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為何選在午時三刻執行呢?

夢隱晨


午時三刻是西安的正午12點,北京的11點45分。

古代一個時辰等於現在兩個小時。“午時”指的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午時三刻”大約就是現在的(以24小時制算)11點45分。 如果按照一晝夜一百刻算的話,一刻相當於今天的14.4分鐘。午時三刻就是11點43分12秒。

古代沒有時區概念,我國曆史上多次定都西安。所以,處決犯人時,是按照西安“正午(中午12點)”為標準的。明清時期,都城改到北京。而西安到正午時,北京才到午時三刻。所以,處決犯人改成“午時三刻”了。

也是因此,“午時三刻開斬”直說開始流傳開來。

其實,無論是“正午”還是“午時三刻”,都是為了選擇陽氣最正的時刻處決犯人。

古人輪迴思想很重,認為人死後會變成鬼。正午時候,太陽在正頭頂,地面影子最小。人們認為這個時候陽氣最盛。這個時候幹殺人的“陰事”,人死後的陰氣會立刻消散,犯人不會變成鬼。在場的監斬官和負責行刑的官吏不會被死人的鬼魂糾纏。

同時,“午時三刻”太陽正高,也象徵“明正高懸、天地可鑑”的意思。朝廷也是在代表上天,光明正大的執行法度。犯人時經過公證審判的,圍觀百姓要引以為戒。

而且,“午時三刻”也是人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給犯人吃口斷頭飯,剛好趁著犯人“乏勁”送他上路。人們認為這樣可以減輕犯人痛苦。

處決犯人時,要嚴格遵守這個時間。如果到的早了,要等時間到了才能行刑。如果,到法場時間晚了,過了“午時三刻”。就要另選日子處決犯人。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陽氣最旺盛,陰氣消散。一般的選擇午時問斬。罪大惡極的罪犯會選擇午時三刻問斬,讓他連鬼都不能做。


桂林雁山小李哥


我估計走到奈何橋剛好午夜,閻王爺開始辦公!


曾經迷戀2


因為農民,百姓,工作上班的都收工了,那就給都點看,看誰還敢範罪


超登


這時候太陽☀️正盛,邪不壓正。


康敖揚


午時三刻正是每天休息時刻。古時選擇午時三刻問斬,是為了震懾其他不良人。


無欲則剛208113362


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