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却自认为有文化有多可怕?

情感咨询居


说到“文化“,就会有人说出一堆大道理,其实文化与学历无关,但与知识面有关。各行各业,都有显著的文化特点。

现在某些高学历的专家,就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地理专家,却大谈天文,宇宙。化学专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经济规律。且牛头不对马嘴。这就是没文化的表现,有点贻笑大方,甚至是可怕。

孔夫子曾经说过:“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说:先人们观看天像,可知时间的变化,制定节气。把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技能,用文字记录,传承天下,这就是“文化“。

“知识“才是“文化“的基础。一个厨师,可能会有很高的“饮食“文化水平。一个茶农,会对“茶“文化有一定的造诣。一个酿酒工人,会对“酒“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所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无文化,装是装不出来的。

谢谢朋友阅读,祝健康快乐。


孙忠汉不像坏小孩


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无知者无畏”,就是形容你说的这类人。

越是没有文化的人,稍微学点东西,学点皮毛,就开始翘尾巴,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个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很常见的。

拿我女儿来说吧,今年小学三年级,刚学了点英语,回家就跟我用英语说话,还有在学校学个什么游戏了、成语了、脑筋急转弯了,回来就给我提问,我要答不上来,她可就来劲了,觉得比她爸爸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那真正有文化的人应该什么样子呢?应该向孔夫子这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每个人都有比我强的地方,都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即便是最差的人,还可以当我们的反面教材,还可以借他反省自己,引以为戒。

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懂得反省自己,越会看到自身的不足,越会变得虚怀若谷。谦虚可不是装出来的,是真明白。所以孔子说了一句话:“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即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只要一骄傲,其余的也就不用看了。


一声佛号一声心


理解文化人,在古代称之为儒,读书人也,大儒乃显著造诣颇高之人。

文化深浅有别,然没有文化伪装成有文化真不赞成,人间无奇不有,更甚者,造假大儒,笑谈之余,感知廉耻丢尽,也是文化界的悲哀。现在书请人写,署名自然是自个,付给钱,完事,再花钱编辑出版,证明有学识渊博。


何为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另一种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因此有文化,不一定是科班出身。只要有读写能力,可称文化者。

还是那句话,文化高低有别,但可笑的是假装学识渊博,就不名副其实了。



狂喜淡墨a


人初蒙懂,方欲求知文化者。

而学有先后,人有愚慧,故而达者为师。

欲学真文化,需

近看人情百态,远看世事沧桑。

观天观地观星观月,

花木何时春,

明月几时有?以至能明世态变迁、人情事理者,

方不负文以成化、载道之谓耳!

人需学乎于男,学乎于女,

老少皆可为吾师,是为不耻下问。

世间万物皆学问,

文化之道妙无边。

事事态态,方方园园,

三教九流,飞禽走兽,

狐猫狗鸡,是以皆可冠以文化之名哉!

呜呼!以至深浅可见,

必知其人用功勤乎专否?



夫无文化不可畏,

只要敏而好学者,难能可贵也。

是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是知也!

圣人之言,诚不谬乎!

夫最是可耻者,

明明不知乎,偏偏于人众人前好充人师者,

实在可唏可笑耳!似此等“文化”者,

时下愈多而广乎!

人若自感文化浅匮,

务要虚心向上,必不难学有小成耳!

但仍需朝夕若惕,终日乾乾,

岂愁文化不能更精进乎!



诚所谓,学海无崖,

书山有路,

读书万卷,

下笔挟风雷,

出口吐莲花哉!不以乐乎!

文以成化,文以载道,

愿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不以乐乎!


尚清子实用易学


我个人认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首先搞懂什么是文化?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文化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是否有文化,才不会明明没文化却自认为有文化而经常被人打脸。

我认为文化不单单只是文凭,也就是说不是每一个有学历的人士就必然会有文化,比如有些人很多年书读下来,确确实实从书本上,从老师那学到了很多知识,但遗憾的是他的素质他的修养却并没有得到提高,他也没打算要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为这个社会服务,为国家做贡献,相反凭借所学去干一些苟且之事,完完全全违背了求学时的初衷,请问,这样的文化人算是有文化吗?



其次,我认为在新时代的今天,文化不应该简单的去和之乎者也划等号,不是能背几段古文,讲解几篇论语或者说写几句诗词和一手好文章就算是有文化了,因为这些都只是硬件。而是需要自身的修养和气度能达到一个相应的程度了,我们相应的具备这些内在的东西了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文化了。

那么这个社会到底有那些人会自认为有文化而且会看不起周围的没文化的人呢?恕我直言:比比皆是。这个毛病我们很多人都在犯!当然了,这其实也不怪他们,因为他们的自信是比出来的,就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比如文凭高的比文凭,技能好的比技能,这两样都不行的就比别的……于是比来比去都比成了文化人,都在心底里看不起别的人,须不知正是那些他瞧不起的对象在骨子头鄙视他好多回了,您说有意思吗!

有人说文化人是虚怀若谷的,也有人说文化人会举重若轻………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过于片面的,因为文化人是不应该打标签的,文化的高低也不应该按读书的时间来判定的。总之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文化的,只是文化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文化的来源不尽相同而已,有些是受教于学校师长,有些是积累于社会经验,还有最多最普遍的是来自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当然,老人们教我们的莫非礼仪礼貌,为人处事等等修身养性之事,可谁又能说这些不是文化呢?反正我是认为这些东西恰恰是文化里的精髓!


说了这么多我并没想过要证明什么,因为我本身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文化。没读多少书以至没多少文化是我一生憾事,但幸运的是我有自知之明。所以不至于……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湘中明珠Zxp


抢夺工业盐食用




完成视频


文化一词出自孔子易传,孔子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实中国叫文化,西方叫哲学。但中国文化源于宇宙自然,中国字也是始于伏羲氏用阴阳符号画出八个自然现象。造出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个字,这是中国文化原点。周文王又推演出六十四个自然现象,三百八十四个爻象。根据自然现象内涵命名,形成中国文化框架。孔子作易传把六十四个自然现象和三百八十四个爻象注释内涵准确描述本义,构建四百四十八个社会生活常理。中国文化诞生了,中国文化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文化。在当今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在西方哲学走向人天对立的今天,中国文化将会帮助全人类走向文明未来。孔子发现的社会生活常理一直用到现在,人们天天用,忘记了来自易经文化。需求常理,诉讼常理,损失常理,利益常理,谦虚常理,无妄常理,改革常理,革命常理,解放常理等四百四十八个社会生活常理贯穿古今中外。社会生活常理也经过传教士翻译,传到国外。外国人不懂易经文化源头,解释起来更是理解表象,一头雾水。




高鸣易传系辞解真


应邀,谢谢,

大部分时候也谈不上多可怕,普通人没文化而不自知,无知者无畏,就是像个笑话。可是真有文化偶尔也不可避免地活得像个笑话,再说一个普通人,占有资源有限,辐射范围狭小,并不广为人知,所以除了阻碍自身进步和周边人群,危害性并不强烈。

但有时候还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以下种情况:

1、身居高位,“没文化却自认为有文化”,外行指导内行,这样会导致重大决策性错误,会祸国殃民。也或者强权意志,霸权推广,一时有效,后患无穷。例子就不举了,有识之士可以联想出一堆来。

2、处于某些历史关键时期的小人物,不经意的行为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小人物影响了历史进程。

3、群体性的“没文化却自认为有文化”,不仅群体性地活成了笑话,关键这个群体的前途堪忧,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这个例子当下也有几个,比如

(1)捏造了6000/8000年历史的宇宙小国,凡是看上什么都能找出根据是他家的;

(2)莫名其妙被带节奏就颜色革命的国家,国家内乱,战火连天,集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开历史倒车至少一百年,依然看不到黎明曙光。

(3)自认为代表着全宇宙真理的圣母婊派,不计后果干着政治正确的蠢事,害人害己。然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知错不改的人,终将被淘汰。目前最明显的就是某个大洲,由于群体性的慈善表现欲,可能导致生存地盘被侵占,人种集体置换的后果。


爱宠10000年


什么是有文化?除了知识上的一定程度,更多的是个人素质、修养都给人感觉受过很好的教育。更是了解自身,和待人处事的经验及水准上。他们能更好融入到社会中,被接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


mine1989


对一个个人来说 不仅仅是丢人现眼而已 有时候会在恶毒的土壤上 做出天怒人怨的坏事来 对一个国家来说 可就麻烦了 看看全国各地的文物古迹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损失殆尽就知道了 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