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最难学的语言排行榜,汉语荣登榜首,你怎么看?

丘岳


对我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说,理解汉语的历史演变、语法规则、语言逻辑、每个字词的真正含义等,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外国人?

所以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自己认定汉语有多难,而确实在和西方的字母比较起来,汉语这种表音和表意相结合的文字,肯定要比字母只表音的文字,学起来更难。

都不用从太深的逻辑上来分析,就看汉语的字就要比西方的拉丁字母或者西里尔字母要难得多。

比如马这个字。如果单纯看,这句是一种动物,但是涉及到翻译,就会有其他的理解,涉及到简称更是如此。

木叔讲个真实的小故事,从一个外交官朋友那里听来的。

还是在几十年前,应该是在日内瓦谈判的时候,我们的代表团和西方国家代表团讨论问题后,在私下交流时,有一个会说汉语的不太友好的西方外交官对我们说:

中国人很奇怪,走的路叫马路,难道不是给人走的路吗?为什么叫马路?

我们这边的官员回答他:

我们走的是马列主义的道路,简称马路。

虽然这个回答有一种辩论的意味,但是从汉语的逻辑上讲,是没错的。马列本来就是简称,而且完全超出了马字本身的含义。

这个故事要是翻译成英文的话,西方人要完全弄懂,还是不容易的。可见汉语语言的逻辑很有趣,也很复杂。

另外很多外国朋友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下面这段据说是汉语最高级别的测试题——

如果老外能弄懂这个,说明水平还挺高的。

还有一道题:

这是木叔在孔子学院的相关题库里,发现了HSK汉语水平考试上的一道题,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的必备考点。

你试试做一下,看答案是什么?


你怎么看汉语?


木春山谈天下


汉语被列为最难学的语言,这个排名应该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最可信的排行榜之一,因为语言不光是听说读写,更是某种文化的体现。相对于英语、西班牙而言,中国文化要博大精深的多,而且是源远流长5000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其难度可想而知。你看看隔壁的日语和韩语的历史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以前这两个国家的官方文书都使用的是汉字,现在去日韩旅游也是能看到不少汉字猜出来不少意思。


汉语为什么难学说。一是汉语本身的问题,能读的出来不一定能写得出来,能写得出来不一定能明白意思,能明白一种意思不一定能明白多种意思。像韩语等一些语言在创造时为了方便学习,基本上是能读出来就能写出来,这种语言基本是相对容易学习的。不过汉语并不具备这种便利性。比如我曾经的遇到的一位泰国学生,由于是华裔的原因,能够熟练的用汉语进行交流,但是几乎一个汉字都不认识,更写不出来。

二是更让老外学习汉语头疼的事,汉语的意思具有多样性,与语境和语调相关。比如我们批评老外说,“瞧你干的好事”。老外就会一头雾水,说我明明就是干了坏事、错事,为啥就成了好事了。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较经典的是北京公交车在前门的地方报站“前门到了请从后门下车”,老外都搞不清楚从那个门下车。比如相亲是说“她谁都看不上”,你知道是哪种意思啊?

在日常工作当中,我也接触了不少留学生,大多学了2-4年汉语就来中国留学,对他们而言,想要理解大学的讲课内容非常吃力,所以我们收这么多留学生没有意义,很多语言关都过不了。稍微好一点的留学生,能够用一些成语就很不错了。但是这不过是语言的听说两种能力而已,读写能力则要求更高,特别是写,很多中国人大学毕业,写出的东西也是病句连篇,何况老外呢?

总之,汉语的难学是世界皆知,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老外们学习汉语的动力会增加,对汉语学习的难度也会更有感知。啥时候我们不用学外语了,老外积极学汉语,我们才算是成为世界的老大,大家说是不是?



凌胜利


早就说过,就语言本身来说,汉语并不难学,而且汉语的口语对西方人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一般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学习三个月以后,个个的中国话溜得很。

汉语难学,难在它的书写形式;中国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外国人则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汉语难学,还难在它所承载的几千年文化,以及东南西北各地域的人文差异。

比如“吃”这个字吧,在动宾词组里面,可以有无数的组合:

1) 嚼后咽下去;有时也指吸、喝,比如: 吃馒头、吃奶、吃药;2) 吸入(液体),比如:沙土地吃水力强、这种纸不吃墨、这种大米不吃水;

3) 消灭,比如: 吃掉敌人两个师、吃了对方三个子儿;4) 承受;接受,比如: 吃不消、吃不住、吃苦、吃惊、吃官司、

5) 依靠……生活,比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本;6) 领会;理解,比如: 吃透教材、吃不准;

这些似乎都比较好理解,但是有些有内涵,有典故的“吃”,外国人可能就很难吃透,或者吃准了,比如:

吃闭门羹、吃醋、吃大锅饭、吃里扒外、吃瓜落、吃干饭、吃小灶、吃一堑长一智、吃亏是福、吃回扣、黑吃黑,吃不了兜着走、吃软饭,等等。

这还只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汉字,但是其内涵和外语足够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头疼的了,更不用说外国人了。

最后,再举一例,不附加任何历史背景,咱们中国人能够懂吗?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闲看秋风999


咋看呢,坐着看,汉语老外身临其境学一年只能皮毛,英语中国人身临其境三个月就熟练掌握日常了。

汉语的伟大,在于他的表意,全世界表意文字只剩汉语了吧,契型文字已经不存在了,日语属于大锅乱炖形文字,说实话,汉语比字母形文字高明很多,也难得多,汉语可以翻译任何一种语言,但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完全翻译汉语,因为只有汉语有神,神这种东西是无法翻译的,其它语言只有形。

为啥咱学了这么多年英语感觉自己还是萌萌哒呢,那只能说明你不认真,就比如女生英语都比男生好,而女生学习能力是不如男生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英语不难,关键你要认真对待啊,李阳的疯狂英语就不必我多说了吧。

而汉语不同,老外吊儿郎当学十几年的话,你可能连皮毛都学不到,你好都说不好,认真学的话,我也不敢保障一年的学习你能到一个什么程度。


踱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语就是一朵瑰丽奇葩,说她难学是因为汉语义涵丰富又灵活多变,不光外国人说难,连国人恐怕有时也会对汉语感到莫名其妙,我举几个例子。

😀前几天跟同事聊戒烟的事,突然她问我烟盒上都印着“吸烟有害健康”,既然它说“吸烟有害”,后边又说“健康”这不是坑人吗?听完我一愣然后不禁大笑起来,上过初中的人肯定明白为什么。

😀意思相反的两个字词同时出现的还有:你这个人好坏呀!如果不能体会语境语感的老外听了或者看到肯定懵,这个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再来一个口语很浓的。A我的钢笔没墨水了,不上色了;B噢,不下色了,那用圆珠笔写吧。这里“上”“下”是一个意思,恐怕字典里也没有这个义项吧。

😀某球队打假球的队员甄某一怒之下打了专打假球的打假人士贾某。哈哈,不光绕口还绕脑!“打假球”是几个意思!

由于每个汉字义项多、读音多、组词多、词性多同时配合语音的强弱、声调、语气等的变化使汉语深奥莫测,其实最让学汉语的老外头痛的是那些字面意思并不是真正意思的汉语句子,比如,A你来了我没来,你就等着;B我来了你没来,你就等着!这些句子都是通过语气或语境来表达意思的,其实我们大脑中早就预置了特定的语气和语境了,当我们在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进入语境中,就能明白句子的真正意思,单纯的汉字或句子无法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语气”进行表达,而老外们同我们没有感同身受,潜意识中没有这种特定的语境,遇到这样的汉语也就感觉晦涩难懂,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了。不知道朋友们遇到过哪些有趣的汉语表达,都到评论区聊一聊吧!


优郁布谷760


其实大部分条友没有意识到,汉语在语言界的地位如同珠穆朗玛一般存在,即使是母语,对我们自己来说,也绝不是很简单。国外有学者研究过,掌握日常用语三千个汉字的听说读写,需要系统学习约七到八年的时间,即初中生的水平,而在外国,达到初中生的语言水平,只需要汉语的一半时间。诚然,这只是粗略的估计,但结合自己学语言的亲身经历,小编还是比较认可这一说法。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汉语到底难在何处。

一、汉字的识别和书写

不知有多少条友有勇气在大众面前大声朗读出随机抽取的报刊文章,我相信有信心的条友都可以去做北大校长了,可事实发生了吗。

而书写就更难了,汉字是一种古老的表意的象形文字,几经简化,但很多字都有复杂无规律的笔画和部件。我们的繁体字仍在港澳台地区广泛使用,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掌握简繁两种系统,要想精神,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就像打喷嚏这们的常用之词,有多少中国人可以信手拈来?

二、汉字的声调和语调

汉字的四个声调对老外来说就是灾难,声调不同意思不同,多音字更让他们绝望。发音和文字之间联系不大,经常出错的就是念字边了。

语调问题存在于大多数的语言中,但汉语也许是最难。最近的梗:“你来了我没来,你等着,我来了你没来,你等着!” 校长说:“除了校徽,别别别的” 等等……

三、汉字的文化背景

汉字的历史悠久,受众海多,用法一直在演变,期间产生了非常多的异体字和通假字。抛开文言文不谈,被我们大量引用的典故、成语和诗词,不算方言,没有十年的学习真的玩不转。

综上所述,汉字最难是实至名归的。

各位条友还有什么学习汉语的梗一起分享?


地球村委会


中文之所以难,觉得并不在于汉字的多寡或复杂,毕竟,汉字有三五千就基本够用了,英文单词上万也不够用。英文26个字母,汉字其实只有横竖撇捺折五种类型。中文的难在于其漫长的历史和涵义的广泛延伸。也就是常说的典故、成语、俚语,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或文章,就不能理解她的真实意思,尤其在涉及褒义贬义时更是如此。比如“罄竹难书”,历史上中国有比较长的时间文章是记录在竹简上的,所以才会说南山的竹子都砍光了,他的罪恶也写不完。知道了就很好理解了,只能用于写坏人坏事,也就一清二楚了。(语出《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李密控诉隋炀帝十大罪状。)

另一方面,中文的难还在于中国人比较含蓄,大部分事情并不是直接说,而是通过写景,写物来表达情怀、志趣。所谓意境写情,事物喻志,情景交融,相趣益彰。这是一种底蕴深厚的美,没有习惯的人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每天读几篇,坚持一两年,读起来就很容易了。先来举个例子,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只有44个字,而且没有生僻字,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完就理解。我们来看看他想表达什么?

在古时候,官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或国道,是车水马龙,非常繁忙的,虽然古时人员流动较少,但官道也较少,所以,在太平年代官道都是人来人外,络绎不绝。而驿站是官道上最重要的旅社,是专供给公务员或从事公务相关工作的人员往来停留住宿用的,也就是我们现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办招待所。古时驿站分置、骑、亭三个级别,亭是最低级别的驿站。历史上的刘邦,就曾经做过泗水亭的亭长,亭长管理不少地方,具有一定的权力,像刘邦和县里的主要领导都有较多接触,和现在的乡长差不多。另外,驿站的服务人员,除了个别外,大部分是不给钱的,也就是以前的人不仅要交税,还要干几天的义务劳动,也即所谓的徭役。这些地方有人定时组织维修,是有政府保障的国家公共设施。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个驿站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人流川流不息的地方。

然而,本来很繁华的驿站和官道,却是什么景象呢?桥断了,没人修;花开了,没人看。我一个人走在这里,已经是太阳下山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景象非常的伤心落泪,没想到还刮风下雨了,处处凄凉孤寂。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常年的战争,导致人员大量逃走死亡,已经没有任何能力维护组织驿站的运行。很长时间没有什么人从这里经过了,才导致桥断了,没人修。花开了不知道还有谁看。一个“断”字把所有的凄惨描述了出来,看似异常含蓄,却简单直接。没人,桥断了,荒芜了,战争让多少人流离失所。

短短几个字,强烈地展现人烟零落,民不聊生的画面。这是是何等荒凉,然而,自己的主张却没有得到任何重视,还被一群小人攻击,心情可想而知。我并不想和谁争强好胜,表现自己,只是,看到如此景象,怎能不伤怀?但不管怎样,我也要像梅花一样,哪怕变成泥,化作尘灰,我的抱负和为国为民的精神也还是浩然长存的。

梅花没有情感,然而经过词人的因境感伤,变得伟岸,超越时空的傲骨和荡气回肠的精神得以永远芬芳。一心为民,换来的是一个人凄凉,然此心依旧澎湃激昂。

如果是外国人,会如何表达这种精神呢?估计也有很多种,但可能没有这么含蓄。这也是中文的难吧?


彦曰


一个语言好学不好学,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题目中所描绘的“汉语”本身就是错误的。确切的说应该叫“Mandarin Chinese”,译为中文官方语言。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所谓“最难学的语言排行榜,汉语荣登榜首”纯属一些无聊人编出来的假消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会闲着没事,组织一堆人做这么一个无聊的项目,去研究哪一门语言是最难学的。“学习语言的难易”,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法去研究,很简单的例子,在欧洲一个人就很容易掌握很多们外语,因为那的语言环境很好,而且词汇和语法都相对接近。但是你让一个欧洲人去学习东方语言,那肯定是很难。同理你让一个东亚人去学习欧洲的语言,或者中东的语言也是很困难的。这个东西还需要结合个人的努力程度和语言天赋等等。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中文难学,那么为什么还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文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个词语可以被赋予多重意义,学会一个“吃了么”基本就能代替不必要的问候语!不仅仅如此,有庞大的成语,所以中文相对比与其他语言的书写篇幅小,便于信息的传播。

(一堆和一个的区别)

用强调“语言难学”与否去宣扬“民族主义”,去衡量一个民族是否优秀,是否具有智慧,文化底蕴是否深厚。这是一种很狭隘的表现,而且明显脑子短路。要知道语言本身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作为一种工具而言,当然是越简单越好。这样便于向外进行文化输出,有利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那些晦涩难懂的语言,很难生存,基本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所谓“最难语言的评比”,到是有“濒危语言”统计名录和地图集。这些即将消失的语言,才是弥足珍贵的语言,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满语,现在应该已经绝迹了,估计已经没人拿它当成母语了。

(不要太麻烦,简单就好)

还是那句话“你英语考试不及格,不是你爱国的表现,而是你自己不够努力!”做一个理智的人,多学习一些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才能走向世界,不要去宣扬自己的语言有多么难学,相反应该去学习别人的语言,向对方强调本民族的语言很好学。这样才能吸收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让自己的文化影响到全世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世界,向世界展现优秀自信的一面!

(交流,UNESCO)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联合国这个排行榜应该是正确的,汉语从某个角度来说的确是比较难懂的,汉语不像英语法语一样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汉语比较个性化,而且还会随着环境时间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说把杯子摔在地上和把杯子摔在地上是一个意思,而上和下却是反义词。语调和语音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这只能说明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明文化的浓缩精华。说汉语难学的是因为没有几个外国人能够完全理解华夏历史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悠久。只有你懂得了一个民族才能读懂它的语言和文字。汉语难学并不能说汉语不重要,随着我国在世界影响中越来越大,汉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相信在以后不管汉语多难学还是有很多外国人喜欢学习的,因为你要想了解中国首先就是要学好我们的母语—汉语。


乡下文艺范儿


说到文字,汉字绝对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与世界上其他文字绝乎二样。从汉字的结体看,应该属于结构型文字。而西方文字全都是符号型的拼音文字。从结体上看只有消失的玛雅文化的文字与中国的汉字有类似的结构化特点。所以,如果不清楚汉字最肇始的从甲骨文进而演变进化的过程,这样学汉字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文字的开端都是从符号化开始的。

但是反观现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启蒙教育,又有几个师范大学在注意这个问题?现在的小学中学老师有几人可以知晓这常用的汉字是如何演化进化的呢?这才是中华文明之根!拼音化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进度,但这却是中国文化丢失的开始。为什么?拼音化教学的便利,割裂了对文字进化的探究欲望。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才是。

个人浅薄的观点,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