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过于亲近美国将会付出什么代价?

郑伟悦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印度人不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在过去,跟着美国混的国家,大多比较后悔,比如说欧洲国家,曾经拿了美国人的钱,加入了美国的体系,在初期貌似过上了体面的日子,但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美国的盟友体系,欧洲是很重要的,虽然比不上英国和以色列,但比其它盟友的份量大。欧盟的军事大权,除了法国,基本都被美国人把持着。美国人很善于玩套路,他们援助自己的盟友,可不是白白的送钱,那是有原因的,有所求的。

美国人的吃相,在近几十年是越来越难看了。在冷战时期,美国鼓动欧洲对抗苏联,那是将苏联当作了敌人。苏联的军事力量,确实很强大,能够轻而易举击溃欧洲。欧洲人很害怕,他们求助于美国也有无奈的一面。但是,美国人趁机把持了欧洲的军事,他们不愿意看其坐大,后来法国人不干了,果断的选择了单干。

在冷战结束后,对手没有了,可美国不想放弃军事主导权,这关乎美国霸权的存废。欧洲是美国盟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欧洲人要是自己玩,北约就会名存实亡。这个局面,肯定不是华盛顿的那帮政客想要的,他们宁可创造新的对手,新的敌人,也不愿意安享太平日子。在他们的鼓动下,美国大搞北约东扩,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再度紧张,这些政客们打了如意算盘,欧洲局势越乱,美国的重要性就越大,欧盟就得继续求着美国。

美国的军火商,是一个很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利用美国的盟友体系,捞了不少钱。这个赚钱的门路,与华盛顿的政客们不谋而合。他们在想,如何寻找一个办法,既能削弱欧洲的军事力量,又不让欧洲人有所怨言呢?这个办法,军火商找到了,他们向欧洲盟友卖武器,同时拼命的阻碍欧洲人研发武器。欧洲人被世界大战打怕了,和平主义心态泛滥,他们对武器表现出了恐惧。这个时候,他们发现有现成的可以买,也就失去了研发的动力。如此一来,欧洲人的科技树,就被美国给掌控了。这一招,美国人不仅用于控制欧洲,还用在了其它方面。

印度,与欧洲有没有可比性?欧洲人走的老路,吃过的亏,印度人是否能规避?这个答案,美国人肯定很清楚。印度人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总是脱离现实,而且是严重的脱离现实。他们亲近美国,无非是想得到一些利益,但这些利益,是要付出代价的。欧洲已经被折腾的够呛,而欧盟的大旗未倒,还是可以跟美国过过招,但印度连过招的本钱都没有,最后还是被坑的命。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印度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它对外实行的是不结盟,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以不结盟国家发起者自居,但在美俄关系中,它确实靠俄罗斯或俄的前身苏联近点。美国也没把印度当回事,稀里糊涂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近几年美国脑洞大开,来拉拢印度。不过,印度国际经验丰富,轻易也不会听美国的。前些年美国的小鹰号航母退役时美国忽悠要卖给印度,印度居然没动心,仍要俄罗斯给它改造“维克拉玛蒂号”航母,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终于花了73亿交货了,印度很滿意,说可以击沉美国福特级航母。

美国见航母没卖成又引诱印度买飞机,先是卖大飞机,后来又卖F16,带生产线。印度一听很高兴,因苏30有了,阵风有了,再来个F16,湊个“三剑客”。结果一听说俄罗斯卖中国S400急了,马上跑到俄罗斯签了64亿美元的S400合同,从此,F16就没消息了。由此可见,印度还是和俄罗斯好。应该说印度和俄罗斯是传统友谊,时间比较长,前苏联时就有了交往。那时苏联援建了印度一些工厂,对印度工业发展初期帮助是很大的。如果让印度马上脱离俄罗斯,似乎不太容易。国际上有些国家低看印度智商,认为美国几句许诺就可以把印度拉过去,考虑的筒单了些。

印度也是文明古国,某些方面还是不错的,印度的IT业很发达,近年来GDP也不低。关健是印度人在国际上没人嫉妒,也没人害怕,左右逢源,真是少有的国家。印度人又很精明,美国人很想拉拢它,日本人也想,目的是想让印度为他们火中取栗,印度人并不傻,绝对不会靠美国太紧。因为,第一它不会把俄罗斯的关系丟掉。第二它不会退出金砖国家。第三它不会离开上合组织。所以美国不可能真心对它好,它会过于靠近美国吗?印度还是会坚持它的不结盟政策的,同时与俄罗斯的关系要好于美国。


天太2


在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当中,美国都是一个蛮横无理的霸权主义国家,因此他们会认为任何国家如果和美国走得太近,那么其可能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丧失部分国家主权等等。其实这种认知是存在偏见的,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亲近美国是利大于弊的,印度亦是如此。
(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

在冷战期间,印度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印度既拒绝跟美国结盟一起对抗苏联,同时它也拒绝走美国的自由市场道路,于是印度错过了从二战结束到9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经济腾飞时期。冷战结束之后,印度在国内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印度经济自此才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正轨。

近些年以来,印度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领域都加强了同美国之间的联系,对于美国来说,由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两国价值观并不存在冲突,所以美国也高度重视同印度的外交关系。印度作为南亚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它对于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印度可以帮助美国平衡另一个亚洲大国不断增强的地区影响力。
(莫迪和安倍晋三)

最近几年,美国不断提出所谓的“印太战略”,同时极力支持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等国构建所谓的“民主三角”。显然美国和印度等国针对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在相同的危机感面前,这些国家也走得更加亲近。当然,很多人为此就要担心了,印度跟“霸权主义”的美国走得太近是不是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呢?

如果一定要问印度会因为跟美国走得太近而付出什么代价,那么李姓先生确实也能抠出个一两点来。

首先,跟美国走得太亲近之后,印度可能需要为此丧失一些战略独立性,因为它必须融入到美国构建的安全体系当中。尽管李姓先生并不认为美国会压迫自己的盟友必须服从自己的战略需要,印度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家,不会轻易屈从于美国的指令,但是真的当两国走得足够亲近,印度不可能完全不考虑美国的战略需求。而且当印度违背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美国必然也会对印度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也就意味着印度跟美国走得太亲近之后,它可以继续当南亚地区的老大,但是在全球事务上它必须追随美国老大的脚步。
(美国重返亚太)


其次,当印度跟美国走得太亲近之后,它跟另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必然会恶化,这也是印度要付出的代价。美国虽然是这个世界最为强大也是盟友最多的国家,但是全球依然不乏坚定的反美国家。世界政治格局的大体趋势就是,某个国家跟美国走得越亲近,那么它跟那些反美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也会越疏远。

比如当印度越来越偏向于美国,那么它跟俄罗斯和伊朗等国的外交关系难免会恶化。尤其是俄罗斯作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之一,俄印关系的恶化肯定会对国际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伊朗作为印度的石油供应国之一,印伊两国关系的恶化可能会危及印度的能源安全,这也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莫迪和普京)


总之对于印度来说,跟美国走得更加亲近也许符合目前印度的安全和利益需要,但同时印度也需要认识到,印度目前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它跟美国的实力差距依然十分巨大,印度经不起太多的折腾,它不能像美国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恣意妄为,印度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交环境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印度跟美国走得近没有错,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要把握一个度。


李姓先生


曾跟美国外交学者聊过印度,我说印度不信任我们,美国人回了句:印度信任过谁?也曾与印度人聊过美国,我问会跟美国绑一起吗?印度人答曰,不不不,我们是独立自主的,为什么要跟美国绑一起?所以,看似美印交好也就是看似而已,互相也没那么信任,印度也不想跟美国当小弟。

假设一下好不好?非常好,虽然不会过分亲近,但是假设亲近,可以发现对印度的诸多坏处,也就找到了印度为何不会与印度过分亲近的原因。

如果哪个印度领导人一时兴起,非要跟美国搞关系,会有什么下场?美俄关系僵化的情形下,印度与美国过度亲近,那就意味着与俄罗斯疏远,平时还好,美俄僵持下,绝对是非此即彼,那印度很可能失去俄罗斯这个一直以来的好朋友,俄印战略关系瓦解,休想再从俄罗斯进口高端武器。是不是也没事?还有美国呢,美国可以卖给印度啊,美印可以好上加好啊,呵呵。人家美国为啥拉你印度,就是为了孤立俄罗斯和其他大国,并不是真心对你印度好。你印度要真的与俄罗斯闹掰,那美国也不会卖好东西给你。与俄罗斯闹掰的印度失去了左右逢源的地位,代价太大,所以,在大国博弈层面,印度断然不会和美国走那么近。

此外,过于亲近美国,那就是美国小弟了,失去了自印度独立以来珍视的“独立”国格,这也是印度社会所不允许的。印度在冷战那么严酷的环境中都坚持了“不结盟”政策,成为美苏两大阵营之外的又一重要力量,也为印度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冷战时期都如此,现在没啥特别严重对峙情况下要和美国走近,更显得没有道理,有辱国格,如果哪个领导敢这么做,恐怕离下台也就不远了。所以,在国内政治方面,印度政治家也不会完全和美国绑在一起。

要么被美国玩坏,要么自己被赶下台,这代价还不大?所以印度不会和美国走得特别近啊,当然,别非此即彼,我说不会特别近也不是说人家一定要敌对。


北玄武


印度不会过于亲近美国,因为印度和俄罗斯关系太好,好到可能超出我们想象。


在苏联时代,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就非常好,苏联当年一直是以反殖民的形象出现的,在历次的印度对外冲突中,几乎无一例外的偏袒印度,并且为印度提供了大批的军火和基础建设。

我们都知道,苏联曾经对华进行过156个工业项目,对此我国的基础建设起了很重大的作用,但是很少人知道,苏联当年也对印度进行过类似的援助,只不过印度好像不太会建设,没有把苏联的援助当回事。

我们随便点几个啊:

  • 1955年,赫鲁晓夫对印度贷款,援助印度建设比莱钢铁厂,金额1.2236卢布。


  • 1957年,苏联对印度进行《工业项目贷款》,对印度实施六个工业项目建设,金额1.125亿卢布,位居所有的非社会主义国家援助榜首。

  • 1959年,苏联签订《伯劳尼贷款》,金额2250万卢布,用于伯劳尼冶炼厂。

  • 同年月,签署《医药工业贷款》,金额1800万卢布。

  • 9月,签订《第三个五年计划贷款》3.375亿卢布。

  • 1960年,签订技术援助协定,扩建比莱钢厂。

  • 1961年,签订《第二笔第三个五年计划贷款》援建炼油厂,焦煤洗涤厂,硫酸镁和耐火材料生产商,开发孟买油田。

  • 仅仅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总共对印度提供六笔援助,占对不发达国家经济援助的44%,完成对印度15个大型工程的援建。


在勃涅日涅夫时期,同样对印度进行了大批的援助,印度的军火产业,印度的工业离不开苏联的帮助,苏联解体以后,俄印关系继续保持良好,俄罗斯一直持续不断的保持对印度的军事援助,印度相当部分的武器直接来自于俄罗斯。


在这种情况下,要印度抛弃俄罗斯几乎是不切实际的,而即便是印度再靠近美国,印度人心里也很清楚,俄美之间的关系不会改善,所以对于印度来说,两边靠是最符合印度本国利益的,两边都不得罪,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有印度这个大客户很好,对于美国来说,只要不倒向俄罗斯,那就是美国的胜利。


李建秋的世界


我的观点,如果太接近美国他们成为下一个阿根廷。

上个世纪,美国人为了在南美洲剪羊毛,就充当着一副救世主的样子,帮助阿根廷等国家建立了美国式的金融体系美国人的目的很明确但是南美的国家却没有发展,而是大肆的推行美国的经济方案。

在走“华盛顿道路”的初期, 美联储印制的美元白条在这种时候最能发挥作用,美国资本集团的资金蜂拥而来,吞吃阿根廷的矿产资源和银行与金融机构的股票,有多少吃多少,让买多少买多少。

大量的外资迅速流入一个经济体,必然在短期内使经济出现虚假繁荣,GDP快速增长,人民收入快速递增。

然而,这种完全依赖外资流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阿根廷的金融和经济已经完全被美国资本集团所控制。以至于完全丧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随着跨国公司购并和收购一个又一个战略性和竞争性行业,阿根廷的经济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以美国资本集团为主的西方国家手中,他们不断提高要价,不断向阿根廷的政府施压要他们开放更多的领域,阿根廷在逐步丧失自主性又越来越受制于人的同时,当权者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不得不屈服外部压力,否则外资一表示不满撤离资金就会引起经济动荡。

最后美国调低了美元的汇率但是阿根廷的资本大量流逝,经济崩溃。

所以有人说“阿根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而作为印度这样资源丰富、面积巨大、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羊毛不知道比阿根廷多多少。所以美国倒是不怕羊毛太多撑死自己,美国人倒是一直想在印度推行自己的经济模式。为后面的剪羊毛做准备。

但是印度不傻,印度在亲近美国的时候始终都会留一手。而印度亲近美国的同时只是希望美国的资本进行投资一些非战略资源,他也知道如果靠近美国会被控制!

印度靠近美国还是什么都追求的是自身的强大,而不是“拜把子”认大哥。这些年印度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搞“平衡”游戏也是这样的。目的就是得到可以让自己成为强国的利益。

这些年不管是俄罗斯还是美国在武器方面一再的对印度剪羊毛,也是印度心有余悸。如果不是事实需要,印度是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的!


印度的野心是很大的,一直都在完成自己的大国梦,所以不管任何时候他都在为自己的强大做铺垫,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出印度不可能太过于亲近美国,他自己明白这绝对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树先生776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大家都会考虑印度亲近美国的动机和好处,却很少反思印度亲近美国可能给印度带来的危害。

在我看来,印度与美国走近的主要代价可能有两点:

一方面,众所周知,如果两个国家结盟,那么起主导作用的肯定是国力强大的一方。印度虽然没有与美国结盟,但与美国却越来越近,这种走近的后果之一便是印度可能逐步丧失战略自主地位,某种程度上沦为美国的附庸。比如,印度此前主要武器进口来自前苏联和俄罗斯,如今来自美国的武器进口逐渐超越了俄罗斯,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印度对美国武器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在关键的国防技术方面丧失自主性。这对任何大国而言其实都是很危险的。届时,印度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方面都可能丧失战略自主,受美国的摆布,或至少再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另方面,印度可能被美国带沟里。近年来,伴随着美国与印度的接近,印度也投桃报李,开始在某些地区热点问题上与美国进行积极的互动,或说配合美国。如阿富汗问题,美国便一直大力鼓动印度在阿富汗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向阿富汗提供更多的援助。当然,印度积极介入阿富汗问题也有自己的考量,那就是从巴基斯坦后面对巴实施两面夹击。然而,从阿富汗1979年至今长达近40年的战乱一直未能解决来看,对包括印度在内的任何国家而言,阿富汗可能不是一个战略资产,而是一个战略负担,甚至可能是战略陷阱。如果印度在阿富汗投入过多,可能最终得不偿失。


西域都护


先明确一点,印度是世界不结盟运动的最初倡导国。印度一直在追求政治上的独立,并致力于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让印度从区域性大国过渡到世界大国。印度有自己明确的战略目标,所以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某一国的附属。


印度之所以能在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转来转去,除了印度的政治坚持,最重要的是美国和俄罗斯都想拉拢印度。以印度现在的国力,尚不足以支撑其成为国际强国。

近年来,印度和美国走的越来越近,年年参加美国的联合军演,不断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们都把亚洲的红色巨国当做威胁。美国是想让印度当马前卒,替美国冲锋陷阵,保证美国重返亚太。

一旦印度过于亲近美国,不仅会在政治上失去独立性,受到美国的影响,甚至在经济上也会被美国渗透,最终的结果就是,处处受到限制,被美国圈养起来,永远无法成为国际强国。


西山军武


我认为,如果印度过于亲近美国,印度将会产生如下后果:政治上会逐渐动荡不安,政府与反对派的斗争会加剧,不排除会演变成武装斗争,族群冲突会升级,甚至有可能会分裂出几个小国家,经济上会遭到洗劫掠夺,自主工业会进一步衰退,会与俄罗斯疏远并在军事上过分依赖美国和西方从而成为美国的小跟班。

为什么会作出如此推断呢?原因如下:

1,美国的国策决定了其在国际事务上的行为目的。表面上看,美国似乎从来不霸占别国的领土,但其实它的追求却更“高尚”:自己高高在上当老板、别的国家永远为自己打工。所以它不能容忍别的国家强大,只要哪个国家强大,那这个国家就侵害了它的利益,就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包围和遏制。

印度虽然现在发展得不怎么样,但毕竟国土面积广大、气候优良、人口众多、而且家门口就是重要的国际水道印度洋。从这些来看,印度十分符合美国未来遏制对象的条件。

在美国人眼中,印度太大了,还拥有印度洋最长的海岸线,再加上印度还狂傲地把印度洋看成是“印度的洋”,这让经常在印度洋“肮行自由”的美国情何以堪?

显然,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印度是非常不符合美国利益的。

因此,只要印度头脑发热与美国过于亲近,以美国人手上掌握的金钱和惯用的手段伎俩,制造动乱、对立、甚至肢解,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更何况印度内部本身就族群林立如一盘散沙呢?

2,经济上,印度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块“肥肉”: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这自然会成为嗜血资本的掠夺对象。掠夺的最高级手段就是金融,美国手上掌握着世界货币的印钞大权和世界金融话语权,加上美国资本家们是这方面的老手,如果印度与美国过于亲近,无异于羊入虎口,这种财富的收割真的会很爽的,而被收割后的印度最后只能剩下一地鸡毛。

3,在工业方面,因为这种“亲密”关系,所以印度在购买高科技元件和材料方面会十分便利,因此会养成“造不如买”的懒惰习惯,于是自主工业会更加衰退,以后更加受制于美国和西方国家。

4,与美国过于亲近,自然会与俄罗斯疏远,以后只能从美国或西方购买先进武器了。以前印度说俄罗斯坑,但事实是美国和西方会更坑。尤其是针对印度这么一个潜在的遏制对象,送上门来了,不坑你坑谁呢?通过军售控制,最后印度只能沦为军事上的小跟班。

所以,印度过于亲近美国,对印度并非是什么好事,而是一种与自杀无异的行为。相信印度再怎么奇葩,也还不至于做出这么愚蠢的行动。


九米影音


每一个亲近美国的国家,经济都很繁荣,人民都很幸福,每一个和美国有矛盾的国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