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真的保护赵姨娘了吗?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中贾探春和赵姨娘母女性格迥异,只从人物性格很难看出贾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二人平时的交往给人感觉也不热络,除了两次赵姨娘生非有过交流,其他都是暗线描写。赵姨娘是荣国府最令人讨厌之人,贾探春是荣国府最令人敬畏的三小姐。赵姨娘似乎并没有从女儿身上得到任何好处,依然处处被欺负。但细读原文会发现不然,赵姨娘还是因为探春的存在获得不少照顾的。



王熙凤曾评价赵姨娘和贾探春母女关系。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她,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昵。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

王熙凤认为探春的地位与王夫人的疼爱密切相关。而原本探春应该更好,却因为赵姨娘闹腾的,连累了探春,使得王夫人不能够全心全意对她。对此,探春也说: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


赵姨娘和贾探春的母女关系,从外人眼中看来,都是赵姨娘连累了贾探春。但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就有两点特别值得说。

第一,人们埋怨赵姨娘连累了贾探春,说明探春在贾家人心中分量特别重。看她当家之时,开始还有奴才欺负她年轻小姐,被探春霹雳手段打压之后,个个偃旗息鼓,不敢生事。探春的地位越高,越让人忌讳。连带着对付赵姨娘时,也顾及一些。赵姨娘自己不生事,就不会有太多人敢刁难她。

第二,赵姨娘敢于生事,也是因为探春在家里有面子,有地位。她们母女虽然众人面前并不亲热,探春还直呼赵姨娘为姨娘。但背后来往频繁。原文好几次提到赵姨娘来往探春处,还顺路来探望过林黛玉。她性格浅薄,以女为荣,容易受外人蛊惑生事。兄弟赵国基死后,她管探春要银子,就因为探春当时管家,以为可以予取予求。随后因为蔷薇硝和芳官大打出手也是自己不忿,加之外人挑唆。但她敢于如此,一部分是贾政宠爱,一部分贾环日渐长大,还有就是贾探春在荣国府的地位。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特别有意思的人。她明知道自己不受待见,谁都想踩她一脚,偏偏越挫越勇,使劲儿蹦跶。偏偏谁也拿她没办法。王熙凤是不断打压赵姨娘,不但隔着窗户骂,站在月洞门前骂,可终究赵姨娘还是稳如泰山。这不得不说赵姨娘借了儿女的光。尤其探春管家之后更是如此。赵姨娘和芳官大打出手,探春听到后立马赶来,虽然气的哭了,随后还是命人仔细查访是谁撺掇陷害赵姨娘。有探春如此举动,那些居心叵测之人再要陷害赵姨娘也会考虑风险,值不值得。

我认为得益于儿女。赵姨娘在贾家的地位是有提升的。即便王熙凤最后也不过就是背后骂几声老东西,不再如探春贾环小时候当面辱骂赵姨娘。八十回后,贾家急转直下,赵姨娘未必没有翻身之时,尤其我认为贾家抄家了,贾宝玉出走了。贾政王夫人养老之人很可能是贾环这个不受待见的庶子,那时候赵姨娘将如何,还未可知!但无疑,赵姨娘受益于儿女,她敢在贾家闹腾别人拿她没办法,也不是没道理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工笔红楼梦·清·孙温】


君笺雅侃红楼


探春常常为赵姨娘自己行事不尊重而痛苦,并当众反驳赵姨娘,说赵姨娘的娘家兄弟赵国基并不是自己的舅舅,当李纨说探春"满心里想拉扯,口里怎么说的出来”时,也立马反驳:“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着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似乎是对生母失望透顶,但事实上,探春还真的有意无意地保护了赵姨娘。



一,有意的保护。第六十回,赵姨娘因芳官以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而去找芳官麻烦,被几个小戏子挤住群殴了一通,探春,尤氏,李纨得到消息后,赶过去,只有探春劝住赵姨娘,掰开揉碎的将赵姨娘劝走。然后又为赵姨娘找借口,说是赵姨娘耳根子软,心里没算计,被人钻了空子,并命人查是谁调唆的。虽然最后事情不了了之,但也给下人们敲了个警钟,不要动不动挑拨,否则出了事,贾三姑娘也不是吃素的。



二,无意的保护。第六十一回,王夫人房里的彩霞偷了王夫人的玫瑰露,送给贾环与赵姨娘,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若起赃也容易,可是因为赵姨娘是探春的生母,这样做会伤了探春的体面,因而平儿在处理这件事上,“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竟然让宝玉应承了,说是悄悄的偷去唬丫头们玩。这岂不是探春无意之中保护了赵姨娘。

既然平儿都把赵姨娘划归到探春的脸面上去,这说明探春明里暗里对赵姨娘还是多有照顾之处,即使探春恨不得远离赵姨娘,可是为了脸面,贾探春也要护着赵姨娘。



另外,赵姨娘与探春之间的关系看似很不和谐。但是这母女二人私下里却也是经常走动,有一次,赵姨娘到潇湘馆去探黛玉的病,林黛玉一见,便知赵姨娘是从探春那里来,做的顺水人情,这说明赵姨娘与探春来往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习以为常,并不是读者眼中的探春远着赵姨娘。见赵姨娘如同见了不能解决的疾病一样,分外痛苦。


萍风竹雨123


探春对赵姨娘的感情,或者说她们母女的感情是非常微妙的。

探春为人,精明豁达,果断磊落,自小读书受贾母王夫人教导,是断断看不上赵姨娘行事作风的。她不认赵国基,只认王子腾为舅舅,表明她的内心多么的希望自己是太太生的嫡出女儿。

然而,出身无法改变,就像她对赵姨娘哭诉,谁不知道我是姨娘生的,何苦来,三天两头就要闹一场。因为血缘,她和赵姨娘再不和睦,也不能改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

对于赵姨娘,探春的行为不能说是“保护”,更应该说是“保全”吧,保全她就是保全贾府主子在下人面前的脸面,也是保全探春自己的脸面罢了。





杜若爱生活


探春保护赵姨娘?其实是读者对探春的一种看法和维护。认为儿不嫌母丑,即便自己的母亲再讨厌,终究也还是自己的母亲,所以探春即便再讨厌赵姨娘,这还会任这个生身母亲,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非但不是如此,探春恨不得逃离母亲的身边,逃离这样的原生家庭,因为她的母亲是她一生痛苦的源泉。

首先她出身并不高,庶出,好在王夫人非常喜欢她,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养,所以造成她和宝玉很亲,而赵姨娘恨就恨在这,她认为探春是自己生的孩子,凭什么管别人叫做娘,即便是装装样子,你也应该对我好一点。但是这恰恰是探春感到屈辱和不自在的地方,赵姨娘是一个完全没有分寸感和底线的人,时不时的就会跳出来给探春难看,而在红楼梦中的几次交锋中,探春即便是出来阻止赵姨娘进一步撒泼耍赖,多半还是从自身考虑,不要再在这里丢脸,跟一般下人胡闹,所以虽然客观上阻止了赵姨娘继续被揍,但从心理上,并没有给赵姨娘太大的安慰,这个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女儿,终究是别人的,那种痛苦一直延续到赵姨娘去世,远嫁的探春都没有返回来看她,说明探春对这位母亲还是有很多的怨言的。

人无完人,人世间所有的悲剧都是有缘由的。


大野泽的风


不知为什么有这么一问。赵姨娘是贾政的女人,别人可以讨厌她,但对她无可奈何。后四十回里有个情节,马道婆被抓了,供出了厌胜之术,有人怀疑宝玉和凤姐当年的病状是中了厌胜之术,怀疑赵姨娘干的,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个情节有点像曹雪芹手笔。当然,凤姐平儿她们做事,是会给探春留面子的。



修山书院


这个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我的观点是探春保护了赵姨娘,而且应该是有心的,其一,她的存在便是最好的保护;其二:她的行事光明磊落,顾全大体,正气凛然,对赵貌倨实护,是最智慧的保护。其三,她主动积极的姿态加入王夫人阵营是具体的表现。

其实赵的最大保护者是贾政,其次是环探,政略,比较下环探则清晰明了:环行事龌蹉,耍钱耍赖,结果令其母被凤丫头一通凌辱。谎报至少夸大金钏死因,称宝玉调戏母婢,至令投井,事后必为政识,焉能不怨母子。环烫伤宝玉,直接招来王夫人对赵的咒骂;探春拒绝其舅人情,公正大气,令人叹服,敬重,事实上形成在对景其母不堪时,难免照顾探春情面,责怨之心稍减,甚至消弥,事实上形成消除赵鲁莽粗俗,免至恶果,引来灾祸的诱因。若因不为亲母亲舅开绿灯便是至亲情于不顾,则大不通。试想,若此,恐赵探一起倒台,那就真别谈保护了。

可见,环探的存在即保护,而环在减分,甚至常置其母于不堪,被动。而探春则在加分,甚至事实上形成救其母于因错而可能面临的危难。用句老人的话,她在积德养福,以冲减赵的乖张阴虐。可见,环在不断给赵招祸惹灾,而探则勉力为赵弥祸消灾,争光争面。而且是有心而为。这不是保护又是什么?

最后,探春主动积极加入王夫人阵营,更是切实有效,充满智慧的举动,事实上是形成对赵最有力的保护。试想,王夫人能有探春这张牌,不可谓不是重大收获,为收拢羽翼,安抚探春,岂能对赵痛下杀手,不得不隐忍三分,以全探春情面,投之桃李。当然,探投王,也是当时制度的必然,也许也寄托着探复兴家园的理想。但细思量,按说与凤丫头应该貌合神离,偏凤丫头对探由衷赞叹,称为巾帼须眉,这一反常,应能反证些端倪。至探打出那脆生生一记耳光,则不能不说既是希望破灭的愤懑渲泄,更是多年隐忍屈辱的爆发。

至于探春对赵态度亲疏,是另一话题,事实上是矛盾的,血脉相连,焉能不顾,另一面对其种种不堪,又怨其不争。何况自身也饱尝庶出之苦,怎能不对亲母怀一份理解,悲哀之心。

煌煌大观园,竟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份切肤之痛,终至万艳同悲,赵探何尝不是其中一艳一悲乎。

在此,且违心愿,剧透一下癸酉本情节,势所使然,与广告无干。探春远嫁,上船出海,赵赶来,竟未及面别,立岸面海,恸哭顿足,其母女亲情,昭然若见,令人痛惜惋叹,其亲其真,恸人心肺,焉能不信?若非赵探心有灵犀,焉能至此。至少血亲,不能割断。写至此,不免,泪洇眼角,悲从中来。

红楼,真正令人惋叹,难割难舍,读遍世间百态。


水货的年华


探春也是够了,自己的亲舅舅啊!赵姨娘混了那么多年真的连袭人都不如啊!估计当年赵姨娘也是个漂亮,天真的少女!是什么让她变成这样?是体制?是自己的天真?是命?还是上天给自己开的一个玩笑?苦命的人! ​最后探春远嫁临走前,探春叫了赵姨娘一声娘,无论过去的过节如何,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离去,赵姨娘是悲恸落泪的


地方小叔


我认为探春应该没有保护赵姨娘。姑娘是有高贵身份的,虽然庶出的姑娘比不上嫡出的姑娘,但是姑娘是主子,姨娘再受宠也不过是高等级的丫鬟。就像某场运动中的划清界限一样,比毫不相干的人骂得更狠,打得更凶,才说明界限划清的彻底。红楼梦的批判性,就是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馄饨板刀面


赵姨娘出丑,她冲在前面训赵,这就是保护了,让别人不能再说什么。不然以赵姨娘的眼界智商,以贾府那些当权婆子的手段,赵活不过一集。


红诺亚蓝诺亚


保护了,在红楼梦里,赵姨娘是探春的妈妈,赵姨娘在大观园里属于弱势群体,在遭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作为她的女儿,探春训她,实际就是一种变相的保护。红楼梦里有一句话是人情练达即文章,泰剧知道明着保护妈妈是不行的,只有在这样曲径通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