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少吃肉蛋奶少吃主食多吃蔬菜多運動,為什麼是錯的?

中老年保健雜誌


這句話總體而言不算全錯,後面半句“多吃蔬菜多運動”(不過量)還是對的。至於“少吃肉蛋奶少吃主食”,就比較偏頗了,暫且認為這裡說的“少”是遠低於日推薦量。

我理解為什麼很多老人喜歡粗茶淡飯。隨著年齡增長,一方面人體消化機能衰退,承受不起大魚大肉;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積累,人體血管變硬變窄,血脂異常普遍發生,為了養生,許多老人認為飲食越素越好,但其實吃得過分清淡反而會使體質下降,疾病更容易侵襲人體。

每頓都應該有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指的是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且氨基酸比例比較接近人體模式的蛋白質。它們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品,即肉蛋奶魚蝦,植物中只有大豆蛋白符合要求,但生物效價也沒有動物蛋白高。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基礎代謝率降低,能量消耗減少,進食量也相應減少,但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求並沒有減少。攝入充足的蛋白質(70-80g/天)有助於增強肌肉,維持骨骼和關節健康,也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肉蛋奶中,肉類中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比較高,老年人可選擇更容易消化的魚蝦類,尤其是魚類,不僅蛋白豐富、飽和脂肪少,還含有有助於降低血脂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雞蛋的膽固醇含量也很高,但蛋黃中富含卵磷脂,對血脂和大腦健康都有好處,每天吃0.5-1個就夠了。

如果是素食主義者,那要適量多吃大豆及其製品,以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充足。

注意補鈣

老年人骨骼中鈣流失比年輕人更快,因此,應該攝入更多的鈣,而奶類是鈣最好的食物來源,一般建議老年人飲奶300-500g。為了避免攝入過多脂肪,也可以選擇低脂和脫脂牛奶,有乳糖不耐受的老人,可以選擇舒化奶(分解了乳糖)或原味酸奶。

大豆製品、深綠葉蔬菜也含有豐富的鈣,油菜是其中的佼佼者,200g油菜可提供216mg鈣,差不多相當於200g奶。

主食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粗糧雜糧

主食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老人覺的主食要少吃,可能是受“主食會使血糖升高快,不利於健康”的觀念影響。但同為碳水化合物,它們彼此之間也有很大差異的。精白米麵、白麵包、饅頭等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成分都很少,吃了以後血糖波動大;但全穀物、雜糧、豆類等在富含碳水的同時,也含有許多纖維和其他營養素,它們對人體健康的貢獻值很大。

健康飲食應含有合理數量的碳水化合物。為了減少精白米麵的不利影響,主食中應含有一半左右的全穀物和雜豆類這樣既能提供充足的碳水和豐富纖維素,還能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穀物蛋白+豆類蛋白甚至能優於肉類蛋白哦)。

果蔬也不能過量

每天200克水果,500克蔬菜和一小把堅果,就可以滿足人體需要了。對於高血糖或有糖尿病的人群,水果不僅不能過量,還要注意選擇含糖量低的,比如蘋果、梨、獼猴桃等;葡萄、荔枝、芒果、菠蘿蜜、龍眼等高甜水果,要少吃。

適量運動

老年人體力下降,心臟功能衰退,骨骼關節多少也有點問題,因此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強度不宜過大,以免發生意外時間。可以選擇較為溫和的走步、太極拳、合適的廣場舞、游泳等,每天運動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為了增強肌肉力量(可以保護骨骼關節),每週可以做兩次力量訓練,比如舉啞鈴。

: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開始運動計劃前,最好諮詢醫生,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


康品君


老年人少吃肉蛋奶為什麼是錯的?因為缺少蛋白質!很多人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下降,消化吸收能力也在下降,所以老年人的飲食適合清淡,少油少肉。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對於老年人來說蛋白質顯得尤其重要。



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簡直沒有之一,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根據中國營養學會2013DRIs的推薦,50歲以上人群蛋白質每天的推薦攝入量,男性65克,女性55克。也就是相對青壯年來說,並沒有任何的減少。

蛋白質缺乏,對於老年人來說,最常見的問題是肌肉衰減綜合徵。50歲以後肌肉量每年丟失1%到2%,而如果肌肉減少超過30%,將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而肌肉流失比較嚴重的情況之下,會影響關節的穩定和身體的平衡。出現走路容易摔跤,吃飯的時候容易噎著等一系列問題。嚴重的甚至能發展成衰弱症,生活不能自理。



而膳食中的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不僅是構成肌肉蛋白質的原料,同時也是肌肉蛋白質合成的促進劑。而每天膳食蛋白質0.8克/千克體重,不足以維持老年人骨骼肌的質量。超過0.8克每千克則有助於促進老年人蛋白質合成,減少骨骼肌蛋白質,增齡性丟失。老年人如果腎功能允許,要達到1.0~1.3克/千克體重。比普通青壯年要更多一點才可以。



而優質蛋白最主要的來源就是肉類,雞蛋和牛奶。所以老年人的飲食一定不能過於清淡,肉蛋奶一定要充足。

回答者:孫繼紅,執業藥師,註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頭條號:註冊營養師孫繼紅。


營養百事通


老年人是慢性病(如“三高”、肥胖、骨質疏鬆、營養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高危人群,除了年齡這一生理因素外,不良生活習慣的作用也不小。老年朋友經過了年輕時的奮鬥,步入晚年,健康是第一訴求,因此對養生保健知識非常渴求,但也常常走極端。

總結起來,老年人在養生保健尤其是體重控制方面的誤區主要是“三少”與“三多”。

“三少”之一:少吃一頓

營養科接診的老年朋友,大都會開門見山地來一句:“大夫,我已經少吃了,晚飯就喝點兒粥或者根本不吃。”這樣做其實是錯誤的。

看了上面的內容,相信您已經瞭解了“少吃”是有理論支持的,但具體少吃多少呢?以中青年時的推薦能量攝入量做參考,50~64歲、65~79歲、80歲以上,能量分別應減少3%~7%、5%~9%、15%~18%。即使到了高齡老年階段,能量也只能減少五分之一,而不能是少吃一頓飯。如果少吃一頓飯,總能量會減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早中晚任何一餐不吃的話,都可能因能量不足“刻意減重”而加速骨骼肌的丟失,與能量代謝有關的激素調節發生紊亂,繼而破壞機體的免疫力,這樣就與通過減重來獲得健康的目的背道而馳。

正確的做法是,三餐餐次照舊,每餐減一點兒。

“三少”之二:少吃肉蛋奶

“大魚大肉”導致“三高”“五高”“富貴病”,這些字眼兒讓很多患慢性病的老年朋友從此告別葷腥,走上“素食”的道路。肉、蛋、奶,包括大豆類製品,是優質蛋白質的天然食物來源,所謂優質,即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質與人體構成接近,消化吸收後被機體利用更高效。蛋白質作為骨骼肌的重要原料,在對抗衰老的過程中必不可少。《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明確指出,老年人雖然總能量攝入較青壯年時減少,但蛋白質推薦量無變化。

肉蛋奶具體吃多少能夠滿足機體所需呢?每天300克奶製品(200克牛奶+100克酸奶)、1個雞蛋、2~3兩瘦肉(可換魚、蝦、豆製品)。

“三少”之三:少吃主食

主食作為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一般佔總能量的50%~65%,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節約蛋白質”。通俗地講,就是當能量較為充足時,蛋白質才能發揮合成肌肉的作用,一旦把能量的重要來源“主食”控制了,就要“浪費”蛋白質來為機體供能。長期下來,“刻意減重”的危害隨之而來。主食還是機體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這些“小”營養素缺乏,也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

老年人每天主食應在200~300克,按生重稱量,其中注意粗糧的攝入比例。

“三多”之一:多吃粗糧

粗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谷薯類的營養成分,其中膳食纖維有調節血糖、改善腸道功能、降脂減重等作用;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預防腳氣病、癩皮症、口角炎等的發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精米白麵逐漸佔據了飯桌,為了健康,粗糧“捲土重來”。很多老年朋友將主食完全換成了粗糧雜豆,粗纖維長期過多攝入會破壞蛋白質的利用,還會造成鈣、鐵、鋅等礦物質的丟失,亦對健康不利。

粗糧應占主食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對高齡和咀嚼能力下降的老年朋友,可以粗糧細做,比如藉助壓力鍋、煮粥、混合面做發麵食品等。

“三多”之二:多吃蔬菜

蔬菜作為膳食纖維、維生素的來源,一方面起到飽腹作用,避免過度進食,另一方面蔬菜中的水分可以輔助吞嚥。但蔬菜攝入過量,比如有些“三高”的老年朋友,形容自己的飲食像“兔子”,每天2斤以上的蔬菜,而優質蛋白質就吃不進去了,長期下去,“面黃肌瘦”、“四肢無力”,就會發生營養不良。

蔬菜的種類很多,綠葉蔬菜因富含β-胡蘿蔔素(脂溶性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受到重視。建議老年朋友每天攝入300~500克新鮮蔬菜,其中綠葉蔬菜佔一半。

“三多”之三:多運動

老年朋友的過度運動問題十分嚴重,老年人運動要掌握好“度”,即“適度”,這中間有“強度”“量度”“溫度”等。所謂“強度”是指,運動要達到一定的效果才能發揮“調動機體代謝,燃燒脂肪”等作用,一般在運動中心率達到(170-年齡)為宜;“量度”是指每天運動的時間,推薦達有效心率時每天運動30分鐘即可(老年朋友不一定要一次持續這麼長時間,每天可以分2次完成),每週運動5天以上;“溫度”是指老年朋友運動前後要注意身體對冷熱環境的適應,及時添減衣物,以免感冒或中暑。

老年朋友為了對抗“生理性肌肉丟失”,不妨在好好吃飯和有氧運動的同時,輔以抗阻力鍛鍊(站樁、上臂舉啞鈴等),這可是肌肉合成的必要一環。

最後提醒老年朋友們,運動要在餐後半小時後再進行,不要空腹運動,也不要餐後即刻運動。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人在步入老年期開始,多少都會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擾。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我們也常吃到這樣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很多人就認為是少吃肉蛋奶主食,多運動。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首先管住嘴邁開腿這句話,沒有錯。如何正確理解它呢?當然不是少吃肉蛋奶主食了,只有那些膽固醇代謝問題的人要少吃肉蛋奶,因為這些都含有膽固醇。不光是老人,年輕人也一樣。少吃主食多指那些糖尿病患者,因為主食是糖的主要來源,控制好主食,對穩定血糖至關重要。如果不究其原因,一味的少吃就是錯誤的。

因為老年人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和缺鐵性貧血的情況,就還是要補充肉類和奶類蛋類,主要是補充優質蛋白和鈣。那麼正常的做法應該是適量的吃,每天半個雞蛋,或者兩天一個雞蛋(注意只吃水煮蛋)是可以的。奶類也可以喝,肉要吃瘦肉,就是營養學所說的紅肉,是補充血紅素鐵的重要途徑,預防缺鐵性貧血的有力手段。

如果一個老人正處於發病期,用藥物控制血壓血糖的話,這時才可以謹慎的飲食,補充營養素可以在醫囑下,服用營養補充劑。所以,我們不要把一類食物一棒子打死,也不能盲目的吃到什麼健康就猛吃。至於運動方面,身體強健的做些太極、羽毛球、游泳等運動,身體機能不是很好的話,常散步也是鍛鍊了。重要的是堅持。


茄子營養師


先不說為啥,先看看如果這樣吃:不注重肉蛋奶,去光顧著主食和蔬菜,會對身體帶來怎樣的問題吧:

胖瘦無所謂,但肯定精力、體力都不佳!

有的老人很能吃,一頓飯能吃好幾碗米飯或好幾個饅頭,這樣的老人可能也白胖變胖的,但缺乏肉蛋奶等蛋白質食物會讓你即使不瘦,也沒啥力量,乾點活就累、走快點兒就喘;此外,精力也會不足,沒休息好就很不舒服;而且容易生病、容易受傷,比如跌倒、拉傷等,精神頭不足也容易發生其他意外事件!

其實這都與缺乏蛋白質、鈣、血紅素鐵、鋅以及各種脂溶性維生素有關,這些營養素對於肌肉力量、機體新陳代謝、免疫力以及大腦功能、心情等都有著重要影響,長期不足,就會造成人體機能下降,比如睡眠質量不佳、心情鬱悶消極、容易生病感染、容易疲勞、思維不遲鈍等等;而表現在各項健康指標上,則是血脂高、血糖控制不佳、缺鐵性貧血、白蛋白水平低、骨質疏鬆嚴重、各項免疫指標也較差等等!

飲食不均衡就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狀況,而長期如此,更容易威脅生命安全!建議老年朋友不要偏食,認識雜食動物,吃的均衡才能滿足機體需求!


生命需要營養,生活也是!


營養瑋瑋道來


老年人究竟該怎麼養身,飲食該怎麼吃?運動該怎麼運動?相信是每個老年人及家裡面有老人的共同的疑惑。目前我國的老年人的定義是年齡>60歲及以上。但隨著現在人均壽命的延長,部分學者建議將年齡>65歲定義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出現衰老的變現,各種器官出現生理性的衰退,新陳代謝速率呈下降表現。且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病、腦血管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因此老年人健康的生活的方式,需要從下方面做起。



1、米飯、麵條、薯類、雜糧等主食,是供給人體每日能量的主要物質,多以適宜的量,一個60kg的成年人,每日的主食量在5-6兩就差不多。

2、由於部分老年人有高血壓,高血脂,因此在油的方面,建議食用植物性油脂,每日總量約30g,儘量不食用飽和脂肪如豬油、牛油等油脂,不建議過多的食用肥肉、肥腸等動物內臟。飲食要控制鹽的量。


3、瘦肉、雞蛋、牛奶都是優質蛋白質,而且牛奶中含有鈣,蛋白質是人體的必須營養物質,必須要吃,少吃或者不吃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癥,營養不良的表現。但是也需要控制量,通常一個人每日的攝入量是500ml牛奶,1個雞蛋,2兩瘦肉。限制雞蛋的攝入是由於雞蛋富含膽固醇,考慮部分老年人存在高膽固醇血癥,需要限制膽固醇每日的攝入<300mg,而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大概為150mg。同時鼓勵多使用雞肉、魚肉、兔肉等白肉。

4、建議多食用蔬菜水果,一方面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及多攝入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減輕便秘。

5、多運動 運動的方式建議中等強度的運動,以慢走、跑步、太極拳等為主,運動時注意地面溼滑,防止跌倒,避免在餐後劇烈運動及寒冷的冬季戶外運動。


全科鮮醫生


我個人還是建議老人可以吃些魚和肉的,別人我不知道,我母親時間長不吃肉就會缺營養,記得她自己一個人過的時候不吃肉就會得口腔潰瘍,我知道她有這個毛病,隔幾天就得買點肉給她送過去,現在好了媽媽和我一起生活了就不用那麼麻煩了。老人也是需要營養的,吃的好她們的身體才會健康,但是要合理搭配


杜世傑13258894565


生活現象,健康調理,兒童成長,術後恢復,請關注該不該健康。


該不該健康


這個問題呢,只是用多或者少來描述食用量,是沒法判斷對錯的,因為不同人所理解的多與少,評判的標準就不同。

如果“

”的含義是不要過量的吃,不是極少吃,而是按照推薦量不無節制的吃,那這個說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人到老年,多病集於一身,老年人中三高人群的比例最高,所以不過多的吃肉蛋奶和主食是對的,這對降低肥胖,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都有用。

但是,如果這個“少”的含義理解成基本不吃,或者比推薦量少一大截,那這種說法也不妥。現代老人盲目追求老來瘦,這本身就是個誤區,老年人更應該重視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因為對老年人來說,肌少症是一個很大的健康威脅。

當然,對於蔬菜和運動來說,在自身能承受的範圍內還是鼓勵多一點的。老年人許多存在便秘的問題,蔬菜是能緩解的。再加上咀嚼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往往都不願意吃菜,所以鼓勵老年人再多吃一點蔬菜,這是好的。

有句話叫過猶不及,多與少,怎麼來跟適量比較呢,沒法比,飲食健康與否的關鍵還在於均衡,所以沒有定量沒有對錯。


營養師趙偉


別聽他們胡說八道。老漢一生就按少葷多蔬模式生活的,如今已不知不覺八十多歲了,除了血壓略高,一天一片安內真就能穩住,其他未發現大毛病,還在這網聊呢。自己生活的好好的,別聽那些“磚家”瞎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