户种植多数是看当年市场的农产品的价格,很多人觉得今年这个产品挣钱多,第二年就跟风种植,最后由于供大于求而使得该产品大降价,致使农户亏本。再加上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有些地区会下发农产品种植补贴等各种政策。如果政府的政策缺乏对市场的调研,就会引起农户的盲目种植,最终引起整个地区的农产品都出现滞销问题。

渠道窄制约了农户的产品出路,就像一个人只知道土豆可以填饱肚子,却不知道其他的东西也可以让自己吃饱一样,农户没有更多的路子让自己的产品卖出去。

有些农户甚至只有等待采购商上门才能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这样存在着产品销售的被动性。而收购商虽然多年在本地区采购,但农业种植户每年的产品会有所更换,从而他们也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得到哪里有品质好的,数量多的农产品。这样双方对接出现问题,就更难销售了。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批的农业信息平台出现,但是仍然会有滞销的问题,主要是现在从事农业种植的人群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低,从而无法使自己的农产品与互联网对接。

应该有一个的高效的平台,1.达到真正的产销对接;2.多年对各地的农产品种植、销售信息记录与统计,大数据分析,达到对各个地区农产品种植的合理引导以及对市场做出预判;3.平台能在各地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让农民真正的应用平台,逐渐在产地形成信息统计、种植指导、销售引导等功能;4.各地优质单品品牌建立;5.有较高的平台流量。


社员网


每当听到农民种的农作物滞销的消息,心里都会莫名的感到一阵心疼!是的,做为农民的女儿,我非常明白农民的蔬菜滞销意味着什么!农民一辈子都跟田地打交道,生活来源收入主要也是来自田地间的农作物,农作物卖不出去,意味着几个月的收入没有了,几个月也白干了,甚至一年的盼头也没有了!蜜桔滞销了!蔬菜滞销了!农民生活确实真的不容易,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雨淋的。可为什么滞销了都不送人?我想农民是有送的,只是仅限于邻里之间有需要的人,而大部分农村人每家每户都会种上一些菜,所以自己村里人有需要的也较少,大家都是谁需要叫谁自己到田里去弄,到树上去摘。一般农主不会自己主动摘起去送人(亲戚朋友除外),一,普遍有的菜,大家都有。二,摘起来送人需要人工。三,摘起来送人费力费时也不讨好,在农村越卖不出去的东西越不能拿去送人, 因为别人会觉得是没人要的东西,你才拿去送给她的!越这样别人越不稀罕!所以,宁愿烂在地里也不拿去送人。当然,城里倒是大把有需要的人,但是,要能拉的城里去,农户就是卖便宜点也会自己叫卖了,能卖多少都是个钱!农户拉菜的运费 人工费 到城里吃饭面的钱,怎不能还倒贴钱拉菜去送人吧,所以更不存在滞销菜送人的说法了!如果偶尔有城里人愿意坐车去田地里摘的话,农户还是愿意把菜送人的!






独领视界


这个问题我想我应该有资格回答,我是蔬菜种植户,以前蔬菜低过人工费我就放粮送人了。

第一条,我听他们背后说:那~~菜又卖不掉啦!快去挖菜啊!送人不捞好。都能想到当时那种眼神。

第二条,我种菜放粮都是好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可以管很多人吃够,他们都吃够了,很长时间都不会再买这种菜,那我剩下的卖给谁?至少损失一部分市场。虽然不大但也是一种损失。

第三条,因为地里不只是一种蔬菜,比如萝卜不要了,有的人趁你不注意挖你别的菜,甚至丢东西。

你说我是吃饱撑得吗?


安徽阜阳0558


蔬菜滞销,在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蔬菜产量不断提高,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可选择性也多了起来,但是人们需求却在停滞或者有些在减少,主要是人们对蔬菜质量和口感的追求越来越高,很多蔬菜口感还跟不上。这就导致了某几类蔬菜,或者大部分蔬菜出现滞销的事情常有发生。

至于说出现滞销,农户宁愿烂地里也不收,或者倒掉也不送人,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从经济学的角度,这是为了减少供给,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价格会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主要是叫人去采收或者送人,成本太高,收入却很少,入不敷出。还有一点是,出现滞销的蔬菜,恰恰也是消费者当时不愿再消费的品种,送人人也不愿意接受。


与农随行


蔬菜集中采收,当地没人购买,即时赠送也需要成本,很多农村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也消化不了,只能烂在地里,就是要送给别人,也需要花钱采收而且要有运费,不值得。这也是市场决定的。最苦的就是那些农民了,希望爱心企业能够采购,送给员工以及需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