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北京人藝曾排演過一場名為《知己》的話劇,在這部以清朝為背景的劇中,沒有悽美動人的愛情,也沒有什麼權謀心計,有的只是一個人對友人的承諾,以及二十年的堅持。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劇中男主角,叫顧貞觀,清代著名文學家,位列“京華三絕”與清初“詞家三絕”。被世人熟悉的納蘭容若與他齊名,也是好友。而顧貞觀這個為知己奔波二十年的故事,也與納蘭相關。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顧貞觀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知己》劇照

事情的起源,是順治時期一場科考舞弊案。

順治十四年,顧貞觀好友吳兆騫參加江南鄉試中舉,然而卻被牽涉進江南鄉試科場案。該科已考中的江南舉子在第二年被押解至北京,由順治親自複試,複試合格者保留舉人資格,不合格者治罪。

吳兆騫乃著名江南才子,傲然拒絕複試,不幸下獄。雖經多次審查,他確實未曾參與舞弊,但依舊被流放寧古塔。身為他的好友,顧貞觀在臨別時承諾,必定儘自己最大努力營救他。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然而時間一晃,已是康熙十五年。顧貞觀鬱郁不得志,自然也無法成功救回好友。

此刻的希望,來自納蘭性德。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納蘭性德,字容若,滿洲正黃旗,大學士明珠之子,時為三等侍衛。顧貞觀當時正在納蘭府中做塾師,與容若相交成為摯友。他便相求容若營救好友。

然而此事並非容易,容若一時未能給出肯定答覆。這場二十年的營救,眼看還將繼續無望,卻因一闋清詞改變了原本的方向。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十五年冬,顧貞觀住在北京千佛寺,大雪紛飛,寒天凍地。北京如此,何況寧古塔?顧貞觀思及受苦二十年的好友,心中慘痛,揮筆寫下這泣血之作。

賀新郎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時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其二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已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詩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納蘭容若讀到這兩闕詞,淚下數行。他說:“河粱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而三!”他應允,此後十年,不需顧貞觀再囑託,他也會將營救之事時時掛心,全力以赴。後又經顧貞觀請求,約定為五年之期。

納蘭不負重託,五年後,吳兆騫終於獲贖還鄉。

在這闕詞中,文人的傲然風骨,蹉跎歲月的仕途,盡數展現。《賭棋山莊詞話》中評它“濃至交情,艱難身世,蒼茫離思,愈轉愈深,一字一淚”。而詞的背後,顧貞觀不惜一切代價為友人奔波、事人、屈膝的情誼,納蘭容若的仗義援手,都使這曲清詞有了更長久的動人力量。

唐詩宋詞之外,清詞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相比宋詞, 除納蘭詞外,大多數人對清詞是陌生的。但清詞所處的獨特易代時期、小令的盛行以及文人對詞作的整體雅化,都值得我們關注。

浙江大學出版社《清代最美的詞——詞莂》已出版月餘,本週五,揚州大學教授朱德慈(本書校箋輯評)將在浙大出版社一源文化會客廳舉辦講座,歡迎屆時前往。

我亦飄零久|他與納蘭齊名,一曲清詞,廿載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