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北京人艺曾排演过一场名为《知己》的话剧,在这部以清朝为背景的剧中,没有凄美动人的爱情,也没有什么权谋心计,有的只是一个人对友人的承诺,以及二十年的坚持。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剧中男主角,叫顾贞观,清代著名文学家,位列“京华三绝”与清初“词家三绝”。被世人熟悉的纳兰容若与他齐名,也是好友。而顾贞观这个为知己奔波二十年的故事,也与纳兰相关。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顾贞观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知己》剧照

事情的起源,是顺治时期一场科考舞弊案。

顺治十四年,顾贞观好友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中举,然而却被牵涉进江南乡试科场案。该科已考中的江南举子在第二年被押解至北京,由顺治亲自复试,复试合格者保留举人资格,不合格者治罪。

吴兆骞乃著名江南才子,傲然拒绝复试,不幸下狱。虽经多次审查,他确实未曾参与舞弊,但依旧被流放宁古塔。身为他的好友,顾贞观在临别时承诺,必定尽自己最大努力营救他。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然而时间一晃,已是康熙十五年。顾贞观郁郁不得志,自然也无法成功救回好友。

此刻的希望,来自纳兰性德。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大学士明珠之子,时为三等侍卫。顾贞观当时正在纳兰府中做塾师,与容若相交成为挚友。他便相求容若营救好友。

然而此事并非容易,容若一时未能给出肯定答复。这场二十年的营救,眼看还将继续无望,却因一阕清词改变了原本的方向。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十五年冬,顾贞观住在北京千佛寺,大雪纷飞,寒天冻地。北京如此,何况宁古塔?顾贞观思及受苦二十年的好友,心中惨痛,挥笔写下这泣血之作。

贺新郎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时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纳兰容若读到这两阙词,泪下数行。他说:“河粱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他应允,此后十年,不需顾贞观再嘱托,他也会将营救之事时时挂心,全力以赴。后又经顾贞观请求,约定为五年之期。

纳兰不负重托,五年后,吴兆骞终于获赎还乡。

在这阙词中,文人的傲然风骨,蹉跎岁月的仕途,尽数展现。《赌棋山庄词话》中评它“浓至交情,艰难身世,苍茫离思,愈转愈深,一字一泪”。而词的背后,顾贞观不惜一切代价为友人奔波、事人、屈膝的情谊,纳兰容若的仗义援手,都使这曲清词有了更长久的动人力量。

唐诗宋词之外,清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相比宋词, 除纳兰词外,大多数人对清词是陌生的。但清词所处的独特易代时期、小令的盛行以及文人对词作的整体雅化,都值得我们关注。

浙江大学出版社《清代最美的词——词莂》已出版月余,本周五,扬州大学教授朱德慈(本书校笺辑评)将在浙大出版社一源文化会客厅举办讲座,欢迎届时前往。

我亦飘零久|他与纳兰齐名,一曲清词,廿载坚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