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吹捧郭嘉,李世民崇拜诸葛亮,李世民的眼光不如易中天吗?

早些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品三国》系列,引领了一股捧郭嘉贬诸葛亮的风潮。笔者早年少不更事,也曾经是郭吹一枚。笔者听了易中天先生的高论,也认为“奉孝不死,卧龙不出”,也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捧出来的。

最近几年,笔者阅历稍长,读了《隋书》《新旧两唐书》《唐会要》《李卫公问对》等古籍,越来越觉得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有待商榷。笔者发现,在没有《三国演义》的隋唐时期,诸葛亮也是备受推崇,地位丝毫不亚于今天的诸葛亮。笔者今天就以李世民家族对诸葛亮的评价为线索,讲一讲隋唐时期诸葛亮的地位问题。

《隋书》记载,李世民的表叔兼岳父隋炀帝杨广,有一次看到手下的部队军容严整,就夸带兵的将军“公真武侯才也!”

武侯说的是诸葛亮,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有感于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下令修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诸葛亮的崇拜之风由此兴起。

易中天吹捧郭嘉,李世民崇拜诸葛亮,李世民的眼光不如易中天吗?

隋炀帝剧照,感谢原作者

我读《隋书》读到这里的时候,就纳闷了:“贞侯郭奉孝被易中天捧得那么高,隋炀帝为什么出口就是‘公真武侯才也’,咋不夸部将‘公真贞侯才也’?司马炎是诸葛亮死对头司马懿的孙子,他理所当然应该对本集团的郭嘉更亲近才对。司马炎不建贞侯祠,却下令修建武侯祠。这样天差地别的待遇,难道还不能说明郭嘉与诸葛亮的差距吗?“

司马炎和隋炀帝,都是史书记载的武侯粉丝,李世民粉诸葛亮,也是正史记载的。有一次,李世民问宰相岑文本说道:”朕的宰相魏征,比得上蜀汉丞相诸葛亮吗?“

岑文本当着魏征的面,直截了当地说道:”诸葛亮文治武功都厉害,魏征最多有文治,他比不了诸葛亮!“

我读《新唐书》读到这里,又纳闷了:”郭嘉被捧得那么高,李世民为什么拿诸葛亮和魏征比,不拿郭奉孝和魏征比啊?“

再后来,我又读了《唐会要》。《唐会要·卷第二十三》记载,大唐天子为了鼓励尚武之风,在天下修建了600多座武庙。武庙的主祀是武成王姜子牙,配享是古代十位名将,史称武庙十哲。武庙十哲名单,我给列位看官截图分享一下。

易中天吹捧郭嘉,李世民崇拜诸葛亮,李世民的眼光不如易中天吗?

武庙十哲名单截图,感谢原作者

大家仔细看看这份名单,就会发现跟诸葛亮一起配享武庙的人,都是些兵神级别的人物。张良、韩信等人个个都是超级大腕,连写出《孙子兵法》的兵圣孙武,都只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当年我读《唐会要》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断言:“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那得是谋圣张良和兵圣孙子级别的人物,郭奉孝那种级别的人物,也就只配给诸葛亮提鞋了。”

诸葛亮这个人,可以让敌人的孙子给他立庙,可以让后代的皇帝追封他为“武兴王”,可以让李世民家族把他请进武庙十哲的行列。他凭的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岸形象,这是历朝历代皇帝崇拜他的根本所在。

首先说立德的话题。刘备死后,诸葛亮可以说是在蜀汉予取予求了。诸葛亮要是有不臣之心,诸葛亮要是想走曹操走过的路,诸葛亮要是想走司马懿未来的道路,蜀汉集团有谁能阻止呢?

说句难听点的话,诸葛亮要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十个刘阿斗也不是相父的对手。诸葛亮没有走曹操的路,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份操持,是历朝历代帝王所喜欢的。李世民临死之前,还在交代长孙无忌,让他学习诸葛亮,不要学霍光。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来说,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人不喜欢的。

易中天吹捧郭嘉,李世民崇拜诸葛亮,李世民的眼光不如易中天吗?

诸葛亮剧照,感谢原作者

再来说一说立功的话题。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彼时的刘备,地不过新野,兵不足一万。诸葛亮给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还出使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在刘备集团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执意讨伐孙权,结果把蜀汉开国精锐几乎打光了。刘备把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留给了诸葛亮。

当时的蜀汉,刘备的葬礼还没有办完,就发生了雍闿和高定叛乱。刘备的尸体还在灵堂,孙权就拥立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牧,在边境上虎视眈眈。大家都知道。刘阿斗的大名叫刘禅(音:善),刘璋的儿子叫刘阐(音:产)。如果没有诸葛亮撑住局面,刘禅还真不一定斗得过刘阐。

诸葛亮一边用外交手段安抚孙权,一边带兵剿灭了雍闿的叛乱。刘备死后,蜀汉集团面临的生存危机,可比袁绍死后,袁绍集团面临的危机要大。袁绍人亡政息了 ,蜀汉却渡过了难关,这就是诸葛亮的功劳。说句难听点的话,没有诸葛亮,刘备能不能下葬,都是个未知数。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争议,应该是北伐问题之上。诸葛亮连年北伐,却无功而返,这件事情确实有争议。笔者认为,蜀汉的疆土和兵力都只有曹魏七分之一左右,如果诸葛亮不以攻为守,曹魏的实力必定越来越强,蜀汉必定越来越弱。蜀汉北伐是不一定成功,不北伐就只能等死。蜀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无功,但是延缓了蜀汉衰败的速度,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再来说一说立言的话题。诸葛亮著述甚丰,家训方面有《诫子书》和《诫外甥书》,策略方面有《隆中对策》。诸葛亮的《将苑》《便宜十六策》等著作,随便拿出一篇,就是流芳千古的名篇。陈寿整理诸葛亮的文章,集成了著名的《诸葛亮集》。李世民和李靖十分推崇的八阵图,可是我国古代将领的必修科目。

按照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理论,郭嘉有哪一样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啊?在我看来,郭嘉和诸葛亮对比,就如同”赛华佗“和华佗对比。古代有些郎中,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就喜欢和华佗比,谦虚一点的,就吹嘘”华佗再世“,牛皮一点的,就吹嘘”赛华佗“。

问题的关键是,历史上的”赛华佗“一抓一大把,却都是过眼云烟,有谁能记得住他们呢?‘’赛华佗‘’死了一批又一批,华佗依然是医家标杆。同样的道理,现在有些人鼓吹荀彧不输诸葛亮,鼓吹郭嘉不输诸葛亮,鼓吹贾诩不输诸葛亮。在我看来,所谓的”赛诸葛“,永远也不如真诸葛。原因很简单,那些赛诸葛那么牛逼,李世民家族咋没把他们弄进武庙十哲的位置啊?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唐会要》《三国志》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